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4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4/623


李仁孝是西夏国主,一国之君,要办他,用什么罪名?
还有,办了他,西夏大乱怎么办?
李仁孝才十几岁,可还没有儿子,很难找到继任者……难道直接把西夏给吞并了?
这倒是个好想法,只是当初宋辽之间可是有协议的,大宋现在吞并了西夏,大石能答应吗?
会不会捅了大篓子?
赵士?万般迟疑,哪敢答应……
刘子羽却是微微一笑,“大宗正,你到底是被以前束住了手脚,如今大宋行事,大可以效仿汉唐,你我既然做了使者,就该替官家解忧,你大可以放心,此事只有功劳,没有过错。”
刘子羽信心满满,赵士?还真不敢小瞧了刘子羽,毕竟他不光本身是兵部尚书,他爹刘韐还在开封,也是朝中元老。
而且刘子羽又当过相当长时间岳飞的副手,算是横跨文武,实权极大的人物,赵皇叔还真没什么跟他比的。
而且刘子羽这话说得霸气。
汉唐使者是干什么的?
基本上就是俩字:找事!
如果再加俩字,那就是没事找事。
大汉对外用兵的最好借口就是擅杀汉使,到了唐朝,那就更霸气了,不用朝廷出兵,随便一个使者,干脆召集一堆人,把一个国家给灭了。
和这些史册上的狠人比起来,宋使那种小受模样的据理力争,实在是妄为使者,丢人!
“不管功劳过错,既然是一起来了,就一起担着,老夫倒也不能让人看扁了!”赵皇叔挺直了腰板,气势如山!
刘子羽还能说什么,一个字:干!
果不其然,两天之后,李仁孝匆匆赶来,随行还有八千人马,前呼后拥,把他保护极为妥当。
“寡人,寡人见过大宗正。”
堂堂国主,居然主动向赵士?行礼,赵皇叔稍微沉吟,却也忍不住心中感慨。
“国主何来如此之迟?竟落在大宋之后?”
李仁孝顿时脸红了,如果给他选择,他情愿不来。
“这,这个国事匆忙,还望大宗正见谅。”
赵皇叔冷笑道:“的确匆忙,勤于国政,让人感叹……可若是没有此人,又何来国政?”
瞬间李仁孝的小脸煞白,如遭暴击,双手竟然颤抖起来。
在李仁孝身后,有几个近臣见国主无言以对,就要过来帮忙,哪知道赵皇叔狠狠一扫,吓得这些人不敢动弹。
“你们这些鼠辈,也有脸前来?仁多保忠只想着老于家中,魂归故里。有人说什么尊称尚父,有人说需要多加提防……殊不知这些话语,都在伤害这个散尽家财的耄耋老人……他现在死了,尔等没资格拜祭,都给老夫滚!”
好一个凶悍的赵皇叔!
西夏的群臣,竟然真的不敢动了。
就连李仁孝的腿,也忍不住向后退了两步。
“站住!”
赵皇叔冷哼道:“国主,无论如何,你总该去仁多保忠的坟前行个礼,上一炷香,感谢复国之恩吧!”
“是,是!”
李仁孝答应了,整个人就仿佛提线木偶,在引导之下,前去拜祭仁多保忠。
至于赵皇叔,则是像一道墙,挡在了其余人的前面。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赵皇叔甚至让人送来了桌子椅子,还给准备了一壶茶。
他坐在这里,品茶看景,好不逍遥。
可是西夏的臣子们却是傻眼了。
国主一去不返,到底该怎么办?
沉吟许久,一个叫任得敬的,却是站了出来。
“下官西夏枢密使,请问大宗正,我家国主也去了许久,该回来了!”
赵士?眉头不抬,微微一笑,“才去了多大一会儿,忙什么!”
任得敬嘴巴微张,似乎想说什么,到底无言。
又过了一阵子,几个西夏的文官一起站出来。
“国主政务繁忙,已经拜祭过来,就该走了。”
赵士?终于起身,掸了掸官服,抬头看了看时候。
“是差不多了。”
任得敬又道:“什么差不多?可是要结束了?”
赵皇叔呵呵一笑,“什么结束了,你们干了什么事情,难道自己不知道吗?”
任得敬一愣,瞬间明白过来,“你,你们敢对国主不利?”那几个文臣也跟着大吼,“国主呢?我们要见国主?”
赵皇叔失笑道:“不用着急,眼下刘尚书带着你们国主,已经往燕京去了,这时候怕是出去几十里了。”
“什么?”
西夏群臣大怒!
宋使也太胆大包天了吧?
居然直接带了西夏国主,还要送去燕京,纵然大宋是上国,却也不该这么欺负人!
“大宗正,你们如此藐视大白高国,就不怕引起战火吗?”
赵皇叔微微一笑,轻蔑到了极点。
“战火?来啊啊!你们自己谋杀了复国英雄,还要开战?试问天下英雄,谁会替你们战!我赵士?一介文人,手无缚鸡之力,我就在横山等着。有本事你们就催动人马,拿了老夫的脑袋,没本事就赶快滚回去,扪心自问,到底做了什么亏心事?须知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赵皇叔义正词严,气宇轩昂,整个人都透着十足自信。
这就是背靠强国的底气所在。
放在以往,就算再有理,国力如此,又能怎样?
现在却是大不相同,兵强马壮,国力充足。
哪怕他一个文人老朽,也有睥睨苍生的气魄。
而就是赵皇叔一人,愣是拦住了西夏的几千兵马。
就这样,刘子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李仁孝送去了燕京。
擒拿一国之主进京,双方还没有处于战争状态,李仁孝也不算是俘虏,这要怎么算才好?
是刑部负责,还是礼部负责?
赵鼎对着刘子羽无奈道:“你可是给我一个刺猬啊!”
刘子羽嘿嘿笑道:“这事得请旨!”
果不其然,旨意很快下达。
赵桓御批,大宋和诸藩属之间,同属于华夏,大宋是华夏大家长,需要维护华夏秩序。西夏国主失德,谋害功臣,祸乱纲常,颠倒乾坤,上国需要秉公执法,以儆效尤!
好一个华夏大家长,赵官家这是又多了一个头衔……
第455章
赵佶的手段
李仁孝刚刚十四岁,放在普通人家,或许只是个混小子,但是对不起,在西夏,尤其是在西夏国主这个位置上,十四岁已经是个不算低的年纪了,毕竟他的太爷爷在十二岁的时候,便已经夺回了权柄,诛杀舅父,完美诠释了什么是母慈子孝的乖儿子。
李仁孝也不差,他诛杀了仁多保忠,消灭了一个潜在的威胁,开始收拾权力……向大宋称臣,并不丢人,被契丹占领过,也不算什么,作为一个小国,生存已经算是很奢侈的事情,其余的妄想并不恰当
如果按照正常剧本,李仁孝很快就会夺回权力,并且拥有一班属于自己的势力,然后对外用兵,幸运的话,打几场战争如果能赢,那他在西夏的地位就无可动摇,甚至会被捧成明君圣主,毕竟这一百来年,西夏就是这么浑浑噩噩过来的。
半点问题都没有,奈何计划很完美,第一步就夭折了。
他实在是想不通,谁给宋人的胆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4/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