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5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3/623


萧塔不烟怔了怔,就反问道:“燕王有什么高见?”
岳飞淡然道:“高见谈不上,只是唯恐事与愿违罢了。”
岳飞的语气也不客气,似乎他一直没有多客气,就事论事,咱说的是事实……西夷也不是一直都是一盘散沙,曾经的罗马帝国也曾经疆域辽阔,国势鼎盛来的。
罗马帝国晚于秦汉,大略的经历还真能拿来对比……前期也是国力爆炸,改革出了一套很好的制度,随后迅速扩张,囊括了已知的疆域。
然后继续发展,武德爆棚,期间虽然有起起伏伏,但总体都算是盛世。
可几百年之后,国家的统治上层腐朽萎靡,罗马出现了蛮族入侵,两汉之后,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也是大分裂,大乱战的时期。
历史走到这里,似乎还是类似的。
可接下来的剧情就神展开了,东方在一片混乱之中,找出了出路,隋朝短暂统一,唐朝开创出前所未有的盛世,东方迎来了新的巅峰。
而西方呢……不但没有重新统一,相反,国家更加细碎,封建割据,战乱不休,瘟疫横行,污浊遍地,陷入了无穷无尽的黑暗之中。
毛病出现在哪里呢?
这个问题很难解释清楚,就犹如东方的条件那么好,为什么没有提前进入工业社会一样,属于福祸相依。
东方比起西方多了什么?
一个传承有序,有着高度共识的儒家集团,或许是一切的关键。
两汉灭亡之后,且不说魏晋三国,哪怕是胡人建立的国家,也都有志一统天下。
前秦天王苻坚,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西魏宇文泰……虽然族群不同,国情不同,但基本上都重用儒家文臣,励精图治,不断在汉化的路上往前走,最终走出了一条盛世之路。
反观西方,罗马灭亡了,并没有什么有体系的文明传承下来,国家灭亡了,一切都消失了,连罗马人都不知道去哪了。
没有一个有着共同意识的利益集团,西欧不但没法统一,还会变得更加细碎,就跟压路机碾过的乐事薯片似的,那叫一个碎啊!
只不过这种细碎也不是没有好处,他们在黑暗中跌跌撞撞一千年,在实验了无数种错误之后,终于走出了大航海这一步。
随后千年征战,磨砺出来的杀人利器,变成了对外征服的杀手锏,也算是因祸得福。
紧接着更是因为庞大的海外市场,催生出工业革命,瞬间横霸天下。
只不过走到了这一步的西欧,再也不可能真正统一,虽然掌握了工业能力,傲世天下,但是却因为内部问题,彼此征战,拱手将世界霸主送了出去,在可预见的未来,都不会变好了。
说到底,还是根基不牢的结果。
再看看东方,虽然靠着统一的儒家集团,避免了四分五裂的下场,但是面对变化,根深蒂固的观念,又成了进步的阻碍,所谓积重难返,在三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之下,失去了先手。
当然了,随着整个国家意识到问题所在,奋起直追,又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大约要恢复历史常态,也就是隋唐盛世,对应黑暗中世纪的水平。
所以说发展不是直线的,而是螺旋的……初始参数的选择,往往会决定后世几千年的走向。
岳飞自然没有赵桓那种超越千年的眼光,但是他文武双全,又跟着赵桓多年,也沾染了一些唯物史观,有着过人的见解。
当下的欧洲,一团乱麻,封建割据,彼此攻伐不休。
在所有的黑暗之中,欧洲最大的问题,就是秩序的缺乏。
非要说民生如何如何,中原大地也有灾荒,流民遍地,易子而食。
东方的民生或许会好一些,但也不至于像某些游记写得那么夸张,毕竟中原太大了,土生土长的人,也未必能说清楚国家的全貌。
但是有一件事,却是西方完全没法相比的,那就是相对稳定的局势,统一的法度,完备的官僚体系。
或许清官不多,或许未必公正,但是对于多数老百姓来说,遇到了事情,还是可以寄希望那个未必公平的衙门的。
可是放在西方,完全不可想象。
封地不过是领主的私产,彼此争斗不休,又不断联姻……往往会出现前一秒还打生打死,签署合约之后,敌人的王子跑到了本国,接任国王。
家族联姻,领地争夺,完全没有任何道理可言。
老百姓茫然无措,只不过是一群可怜的工具人。
在官僚体系不完备的情况下,弱智君主,胡乱联姻,阶级固化,上层完全不在乎百姓生死。
还有可怕的宗教战争,数以百万计的死亡。
没有任何道理,没有任何逻辑,理性缺失,每个人都像是疯子一般……说是黑暗的中世纪,真的一点不为过。
“西夷的朝廷不在,没法如大宋一般,励精图治。阴差阳错,才让教廷做大,拥有了号令天下的权力。让大相国寺和灵隐寺在大宋说了算,那是不可能的。偏偏在西夷,却是理所当然。毕竟相比那些昏君,僧人的道德水平还要高一些!”
萧塔不烟面色阴沉,“燕王,赵官家不在眼前,你还给他拍马屁?”
岳飞正色,“某并非拍马屁,只是说了一个事实。”
“事实?事实又怎么样?”萧塔不烟声音提高。
“事实就是大辽可以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萧塔不烟似有所悟,却也不能了然。
这时候赵谌突然开口,“燕王,你是说给西夷一个朝廷?”
岳飞微微点头,笑容可掬,不愧是大宋的太子,思路很清晰。
赵谌沉吟片刻,终于有了思路……像西夷这种情况,内部已经乱透了,根本不可能解决问题。
不打他们,他们都会想办法对外用兵,化解矛盾。
要是对他们用兵,岂不是顺了这帮东西的心愿……打赢了大赚,打输了也不亏。
“看起来要教给西夷,一个朝廷该做什么事情了!”
赵谌自言自语,果不其然,半个月之后,就在君士坦丁堡,张贴出了告示,开科举,考试选官,不拘出身,量才录用!
第560章
至圣孔夫子
科举这玩意,差不多算得上最不坏的制度了。
抛开可以调整的内容而言,考试选官这个形式,在可预见的未来里,也不见得会消亡。发明科举的人,绝对堪称万千做题家的上帝了。
现在的问题就是东罗马有足够的做题家吗?
还真别说,的确有!
不但有,而且质量还相当过人。
就好像大宋,虽然被周围蛮夷欺负够呛,土地接连丢失,还要不停教岁币,但并不妨碍大宋的文治。
同样的道理,东罗马堪称西方小大宋,君士坦丁堡那就是开封青春版。
当科举的告示贴出去,这座城市沸腾了。
进而沸腾的可不只是君士坦丁堡!
考试选官,这玩意对那些贵族,靠着血缘维系的上层权贵,简直是要了他们的命。
通过考试就想当官?
做梦呗!
我们可是几辈子,十几辈子的贵族,凭什么把权力让给你们这些臭要饭的?
任何革新,都是如此,想想商鞅,这位只不过按照军功授爵,还没拿出科举这个大杀器,就被贵族们恨成那样。突然把科举弄到了还不如大秦开明的西方,产生的激荡,那就不用说了。
君士坦丁堡的上层贵胄坚决反对,他们筹集金钱,大肆送礼,派人前来劝说。
只要不办科举,想要什么有什么。
大宋这边他们没法子,但是辽国这边还是可以努力一下的。
你们这些大辽的将军,不想成为世袭贵胄吗?
一旦落实了科举,你们的后代怎么办?
一定要废了科举,这样一来,你们就能高枕无忧,世代荣华富贵了。
还真别说,这一番劝说,当真有了作用。
以枢密使额尔布思为首的契丹贵胄找到了萧塔不烟……很快就惊动了岳飞。
“燕王殿下,大宋远来,是辽国贵客。大辽上下,无不待之以礼,尊为上宾。宋辽姻亲,犹如一家。只不过大宋是不是太过了?怎么能不分主客,什么事情都你们决断?”
额尔布思气势十足,直接问罪。
岳飞看了看他,并没有说话,只是目视前方,突然之间,岳飞猛地拔剑,电光火石,剑刃搭在了额尔布思的肩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3/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