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3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1/623


任谁都会猜测,大宋希望突入河东,并且吴玠当然了主攻方向。
这个消息毫无疑问,也传到了金国高层。
而就在不久之前,金国高层刚刚经历了一场地震。
起因就是兀术抓到了斜保私自运输财物……都元帅之子,居然干这种事情,简直是大逆不道……大太子斡本,三太子讹里朵,得知之后,大为狂喜,甚至跑到了宫里,把中风的吴乞买抬出来,
这位可怜巴巴的皇帝陛下不得不一边流着口水,一边含混不清,抉择大政。
没有什么好说的,吴乞买同意设立枢密使一职,并且由讹里朵兼任,如此一来,粘罕的都元帅就成了摆设。
粘罕落败并不奇怪,粘罕集团的核心是娄室,是希尹和银术可……娄室死了,而且他死后还出了那么多的波澜,金国上层的无情和迟钝,已经寒了很多人的心,包括粘罕,他不敢挺身而出,拯救危难,反而弄了个合剌当谙班勃极烈,继续玩宫廷大戏,权谋政治,这就很扯淡了。
其实吧,政治这东西可以很高深,但也没有高深莫测到凡夫俗子看不明白的地步……就拿金国南下,赵佶内禅来说。
情况非常明白了,别说赵桓对他那么不客气,就算再恶劣一百倍,他也要受着……因为在这个时候,需要人站出来,你没胆子,不管多高的位置,都会被抛弃。
李纲在靖康之时,多大的官职?
太常寺少卿而已!
根本进入不了决策圈的边缘人物,可他主战,仅凭这一点,他就是当之无愧的文官领袖。
大势之下,任何精妙的算计,都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是那么可笑。
同样的道理,再看金国这边,常拜将军兀术怎么能获得声望支持?
在娄室冲阵的时候,他上去了。
娄室尸体运回来,他去哭灵拜祭了。
别人都在燕京猫冬,他不辞劳苦,跑出去巡视各地,和将士同甘共苦。
仅仅这么几件事情,就足以改变天下人对兀术的态度,也足以在朝中立足了。
当然了,也要看同行衬托,没有一帮虫豸,也显不出兀术的厉害,毕竟想要压住谢广坤和赵四,有个王大拿就够了。
可话又说回来,粘罕虽然根基动摇,但好歹上位都元帅,还是根基深厚,非比寻常。
骤然架空粘罕,让不少旧部人心惶惶,就在这么个糟心的局面下。
金国上层召开了御前会议。
吴乞买的口水流得更多了,说话都很费事了。
勉强讲了几句之后,就由大太子斡本主持会议。
“咱们先商议第一件事,赵桓发了北伐檄文,又让吴玠入关中,从他种种迹象来看,到底是真的北伐,还是故意吓唬我们,好影响大金朝局?”
听到大哥这么问,兀术咧嘴苦笑,他探了探身,“宋皇不管是不是想,他发了檄文,便是必须北伐……不然他华夏之主的面子往哪里放?他能欺骗大宋百姓,还能欺骗那些藩国吗?更何况像他这么调动兵马,即便不打仗,损耗的钱粮也是相当惊人的,若是想疲惫大金,只怕我们没怎么样,他倒是先受不了了。”
兀术的话虽然有理,可语气却不客气,但好在斡本已经习惯了,
“既然赵桓必定北上,那他会怎么打?”
兀术略微思忖,却是摇头,“这还不好说,不过我倒是觉得,不能看赵桓怎么打,应该问问,咱们能怎么打?”
兀术这话吸引了几个人的注意,银术可望向了这位四太子。
“梁王的意思?”
兀术咧嘴,用很诚恳语气道:“论起行军打仗,银术可留守是行家……我是觉得宋军御营二十几万兵马,其中依旧以步卒为主,缺少骑兵。而我大金的铁浮屠和拐子马都颇有威力,正应该扬长避短。不管赵桓怎么布局,我们先陈兵河北,利用空旷平坦的地形,寻求战机。不过宋军是两路齐出,还是着重攻击哪个方面,只要守住河北,先立于不败之地,就能找机会,以骑兵重创宋军,能打一两个大胜仗,就不算输。”
兀术这一番侃侃而谈,冥冥之中,竟然和当初曲端谏言进军关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且不管别的战线如何,能够集中全力,保守住河北,然后伺机出手,的确是一种很稳妥的办法。
银术可略微思忖,便笑道:“梁王的意思是守河东,战河北喽?”
“没错!”兀术兴奋答应,甚至还有那么点雀跃,毕竟他从银术可的语气中听到了赞许,作为活着的大金第一人,能得到银术可的认可,代表兀术也磨砺出来了。
“是这样的,我打算在河东据城死守,层层抵抗,迟滞宋军……能挡住宋军最好,挡不住也要消耗他们的兵力,我们可以选择大军猬集云州,同宋军决战,也可以通过井陉口等地,突入河东,切断宋军补给……甚至可以大举南下,袭扰开封……总而言之,只要陈兵河北,我们进退从容,胜算大增!”
兀术这番见解,就连希尹都暗暗点头了。
行,四太子是成熟了!
只是没有料到,三太子讹里朵突然开口了。
“老四,吴玠已经入了关中,我们不针锋相对,反而选择了守势,是不是太显得示弱了?”
兀术一愣……他真没有料到,自己这位三哥竟然还有高见?
“吴玠固然厉害,可宋军这边还有韩世忠和岳飞等人,也都不可小觑,河北也不得不防啊!”
讹里朵却道:“老四,假如屯兵河东,抵御吴玠……河北一马平川,就算宋军攻击河北,还有大名府,足以坚守,只要拖延时间,河东的兵马也能来截断宋军后路,到时候不一样能破解北伐吗?”
真是好有道理!
兀术一时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首先他就不认为大名府能守住,其次从河东调兵到河北,跟河北调兵入河东,能是一回事吗?
兀术不觉得三哥想不明白这里面的差别,可他为什么执意如此呢?
这一次的御前会议,无疾而终。
会后讹里朵就去找了兀术。
“老四,三哥承认你的眼光,可你还是没有算清楚这笔账啊!”讹里朵语重心长,“当下虽然架空了粘罕的权柄,可他的旧部遍布河东,正是趁机掌控河东的良机,如何能放过!”
兀术眨巴了一下眼睛,没有立刻发作,而是闷声道:“那河北呢?是三哥亲自领兵吗?”
讹里朵迟疑片刻,咧嘴道:“老四,银术可是粘罕手下最得力的大将……我打算提拔他担任河北行军司都统,负责统御河北兵马,抵御大宋!”
“什么?”
兀术暴怒,气得站了起来,“三哥,银术可固然悍勇,可那都是以前的老皇历了,他并非完颜宗室,能到今天的地步,已经是到头了。他万万不会为了大金国拼命的!怎么能把偌大的河北,交给一条老犬啊?”
讹里朵愣了片刻,也怒了,“兀术,银术可是朝中宿将,他跟着父皇打天下的时候,你还光屁股呢!他老成持重,防守河北,万无一失。你带着两个万户入太原,抵御吴玠……”讹里朵顿了顿,又补充道:“大哥也是这个看法,你难道嫌自绝于父皇嫡系吗?”
兀术怒火中烧,“你们这是把得失算计,放在战局大事之上!无论如何,我也不答应!”
两兄弟不欢而散。
转眼过了五天,再度召开御前会议,兀术列席,而这一次,居然是挞懒站出来,提议由梁王驻守河东,抵御吴玠,银术可驻守大名府,应付宋皇。随后银术可也点头了,表示愿意出战。
可怜的兀术成了孤家寡人,就算有再多的憋屈,也只能乖乖前往太原府,只是他的心里,不时涌起阵阵凉意,他觉得这一次怕是又要不好……
第322章
出师北伐
相比起处处透着政治算计的金国战略布局,赵桓的压力丝毫不小,甚至可以说,千般事,万般事,都是他赵官家一个人的事情,他为了避免庶务缠身,决定立刻动身。
身为大宋官家,一举一动,又岂是那么容易的?
特别说这三年来,种种政务,已经形成了惯性,骤然撒手,必定会产生乱子的,还有几位宰执年纪也大了,比如吴敏,从去年秋天以来,就一直病着,这一次是铁定没法跟着赵桓北上了。
还有枢密使张叔夜,也快七十的人了,执掌一国戎政,真有点难为他了。
“官家,该安排新人了……老臣们还能拼着这把老骨头熬过这几年,可过了这几年,我们也就不行了,朝中没有接替的人不行啊!”张叔夜略显萧索,向赵桓进言。
“臣等推荐了几个年轻人,还请官家定夺。”
赵桓点头接过,首先就是张浚和胡寅两个天子身边的人,还有推行摊丁入亩有功的万俟卨,搬请耶律大石的赵鼎,以及一个叫陈康伯的地方官吏……
赵桓耐心翻看几个人的履历,出乎预料没有多言,而是很干脆地尊重了政事堂的意见。
“张相公,你和吕相公对掌朝中大事,以后的用人就以你们为主。朕这一次北伐,不胜不归,势必要有个说法!”
张叔夜脸色骤变,“官家,老臣以为求胜乃是人之常情,可老话又说胜败兵家常事。官家励精图治,中兴大宋,天下盛衰全都系于官家一身,官家,官家莫要把自己逼得太狠了才是!”
说完,张叔夜缓缓匍匐地上,泪水从老眼中滚落,佝偻的身躯,缩成了一团,恍惚之间,竟然有些当初宗泽的影子。
赵桓亲自站起身,来到了张叔夜的身前,把他搀扶起来,而后赵桓拉着张叔夜的手,“张卿,朕知道你的意思,朕会尽力而为的,咱们,咱们相约燕京,一起痛饮庆功酒!”
伴随着一篇“光复燕云,与君痛饮”的动员文章,赵官家在靖康六年的正月二十,离开京师,动身北上……这是一场注定载入史册的名场面。
差不多半个开封的百姓都走出了家门,为北伐之师送行。
天还不亮,就听到隆隆作响的鼓声,响如闷雷。
韩世忠一身金色铠甲,以两千静塞铁骑开路,背后“盖世无双”的大旗,猎猎作响,他们自南向北,穿越开封城,前往牟驼岗集结。
晨曦照在士兵的甲胄上,泛着七色的微光。
尤其是韩世忠,宛如金甲天神相仿,大马金刀,器宇轩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1/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