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5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9/623


但工钱有提高吗?
没有,甚至还少了一些。
这里面有什么奥秘?
无他,俩字,内卷!
在赵桓的治下,大宋的人口暴涨,几乎翻了一倍……除此之外,推行了均田之后,百姓的劳动热情上来,就连妇人都下地干活,结果就是空出了许多的劳动力。
这些人趁着农闲,大量进城,哪怕三五百文,他们也愿意干活……几个月下来,挣几贯钱,攒一段时间,大可以回乡盖房子了。
在这种情形下,整个工钱都在下降……你嫌少,有人不嫌少……不爱干,有的是人干!
就在这一片轻贱工人的氛围中,赵谌果断涨工资,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在此之前,作坊里最好的织工,一个月也不过二两银子,而且还要给监工一些孝敬,赵谌这么一弄,等于是工钱翻倍了。
似乎还嫌不够刺激,赵谌又公布了一条命令,工人每天工时不得超过四个时辰,每旬休假两天,一个月六天。
这几条政令下去,已经不是炸锅那么简单了,大家伙都觉得这位太子殿下是疯了!
只不过赵谌却又自己的算计,三两五的工钱,其实比起末品小吏的五两还有差距,而且官员有各种赏赐,每逢年节,还能拿到一些赏赐……尽管赵桓极力压制,但总归还是有一些的。
他给工人的不多,只是前面实在是太低了。
除了这几项之外,赵谌还要求废除监工,不许体罚工人,不许无故克扣工钱……连续的政令下达,已经彻底震撼了江南。
有好些商贾直接站出来,大声疾呼,要求废除乱命,不然整个江南的作坊都会关门大吉。
这些声音如潮水一般涌来,甚至已经回乡,无心世事的张九成都被说动,来苏州求见赵谌……殿下,不能乱来啊!
奈何赵谌可是赵桓的儿子,他怎么低头!
而且赵谌已经在整顿作坊的时候,积累了经验,其实有些时候,大可以抛开商贾的。
因此赵谌果断行动,他先是在自己控制的四个丝绸作坊落实这些改革……给更高的工钱,让工人自己管理自己。甚至给技术骨干分红。
赵谌这么干之后,不但没有影响生产,相反,工人格外卖力气,产量还暴涨了。
更加要命的是,这些工人有了旬假,口袋里还有钱……他们上街购买商品,去酒楼吃饭……过去大家伙成天织丝绸,可自己只能穿麻布破衣,这回咱们也弄一身丝绸穿穿……
急剧的变化,刺激着每一个人的神经……那些看到了这帮工人大方消费的百姓,全都红了眼睛。
提升工钱,改善工人待遇!
几乎一夜之间,这种呼声就压垮了那些替富商呐喊的声音。
二者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如果说工人的声音,如同三峡泄洪,那替富商说话的,最多是尿检样本了属于是……
而且赵谌对作坊采取的态度,也证明了工人并不卑贱。
工人不是牛马,不需要有人拿鞭子抽打。
工人才是真正懂得生产,也能够自我管理的人。
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给工人足够的待遇。
“官家,臣怕是要恭贺官家了。”陈康伯一脸惊喜的神色,他捧着几份来自江南的账本,笑逐颜开。
“官家,臣一直琢磨着,要如何充实国库……开源节流的办法都想得太多了,可臣万万没有料到,殿下给工人涨工钱,居然能增加税收。虽然眼下还不知道能涨多少,但确确实实是涨了!”
赵桓面带笑容,并不意外,提升内需,当然是有用了……只不过更重要的是提升生产效率,拿出足够的商品,不然这么干只会造成通膨,也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有没有意识到……
第547章
兴旺的纺织业
就在赵桓替儿子担心的时候,赵谌却打算拿他爹做文章……试问这世上还有比天子更能引领潮流的人吗?
哪怕糟糕如赵佶,人家的瘦金体,也是备受世人推崇。
到了咱们文治武功,全都顶尖儿的赵官家这里,就更不用说了。
因此赵谌给他爹送了一份厚礼!
足足十口箱子,送到了京城。
赵桓不停翻白眼,他早就下旨,不许各地进贡……身为天子,坐拥天下,按理说各地有什么好东西,都要送给皇帝,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只不过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就要专门修路,从岭南送荔枝到长安,赵桓太清楚其中的危害了。别的不说,便宜老爹赵佶不就是实实在在的例子。他喜欢奇石,弄花石纲,引出了方腊起义,简直是亡国之君的典型。
赵桓自然是不许各地进贡的,皇宫当真需要一些东西,也是走正常的采买途径,尽量不扰民。
只是赵桓不想扰民,但有人却想薅赵桓的羊毛。
比如康王赵构,这货经营赌场,大肆投资敛财,生意大的没边……可他还不满足,竟然涉足实体经济,开始在捕鱼上面下手。
他可不是随便找个池塘,撒网捞鱼,而是把心思花在了海洋上面。他要捞的也是顶大顶大的鲸鱼!
赵构献给赵桓的礼物就很讲究了,比如鲸须制造的瑶琴,还有用鲸须做的衣服,鲸油灯,以及龙涎香……
赵桓对于这些东西,兴趣不大,无奈何皇后喜欢,赵桓也只能点头了。
其实相比于辽阔的海洋,大宋能捕捉的鲸鱼还是太少了,少到了微不足道的地步。
真正要命的是进入工业化之后,大型的远洋渔船,疯狂席卷……因此距离立法保护鲸鱼,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不过有一点赵桓倒是确信的,只要是中国人主导世界秩序,野生动物的处境会好很多的,毕竟国人一向玩真的。
说治理沙漠,就老老实实种树,绝对不会把逃学的小丫头捧成环保小公主,光动嘴,不干实事。
有了赵构的例子,胆大包天的人就多了。
赵谌就是其中最胆大的。
十口箱子,装的是十张大被。
这十张大被,全都带着图案,依次是《》神树·灵芝图》、《祖宗图》、《森林图》、《百花园图》、《满园春色图》、《长寿果图》、《万象更新图》、《天香图》、《仙花结果图》,《蛙纹图》。
整整十种不同的图案,精致到了极点的刺绣工艺,赫然呈现在赵桓的眼前。
哪怕赵桓见惯了好东西,此刻也是大受震撼。
一丈见方的大被,一针一针绣出来的图案,这要多少工夫啊?
盖这样的被子,都不能用奢侈来形容了,赵桓觉得应该弄个博物馆,挂起来展览才对。
赵谌这兔崽子是从哪里弄来这么奢侈的绣被?
莫非是抄家抄来的?
就在赵桓迟疑之际,陆游似乎想起了什么。
他现在已经是阁员,属于天子近臣,地位不高,但哪怕是政事堂诸公,也要客客气气。陆游有个优点,博闻强记!
这可不是说说,朝廷多半都是从科举出来的能人。
自然是不缺学霸,而陆游偏偏就是那种,能从一群学霸当中,脱颖而出的人物。
他端详了一阵,低声道:“官家,从这些图形来看,不像是汉家的绣工,倒像是海南那边的。”
赵桓哼了一声,“你当朕看不出来?如果没猜错,这应该是黎族的龙被,又叫涯州被!”
陆游连忙点头,“官家睿智,这些龙被绣工精良,绝对是上品当中的上品,殿下真是有孝心了。”
“什么孝心!”赵桓勃然大怒,“黎族百姓远在天边,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绣出这么一床大被,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工夫!朕如何能收?”
陆游略迟疑,立刻明白怎么回事了。
自从大宋立国以来,岭南尚且算是蛮荒之地,海南就更不用说了,长期以来,都是流放犯人的地方,堪称大宋的土澳。
甚至是苏大胡子都没有逃脱海南行的厄运。
随着一百多年,持之以恒的努力,海南的汉人持续增加,汉人和黎族的冲突,也时有发生。
对于这些事情,赵桓是有所耳闻的,但毕竟还是在天边,一时照顾不过来,而且赵桓也没有妥善的破局办法,就暂时搁置。
可谁也没有料到,赵谌这个逆子送来了十张龙被,把海南黎族的事情推到了他的面前,这下子想躲都躲不了了。
这个逆子,要是在眼前,非狠狠打他一顿不可。
陆游眨了眨眼睛,突然笑道:“官家,臣却是没有想到,黎人的手艺能这么好?早知如此,只怕海南也不是天涯海角,荒凉之地啊?”
赵桓冷哼,“是吗,要不要朕把你发配过去?”
“别,求官家饶命!”陆游嘴上求饶,但实际上却不怎么害怕,毕竟连西域都走过了,他的胆子早就练出来了。
赵桓深吸口气,缓缓道:“黎族百姓还是心灵手巧的,你瞧见没有,他们的龙被都是用棉花做的,线也是棉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9/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