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5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4/623


佛祖座下,两大弟子伸手要钱,还要养活无数佛子佛孙,答案终于呼之欲出,怪不得越走妖孽越多,敢情真正黑了心的东西,已经霸占了灵山。
只要把妖魔鬼怪变成了罗汉菩萨,可不就是极乐世界,国泰民安吗!
岳飞觉得这本书的真正结局应该是取经团大失所望,直接怒而返回大唐,告诉唐朝天子,励精图治,勤政爱民,脚下的中原大地,才是真正的极乐净土!
岳飞胡乱思索着,却也不是真的没有缘由……再向前,走出西域,就到了化外之地。
虽然这些土地名义上属于西辽的治下,但是西辽的统治,就跟奶盖奶茶似的,上层和下层完全是分开的。
这一次的宋军远征,也是一次探索之旅,和玄奘法师西行差不多。
要说有什么不同,岳飞希望自己取到的是真正的真经!
海外之地,蛮夷所在。
探索了一圈,发现大宋虽然不完美,却已经是最好的治理模板了,这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岳飞怀着发现的心,在准备妥当之后,开始了进军西域的旅途。
而几乎与此同时,在宁波的海面上,数百艘船只云集,一望无际的船帆,遍布天地之间,一直延伸到海天相连的尽头儿。
赵谌计划出动五百艘大船,而实际上聚集在海面上的船只,已经多达七百艘,而且在泉州,广州等地,还有船只等待着。
这是实实在在的千艘大船,堪称恐怖如斯!
大宋并不是随随便便,就集结这么多艘船只,没有半点把握,弄了这么多艘船只,出海之后,遇到了一个风暴,岂不是全军覆没了!
实际上在收复燕云之后,赵桓就已经开始了探索,其中成果最大的就要数王中孚了。
这位战场上的无敌猛将,用实际行动证明,他在海上依旧是无敌的。
十年之间,王中孚累计去过的国家多达四十有余。
每到一处,都会展开友好交流,然后邀请当地国王前往大宋,朝见上国皇帝,献上一片忠心。
众所周知,总有些夜郎自大的,觉得自己比大宋还大,根本不把上国放在眼里。
而每到这时候,都是王中孚最兴奋的时刻,终于能大显身手了。
最夸张的一次战绩,王中孚指挥一百二十名水兵和水手,愣是击败了八千多土著人,顺便还杀了二十多头战象,灭国八个,俘虏国王六个,给当地人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当然了,在王中孚上报的文书上,就只有短短一句话,抓了几个不开眼的“村长”而已。
有了这些积累,到了今天,才有如此庞大的一支船队。
或者说,大宋朝野早就憋不住了,该出发了!
遮天蔽日,铺满海面的船队出发了。
如果说陆地上还有以弱胜强的时候,到了海上,基本上就是完全的力量比拼。
宋军所到之处,望风而降,几乎没有任何例外,哪管你什么国家,什么部落……就算是小霸王安南,也乖乖送来了十万石粮食。
坦白讲,赵谌是不满意的,但是考虑到此次出发,是为了帮助岳母大人,也就大方一点,别跟安南计较了。
他们沿着海岸航行,从大宋出来,前后走了一年半的时间,这才到了波斯湾。
海上的辛苦自然不用说了,踏上陆地之后,所有人都欢欣鼓舞,倍感轻松。
让他们如此愉快地因素还有迎接的队伍,在这个队伍当中,为首的一个年轻人,叫做纳惜。
二十多岁的年纪,健壮的体魄,犹如一头狮子。
那些手下对他都有着强烈的敬畏之情。
只是这位让他们尊敬无比的人物,虔诚地跪在码头,大礼参拜,迎接上国储君的到来。
“我认得你!”赵谌笑容可掬,“你就是那个被牛尚书看好的年轻人,还推荐你当了县尉,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纳惜顿时脸色泛红,很是惭愧,“殿下,臣,臣辜负了牛尚书,臣有罪!”
赵谌一摆手,“不用说了,你是从这里去的大宋,不管走多远,人都不能忘本,不能忘了家乡……从这一点上讲,你的确是学会了,弄懂了上国教化,很好!”
纳惜听到这话,止不住喜悦,“多谢殿下体谅,只是要想让这里变好,还必须上国的力量才行……西方已经组织了十万兵马,前来援助君士坦丁堡,燕王正在和太后商议对策,就等着殿下了!”
岳飞要和十字军对战了,很值得期待……
第552章
白旗
赵谌不觉得自己能在打仗上面帮上什么忙,毕竟连他爹赵桓遇到了大战,都是放权的,赵谌不觉得自己会比一面旗号更有用。
而事实上这里距离大宋万里之遥,储君的威仪起不到什么作用,至于鼓舞士气,提振军心,燕王岳飞的重要,远胜过年轻的太子。
思前想后,赵谌觉得自己唯一的作用,就是利用西辽女婿的身份,在两国之间穿梭,促成妥善配合,一体进军,仅此而已。
想到这里,赵谌也轻松了不少,他甚至有心思和纳惜聊天,而且赵谌还注意到了,在纳惜身边,有几个年轻的少年,也就十几岁的样子,虎头虎脑,很是有趣。
“这小子叫什么?”赵谌好奇指向了一个最小的孩子。
纳惜急忙道:“他叫萨拉丁,来自高加索山区。”
赵谌没有太多反应,只是看了看这个充满英气的孩子,笑道:“有志不在年高,多读书习武,有你大展拳脚的机会。”
刚刚十岁出头的萨拉丁用一种不敢置信的目光,傻傻看着赵谌,有惊讶,有震撼,也有一丝迷茫和兴奋……他已经从纳惜那里知道,眼前的这位贵人,是一个庞大帝国的储君,拥有着无与伦比的权力,是天下间顶尊贵的人物。
虽然萨拉丁不知道大宋到底如何,但他很了解西辽……这是一群真正的战士,他们勇猛无敌,富有谋略。
攻克巴格达,占领大马士革,击败塞尔柱。
他们就是一群无可阻挡的神兵。
让人惊叹的是这群勇士的主宰,竟然是一位女皇!
而赵谌就是女皇陛下的女婿,同时在两个帝国,拥有最珍贵的身份,萨拉丁没法形容此人的尊贵,或许这就是天上人吧!
“天上人”赵谌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倨傲,反而和颜悦色,这让萨拉丁大受震撼。事实上,当纳惜,还有许多鹰堡少年返回之后,整个巴格达,以至于西辽治下,全都沸腾了。
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一群卑贱的奴仆,能够堂而皇之成为官员,而且据说还是通过某种考试……这是什么鬼啊?
难道官职和贵族不是天生的吗?
强烈的观念冲突,不可避免爆发了。
其实纵观世界,强悍的帝国并不少见,尤其是两河流域,这里冒出来的强国比比皆是……但是无一例外,这些帝国强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内部崩塌,而后外人杀入,覆灭帝国,然后就烟消云散,国家,文明,乃至民族,全都消失不见,中断了传承。
唯独东方,秦汉隋唐,总是像凤凰一般,一次次涅槃归来,生生不息,传承不绝……而任何一个大帝国,在最鼎盛的时候,都会加强皇权,励精图治,压制地方,推行类似郡县制的制度。
这些都是差不多的。
但是除了东方之外,无一例外,都输在了一件事上,那就是当帝国相对安稳之后,地方豪强崛起,朝中因为权力世袭,崛起了世袭门阀。
这样一来,帝国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而朝中虫豸当朝,陷入了无休止的内斗,衰败亡国,也就不可避免了
同样的毛病在东方其实也有,但特殊的是,从西汉的察举制,一直到隋唐的科举……除了短暂的九品中正制倒车之外,中原王朝一直在探索压制地方势力的办法。
并且开发出了科举制的大杀器。
有了科举制,就有了一套有着高度共识的文官集团,就有了打破世袭贵族,豪强割据的力量基础。
站在大宋看,不少文官面目可憎,贪得无厌……可是走出了大宋,你就知道这帮人的可贵了。
正是有着稳固的士人集团,在王朝灭亡之后,统一才成了不可撼动的共识。
当然了,这些高深的东西,年轻的萨拉丁是不明白的。
但是他知道,一个身份卑贱的少年,在遥远的大宋朝,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了一个不错的官职……
普通人,乃至贱民,居然能当官!
这已经够离谱了,而更离谱的居然是通过考试!
难道贵族不是天生的吗?
东方人的想法也太奇怪了。
感叹大宋不可理喻的人很多,但是私底下,不断向纳惜等人询问请教的更多,尤其是那些奴隶,普通人,乃至商人……他们都怀着强烈的钦羡,迫切要知道东方的情况。
纳惜不厌其烦地介绍,收获了无数的惊叹,当然也有人无奈叹息,这种事情,只会存在于遥远的东方,根本不会发生在脚下的土地上。
“殿下,如果能办一场科举就好了,臣敢担保,会有成千上万的人,心甘情愿,归附大宋的。”
纳惜的眼睛十分明亮,仿佛一个虔诚的僧人。
他太渴望把大宋的先进经验带回家乡了,他愿意做这个布道者,带来彻彻底底的改变……他万分确信,大宋的东西,绝对是最先进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4/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