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4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5/623


都到了这份上,这位还梦想着掌权,不得不说,赵佶跟他比起来,都显得识时务太多了。
“大石林牙,你见面就跟朕谈燕云,朕却是没说贵国的这位皇帝陛下……如今朕也不会拿他要挟大石……”说着,赵桓把佩剑摘下来,递给了大石。
“此人不识好歹,大石只管杀了他就是!”
一柄三尺长剑,放在了耶律大石的面前。
这位赵官家还真是慷慨大气,丝毫不在乎辽主的性命,也没有拿来威胁大石……真算是赤诚君子,人品无双了。
耶律大石认真看了看赵桓的宝剑,突然把手按在了自己的弯刀上面,“赵官家,大石也是能上阵杀敌的人……我要去和他单独聊聊。”
赵桓感慨叹息,旋即收起了宝剑,还略带失望。
耶律大石转身,昂然而入,很快,赵佶从里面狼狈出来,还带着惶恐,等看到了赵桓,惶恐瞬间就成惊吓,嘴巴长得老大,一副吃惊非小的模样。
赵桓顿了顿,无奈道:“去旁边吧,找个地方,大冷天的,温点酒喝!”
听到了喝酒,赵佶的心砰砰乱跳……到底是要来了吗?
这位太上皇几乎是以上坟的心,随着赵桓,来到了旁边的一处宅子……由于战乱,除了被烧毁的行宫之外,燕京城的府邸还是不少的。
岳飞做事向来谨慎,他把最好地段,规模最大的宅子,全都封了起来,派专门人员看管。
至于手下将领士兵,你们就别凑热闹了,不然以后起了争端,实在是不好解决。
赵桓就随便找了个商人的宅子,还真别说,这宅子还真有些江南园林的风貌……赵佶硬着头皮进来,瞧了瞧周围的布置,心中暗叹,能死在这里,也算是过得去了。
赵桓自顾自坐下,弄了个炭火炉,随便弄了一壶黄酒,还切了点姜丝,弄了两块果干,放在火炉上面,煮了起来。
随后赵桓又弄了两个木碗,递给了赵佶一个。
赵佶就算是再傻,面对这个场景,也猜得出来,赵桓没有杀他的心,真的就是喝酒而已。意识到了这一点,赵佶暗暗松了口气,可他依旧不敢大意,因此赵佶只用半个屁股坐下。
这就很尴尬了,当儿子的肆无忌惮,当老子的战战兢兢。
赵桓给自己倒了一碗,头也不抬道:“想喝自己倒吧!”
“哎!”
赵佶答应了一声,却也不敢不喝啊,顿了片刻,他才给倒了半碗,默默喝了起来。
赵桓旁若无人,足足喝了两碗,胃里有了热气,他才随口道:“比你在宫中御宴的时候,何如?”
赵佶愣了片刻,一张老脸迅速涨红,却又渐渐转白,头也低得更狠了。
“汴京之乐,终究不如纵马燕山!官家真明君圣主,可比尧舜,可比禹汤文武。”
“那你呢?又如何?”
“我……我是无能鼠辈,亡国之人,何足挂齿!”
“不。”赵桓突然气哼哼道:“你听到耶律延禧的话了吗?契丹公主妃嫔,是什么下场?开封的贵女公主……可要比契丹多得多……京华夜宴,风光无限……你想过没有,那么美好的场景,就要被人生生打碎……金人肆虐,禽兽横行……无论官民,都在劫难逃,宫中妃嫔,还有我的那些妹妹,全都会沦为金人玩物,花一样的柔媚女子,要被蹂躏成什么样子?你就不觉得羞愧吗?”
赵佶想到了耶律延禧的描述……突然浑身一震,老泪再也忍不住了。
“错了,错了!都是我错了!我罪孽深重,别说皇帝,就连父亲都没有当好……我,我还能说什么啊!”
赵佶抱着脑袋,放声痛哭……可哭了一会儿,他又怕赵桓听着烦,就只能尽力压下悲声,结果哭得一抽一抽的。
赵桓让他弄得心烦意乱……赵佶这种人,你让他以死谢罪,他是绝对干不出来……事到如今,还能说什么呢?
“你歇歇吧……知错能改,老百姓也说浪子回头……你该想想,怎么能赎罪了。”
赵佶好容易止住了悲声,听到了赎罪,又被吓了一跳。
“官家,我,我年纪也不小了,不管是杖责,还是流放,我怕是都受不了,要不我写悔罪书吧!你看是写万言的,还是十万言的?”
赵桓气得翻白眼,你这么能水文,你穿越到后世,称霸某点不行吗?何必留在大宋朝祸害人啊!
“光是悔罪有什么用?你要是真心认错,就拿出你的才能本事……做点有用的事情……最近我让地方办学,需要编写一些教材……这活儿你愿意接不?”
“愿意啊!”
赵佶立刻答应下来,甚至还有那么点雀跃。
“官家,你说是要什么样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什么都行啊!”
“对……什么都行,就是别教为君之道!”
赵桓狠狠吐槽,随后他伸手提起酒壶,给赵佶满了一碗。然后他认真道:“这个教学的内容,务必通俗易懂,也不局限于现有的书籍,更不要只是圣人微言大义。最好能涵盖广泛,通俗易懂。老师教导容易,学生学起来方便……争取在三五年之内,就能识两千个字,能看一些浅显的文章就行。”
赵佶认认真真,把要求都记下了,又问道:“官家,这个编书……就是我一个人?”
“当然不是……我给吕好问下了命令,还告诉了孔端友……国史馆那边也在忙活,博采众长吗!”
“哦!”赵佶认真道:“其实我的意思是官家不用那么麻烦,他们……加起来都不行的!”
你还真不谦虚!
赵桓狂翻白眼。
正在这时候,突然外面有了动静,耶律大石提着刀来了。
赵佶被吓得下意识站起来……李乾顺死后,他好不容易有了个伴儿……不会让耶律大石给弄死了吧?
看这家伙气势汹汹,还真没准!
耶律大石旁若无人,走到了赵桓面前,突然把弯刀往桌子上一拍,随后有掏出了一团黑乎乎的头发……只是头发!
没错,耶律大石还没把耶律延禧的脑袋砍下来……不过即便是头发,也够吓人的了。
你这个逆臣贼子,到底把老皇上怎么办了?
“赵官家,耶律延禧自知罪孽深重,已经剃发为僧,法号悟省……从此之后,青灯古佛,再也不管人世间的事情……朕把他留在燕京,还要劳烦官家帮忙照看。”
赵桓点头,“好,朕应下了。”
顿了顿,赵桓又道:“大石林牙,你还有什么要求?”
“我马上要起兵,讨伐女真贼寇,光复大辽故国……还请官家给些方便……粮饷兵器,都不能缺了!”
“可以!粮食三十万石……兵器五万件……铠甲三千副,还有别的要求吗?”
耶律大石深深吸口气,“没了,兵贵神速,我准备三天之后就走,东西可不能缺了。”
“放心,朕让人送去大同交割。”
“好,多谢!”耶律大石语气冰冷,随后抓起弯刀,转身而去,却是落下了耶律延禧的头发!
赵佶只看了一样,便觉得心惊肉跳,真是个狠人啊!
剃了老皇上的头发,直接逼着出家,从人间除名,比死了也好不到哪里去……想想这些年的经历,赵佶突然还有那么一丝丝的庆幸。
“官家不失孝道啊!”赵佶发自肺腑轻叹。
第394章
料事如神
赵佶一惊于金人对待辽国宗室的狠辣……二惊于大石对辽主的决然。凡事就怕对比,这么一比,赵桓简直都儒雅随和起来了。
赵佶是个没啥脸皮的东西,说白了,就是给三分颜色就能开染坊的货色……他酌量了片刻,竟然道:“官家,耶律大石枭雄之性,桀骜难服……若是让他接管了辽国故土,到时候上百万契丹人归附,他的势力只怕比金国还要雄厚,到时候大宋怕是会有危险啊!”
赵桓是不可能和赵佶谈论什么军国大事的,偏巧他喝多了,温的黄酒,度数不高,可喝多了还是会头晕……赵桓嘴上没把门的,也就随口聊了起来。
“有什么危险?会变成第二个金国,还是变成第二个匈奴?如果世间的事情这么容易,也就不用绞尽脑汁,苦心焦思了。”
“难道……我看错了耶律大石?”
“没有!”赵桓很干脆道:“你不光没有看错,还看得极对,甚至你还低估了大石的本事……可又能如何呢?大势如此,他扭转不了,他也做不成第二个金国……相反,他的积极进取,奋发有为,还会埋葬了他,说实话,我已经看到了耶律大石悲惨的结局了。”
赵佶越听越糊涂,甚至还有那么一点不以为然,这个逆子不会是喝多了说胡话吧?
“我知道你想不通……那我就不妨讲的直白一点,纵观整个塞外北方……东边是渤海故地,随后依次是女真,契丹,蒙兀,党项,吐蕃,西域……除了这些部族之外,还有数量不低的汉人。彼此犬牙交错,凑在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么个乱局,谁又能驾驭得了?便是我都没有这个把握,所以我才放任耶律大石去做为,并没有跟他抢夺什么。”
赵佶还觉得没啥说服力,你做不到,别人就做不到……凭什么你这么自信啊?
“还是不明白?那好……再说得直白点,阿骨打是怎么崛起的?”赵桓笑呵呵道:“首先,他靠着几代女真首领的努力,积累了一支不弱的兵马。更为重要的是,他赶上了辽国衰败的天赐良机……一次大胜,两次大胜,三番五次,以少胜多,所向披靡……几年时间,便树立了金兵无上的威风,随后的战斗,他们便真的无往不利了,一直推到了开封城下……你知道其中的缘由吗?”
赵佶茫然,“难道说是天命?”
“屁!”赵桓很不客气道:“时无英雄罢了……两军交锋,士气很重要。大金国靠着连续以少胜多,积累了强大的自信,便是小兵也觉得他们不会败……正是这种信念,使得金国上下耐苦战,经得起反复冲锋,不断鏖战……只要能坚持下来,胜利还真就不难。”
赵桓说着,还真就给赵佶讲解起来了兵法……冷兵器的战斗,譬如说金国典型的拐子马……以步兵甲士为核心,两翼布置轻骑,在战场上,先是中间硬刚,随后两翼突出,切割包围……
一旦敌人主将被包围,失去了对全军的控制,没法号令人马,士兵自然溃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5/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