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4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1/623


甚至说这一手比文臣还要懂得礼节的重要。
“文缜兄,假使让你主持谈判,你能提出如此条件吗?”
何栗苦笑,“赵相公,我要是能提得出来,便不用如此惆怅狼狈了……朝中诸公皆以为武人不能主持谈判,不能行文人之事……如今看来,反而是我们不如武夫懂礼!谈判也不行,打仗更不行……赵相公,说实话,我都想辞官归隐,回乡种田去了。”
“别!”赵鼎打断了何栗,“当初我盼着君臣一体,冒昧进言,到了今天,我反而盼着文武一心,一起中兴大宋,岳曲两位大王能谈得下来,是我们大宋之福!咱们可不能犯糊涂。”
何栗点头,“这个自然,且看着吧,今天就要出结果!”
……
“一句话,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华夏九州,只有一个皇帝!辽国君主最多称大辽天王,必须去掉帝号,否则大宋绝不答应!”
曲端首先阐明态度,对面的辽国使者气得面色铁青,竟然不敢言对。
正在这时候,突然外面有响声传来,不多时一个手持弯刀,一身铠甲的女子赫然冲了进来,她直接到了辽国使者面前,用力一挥弯刀,砍在了桌面上,吓得两个人更加狼狈,只能急忙跪倒。
“拜见皇后!”
原来此女正是耶律大石的原配夫人,名叫萧塔不烟,虽然只是女儿身,但英武锐气,尚在男儿之上!
“陛下是大辽皇帝,君辱臣死,尔等真是丢了契丹勇士的人!”
萧塔不烟呵斥这俩人之后,一转头,冲着岳飞和曲端冷笑道:“想让大辽皇帝去掉帝号,那是痴心妄想!”
岳飞眯缝着眼睛,微微一笑,“王后是女中英豪,人尽皆知……奈何天理如此,一天之下,不容两个太阳。你手里有弯刀,大宋尚有三十万御营将士,朝野犹存灭金之威!王后果真贤良,自然知道如何取舍!”
“你……你欺凌妇人,妄为名将!”
岳飞坦然道;“王后以妇人之身,搅乱谈判,更是没有道理。须知道,便是巾帼英豪,我大宋也不怕辽国……论文采,有易安居士,论勇武,秦王妃堪称勇武,便是王后也讨不到便宜!”
萧塔不烟咬了咬牙,“照这么说,我倒是想领教秦王妃的厉害了!”
岳飞微微一笑,“只要达成和议,去掉帝号,我们便是一家人,自然可以往来,若是执意不从,那就只有兵戎相见!”
萧塔不烟还要争辩,正在这时候,大石匆匆进来,一声怒喝,“不要和他们吵了,朕为大辽之主,不在乎虚名……待到重兴大辽之日,自然会有相应的位置!”
第410章
最强打手
“哭什么?觉得委屈?”
耶律大石虎坐床榻,王后萧塔不烟坐在床边,眼圈红红的,“我本以为嫁了个好汉,却不料竟是个无胆的鼠辈!龙椅宝座,又岂是能让出去的!”
萧王后大怒叱责,大石居然不恼,而是抓着王后的手,感叹道:“你我相逢,彼时我不过是金人的俘虏,你又何曾小瞧过我?我知道你是不在乎名位的,眼下不过是替我鸣不平罢了!”
萧塔不烟无奈道:“陛下,你当真就咽得下去?”
耶律大石突然长身而起,狠狠一锤床榻,怒哼道:“孙子才咽得下去……可看看咱们的实力,不忍着,又能如何?”
大石重新跌坐,和王后算了起来,“咱们手下有十万精兵不假……可这十万人里面,有两万蒙兀诸部的,有三万来自西域的,还有一两万来自党项……真正的契丹精兵不过三成而已。”
大石的这位王后不但能骑马射箭,而且领兵打仗也是一把好手,堪称贤内助。
“赵桓这人打仗的本事也就那样,算不得多高明……可他眼界开阔,手段高明,计谋百出,是个顶难对付的人。如果他真的想对我下手,只怕这十万人马,还没来得及战斗,就已经土崩瓦解了。”
萧塔不烟吸了口气,认真道:“陛下,你这么忌惮赵桓,可他为什么不对咱们用兵?他直接下手打就是了!”
耶律大石笑着摇头,“你啊,还是把事情想简单了。赵桓打败了我又有什么用?这些人不会死光,他们会投靠蒙兀,投靠回鹘,甚至投靠金国。与其让这些人壮大起来,威胁大宋边疆,还不如留着我执掌塞外,毕竟他还能跟我谈谈……你说是不?”
萧塔不烟冷哼两声,怒道:“他就是在利用陛下!陛下就甘心被摆布?”
“自然不甘心!”
耶律大石同样怒道:“可我更怕连利用的价值都没有!如果我所料不错……赵桓暂时安定边疆之后,就会专心内政……这是光复燕云之后的必然,这一次他北上更有巡边的意味,从一开始就不是打仗来的,只是要夺个霸主之位,好从容摆布罢了。”
萧塔不烟这才惊得张大嘴巴,“陛下,你是看到了这一点,才答应去掉帝号的?”
耶律大石呵呵一笑,“你总算是想通了……这个帝号本就不是我挣来的,当初赵桓能给我,此刻自然能拿走,没什么好抱怨的……不过我放心,我正好借着这一次机会,收拢人心……而且临潢在手,我就能在几年之内,真的练出十万契丹精兵……西夏已经不值一提,女真更是奄奄一息。等我一统塞外之时,又如何比他赵官家低一等了!
……
“官家,臣不辱使命,已经和辽国谈妥了。”
曲、岳两位王爷,一起躬身,向赵桓报喜。
赵桓笑着点头,随后扭头道:“赵鼎,何栗……你们怎么看这个结果?”
赵鼎急忙深深一躬,“回官家的话,耶律大石枭雄人物,手下尽是虎狼之师,彼若有天子名号,必然图谋中原。如今迫其去掉帝号,威慑胆魄,大振国威。两位大王虽然未曾亲临战阵,却已经为国立下大功,臣以为应该重赏才是。”
赵桓呵呵一笑:“他们都身居王爵,朕还怎么赏赐啊?”
“这个……”赵鼎语气一顿,却不料赵桓竟然又道:“对外谈判的基础是实力,能战才能和……朕以为往后礼部的事情,至少对外这部分,应该分出来,交给武将负责,就算是文臣,也要有军务经验的,要有足够胆气,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赵鼎顿时语塞,怕什么来什么……曲端和岳飞谈得的确漂亮。
当年三皇结盟,非如此不能建立抗金统一战线。耶律大石在青化一战中,的确帮了大宋忙,他的功劳谁也不能抹杀。
可话又说回来,一个华夏,两个天子,怎么都有点别扭,在礼法上完全说不通,日后双方不在联合抗金,要怎么交往,麻烦指定一大堆。
整个礼部,都未必能拿出解决办法,偏偏两个武人就做到了,逼着大石去帝号,称天王,总算是替大宋挣回来面子。
这也就是发生在两个武人身上,要是文官,指不定就要被吹成未来的宰执了……毕竟富弼那种,出使一趟,多增加了几十万两岁币的,都能被吹上天,更遑论能真正赢回尊严的。
不过赵鼎也清楚,武将干得越漂亮,越让文官这边压力如山……就像刚刚官家讲的,对外事务武人能插手了……接下来是不是科举也要归武人管?兵部,户部,工部,刑部……鲸吞蚕食下来,文官还剩什么啊?
“官家!”
何栗居然挺身而出,“臣斗胆请教,朝廷日后用人,是不是不在以科举为主?”
赵桓淡然一笑,“唯才是举,若一定要讲科举,朕以为曲端和岳飞也未必考不上进士!”
曲端大喜,立刻站出来,拍着胸膛道:“官家,臣还真想试试,若是臣通过了,给臣个翰林就行,臣不要别的。”
赵桓都翻白眼了,说你胖你还喘上了。
“朕不妨直接言明……朝廷选官,首在人才,德才兼备,才能辅佐君王,治理万民……这是一切的根本。朕不知道几时科举出身成了最重要的……以科举文章,取代人才选拔,这就是偷天换日,就是颠倒黑白。”
“朕知道有人看不惯武夫进入六部,窃据文官之权……看不惯就用心些,读了那么多圣贤书,不会不知道大宋的利益所在吧?不会不懂得据理力争吧?……武人掌握六部,是要文人奋发图强……朕既不是以文御武,也不是让武夫独揽大权,重蹈覆辙。”
“朕要的是文武互相尊重,要的是文臣能懂兵,武人能治民……打破隔阂,一同为大宋效力。朕把这话说明白了,你们也要带给朝中……过去不是有个说法,叫不杀士大夫吗?如果有谁这么看,那在朕这里,统制以上的武人,便不能杀!”
何栗大惊,“官家,使不得啊!武人军前领兵,若是不能杀他们,军法何在?”
赵桓大笑道:“说得好,可文官治民,又岂能等闲视之?不杀士大夫,国法何在?”
赵桓针锋相对,一下子让何栗无言以对。
赵鼎却是深深一躬,感慨道:“官家,臣懂了……士人可杀,武人亦可杀……文武才能真的毫无差别!”
赵桓笑道:“是这么个理,不过到底还是有些不同……譬如说要杀一个将领,走的是军法,没有功夫浪费时间,说砍也就砍了……但是文臣走的是刑部和大理寺,却是没有那么迅速。但是朕要说一点……封王的武将,不死!其余总兵一级,位同宰执,即便犯了国法,也要给点体面,留个全尸。”
“至于武将担任文职,文官领兵……自然是不会有障碍,一切量才录用。但是一旦专任文职,就不能继续统兵。宰相兼任总兵这种事情,是行不通的。”
赵桓笑道:“行了,又说了一大堆,你们把朕的意思传递给政事堂就是了。告诉他们,别胡思乱想的,也别耽误了大事……等朕回京之后,自然会有新的旨意。”
赵桓举重若轻,越发气度森然。赵鼎和何栗已经不敢跟天子争辩,只能老老实实领命。
转过天,便是宋辽重新结盟的时候。
“赵官家,你又赢了。”
赵桓摇头,“大石,我知道你很不高兴,包括嫂夫人,也一肚子气……朕现在说别的也没啥用,只有一个礼物,想送给你。”
说着赵桓从怀里掏出一方大印,递给了耶律大石。
大石接在手里,辨认了一下上面的字迹,忍不住念了出来,“华夏征西大将军印。”
赵桓微微一笑,“大石,以你的才学,自然该知道征西大将军是什么意思吧?”
大石长叹一声,“这可是当年魏武帝期盼的位置!”
“是啊……大石雄踞西域,又收复了契丹故地,纵横塞外,万里国土……说实话,朕还真羡慕大石,不用如朕一般,陷入无休止的庶政之中,难以脱身。”
耶律大石掂了掂沉重的大印,突然笑了,“我相信赵官家这话是发自肺腑的。只是我接了这方大印,怕是就要大举向西,替赵官家开疆拓土了呗?”
“不!”赵桓认真道:“是华夏,并非赵宋。西域之外,还有无尽土地,当年大唐功亏一篑……如今几百年过去,中原大地,华夏子孙,岂无猛士?大石只管放心开拓,朕自会尽力协助。”
赵桓伸出大手,伸向了耶律大石,“咱们联手,一起让华夏文明超越汉唐,傲视天下!”
耶律大石深深一叹,赵桓就是有这个本事,明知道他在用你,却又没法拒绝,甚至还要心甘情愿,满腔热血去做,真是太会欺负人了。
“赵官家,你的格局气度,大石叹服,只是光有这颗大印,怕是还不够吧!”
赵桓微微一笑,“大石,除了这颗大印,还有燕云五十万契丹儿郎,不够还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1/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