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4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3/623


张浚沉吟道:“官家,从现在的情形来看,李仁孝可能是凶手,他虽然才十几岁,但西夏国主历来不可以常人揣度。又或者是李仁孝身边的人,主动除掉仁多保忠,消除隐患。又或者……”
顿了一会儿,张浚才道:“又或者有人想借着仁多保忠,对付李仁孝……臣现在也不敢断言。”
不好推测凶手,赵桓却是无奈苦笑,“你的意思是亲近人要杀他,敌对的人也要杀他!他必死无疑吗?”
张浚沉吟,无奈点头。
“那世道就这般无耻了吗?”赵桓骤然提高了声音,“当年仁多保忠投靠朕,也是存了保护部族之心,后来更是散尽不义之财,救了西夏一命……他无愧西夏,却一定要死,这是什么道理?”
赵桓突然爆发,让张浚稍微惊讶,难道这不是正常的吗?不要说西夏,便是大宋,也有些不得不死,不得不背黑锅的。杨业,狄青,大宋朝的腌臜,丝毫不比西夏少,甚至大宋这边不但杀人,还要诛心。
别的不说,赵桓为什么来看李纲,请李纲出来,就是给这个老臣体面,生怕有人会自以为是,借着李纲的脑袋,取悦天子。
事情真的没有那么复杂,赵桓容得下一个不同意见的老臣,用不着赶尽杀绝……张浚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仁多保忠的事情,勾起了赵官家不好的联想。
大宋这边,老臣重臣,不在少数。
不只是文官,还有那些有着光复之功的武将,难不成闹到最后,当真要高举屠刀,大肆屠戮吗?
赵桓不想,更不会这么做。
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消除这些小人的生存空间,防微杜渐,收拾人心。
朕老马不识归途,这帮小人务必铲除!
“你去告诉赵鼎,给朕查清楚,如果查不清楚,那西夏这个国家……也就不用存在了!”
张浚一怔,随即大骇,连忙去见赵鼎,丝毫不敢怠慢。
他能清楚感觉到,赵官家似乎和以前不一样了。
……
“官家心中自有一股浩然气啊!”赵鼎听完张浚的叙述,微微叹了口气,十分感叹,“张枢相,你一定清楚,当年官家说一切以抗金大业为先,留下了许多老臣,便是蔡京之流,也没有立刻诛戮。”
张浚点头,“的确如此,相忍为国,官家看得远啊!”
“那如果不用忍了呢?”
张浚骤然吸口气?可以不用忍,那赵官家会怎么样?
还真不好说,就像这次?
赵鼎感叹道:“有人身处浊世,时间长久了,也就污浊了。官家也是这么过来的。只是这八年下来,官家始终心怀百姓,力主清丈均田,严厉处置贪官污吏。如今老夫方知,圣心如莲啊!”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张浚陡然吃惊,虽然说讲皇帝有良心,有点不符合长久的观感,毕竟天子自私自利,只关心自己的权柄,已经是大多数人心里的共识。
毕竟一个人当皇帝,总不能越当越善良,越当越是好人吧?
“赵相,倘若真能如此,只怕,只怕……”他说了半天,没有找到合适的词儿……赵鼎倒是微微一笑,“只怕不是百官之福……天子圣睿,励精图治,心系万民……我等就要宵衣旰食,熬干心血,赔上一条老命,还要时刻殚精竭虑,丝毫不敢奢靡享受啊!”
张浚眉头微挑,突然失笑道:“赵相公一心谋国,我等却也不是贪图享乐的人,能和君父同心同德,造福万民,我张浚百死不悔!”
“好!”
赵鼎欣然道:“既然如此,我们就和衷共济吧!”
相比起君臣相得,朝臣之间,能够建立起超出朋党范畴的合作关系,更是几乎不可能。
只不过在针对西夏这件事情上,大宋这边当真动了起来。
经过仔细商讨之后,皇叔赵士?和兵部尚书刘子羽一起前往横山,去拜祭仁多保忠。
赵士?以大宗正身份亲临,着实太惊人了,
仁多保忠这条老狗,值得大宋这么在乎吗?
“当初仁多保忠曾经请求赐姓为赵,后来虽然改回原姓,但不光是官家,还是大宋,都是认这个人的!”
“仁多部为首的横山党项,曾经出动兵马,协助大宋,抗击金人,立下赫赫战功。李永奇战死,李世辅将军尚且率领骑兵,为国尽忠。大宋不会忘记任何一个功臣,仁多保忠之死,是大宋和西夏两国的巨大损失!这样一位有着再造之功的老臣,忠臣,必须得到应有的尊重!”
赵士?定了调子之后,刘子羽立刻给西夏国中送信,要求见仁多保忠的亲族,并且给他的亲人后辈提供方便,准三人去大宋武学进修。
一位宗室大佬,一位朝廷重臣,他们前后的表态,传到了兴庆府……才十几岁的国主李仁孝顿时惊得目瞪口呆。
包括他身边的人,居然也是大吃一惊。
“大宋朝疯了,区区老狗,区区老狗,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李仁孝不停念叨,国主的话,倒是让他身边的几个人格外难堪,的确,不过是狗一样的东西,用得着这么在乎吗?
大宋怎么会对老匹夫这么好,要知道这样,我们,我们也给大宋当狗啊!
很可惜的是,不是什么人都能得到大宋的青睐,李仁孝不得不匆匆离开兴庆府,前往横山,去拜祭仁多保忠,去见大宋的两位重臣。
而就在李仁孝离开兴庆府的当天,一对兄弟悄然来到了横山,求见赵士?。
“拜见上国大宗正,我等有铁证,是国主李仁孝害死了仁多老前辈!”
“什么铁证?”
“凶手!”
“你们知道凶手?”
“没错!”两兄弟抬头,“回大宗正的话,就是我们兄弟下手的!”
第454章
华夏大家庭
“大宗正,案情确实?”刘子羽好奇问道。
赵士?揉了揉红肿的眼睛,点头道:“大略如此,不会假了。”
话说来投案的两兄弟叫慕洧和慕溶,他们本是大宋环州党项人,属于当地的豪强。后来因为金人入寇,他们逃到了西夏避祸。
在乱世中,稍微有点实力的都会想着左右横跳,算不得什么了不起。
只是接下来大宋暴打了西夏,随后又三皇结盟。
弄到了这一步,西夏断然不敢用慕家兄弟,而赵桓的秉性更不用说,治军严格,朝野上下也约束得紧,像慕家兄弟这种,估计会被吊旗杆。
他们也不敢投宋,至于投金,他们瞧了瞧青化之战,更没胆子了。
结果就是这俩兄弟靠着以前的老关系,在横山一带收敛爪牙,老老实实,躲避风头。
一直待了几年下来,也没有半点出头机会,他们愁得要死,这俩人只能上下活动,希望能找个位置,哪怕只是个小官也行。
后来终于有人找到了他们,说了一大堆有关仁多保忠的好话,把老头夸到了天上少有,地上全无。
最后却轻飘飘说了一句,国主也心有余悸啊!
慕家兄弟又不傻,自然知道凭着和赵官家的关系,加上复国之功,仁多保忠就是西夏的太上皇,一句话就能废掉国主,又岂能不惶恐。
既然国主害怕,他们的机会不就来了。
这俩兄弟思索再三,终于下定了决心,原来他们部族当中,有一个女子正在仁多保忠的家中当厨娘。
兄弟俩收买了厨娘,又把最毒的鹤顶红送进去……接下来就是下毒,杀人,一气呵成……就在仁多保忠死后,有人给慕家兄弟送信,告诉他们等一两个月,然后去兴庆府,会有人安排前程的。
这俩兄弟并没有怀疑,毕竟替国主除掉了心腹大患,肯定会有赏赐的。不能立时兑现,那是生怕走漏风声。
一切都合情合理。只不过当大宋派出了重臣吊唁,一切都变了。
就算是国主怕是也不敢兑现承诺,为了不让消息走漏,他们只有杀了慕家兄弟,永远斩草除根。
既然如此,还不如抢先下手,先把西夏国主卖了。
这俩兄弟也是个狠茬子。
大宋不追究,什么都好,大宋追究,他们怎么都是死人了。
现在他们向大宋投案,毕竟只是工具人,还能保全家族,可若是落到西夏国主手里,只怕九族都要死的干干净净。
“情形顺理成章,一切也都说得过去,看起来西夏国主是逃不脱干系,大宗正,你看要怎么处置?”
赵士?长叹一声,“仁多保忠虽然奸猾狡诈,却也不曾有负西夏,落这么个结果。着实不应该,难怪官家气成那样!只是西夏国主毕竟是一国之君,当初大宋还曾经下大力气,扶持西夏复国,如今总不好再废了他吧?或许警告他一下?”
刘子羽却是微微一笑,“如果只是警告,官家也不会让我们过来了。”刘子羽探了探身,笑道:“我看官家的意思,是要正儿八经,办了西夏国主!”
“什么?”
赵士?大吃一惊,怎么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3/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