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3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0/623


推行一支军队的正规化,不是简单的事情,而是方方面面,必须考虑仔细的。
譬如说背嵬军是精锐中的精锐,每一战的损失都非常大,怎么保证他们的战斗力?是推崇江湖义气,为了弟兄拼命?还是告诉他们努力战斗,总会有号声吹响的?
很显然这都不行,而且这种杂碎手段用多了,反而会坏了军心士气,让其他将士都不再相信上面。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订立标准,制定规则,什么样人能进入,进入之后,要做到哪些事情……每一次临战,要担负什么任务,会有什么后果,一旦牺牲之后,又能得到什么样的抚恤……这一整套东西,都必须清楚明白,要让每一个士兵都知道。
当然了,这么干的结果,就把驸马爷兼少帅的岳云卡在了外面。
其实岳飞也可以把儿子强行调入,哪怕去找赵桓下旨,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最后岳飞还是放弃了,规矩就是在不断在开后门之后,变得荡然无存。
岳云最后被编入了要求相对宽松的骑兵营,他虽然年纪小,但个头一点不矮,加上弓马骑射的本事,还有武学的学历,甚至捞了个都头当当。
柔嘉觉得穿着铠甲,纵马驰骋的岳云特别帅气,小丫头很想给云哥准备点礼物……军中需要的东西都是朴实无华且枯燥的。
金银财宝没用,稀奇古怪的东西也不行。
小丫头来龙德宫的时候,跟赵佶念叨了一次,赵佶竟然想到了一个东西。
那就是赵大当年吃过的油饼,这玩意又有个诨名,叫“大救驾”,是很不错的军粮。
赵佶花了三天时间,还真就做出来了,从他面对灶台的慌乱来看,这位是真的没下过厨房……但是有句话怎么说来的……赵佶万般皆通,唯独不会当皇帝。
所以小小的油饼,难不住他。
赵佶看着自己烙的油饼,还挺有成就感……他见赵桓沉默不语,便撕了一块给柔嘉。
“尝尝。”
柔嘉喜滋滋放进嘴里,小丫头眼睛一亮,连忙抓了一大块,就让赵桓的嘴里塞。
“父皇,你也尝尝!”
赵桓还能说什么,死丫头,你可真孝顺!
赵桓只是咬了一小口,真的只是一小口,比指甲盖大了不多少……但赵桓的眼前一亮,这饼做得真不赖。
加了油酥,似乎还放了一点糖,吃着甜口,而且酥脆飘香,也很容易保存。
一个骑兵,背十几个饼,就可以长途作战,奔袭几天的时间。
赵桓不得不认真看了看赵佶,这货还真是心灵手巧啊!
“不错,父皇会下旨军中,就用这种油饼充当骑营的军粮。”
柔嘉一听,喜不自禁,“皇爷爷,你可真厉害啊!”
厉害!
恐怕你是唯一一个这么夸奖我的吧?
赵佶咧嘴苦笑,却又沉吟道:“要不要我多想几种军粮……也算是尽点心力。”
赵佶试探着提议,可哪知道瞬间赵桓脸色沉下来,似笑非笑道:“也好,还能挽回人心,让人们知道太上皇有了悔改之意!”
赵佶很迟钝,他还以为是好话,可当他注意到赵桓嘴角淡淡的嘲讽,赵佶瞬间怒了,好啊,你个逆子,我悔改,悔改什么?
我做错了哪里?
赵佶真的怒了,泥人还有三分火性呢!
他太委屈了。
委屈了好几年了。
如果再不把话说出来,他会憋死的。
“乖孙女,你去后面玩玩。”
赵佶把柔嘉赶走,一回头,怒视着赵桓,赵桓同样怒视着他,两人对视了片刻,到底是赵佶败下阵来。
“官,官家,老夫能说几句心里话吗?”
赵桓轻笑道:“你想给自己洗白吗?”
“屁!”
赵佶虽然不懂洗白什么意思,但是赵桓的语气让他太不舒服了,这位太上皇真的爆发了。
“你当老夫当年愿意当皇帝啊?”
赵佶一开口就是暴击,随后他委屈巴巴道:“老夫从来都没奢望过,我就想当个太平王爷……我怕别人觉得我有野心,我什么正事都不干……就是吃喝玩乐,琴棋书画,没事还,还往青楼跑……你说,你说都这样了,怎么还让我继位啊?”
赵佶眨巴了下眼睛,突然道:“这是不是天意啊?”
赵桓直接翻白眼了,你要点脸行不,还不是哲宗皇帝死得早,你捡了个便宜……不过说实话,赵宋的皇帝,尤其是仁宗之后,还都像遭了诅咒似的,要么就英年早逝,要么就生不出儿子,一个比一个憋屈。
唯独赵佶,这货身体好,儿子多,偏偏又是个亡国之君的料……你把生儿子的功夫用来治国不好吗?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很委屈?你当了二十几年的皇帝,不是一天两天,你也不是个三岁两岁的孩子,你不知道大宋江山千疮百孔吗?”
“我……我最初是不知道的。”赵佶鼓着腮,委屈巴巴道:“刚开始的时候,我是真不懂……”
“那后来呢?”
“后来啊?”赵佶无奈道:“后来我知道了,可,可要励精图治,真的很难的!”赵佶气呼呼道:“要早起,要晚睡,还要每天看那么多公文,烦死了!”赵佶摇头感叹,索性破罐子破摔,“我的皇位是捡来的,你又怎么能让我尽心尽力啊?只要我快快乐乐过一辈子就好,有什么事,自有,自有后来人收拾。”
“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赵桓厉声道:“你可当得好皇帝?”
赵佶哭了,“谁知道会冒出来一伙金兵啊?不光我这么想,老李也是这个意思啊!”
“老李?”
“就是李乾顺,死了两年多了。”赵佶叹息道:“那次他去牟驼岗,给你磕头,又给耶律大石磕头,保住了西夏国主李仁孝,回来没几天就死了。都没人来看他,还是我帮他烧的纸,死在了外乡,要是连点纸钱都没有,死了之后,还要受穷,该多可怜啊!”
这俩人还真弄出了感情,赵桓却是半点没有被跨国友谊感动,只是生气,“你能心疼李乾顺,为何不能心疼大宋百姓?”
赵佶愣了片刻,无奈叹道:“百姓,百姓,什么是百姓啊?我又不知道,倒是老李,跟我住了挺长时间,每天跟我说话,陪我解闷……虽说他嘴挺臭的,好歹也是个大活人啊,瞧着他死得那么惨,我心里不好受还不应该?孟子还说是乃仁术,见牛未见羊也……”
“你别糟蹋孟子了!孟子还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你怎么不说这句话?”
赵佶又被呛得无言以对,只能轻叹,“我本不是做皇帝的料,我也想不明白那么多事情……我就想写写字,画个画……”
“再顺便逛逛青楼。”
赵佶再一次瞠目结舌。
赵桓看着这位哑口无言的太上皇,愣了好半天,突然又笑了,笑得前仰后合。
“唉,你就是这么个人了,我还跟你生气干什么……烂泥扶不上墙!废物点心!”
赵佶刚刚还羞愧难当,听到赵桓这么说他,又怒了,“赵桓,我承认,我不配当皇帝……可我对你不错啊!我早早封你当太子,我没怎么搭理你,那是我怕你跟我学坏了,我还指望着你收拾残局……你也做得,做得不错……比我好一万倍!”赵佶抬头,紧紧盯着赵桓。
“父子天伦,自从登基之后,你甚至不愿意叫我一声父皇!咱们父子,就是寇仇吗?”
赵佶痛苦质问,委屈得快哭出来了。赵桓愕然,他不是羞愧,而是诧异,赵佶是真的拎不清啊!
你还打算恢复父子之情吗?
真是太天真了!
也的确没必要跟他浪费精力,赵桓转身就走……没出来几步,后面还有赵佶纠结的吼声,“不叫父皇,叫父亲也不行吗?”
第321章
大金药丸
赵桓从龙德宫出来,遥望天空,微微叹息。赵佶的威胁并没有解除……相反他越是愚蠢,就越容易被人利用,就应该赶快想办法,除掉后患,可问题是当赵桓面对着这位艺术家皇帝,听他说的那些话,瞧他喜欢柔嘉的样子,赵桓又迟疑了,毕竟他已经蠢到了让人怜惜的地步。
与其杀了他,未必能绝了后患,还不如多留点心思,监督内外,还有就是全力以赴,北伐成功!
北伐!
该动身了。
赵桓已经不想浪费时间了,趁着黄河还没有解冻,赶快把物资运过河去,就在曲端堡,设立北伐大本营!
而且为了迷惑金人,赵桓布置了一个堪称庞大的战略欺骗计划。
他首先任命吴玠为左路副元帅,立刻打起兴汉侯的大旗,屯兵坊州,摆出前出蒲坂津,攻取河东的架势。
同时又命令李彦仙发动中条山的兵马,策应吴玠。同时延安府的兵马也动员起来……吴玠的名头是不用怀疑的,甚至在世人看来,指挥十几万的大兵团作战,吴玠是大宋的第一人,甚至要胜过岳飞和韩世忠。
借着青化之战的威风,吴玠一到坊州,就已经天下震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0/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