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5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8/623


作为一个传统的士大夫,赵鼎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了不起了。
再往下怎么走,他茫然无措,甚至是一无所知……他惶恐,害怕,不知道未来怎么样,赵鼎甚至担心,有朝一日,他会成为大宋的罪人。
“赵卿,要说朕有什么妙策,也是欺人之谈……不过朕以为发展工业,吸纳众多的人口,才是正办。”
“那,那就能悉数吸纳?”赵鼎迟疑道。
赵桓一笑,“自是不能的,像是先前,朝廷就扶持福建百姓,移民高丽,倒是缓解了不少压力。”
赵鼎一愣神,随即道:“官家要对外用兵了?”
赵桓淡然点头,“我已经得到了消息,我的那位亲家母,已经把君士坦丁堡给围困起来了。”
赵鼎瞠目结舌,当真是一个女中豪杰,比男子汉大丈夫还要爷们!
“不只是大宋在翻天覆地,整个世界也都在剧烈改变,朕不变不行啊!”赵桓微微叹了口气,这才道:“此时区分工商,鼓励工业,朕也是有谋算的。”
……
苏州,太子行营。
赵谌见到了陆九思,两个人很快相谈甚欢,颇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他们简直是知己。
“当下对大宋最有用的是什么?就是最好的工匠,最丰富的商品……西辽不断进军,一个前所未有的商机摆在咱们面前。生产多少东西,就能出售多少,利润丰厚,不可想象。这些利益,难道要落到那些昔日的商贾手里?让他们收买朝臣,为所欲为吗?”
陆九思连连点头,赵谌慷慨激昂,态度鲜明,似乎比起高深莫测的官家,还要让人振奋。他思索了再三,终于有胆子说话了。
“殿下,西山有煤矿,蓟镇有钢铁,天津有造船……各地的发展潜力还相当惊人,走工业的这条路,足以让大宋的百姓都过上富足安逸的日子。”
陆九思激动道:“想要做这些事,就离不开投入。既然殿下说了,对外贸易有巨大的利益,那就不能将利益交给不思进取的人。”
“对!”赵谌立刻道:“那些人就是不思进取,挣了钱他们也只会想着大肆享受……买土地,盖豪宅,玩女人……真是一群蠹虫!”
跟一群蛀虫,自然是没法治理好国家的。
赵谌在得到了父皇的支持之后,顿时有了底气。
“韩元吉,凌景夏,樊光远,沈清臣……这几个都是在背后怂恿,跟朝廷斗法的,先把他们都拿了!”
赵谌顿了顿,又问陆九思,“你看要不要什么借口?”
陆九思忍不住一笑,“殿下,他们随便关停作坊,违背约书,仅凭这一点,办一个商业欺诈,一点不为过……更何况只要把他们抓了,就不愁没人站出来举发!”
赵谌愣了一下,看起来这个人也不是那么书呆子啊!
“好,现在就去抓人!”
第546章
打工人的春天
赵谌果断下令抓人,这位储君露出了自己的獠牙,事实证明,他还真是赵桓的儿子,狠起来完全六亲不认。
在这些被抓的人当中,有不少都算是太子的同门,全都师承杨时……虽然龟山先生死了,可作为嫡传,张九成这些人还在,依旧在江南的文人中,占据很重要的份额。
赵桓从气理新说开始,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算是平衡了原来儒家独大的局面……随后地理大发现,又丰富了宋人的眼界,极大增加了知识总量。
但历史又告诉我们,人都是后知后觉的,意识明显落后现实,尤其是现实急剧变化的时候,世人更加跟不上来。
这个情况大约类似疫情之下,还有不少人排队去灯塔留学……这也没什么奇怪的,毕竟作为天朝上国,人家的软实力还是有的。再有留学两三年的,总要让人家拿毕业证吧!
且等几年再看,就是另一番情形了。
赵谌果断拿下了不少理学门下,这一下子竟然提前促成了转变。
诸如韩元吉几个,他们惶恐害怕,恼羞成怒,却还是不愿意低头。
韩元吉还在给哥几个打气。
“别怕,咱们有三大依仗,没谁能动得了咱们!”
樊光远低着头,明显觉得不靠谱,他也是猪油蒙了心,才跟着一起送死,到了这时候,只剩下唉声叹气了。
凌景夏和沈清臣也是兴趣阑珊,不觉得还有什么起死回生的办法。
“你们啊!都是鼠目寸光!”
韩元吉来了倔脾气,非要让你们知道什么叫料事如神!
“听好了,第一,咱们都是名门子弟,不管是家室,还是师承,都是顶尖儿的,抓了咱们,江南不可能没有动静……这是第一条。”
“再有,太子殿下抓了咱们,无垢先生他们必定会想办法解救,还有那么多南方的官吏,我就不信,他们会看着咱们受难。”
还以为他能有什么高论,结果就说出这么两句粗鄙之语,就连凌景夏和沈清臣都没什么想说的了,脑袋耷拉下来,无精打采。
韩元吉着实气不过,“你们真傻!朝廷也是要钱的,作坊不能停。税金不能少。就算陛下能包庇太子,政事堂诸公也不会答应的……你们想想,一群泥腿子,能管好作坊吗?他们懂采买吗?他们会往出销售吗?那可是成千上万的人,有人偷懒怎么办?有了冲突怎么解决?没有个管事的压着,他们还不反了天?”
听到这里,那三个人终于有了点醒悟……貌似是这样啊!
沈清臣就忍不住道:“没错,那些卑贱的泥腿子,只知道偷奸耍滑,投机取巧,让他们干活,就跟要了他们的命似的。这帮人万万不肯好好干活的,只要等些日子,生产出来的丝绸不顶用,朝廷还是要靠咱们的!”
凌景夏也来了劲儿,“那咱们就说好了,不能让朝廷看扁了,他们想抓就抓,想放就放?咱们又不是朝廷的仆人。想再请咱们出去,必须拿出三顾茅庐的劲儿。”
韩元吉道:“没错,商贾不是贱业,咱们断然不能被呼来喝去!”
这几个人了得高兴,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唯独樊光远他苦着脸,想这么多干什么……还是先想想晚上吃点什么吧?饿肚子的滋味受不了。
别没人来请,先成了死鬼!
他这么担心也是有道理的,关进了大牢,也不是没有吃的,只不过平时他们吃的是什么啊?哪一顿没有十几个菜?
不光要有菜,还要有美酒,有美人,旁边要有人奏乐,高高兴兴,欢快开心……哪怕皇帝佬儿的御宴也比不上啊!
自从赵桓登基以来,对待商业就是鼓励的态度……最初是因为金人入寇,必须要筹措军饷。
再后来为了休养生息,恢复元气,更是给了许多便利。
而最最关键的是,在铲除了士大夫集团之后,空缺的位置被商人填上了,这帮人又有钱,又有名,迅速获得了偌大的声望。
许许多多趋炎附势的文人,又跳出来说什么儒商,撰写文章,疯狂拍马屁。说商人经营富国,一个作坊,顶得上十万亩田,一个商人,比一万个农夫还要尊贵……
如今几位尊贵的富商被拿下了,江南的报纸倒是安宁了,因为大家伙摸不透上面的意思,万一捅了马蜂窝,可没有替他们擦屁股。
甚至有几个跳得最欢的,都销声匿迹,躲了起来,生怕他们被牵连了。
韩元吉这些人还想着靠士林清议压制朝廷,根本就是做梦,还没打响,就先哑火了。
而此刻也就剩下了一个问题,江南这么多作坊,百万工匠,到底能不能撑下来?
如果作坊垮了,经营不下去,财税锐减,到了最后,赵谌绝对是受伤惨重。
“难怪父皇一直说,既然想改革,就要拼着命做成了,如果半途而废,就什么都完了……仁宗皇帝,神宗皇帝,他们比起父皇,还真是差得太远了!”
赵谌喃喃自语,他在江南已经有两三个月了,该怎么破局,他心里有数,只不过这些手段施展出去,注定了天崩地裂,如果玩不好,他爹都收拾不了……但既然走到了这一步,赵谌也没有什么好怕的。
不能超过老爹,如何能担得起大宋的官家?
“下令吧!”
陆九思同样深吸口气,心砰砰乱跳,他比赵谌还要惶恐,这事弄不好,他的脑袋八成就保不住了。
可还是那句话,不把事情办成了,只是抓几个豪商,随后的事情怎么办?
机会在手,不拼干什么?
做为一个学渣,陆九思经历过很多失败,不差这一次!
首先第一道命令下达,所有作坊的工匠,最低工资提到三两五钱!
这一道命令下去,顿时江南就炸了!
大宋百姓的收入还真不低……比如丰亨豫大的时候,一个京城的泥瓦匠,一天至少能拿到一百文,一个月下来,就是三贯钱,手法好的,大可以拿到五贯,甚至更多。
一个禁军一天一百三十文,一个肉铺老板,一天能挣三五百文……当然了,这只是开封,就如同十里洋场的大上海一样,如果把目光只盯在这里,那大宋就是天堂了。
事实上只要出了开封,大宋的工钱水平就一落千丈,一个月下来,不足一贯的比比皆是,一些学徒工,拿一两百个钱,还要不给钱的,和其他朝代没什么区别。
说到底,大宋朝也只是养出了一个开封罢了。
到了赵桓这里,民生有改善吗?
有!
还很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8/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