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5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1/623


不过赵桓还是稍微克制了一下,没有给他们审讯定罪的权力。
也就是说锦衣卫可以拿人,可以举证,但是最后的审讯还要放在刑部。
这也是赵桓对锦衣卫最后的约束,他也不想让这个衙门彻底失控。
相比起锦衣卫,内阁就单纯多了。
人数也只有区区五人,一个领班,四个随员。
领班落在了史浩的头上。
这是一个循吏,名声不算大,倒是他的儿子,史弥远更加有名。
值得一提,陆游和赵汾,也被选入了内阁,成为了光荣的天子近臣。
内阁的使命很简单,宫里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除了锦衣卫负责的部分之外,都是他们的事情。
宫外皇家的产业,也是他们负责的。
此外,政事堂送来的奏疏札子,还有各国的国书,都由他们整理,递给赵桓。
同样的,赵桓有什么事情,除了直接交给政事堂的之外,也由他们传达。
说白了就是跑腿的。
可问题是他们是给官家跑腿啊!
当初尚书台就是干这个的,结果跑着跑着,就取代了丞相府,成为了朝廷中枢。
“努力!咱们大有希望!”
在这两个衙门之外,还有个权柄加强的衙门,那就是枢密院了。
赵桓这一次再度把枢密院提了出来,而且合并了御营司,使得枢密院真正有了统兵大权。
只不过枢密使张浚半点高兴不起来。
此时枢密院之下,还有刘锜、李彦仙、张荣、王德这几位在,即便不算岳飞和韩世忠等人,这也不是张浚能使唤得了的。
相反,由于退出了政事堂,张浚也失去了和诸位宰执一起议论国政,参与决断的机会。
竟然有那么一点明升暗降的味道。
不过赵桓也找张浚谈了这个问题……之所以这么改,就是要确定一个原则,最终的统兵大权在文官,不在武将。
当然了,下面的步骑水师,各地驻军,全都是武人直接统领……限制了,只限制了一点点。
张浚自然清楚,官家是希望他能驯服武人,免得出乱子……毕竟随着老一辈名将日渐凋零,他这个枢密使还是很有地位的。
“臣必定不负皇恩!”
张浚雄赳赳,气昂昂下去了。
接下来最麻烦的就是政事堂了。
赵桓恢复了独相制,也就是说,以后的政事堂,由赵鼎全权负责。
在赵鼎之下,就是各部尚书了。
原本的六部格局已经被打破了,需要增加的尚书不少,需要划分的政务也非常多……但是不管怎么划分,都要先把积弊处理清楚。
王次翁已经进去了,接下来还会怎么样,谁也不清楚……好在也没让人等太久,一群穿着大红衣服,绣着各种猛兽花草的锦衣卫出动了。
这一病属于天子的利剑,终于挥了出来,很快人们就领教了这把剑的锋利。
王次翁之下,两个户部侍郎,四个户部郎中,还有其余官吏,一共三十多人,悉数拿下。
就在众人吃惊之时,锦衣卫又冲向了工部,兵部,甚至连礼部都没有幸免于难。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胡寅气得哇哇怪叫,“李世辅,你是天子近臣不假,可别忘了,我也跟在官家身边不短……你现在抓了我礼部的官吏,你让我们如何面对天下读书人?”
李世辅呵呵一笑,“胡尚书,你还是想想怎么面对官家吧!你们督造的学堂,有严重偷工减料行为,牵连的学校有上百处,还不知道有多少所谓读书人要下狱哩!”
胡寅的老脸瞬间绿了……
第532章
问罪倭国
锦衣卫承袭皇城司,这是个相当有历史的衙门。从大宋立国之初,赵宋的皇帝就缺少安全感。赵匡胤欺负孤儿寡母,弄来了天下,赵二更是坑了大哥,才霸占了皇位。
后面的皇帝虽然好一些,但是他们太怂了,什么阿猫阿狗都害怕……表面上讲和士大夫共天下,暗中却是派遣很多密探,了解朝野情况。
在仁慈的面纱之下,赵宋的皇帝,无一例外,都有着薄凉的心。不管文武大臣,只要有点名望,他们就会惶恐害怕。
所以诸如寇准、范仲淹、狄青、王安石,一路数下来,大凡想做点事情,能做点事情的,不是逐出朝堂,就是晚景凄凉。
每到变法的关键时刻,赵皇帝只能提供除帮助以外的一切支持……这毛病直到赵桓这里,才有了改善。
不过由于战事需要,在赵桓的手上,情报部门快速膨胀,监察内外,无所不知。
这也造就了如今的锦衣卫,他们出手,几乎是一击必中,没有半点客气好说。
才一个月的时间,光是京城被抓的官吏就超过了三百人,另外各地的转运使,知府,知州,通判,县令……落入法网的也有几百人之多。
诸路转运使更是重灾区,足足有三分之一,先后被拿下。
朝野上下,无不胆战心惊,战栗惶恐。
传说有官员在离家去衙门之前,都会留下遗嘱,等晚上顺利回家,庆幸又是平安的一天。
能把官吏折腾到这个地步,锦衣卫的恐怖,不言自明。
当下朝中的重臣,悉数聚集在了政事堂,大家都在看着赵鼎。
“首相,天下之望,万众倾心,大家伙都看着您呢!”御史中丞胡铨痛哭流涕,“赵相,再不站出来主持公道,只怕一切都晚了!”
他一边说着,还一边擦眼泪,着实伤心。
另一位同样姓胡的官吏是胡闳休,他躬身恳切道:“赵相公,眼下官不聊生,人心惶惶,朝不保夕,朝廷的政务根本无暇处理。大家伙都觉得命悬一线,生死未卜。照这样下去,大宋朝几乎亡国啊!”
一个又一个的官吏站出来,大家伙的意思也都很明白。
必须让官家停下来,不能继续下去了。
京城官吏被抓,地方官也保不住,赵官家到底要干什么?
难道明君圣主到了一定时候,都会变得糊涂?
自毁长城,把好好的局面断送了?
众人既惶恐,又痛惜。
到了这时候,如果还不敢劝谏君父,那就妄为朝臣!
何栗挺身而出,振臂高呼,“在下愿意打头阵,若是不幸被官家治罪,还望大家伙能前赴后继,不避生死!匡扶正道,义不容辞!”
这位说完,转身要走。
哪知道赵鼎突然怒喝:“站住!”
何栗咯噔一下,终于停下了脚步。
赵鼎沉吟少许,重重叹了口气。
“事到如今,谁也躲不了,你们随我一起去面见官家!”
首相赵鼎,次相李若水,三相徐徽言,尚书刘子羽、胡寅、吕本中、林景贞、胡寅、何栗、御史中丞胡铨等等。
几乎大宋朝廷的核心重臣,悉数赶到。
面对群臣,赵桓依旧坦然淡定。
不得不说,这些年的养气功夫,已经让赵桓处变不惊,就算是泰山崩塌在眼前,也只是微微一笑罢了。
“朕知道大家伙的意思,不过是觉得朕有些过了……这事情对错,朕打算先放在一边。”赵桓笑呵呵道:“朕想要说的是,官制改革到了政事堂,有些事情已经不能躲避了。”
赵桓一句话,就把主导权拿在了手里。
“朕一直就不喜欢这个所谓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明明就是宰相,非要弄个乱七八糟的衔,无非是想削弱宰相名分,弱化职权、只是名不正,言不顺,又怎么统领百官,辅佐君父?”
赵桓很不客气道:“朕不能继续糊弄事下去了……从今天开始,废除同平章事,改称相国!”
赵桓这句话说完,在场诸臣无不惊骇不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1/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