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8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3/949


“达达尼尔!”
面对舰队可能被困在马拉马尔海峡的现实,在沉思良久之后,朱和域还是选择了进攻达达尼尔。
……
1667年6月27日,达达尼尔海峡的依如往日一般平静,在海峡内数道铁链横拦于海峡,此时的海峡禁止任何人进出。不过,对海峡入口处炮台上的土耳其炮手来说,他们所防范并不是从海峡外驶来的舰队,而是阻止闯进马拉马尔海的中国舰队离开这里。
“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伊斯坦布尔从中国人的手里收复回来!”
在海峡入口处的炮台上,几个土耳其士兵在那里交头结耳的说道着。不过和过去不同的时,即便是在说话的时候,他们的眼睛都不敢离开大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就在几天前,军法官来到了炮台上,接连砍掉了几十个人的脑袋——因为他们放中国舰队进入了海峡。
别说军官,甚至就连同当天值勤的士兵,也被砍了头,而在他们的脚下,虽然鲜血已经干涸,但空气中似乎还有那股浓浓的血腥味,没有人敢轻举妄动。
突然,一个土耳其人指着大海大声尖叫道。
“有舰队!”
随着他的喊声,一名百夫长匆匆的拿着望远镜站到炮台了望塔上,在发现一只规模不大的舰队朝着这边驶来时,他立即下令敲响警钟。
在清脆的钟声于炮台上响起时,那些大小不一的桨帆船散开了,他们呈半月型朝着海峡入口处逼近,然后他们在距离炮台数里之外的位置停了下来。
这些来自威尼斯、热那亚的浆帆船吨位大都只有数百吨,与过去不同的是,在他们的船艏安装着一门巨大的攻城炮,它的底座上还铺设了大量的缆绳和帆布来缓冲,在缓冲垫子下面也用了加粗的横梁来保证其发射时巨大的后坐力不至于把船撕碎。
把攻城炮装在船上,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操作。不过对于那些威尼斯水手来说,他们盯着巨大的攻城炮时,他们的目光无不是带着某种敬畏。
“准备装弹!”
随着炮长的吼喊声,重达200斤的锥形炮弹被吊了起来,然后从炮口塞进弹膛,这种钢铸的前装线膛臼炮,一直都是明军的攻城利器,即便是最坚固的堡垒,也无法阻挡它的炮击。
在过去的多年间,不知多少城墙、堡垒被它轰成一堆瓦砾。而现在,它的炮口直指云霄,指向了达达尼尔海峡入口处的土耳其炮台。
在这些攻城炮船作着准备的时候,炮台上的土耳其人同样也在炮台上忙活了起来。
放下望远镜的同时,乌米尔大声喊道。
“准备燃烧弹!”
随着一声令下,他们立即给热弹炉子升起了起火,并且不断的为炉子鼓着风,炉膛里的铁弹很快就被烧得通红。
与中国海军作战的教训是极为深刻,那些中国军舰就像是披着一层铁甲似的很难击穿,也正因如此现在土耳其人才会用“燃烧弹”,也就是被烧红的实心铁弹,而在海岸的堡垒中往往都会会修筑“热弹炉”以供守军大规模加热炮弹,其对焚毁敌军舰船有奇效。
即便是不能打穿中国人的军舰,这些炮弹落在他们的甲板上,也能引发大火!
不过尽管如此,乌米尔的心还是很清楚,现在,他们之间的距离实在太远了,在如此远的距离上,炮弹根本就没有什么准头。
“还好,他们的炮弹也没什么准头!”
在乌米尔的这么自言自语的时候,突然,海上传来一声声猛烈的炮响,即便是相隔数里,他们仍然能够感受到震耳欲聋的炮声,即便是在炮台上,他们都能看到在炮响的同时,那些被收起的船帆猛的鼓荡起来,然后一团巨大的白色烟雾就将船头笼罩其中。
“这是什么?”
乌米尔和炮台上的守军,无不是用惊愕的眼光看着大海,与此同时,数十枚重型炮弹,呼啸着朝着炮弹飞去,在震人心弦的呼啸声中,从天而降的炮弹,准确“砸”在了炮台坚固的石堡,伴随着一声猛烈的撞击声,在石屑崩飞瞬间,有些人甚至看到了那枚炮弹钻是进了石墙之中,还不等他们反应过来,猛烈的爆炸从石墙内炸开。
“轰”得一声巨响,伴随着一阵地动山摇,堡垒被炸出了一个床铺大小深坑,下一瞬间,更多的炮弹落在棱堡炮台上……
第1107章
加利波利的会师
炮弹!
一发发炮弹,就像是雨点似的落在达达尼尔海峡的多座棱堡堡垒上,那些沉重的尖锥形炮弹就像是锥子似的钻进石砌的墙体内,在其内部爆炸,每一次爆炸总能在炮台上炸出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深坑,在猛烈的炮火中,土耳其人也在不断的发炮还击。一枚枚通红的燃烧弹呼啸着飞向大海,但是在相隔几里远距离,滑膛前装炮的精度是极其感人的,以至于一发发灼热的炮弹,不过只是在大海上打出一道道水柱。
在明军的炮击中,海岸炮台渐渐的变成了废墟,对于守卫炮台的土耳其人来说,他们都能够从猛烈的炮火中感受到中国人的决心。
“中国人肯定是想要夺取达达尼尔海峡!”
没有任何犹豫,拉乌夫将军立即下令加强在在海峡一带的防御,以阻止中国人的登陆。
“还好,这一带的地形并不适合登陆。”
拉夫乌自言自语道。最后盯着地图的他,甚至开始构想着如何利用这里特殊的地形和海岸炮台,重创那些企图从海上打过来的中国人。
其实他会有这样的想法一点也不例外,毕竟,这一带的地形确实不适合登陆,俯视海滨的山脊和陡坡提供了优良的防御阵地,任何企图在这里登陆的军队,都将遭受极其惨重的代价。
几百年后,当不列颠的那位叼着雪茄烟的海军大臣在达达尼尔海峡划上一个圈的时候,41万英法远征军伤亡超过20万,那是土耳其人的高光时刻。而现在,对于守卫这里的拉夫乌将军来说,他期待着自己能够在这里创造奇迹——击败中国人!
在联合舰队猛烈的炮击之中,土耳其人的阵地和炮台,都被炮弹的爆炸所引起的黄色的火焰和硝烟尘土所淹没,这种情况看起来阵地上不会有任何人能够活下来。
在凯末尔奉命率领部队增援要塞的时候,尽管还没有靠近要塞,他就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猛烈的炮火已经完全笼罩了要塞。
“中国人肯定是想从这里夺取达达尼尔海峡!”
凯末尔扭头对着身边的士兵大声喊道。
“我们一定要守在这里,直到把中国人击退!”
不过,他并不知道,在他顶着炮火增援炮台的时候,在海峡的北方,一支规模庞大的舰队出现在了萨罗斯湾,一时间,整个海湾到处都是白帆,一艘艘白色的舢板被放下了海,在战士们划动着小艇朝着海岸驶去时,土耳其牧羊人站在光秃秃的博拉耶尔山脊上,瞠目结舌的看着海湾里的这支舰队。
牧羊人惊恐的喊叫着,朝着最近的城镇赶去,这里是加利波利半岛最狭窄的地区,同样也是朱和域选择的突破口。
“土耳其人的要塞集中在达达尼尔海峡两侧,加利波利半岛和对岸的亚洲部分区域,整整七座棱堡要塞,超过三百门大炮,他们认为那里是万无一失的,可是这里……”
从望远镜中盯着光秃秃的博拉耶尔山脊,朱和域笑道。
“只要我们占领了这里,土耳其人在达达尼尔海峡的炮台,就成了摆设,我们的军队可以从这里登陆,然后翻过博拉耶尔山,在对岸上船,直接支援在君士坦丁堡的郑森……”
为什么选择这里作为登陆点?
因为从这里到博拉耶尔,加里波利半岛只有大约不到八里宽。明军登陆后能够沿着萨罗斯湾到博拉耶尔一线能轻易的切断半岛。
仅仅只是因为这里可切断加利波利半岛与大陆的联系吗?
当然不是,最重要的一点原因是,这里压根就没有土耳其人的要塞,既然没有要塞,也没有城市,只有一个小市镇。
其实这就是时代的不同,几百年后的加利波利战役期间,丘吉尔也曾以这里佯攻,试图吸引土耳其人以为他们会在这里登陆,可最后凭借着地形上的优势,土耳其人用野战工事就把他们挡在了海岸上,可是现在却不同,没有机枪、没有速射炮,海岸守军所能依赖的往往只是要塞而已。固守海岸要塞的同时,意味着他们放弃了要塞之外的大片土地。
“殿下,说起来,要是没有郑将军大胆突破达达尼尔海峡,闯进马拉马尔海,咱们即便是从这里登陆,也无法威胁土耳其人。”
李定国的话,让朱和域笑道。
“那样的话,在大马士革以逸代劳也是一样,兵无常势,现在主动权在咱们的手中,无率是陆是海,土耳其人……”
笑了笑,朱和域的脸上尽是嘲讽之色。
“不过只是板上之肉而已!”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第一批登陆部队已经登上了博拉耶尔山顶,光秃秃的大山山脊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一队队土黄色的身影正在移动,从望远镜中,看着他们在山顶,在山脊上装起了土笼,构建起简易的防御阵地时,朱和域笑道。
“好了,这一仗咱们赢定了!”
没有任何抵抗!
他们的登陆完全没有遭到任何抵抗,甚至直到登陆部队在滩头,在大山上修建防御阵地的时候,加利波利要塞里的土耳其人,还在那里眼巴巴的看着对岸库姆塔莱的要塞是怎么样在中国人的炮击中被撕成了碎片,他们甚至并不知道,他们的退路已经被切断了,现在他们成了一支孤军。
几个小时后,当加利波利要塞的土耳其守军从居民那里得知中国人在博尔耶尔附近登陆,并且已经占领了博尔耶尔时,守军立即陷入了混乱之中,在他们争论着是应该立即派兵前往那里击退中国人,把他们赶下海的时候,一支由两艘军舰组成舰队,已经抵达了博尔耶尔位于马拉马尔海的一侧的港口,说是港口,其实就是只有几条渔船的小镇,在他们抵达港口时,在看到港口上飘扬着的日月旗时,在水兵们露出了笑容的同时,舰长则兴奋的大喊道。
“鸣礼炮!”
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这支闯入马拉马尔海的孤军,终于和大部队再次会师了……
第1108章
苏丹的财富?都是我们的
伊斯坦布尔,托普卡帕宫。
“论宫殿奢侈,土耳其远甚于大明啊!”
置身于这座富丽堂皇的宫殿之中,朱和域忍不住如此感叹道。
“那是因为陛下尚俭,不愿意劳民伤财罢了。”
郑森连忙在一旁恭维道。
其实这也算不上恭维,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相比于历朝历代的皇帝,乾圣皇帝对于宫殿的要求并不高,为了降低皇宫的维护成本,采用很多新式建筑工艺,比如在营建南京皇宫时三大殿“金柱”并没有昂贵珍稀的金丝楠木,而是用石柱代替。为什么用石材,寿命长啊,免维护啊。至于铁筋混凝土同样也在皇宫得到广泛应用,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皇宫从来没有发生过大火灾。这当然和皇宫里的消防栓等设施有关,但最重要的还是木材用量的减少。
如此种种,也被视为乾圣皇帝尚俭的证据。而且相比于欧洲、印度等地那种暴发户式的镶金包银式的宫殿装饰,大明宫殿那种庄严肃穆的风格确实“简朴”了一点。
况且,托普卡帕宫更是有名的侈华,毕竟,土耳其人就好这一口,那怕就是“牲群们”饿死的时候,也不妨碍苏丹们修建豪华的宫殿,这是苏丹们乐趣所在。
“即便是再豪华的宫殿,也不过就是一时的享受而已,即便是土耳其苏丹拥有全世界最豪华的、最富丽堂皇的宫殿又怎么样?到最后不还是为他人做嫁衣吗?”
手指着宫殿里的那些珍宝,朱和域笑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3/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