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5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4/623


君臣相对,赵桓叹了口气,“其实你也不用太紧张,让你进京,不是朕罩不住了,而是朕想干一件大事。”
岳飞竖起耳朵,仔细听着。
“朕……朕想废除宦官!”
“什么?”
岳飞大吃一惊,简直怀疑自己的耳朵。
废除谁也不能废除宦官啊!
貌似宦官这行业比皇帝还早呢!秦始皇还没一统天下,不就有个假宦官嫪毐吗!
“官家,臣以为宫中事务繁多,如果只是用宫女,未必能应付得来。太监古已有之,官家着实不宜废除,否则的话,宫中乱了纲常,却是得不偿失了。”
岳飞的态度赵桓并没有意外,只不过他却不能接受岳飞的看法。
“鹏举,你从天子纲常出发,主张保留宦官,可朕这里有个不同的看法,这些年来,朕主张均田平役,主张百姓在律法面前平等,反对世家大族压榨百姓……朕这些不算错吧?”
岳飞忙躬身道:“官家是千古未有的仁君,是大宋百姓之福!”
“不!”
赵桓摇头,“鹏举这么说,就未必公允了。朕虽然约束别人,可是在朕这里,却未必如此。就拿宦官这块来说,为了伺候朕,就让无数孩童切了命根子,入宫侍奉……有时候朕觉得脸上发烧,比起那个山中老人,朕还要更过分,你说是不是?”
岳飞猛吸口气,无言以对。
从道理上讲,当然是对的。
从情感上讲岳飞也很厌恶宦官,更讨厌宦官专权,欺上瞒下……这话是没错的,可有一个问题,就是废除了宦官,宫里要怎么办?
让谁伺候天子?
万一真的出了点差错,混淆了天家血脉,这可是了不得的大罪,而且还是无法挽回的那种。
“官家,臣,臣以为还是要三思而后行!”
赵桓微微一笑,“鹏举,其实这事情说来说去,就是把什么放在第一位的事情……朕可以告诉你,朕觉得有些东西,超过皇权!”
岳飞听到这里,神色骤然变化,他愣愣瞪大眼睛,盯着赵桓,在确认官家不是开玩笑之后,岳飞颇为感动。
甚至可以说多年来,赵桓给他的震撼太多了,但是到了今天,才让岳飞彻彻底底,心服口服,古往今来的圣君明主不少,可是能做到赵桓这一步的,却是凤毛麟角,甚至是绝无仅有!
谁都知道,历代开国君主,都会苦心孤诣,制定法规,编织官僚体系,为了长治久安,千秋百代,挖空心思。
可历史又证明,不管立法的初衷如何,要不了几十年,就会严重变形,甚至是南辕北辙,良法也会变成弊政。
抛开很多复杂的原因不说,皇帝本身就拥有无与伦比的权柄,整个朝廷制度,是围绕着皇帝一个人设计的。
祖宗家法很大,继任皇帝需要忍一下。
可话又说回来,如果继任皇帝想要改变,又有大臣愿意配合,还真就能推翻祖宗家法……这一点熙宁变法就很能说明问题,自从神宗之后,几十年的翻烧饼,更是说明了这一点。
皇帝这个位置真的很有趣,除了开国的少数皇帝能做成一些事情之外,其余的皇帝,想要成事,实在是太难了,但是想要坏事,却是十分容易。
“说到底,良政善法,最是不容易坚持……朕扪心自问,能给后世留下什么东西?是京城皇宫?还是疆域版图?文治武功?”赵桓沉吟道:“相比之下,朕更想留下一种理念,一种态度:百姓并不卑贱,没有谁需要自残身体,来伺候别人。能在皇帝身边,也不是什么最好的福利。”
“每个人都要有尊严,不论男女,不论君臣!”
岳飞悚然一惊,赵桓的话,堪称石破天惊,可是在岳飞听来,却是那么顺耳,仿佛是从心底涌出来的一般。
尽管这种想法明显违背君臣纲常,属于严重的大逆不道,但是岳飞却十分喜欢。
“鹏举,朕不能凭着天子的权力,逼迫百姓自残身躯,侍奉君王。高官豪门,富商巨贾,也就不能逼迫百姓,逢迎权贵!不许豢养奴仆,不许压榨女子,不许霸陵孩童……总之,上位者不能予取予求,不能随意践踏弱者,不能破坏社会的道德底线。在这个世道上,总是不乏趋炎附势之徒,上位者做什么,他们都会想尽办法,去赞美吹捧。普通人有半点错误,就会被揪着不放,甚至逼着付出生命,还要被踏上几脚,啐几口吐沫……”
“说到底,这都是人们从心里觉得,上位者合该有更多的享受,有更大的权力,可以予取予求……鹏举,在朕这里,却是行不通的。你说天家血脉,这事情很重要。可百姓之中,喜当爹的也不少。总不能为了皇宫的这点事情,就让那么多人,断子绝孙,遭受无穷痛苦,一世屈辱吧?”
“鹏举,你说真的这个道理,可还讲得通?”
岳飞还能说什么,只剩下五体投地。
“官家所言,自然是极有道理,只是从古至今,能像官家一般,体恤普通百姓,把穷苦子民当成人看的天子,何其之少!”
“臣,臣代天下万民,叩谢天恩!”
赵桓不愿意让岳飞下跪,可他到底没有拉住,岳飞执意行了大礼。
事到如今,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赵桓会让岳飞进京,这种纯粹的理念之论,也只有岳飞会无条件支持赵桓。
在这一点上,他们不像是君臣,更像是同志!
有了岳飞在,自然是皇宫大内,一片祥和,任何不开眼的东西,也不敢在岳飞的眼皮子底下乱来。
稳住了阵脚,接下来就是看林景贞的动作。
不出半月,林景贞递交了第一批的调查结果、
“回官家的话,内廷统计处,历年以来,合计贪墨侵吞在五百万缗以上,其中贪污十万缗的宦官,就有十七人之多!”
赵桓点了点头,“看起来就算是真的眼皮子底下,也难保清廉。”
林景贞迟愣少许,磕头道:“官家,臣不敢期满官家,这些贪墨情事,没有半点虚假……只不过贪墨国帑民财,也不只是宫里的人,甚至可以断言,他们贪的还只是一小部分罢了,还有更大的蠹虫!”
一往无前,无所畏惧,林景贞的确是一柄神剑。
赵桓笑道:“此案自然是要查下去的,不过宫里出了这么大的纰漏,朕也不能护犊子,装作视而不见。”
赵桓道:“在宫里设立统计处,是因为和金人作战,调度钱财物资,数额巨大,又走国库的,也有走宫里的,从上到下,种种数字,多如牛毛,朕不能毫不知情。到了如今,国家也太平了,虽然需要清查的数据账目更多,但是在宫里设一个统计处,弄一群宦官在朕的臣子之上,到底是不合规矩。”
“朕现在就下旨,裁掉统计处,他们的作为,仔细清查,如果有为非作歹,绝不姑息!”
林景贞连忙施礼,高呼圣明!
“别忙,朕还有话说……”赵桓笑道:“朕不忍子民自残身体,侍奉宫中……自此之后,朝廷不再招募宦官,宫里旧人,三年之内,悉数裁撤,妥善安置。”
“啊”林景贞目瞪口呆,“官家,这,这恐怕行不通吧?”
赵桓一笑,“有什么行不通的……从良家子弟当中,选出少许,每天清晨入宫做事,到了傍晚,就退出来。其余时间,悉数用女官侍奉。至于,御前班直,一切照旧。”
赵桓笑道:“其实就算按照以前的办法,使用宦官,也不是没有漏洞。侍卫,御医,总有办法的。当初仁宗晚年,一心求子,不就有人混进宫来,代工生育吗?”
林景贞当然知道赵桓所讲是对的,说起来仁宗赵祯,虽然被那么多士人推崇,说什么万般不会,只能当官家……可他这个官家,对外不能抵御西夏,平定叛乱,对内不能压制众臣,保护忠良。
甚至连家都治理不好,一个儿子没有不说,还被戴了绿帽子,怎能说一个惨字了得!
以赵桓的强悍,加上后宫的单纯,的确不可能出乱子。
林景贞的无奈在于,赵官家已经把宦官给废了,天子付出这么多,朝廷这边,又该拿什么给天子交代啊?
“……”
第527章
朱熹
兵部尚书刘子羽在半月之前,刚刚办了六十大寿,他知道朝廷有规矩,便是官家都不会轻易做寿,因此只是邀请了寥寥几人。
首相赵鼎,枢相张浚都派人过来贺喜,就连曲端都派人过来,送了一份厚礼,至于和刘子羽关系最好的岳飞,没法脱身,只能派儿子岳云过来,以驸马之尊,前来拜寿,也算是给足了刘子羽面子。
只不过在席间,最耀眼的年轻人却不是岳云,而是刘子羽身边的一个小伙子。
他叫朱熹,乳名沈郎。
酒宴之后,刘子羽特意留下了岳云,把朱熹重新引荐给岳云,并且说了一番肺腑之言。
“老夫花甲之年,执掌兵部也快十载了。枢密使张相公无论年纪,还是手段,都远胜于我。加之近年身体也不好,我有意告老还乡,优游林下,过几天安生日子。”
岳云闷着头,没有说话。
他的情况有点特殊,世人皆知岳云是岳飞的长子,是赵桓的女婿,但是却很容易忽略,这位驸马爷还跟太子赵谌走得很近,甚至干脆说,岳云和赵汾,属于赵谌的左膀右臂,一文一武,两根台柱子。
有了这层身份,岳云就注定了属于下一代的人物,没必要在朝堂上有什么表现。
像兵部尚书这种高位,可不是岳云能置喙的,多说一个字,都是过格。
不过好在刘子羽也清楚,他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话锋一转,对岳云道:“我退归林下,不在乎自己的亲子,唯独担心这孩子。”
他再度把朱熹拉过来,向岳云介绍。
朱熹今年刚十几岁,生得身材魁梧,气宇轩昂,尤其是在右眼下面,有几颗痣,好事者就说这是北斗七星。
眼下生星,这是宰相才有的地位,日后必定能宣麻拜相。
当然了,别人不会凭空赞许逢迎。
朱熹的确有些了不起的地方,他很会读书,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孝经,而且这位小神童还在封面上写下“若不如此,便不成人”的话语,堪称志存高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4/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