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6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9/623


可谓是横跨朝野,影响非凡。
胡寅的文章认为,大宋疆域辽阔,兵甲充足,财政宽裕,民生富足……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已经达到了巅峰。
所谓四夷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大半,东边的高丽和倭国相继纳入版图,南边的诸国也被吞下,向北,大宋一直延伸到了北极。
只剩下西边一个大辽,在这种情况下,防范四夷是不成立的。
大宋只要保持强盛,自己不乱,就可以永远强盛下去。
完全没有必要在不相干的事情上费心思。
胡寅的表态堪称大胆,仿佛一个巴掌,直接扇在了赵谌的脸上,提着他的耳朵告诉他,小家伙,别闹了。
按理说如此重创新君威信的事情,应该让赵谌很没有面子,谁知道赵谌安之若素,还鼓励继续讨论,不论什么结果,他都乐见。
就在胡寅表态之后,虞允文突然也发表了一篇文章,他的态度就和胡寅针锋相对。
首先,虞允文举出了高丽的例子。
高丽的起源是箕子朝鲜,一路发展过来,在汉代更是纳入了中原版图,设立了汉四郡。
但结果如何呢?
当军力衰退之后,就不复中原所有。
而且久而久之,朝鲜的汉民后裔,也和中原汉人出现了差异,渐渐的,成为了中原眼中的蛮夷。
同样的道理也发生在安南,这块土地更是长时间属于中原,但都不免自立为王。同样当地的汉人也沦为蛮夷,和中原离心离德,甚至走上了敌对的道路。
再举一个例子,就是燕云的汉人。
经过辽国二百年统治,跟中原汉人同样出现了差异,幸亏大宋及时光复燕云,才结束了分离的悲剧,不然继续发展下去,谁也不知道后果如何。
虞允文罗列了这么多例子,要说的只有一个道理,一时属于中原,不代表永远属于中原……今日仰慕中原,皈依华夏,不代表日后就不会背叛。
这种事情并不是说迁居汉人就能解决的,信不信,哪怕高丽九成九都是汉人,以后一旦中原出现了乱子,他们还是会自立为王的。
事情的复杂程度,远超一些人的估计,想要持盈保泰,维持现状,永远君临天下,根本是痴人说梦。
虞允文露出了犀利的一面,他把胡寅驳斥得一文不值。
那大宋需要做什么呢?
推陈出新,在儒家原有的纲常伦理之上,再建立一套更广泛的思想,能说服更多的人,让他们自居成为大宋的一部分,支持大宋的理念,让大宋的秩序更强大,更有生命力。
总而言之,大宋很强,但不进则退!
虞允文的特殊身份,使得他的文章,几乎就是赵谌直接表态。
这时候人们野菜意识到,胡寅会站出来,很大可能也是配合新君,把这个想法完整全面抛出来。
不然老胡不可能冒着晚节不保的风险,出来找死。
事到如今,问题总算说清楚了。
那具体要怎么办?
虞允文之后,又相继出来了很多人,纷纷提出自己的设想。
已经致仕在家的原枢密使张浚也站出来了,他可不愿意让胡寅出风头,占便宜。
张浚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主张……放弃华夷之辩!
张浚的意思很明白,不管怎么讲,把人区分开,中原是华夏之地,四境都是蛮夷,既然是蛮夷,和中原肯定有区别,国力强的时候依附,国力弱的时候离去,甚至反过来咬你一口。
放弃华夷之辩,平等看待所有人,唯有如此,才能让更多的人,认可新的规则。
归结起来,张浚主张未来的世界,应该平等。
他提出了看法之后,胡寅又下场了,你不讲华夷之辩,但差别确实存在,总不能视而不见吧?可不是哪个国家都能达到大宋的程度,难道要一味讲求平等,一视同仁,当迂腐的傻子吗?
这两位大佬争吵的结果,落实下来,就是一条,平等而有差别。
也就是说大宋尊重每一个国家,不搞歧视……但是大宋应该鼓励各国,努力向大宋靠拢看齐。
就这样,作为世界秩序的第一块基石,终于铺好了。
第584章
思想的威力
关注大宋的可不只是大宋自己。
作为当世的超级大国,大宋的影响力堪称惊世骇俗。
别的不说,在京的各国商贾学者,就超过了十万之多。
甚至为了避免混乱,单独建造了一座城市,用来安置这些外国人,也就是望京。在这座新建的城市里,最热门的的行业就是汉语。
各种补习班,汉语课堂,多如牛毛。
不计其数的外国人,整天摇头晃脑,之乎者也,被孔夫子孟夫子弄得苦不堪言。
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这世上就是又那么一些天才,哪怕汉语很难,他们也能学得很快。而且他们还主动去找各种古籍,苦心
还有人跑去大宋的太学,国子监,去旁听课程,主动求学。
渐渐的,在京城形成了一个规模相当庞大的海外儒者集团。
当然了,在这个集团里,高丽和倭国是不计入的,大理人也不喜欢跟他们往来,因为这些地方都觉得,虽然以往并没有并入大宋,但是他们沐浴清化,学的是诗书礼乐,诸子文章。而且他们的上层贵族都是说汉语,写汉字,俨然小中华,自然是比蛮夷要高一级的。
只不过关上门,大家都觉得自己是小中华,谁更中华一些,还是要争一争的。唯有在面对红头发绿眼睛的西夷,他们才会同仇敌忾。
不管到什么时候,人都有抱团的习惯,一旦有相同利益诉求的人,抱团在一起,就成了一个个的小圈子,矛盾冲突,也就由此而来。
大宋的学生没怎么样,高丽和西方学者就先打起来了。
他们时常发生冲突,甚至扬言有你没我,有我没你。不管任何活动,他们决不能同时存在。
摊上这么一群玩意,不管是管外事的,还是管教化的,甚至治安部,都很头疼。
有什么好咬的,都是当儿子的命,争老大老二,有意义吗?
很显然,在这帮人眼里,不但有,而且还很大。
可就在他们乐此不疲的时候,大宋朝野抛出了平等的概念。
这下子石破天惊……在大宋这边,由于赵桓的努力,已经差不多水到渠成,士大夫,豪商地主,宗室,寺庙。凡是冒头的势力,几乎都被压下去了。
甚至还允许女人为官,赵谌也不过是点破了窗户纸,在短暂的争吵之后,就恢复了正常。
可是外人却炸了。
其中表现最强烈的就是高丽的学者,他们甚至跑到教化部去下跪请愿……来自高丽的学者,黑压压跪了一大片。
他们放声大哭,自己可是大宋巴巴的亲儿子,是多少年的锦绣小中华,远不是那些妖精一样的西夷能比的。
光是看外表就知道,他们和宋人一模一样,西夷都是些什么山精野怪?
让他们跟西夷并列,还不如杀了他们。
为了表示他们的态度坚决,为首一个叫做朴正雄的,干脆当众切下了左手小指,然后用指头的血,写下血书,要求递给政事堂……
在场的高丽学者无比受到震撼,激动地哭了,纷纷表示山河气壮,风骨无双。
有朴公一根手指足矣!至于他们自己的,还是好好留着吧!
摊上了这么一帮队友,还能说什么,就看大宋怎么表示了……对不起,大宋没有表示,或者说,大宋懒得搭理他们。
因为要贯彻平等的概念,首先就要放弃华夷之辩,放弃天朝上国的位置……对于所有人,保持尊重的态度。
这么干显然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尤其是朝中老臣,我们打下来的江山,凭什么不能高高在上?
给我们个道理!
赵谌的压力很大很大,但是他还能扛得住。
甚至赵谌召集了一大批西夷学者,在文德殿畅谈这件事。
经过激烈的争论,丰富了平等的概念。
什么是平等?
自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没有贵族,没有奴隶,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一样的,每一个人生下来都享有同样的权利,这是上天赋予的,不能以任何理由剥夺。
这个权利的核心就是生存权,教育权,发展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9/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