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949


“也不知道黄堌口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一边忧心着战局,一边还操着黄堌口决口堵塞。不过黄堌口那边有张尔忠作阵,还有从开封等地赶过去的治河官员在,再加上“钢木土石组合坝”那种超越时代的技术在,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唯一让人心烦的,还是两路清军!
还是应该如何选择!
“如果任由建奴南下的话,不论那一路都能对南直隶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啊!”
自言自语中,朱国强的眉头紧锁。
选多尔衮,就要坐视阿巴泰糜烂南直隶。而选阿巴泰的话,万一多尔衮要是过河了呢?
他们就可以沿着运河一路杀到扬州,扬州十日就会于这个世界上演。
现在左右为难的他,一时间,很难做出选择,毕竟,鱼与熊掌是不能兼得的。
现在怎么办?
难啊!
现在粮草是不用担心了,可是多尔衮、阿巴泰,又该怎么办?
单就只是想想,朱国强都觉得头痛。
兵力实是在捉襟见肘啊!
心里这么自言自语着,朱国强就这样有些心烦意乱的在河堤上走着,偶尔的他会把目光投向河面,河面上桅杆如林,除了他率领的近两百艘漕船组成的船队之外,在河岸边还留着大大小小数百艘船,其中既然舢板那样的小船,也有双桅大船。
这些船大都是从北岸各地撤过来的船,盯着水上的船,尤其是其中的一些遮洋船,朱国强的眉头挑了挑,然后自言自语道。
“要是这样的话,不知道行不行!”
所谓的“遮洋船”,是大明北方最常见的海船,早年间有遮洋总时,海运漕粮就是有遮洋船的运输。按照后世的分类就是“沙船型平底海船”,载重1000石,船体扁浅,平头,平底,船身全长八丈一尺,宽一丈五尺,深四尺八寸,共十六舱,设双桅,四橹,十二篙,铁锚两个。舵杆用铁力木,有吊舵绳,使舵可升降。
当然,这只是国初时的定制,就像运军为了夹带私货放大漕船一样,民间造的遮洋船尺寸,远远超过定制。
在大清河的时候,朱国强还见过更大的“遮洋船”,这是因为“遮洋船”吃水不深,即便载重三四千石的五桅“遮洋船”也可以驶入大清河。
“差不多有十丈长吧,宽也差不多有两丈……”
也就是三四十米长,六、七米宽,盯着河边停着的“遮洋船”,这些船大都是三或四桅,两大一小,或者两大两小,形制各有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船不同于寻常海船,它有浆有篙,既能在海上航行,也能在内河上航行,在大清河那边也有这样的遮洋船。
这里的遮洋船虽说不多,可岸边停着的也有足足十七艘之多,瞧着那些船上来回走动的船夫,因为有舷墙遮挡,所以只露出上半身,这种舷墙通常用竹木制成,有航行防水和战斗防御作用,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坚固度。南下时搭乘的漕船,改造最多的地方,就是增加了舷墙。
“要是在舷墙上开出炮窗,这些沙船岂不就成了军舰?”
想到这朱国强的目中闪过一道精光,在心里暗自寻思道。
“也许,可以用他们和这些船建一只水军!”
甚至就连水军的水手也都是现成的,这些船夫现在大都已经“失业”,如果给他们足够的银子,应该是可以招募过来为已所用的。
水军!
“既然他多尔衮想要过河,那么咱们就在河上拦截他,与陆上不同,水战和海战一样,无非就是大铳胜小铳、大船胜小船,只要铳炮俱全,自然可以赢得水战!而且,水战还不需要太多人马,每条船上,除了配少数官兵外,船上的船夫,就是现成的水兵。”
在桃源县衙里,朱国强看着陈无敌他们道出了自己的想法,他甚至还拿出了一张沙船的图样,解释道。
“我们可以利用现成的“遮洋船”,给每艘“遮洋船”上都安装十几门大炮,然后,以它为军舰、炮船,在黄河上航行,一但多尔衮试图过河,咱们就直接于河上破敌!如此一来……”
“如此一来,有水军阻敌,咱们也就腾了手出来,这样咱们既能在黄河上阻挡多尔衮南下,又能追击阿巴泰……”
钱德功盯着地图,看了好一会,才说道。
“不过,世子爷,现在湖口那边有多尔衮的炮队挡着,虽说咱们能冲过去,可总归还是要冒着风险,咱们……”
“为什么非要从湖口过去?”
朱国强笑着说道。
“有水运之利的地方,咱们走水路,没有水路地方,咱们自然是走陆路!水无常形,兵无常势。作战计划制定要因时制宜。”
尽管朱国强并不精通兵法,但作为半个军事迷,对古往今来的战例倒也了解不少,自然也就不可能拘泥于形势,甚至相比于晚明那些战略眼光不足的督师们,他反倒更擅长站在战略的角度去看待战争,当然,这也是常在网上纸上谈兵的最大特点,具体战术不一定精通,但谈起大局绝不逊于他人。
尽管世子爷作了决定,但陈无敌想了想,还是反对道。
“世子爷,咱们只有八千人马,认真说起来水战,对咱们更有利,卑职以为咱们弃水就陆,对咱们的变数太多,况且,世子爷,估且不说训练水军不是三两天功夫就能练好的,单就是这十几艘船上需的两三百门大炮,就是一个大问题,这些大炮从那里来?况且,那些船虽然都是两三千石大船,可千斤大炮,连上炮子,重量不下几百石,末将以为那些船上,肯定也装不了那么多炮。”
对陈无敌的反对,朱国强只是笑了笑,然后说道。
“这几天,咱们有两个任务,一个是尽量收集阿巴泰那边的情报,掌握他的动向,还有就是招募水兵,至于炮嘛,炮我来想办法。”
第132章
无敌小钢炮
眉头蹙成了一团!
将烟蒂按灭于烟灰缸的时候,朱国强甚至不由的长叹口气。
置身于公司的办公室中,盯着电脑屏幕上显示的供货商,他的心情显得有沉闷。
“要不然,就多委托几家企业制造呢?”
制造的并不是其它的东西,而是火炮,当然,只能以“道具”或者“装饰”等名义采购。可这样采购个几十门没有关系,采购几百门……开玩笑吧,这是自己把自己往局子里送啊!
“等打退了清军,第一件事,就是要建立军工厂!”
又一次,朱国强信誓旦旦的自言自语道。
其实,在清军退兵后的八个月里,他并没有闲着,在王陵那边以打造工具为由建起来的水力工厂,除了可以制造盔甲以及各式冷兵器外,还可以制火药、纸壳整装弹、刺刀以及炮弹,甚至榴弹等各种武器,尽管诸如火帽等原料需要这边的“来料加工”,但至少已经建立起了初步的军事工业。已经培训了不少工人,工业初步什么事情都只能一步步的开始。
至于火炮制造……那是受制于原料的关系,济南那边的炼铁厂只能提供白口铸铁,这种铸铁不能进行机加工,也就无法磨削炮膛,相比之下,这边工业社会提供的火炮性能之优良,简直就是“天顶星”科技水平。而且还那么便宜。算起来差不多就是一个高仿的盘子换一门炮,也就是几文钱而已。
换谁,都愿意用更好的啊!而且还便宜的令人发指。
可问题在于……数量!
这边确实有着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但想利用这一切制造武器,根本就是在挑战国家的强力机关,几个道具、几十个装饰还有可能,可几百门“装饰”,那可真是污辱智商。甚至就是自己办厂,也会分分钟钟被工人举报。电话举报一个黑加油站还奖励三万呢!制造武器……至少奖金十万起步!
“朝阳群众的威力不容小视啊!”
自言自语中,朱国强继续翻着页面,突然,他的注意力被其中的一个信息给吸引了。
“报废火车轴!”
盯着车轴的模样,在脑海中它的模样发生了一些变化,似乎和火炮的炮管产生了一些重叠。朱国强的眼前猛然一亮,急忙拿起电话。
“喂,老韩,有一个单子你确定一下,300根火车轴,对,价格合适的话,直接拿下就可以了!”
火车轴,瞧着不怎么起眼,但在几十年前,根据地的兵工厂却用它制造过火炮,甚至在解放战争时,军工厂也以它为原料批量制造过山炮。车轴用钢绝对不比普通的炮钢差。
既然先辈们可以,自己这边当然也行!
“你看一下图纸,首先是在它的尾部铣削出一个吊环,然后再膛磨115毫米的内孔,尾部缩喉至90毫米……”
在金属加工厂的办公室中,朱国强指着图纸解释着自己需要加工的“机械部件”。
对于部件的用途,他并不需要解释,只需要提供图纸就行。在现代工业社会,即便是最优秀的专家学者也没有办法掌握所有的机械部件的用途,更何况,每天都有新的机械部件投入生产。
“管身的摆轴要用无缝焊接技术,它是受力部位,一定要保证强度,可以吗?”
所谓的“摆轴”就是炮耳,在这里不过只是机械部件的组成部分而已。无缝焊接技术可以保证它和炮管之间的连接强度。
但它绝对不是火炮,也没有人会想到它是!
可它就是火炮,而且还是十二磅炮,只不过它的口径是115毫米,比12磅炮少了2毫米,但这并没有什么影响,十二磅炮的炮弹直径只有110毫米。5毫米的游隙非但足够,甚至还可以提高它的射程以及精度,毕竟游隙变的更小了,闭气性能自然更好了。
“当然,没有问题,三天,如果您要的急,两天,您看行吗?不过价格方面……这样,我只收点加班费。”
工厂的老板也干脆,直接给出了一个合适的价格。做了这么多年生意的他,又怎么没瞧出来,这肯定是个大项目,一下加工600个“缸套”,尽管不知道它的用途,但这单生意做好,往后肯定还有合作的余地。
不过只用了一个小时,朱国强就敲定了“火炮”,不对,是机械部件定单。
“一根火车轴的长度是2180毫米,尾部最大直径超过220毫米,轴体直径170毫米。火炮口径115毫米……炮管壁厚就是27.5毫米,去掉炮尾一切为二,身管长度是1.05米,12磅山地榴的炮身长是38英寸,壁厚1.5英寸,嗯,长度超了十厘米,壁厚减薄了……也就是11毫米不到,但它是合金钢锻造,材料更先进,一般铸铁的允许受压强度是200MPa,而轴承钢至少是它的两三倍,减薄这么一点,肯定没问题,不但没有问题,应该还可以承受更高的厂家。……”
在回去的路上,朱国强仍然不停在大脑中反复对比着两种炮管的数据,考虑到列车轴的尺寸规格,他特意选择了12磅山地榴弹炮,作为火炮原型,尽管它是山地榴弹炮,但是用来当舰炮也不是不行。毕竟,古代中国的船只大都是单层船板,厚度只有三寸,也就是十厘米,像遮洋船那样的海船,有时候还会加一层一尺五厚的船板,即便是如此,又有何妨?
用十二磅山地榴轰它,甚至都有些浪费火力。
在等红绿灯时,朱国强特意回头看了眼车后面的两根“炮管”,自言自语道。
“这个炮管算是弄好了,应该要去试试炮?对,要先去打炮!”
打炮,不对,是去试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