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8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2/949


司玉宇问道。
“是的,我来自济莫韦伊斯卡亚,曾经担任过百夫长。”
不等他说完,司玉宇就说道。
“往后,你在这里也是百夫长,现在有一个任务交给你,你率领你的部下,向另一个城市进军,不需要进攻城市,只需要告诉所有人,告诉那些农奴,我们会给他们带来什么!自由,还有属于他们的财产!”
“就这样?”
斯捷潘·拉辛疑惑道。
“是的,就这样!”
司玉宇笑道。
“这样也就足够了!”
对于那些农奴来说,什么最重要?自由,当然能够拥有财产的自由更重要!
而现在这一切,他们都将会拥有!怎么才能够拥有这一切呢?只要中国人到了,他们就能拥有一切!
那些人肯定会做出对他们最有利的选择!
到时候他们也就不再是入侵者,而是给这些农奴带来自由的解放者。不仅可以争取到那些农奴的支持,而且还可以利用那些农奴组建一支军队,一支进攻罗刹人的军队。有了这支军队,整个罗刹都将会向大明敞开大门。
第1105章
心有余悸的多尔衮
中国人出现在北方的消息,就像是一道闪电……稍闪即逝!
甚至就连同的煽动农奴爆动的消息,都未能在罗刹掀起太大的风波,倒不是说罗刹人的心性太大,而是因为现在他们根本就顾不上啊!
莫斯科被包围了!
1667年7月5日。
超过的三十万蒙古大军里三层,外三层的把莫斯科给围围包围了!
这个时代的莫斯科不像维也纳那样,拥有完备的棱堡城墙,更不像是1941那样,拥有钢铁的意志。
现在的莫斯科……其实,就是一个东欧平原的小城而已,没错,就是一座小城,或许这里曾阻挡过克里米亚鞑靼人的入侵,但代价是周围方圆百里的人们都被掠为奴隶。
而现在包围这里的却是把燧发枪、短管重炮带到欧洲的蒙古人。这些蒙古人在和中国人打仗的过程中,学会并且掌握了极其先进的火器,那怕是他们的火器相比大明是落后的,可相比于需要大量进口火枪的罗刹人,那简单就是降维打击啊!
其实,在过去的几年里,面对蒙古人的威胁,罗刹人确实做了一些准备,比如莫斯科的城墙进行了加固,比如进行棱堡式的改造,就像对维也纳进行的那些改造一样。
围城,这一天早就在罗刹人的意料之中,只不过他们没想到,蒙古大军会像克里米亚鞑靼人那样,居然会绕过他们在梁赞等地的要塞,直接兵临莫斯科城下。
“天父保佑,保佑我们击退这些残暴的蒙古人!”
阿列克谢一世亲自到大教堂祈祷,祈祷着他们能够赢得战争的胜利,而对于守城的罗刹士兵来说,似乎他们和蒙古人之间的兵力悬殊并不大。况且他们还是守城的一方。
不过对于兵临莫斯科城下的蒙古人来说,他们似乎并不着急,他们先在火炮的射程之外挖起了长壕,然后部署大炮,然后就这样一步步的为攻城作着准备。
在他们进行这些准备的时候,守城的罗刹炮手,压根就没有还击,因为他们知道一但还击,必定会面对蒙古人猛烈的炮击。
所以一时间,莫斯科城内外倒也还算平静,城外的蒙古人在那里挖掘着长壕的同时,城内的罗刹人则把所有能搜集到了小麦、燕麦都磨成面粉,这是守城时必须要做的,因为磨坊随时有可能被摧毁。与此同时,城内的开始实施粮食配给,毕竟谁都不知围城会是多长时间,可能是几天,也可能是几个月。
就在双方紧张的作着准备的时候,身处城外的多尔衮同样也在紧张的关注着外部的形势,与外界想象着他是要用壕沟攻城不同,他挖壕沟的目的不过就是为了阻挡城内的罗刹军出来,他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来自波兰和瑞典的援军。
围点打援,早些年,在辽东的时候,从他爹那辈子开始,这就是他们最常用的策略,不知道多少明军将领引恨于此,现在在莫斯科,不过只是故伎重演而已。
“波兰人的援军到达什么地方了?”
又一次,多尔衮扭头问道尤里·赫梅利尼茨基。
“大汗,他们到现在还没有完成准备,想到莫斯科,至少要等到下个月,这一次,波兰军总司令索別斯基亲自帅领2万翼骑兵,翼骑兵啊!那可是波兰人真正的精锐。”
身为哥萨克大酋长的尤里·赫梅利尼茨基,是博赫丹·赫梅尔尼茨基儿子,十年前,博赫丹染疾身故前,将哥萨克军盖特曼权杖交给了只有16岁的尤里,尽管这种世裔传承破坏了哥萨克推举传统。但是在多尔衮、瑞典、特兰西瓦尼亚、罗皱的巧妙操纵下,不仅让当时兵围华沙的乌克兰没有取代波兰成为另一个强国,而且还成功的瓦解了哥萨克,让哥萨克酋长国变成了大清的盟旗,尤里·赫梅利尼茨基则成为大清的和硕亲王,至于其它的哥萨克将军或是成为亲王,或是成为郡王,贝勒、贝子等头衔自然也是大封特封,人性是贪婪的,那些哥萨克将领们或许不满意老博赫丹的世裔行为,但是他们有机会世袭权势时,他们同样也不会排斥,而多尔衮要做的就是把哥萨克的军事选举打碎,用世裔的贵族爵位换取哥萨克的臣服。
对于善于玩弄权术的多尔衮来说,这压根就不是什么难题。
“翼骑兵,也不过如此而已!”
脸上咧出笑容,冲着尤里他说道。
“世界上最好的骑兵就在我的身边,怎么样,基辅亲王,能够为本汗取下索別斯基的脑袋吗?”
基辅亲王是尤里的头衔,多尔衮在给哥萨克封了六个亲王,十三个郡王,就是靠着这一堆头衔,他成功的把哥萨克这群最骁勇的骑兵纳到他的麾下。
“大汗放心,只要他索別斯基敢来,就绝对不可能让他活着离开这里。”
不等尤里开口,安东·日丹诺维奇这位曾经的哥萨克军团长,现在的日托米尔亲王,就在一旁接腔说道。
日丹诺维奇的话,让多尔衮哈哈大笑道。
“如此,我就在莫斯科静待佳音了,等到你们凯旋时,我就在莫斯科给你们庆功。”
听着大汗的话,尤里问道。
“大汗,这莫斯科有十几万守军,咱们想要攻克他恐怕不容易,而且再过两个月,冬天就要到了,冬天,可不是适合打仗啊!”
那怕是在辽东的时候,清军曾多次利用冬天进攻明军驻守的城池,甚至利用冬天长驱千里,破墙入关。但是关内的冬天,可赶不上莫斯科的冬天,这边的冬天更冷。当然,对于已经在东欧大平原上征战多年的多尔衮来说,对于这里的冬天,他当然不陌生。
尤里的提醒,让多尔衮大笑道。
“冬天,阿列克谢一世撑不过这个冬天!”
然后他又正色说道。
“况且,我压根就不担心阿列克谢,他现在所用的不过是必死之局,我担心的是伊斯坦布尔啊!”
相比于罗刹人,更让人担心的还是土耳其人,多尔衮更担心土耳其人撑不住啊!
对于大汗的担心,日丹诺维奇不禁疑惑道。
“大汗,那些中国人就那么厉害?”
中国人有多厉害?
日丹诺维奇根本就没有准确的认知,不过对于多尔衮来说,这么多年来,明国人一直都是他心中的恶梦,现在那些明国人就在伊斯坦布尔,他又怎么可能不担心呢?
对于日丹诺维奇不以为意,多尔衮只是轻摇头道。
“你不懂啊!”
其实哪怕就是多尔衮,自己也不懂,为什么明军一夜之间就变得那么厉害?
当年他们可是压着明军打的,可怎么就一夜之间完全变了副模样呢?
那直到现在,他都能记得当年仓皇逃出关的模样。
即便是想不明白,也不妨碍多尔衮对明军有了一种发自于内心的畏惧,毕竟这么多年,他压根儿就没赢过……
第1106章
中国人来了
没有和中国人打过仗的人,永远不知道中国人的厉害,或许对于身处东欧腹地的哥萨克们不知道中国人的厉害,但是对于土耳其人来说,他们却深知中国人的厉害。
在郑森挥师奇袭君士坦丁堡之前,埃及总督曾多次派兵袭扰,明军在西奈半岛辎重部队,试图干扰明军的后勤,面对这样的袭扰,朱和域直接下令虎牙镇、鹰扬镇进攻开罗。
两镇陆军一路攻城掠地,不过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兵临开罗,数日后轰开开罗城墙,兵进开罗,由此土耳其在埃及行省的统治随之被摧毁。
开罗,亚历山大……
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战果,晃瞎了欧洲各国的眼,同样也让北非各地的那些奥斯曼帕夏们也是惶惶不可终日,他们担心着中国人随时会打过来。
其实,如果埃及行省没有威胁西奈半岛,威胁大军的后方,朱和域压根无意分兵,毕竟,对于身处异域的他,很清楚看似攻城掠地的背后是对己方兵力的削弱,随着占领区的扩大,就需要派驻守军,每一次分兵都意味着他手头兵力会越来越有限。
分兵,绝不是什么好事。
寻求决战的机会!
其实进攻耶路撒冷就是为了寻求决战,就是为了让土耳其人调兵遣将收复失去。
当穆罕没得四世真的如他所愿亲率大军南下时,朱和域就知道自己期待已久的机会到了,就在他准备于大马士革一带给予土耳其人以重创时,那边犹太人把郑森的信送到他的面前。
郑森攻进了马拉马尔海,奇袭君士坦布堡,并且已经占领了那里。
这个消息委实太过惊人,甚至朱和域一度怀疑它的真实性,如果不是因为信是用密码写成话。随后土耳其人后撤的消息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消息的准确性。
可接下来怎么办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2/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