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6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1/623


如今赵桓又跟岳飞聊起了佛门的经历,显然不是要对剩下的和尚下手。
“赵谌想成就大业,提出了平等,这固然是好。但也要防着以夷变夏,不能让蛮夷的习俗败坏了中原气象。”
岳飞眉头紧皱,“官家所虑极是,只是臣有点疑问,蛮夷野人,他们的陋习又怎么会影响大宋?难道还有人自甘堕落不成?”
赵桓哈哈大笑,“鹏举啊,这就是你想得简单了……你以为只有好习俗才能影响人吗?老百姓常说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啊!”
岳飞猛人一惊,却又深深颔首。
不得不承认,赵官家看事情,还真是独具匠心,目光犀利。
伴随着大批西夷来到中原,他们如饥似渴研究东方的典籍,同时也有人开始了输出他们的东西。
那些天堂地狱对立的宗教,很难吸引东方人,倒是西方的哲学,数学,天文,偶尔能引起一些兴趣。
当然了,这些也都不算什么。可是悄然之间,在不少地方流行起了贵族学堂,他们从西方借用了贵族概念,还弄出一整套的东西,比如贵族的行为规范,比如贵族的责任道义……他们主张成为国朝栋梁,要勇敢进取,富有责任,爱惜荣誉。刻苦学习,完善自我,德位相配。
“这些主张也不算错,太上皇为何要震怒?”陆游不解。
而此刻另外两个人,虞允文和朱熹却是心知肚明。
“贵族精神不在精神,而在贵族!说白了,就是要重新恢复士大夫!”虞允文冷冷道。
朱熹补充道:“士大夫还要兼容并蓄,可贵族只要血脉传承就够了。这等手段别说骗过太上皇,就连我们都能一眼看出来。”
陆游翻了翻眼皮,我眼瞎,没你们厉害。
赵谌的脸色并不算好,他刚雄心勃勃,想要干成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挨了一棒子。
想要拿大宋的东西改变世界,还要提防着自己被腐蚀!
“传旨,严查各地的私自办学,尤其是从官办学堂挖角名师,更是要严厉禁止……他们不是有钱吗,那就罚到倾家荡产!还要,针对西夷,也要约束他们,内阁尽快拿出办法来。”
第586章
万国
赵谌的心情远远谈不上好,他踌躇满志,正要干一场大事业,突然发现自己的家被人偷了。
众多周知,赵桓执政期间,命令吕本中推行教育改革,大力兴学……这段时间赵桓主要做了几件事情,在农村广设学堂,给穷人读书的机会。
鼓励读书人到农村任教,同时又改革了科举内容。
赵桓的这一番作为下来,直接将大宋的入学率推到了九成以上,穷苦子弟通过读书考试,进入官场,在官员之中,也达到了七成以上的比例。
总体而言,算是扭转了千年来,高门贵胄垄断教育资源的格局。
可是随着学堂全面普及,读书人越来越多,内卷也就不可避免发生了。
首先卷起来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
过去一个太学生去乡下教书,积累三到五年的资历,就能进入官场。即便继续在学堂,升任山长,或者执掌一县的教化,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是随着各种位置被填满,去乡下教书,能得到的好处越来越少,相反,在农村要吃太多的苦。
一大批优秀的教师开始离开农村,选择更好的地方。
更让人恼怒的是过去赵桓打击的私人书院,又再度死灰复燃。标榜贵族精英,专门吸收高门富户子弟,他们彼此结合在一起。
许多市面上的工厂,专门招收这些子弟,反而鄙视朝廷的学堂。弄得官方学历竟然不如私人学历,简直是咄咄怪事!
“学堂私有,人才归了私人,要不了多久,学问就属于私人的,再之后就连国策也会跟着走样!这件事绝对不能容忍,必须严厉打击!还有,那些替私人学堂说话的文士,也不能放过,要严惩不贷!”
赵谌向虞允文下令。
这些年的历练,让赵谌很容易理解什么叫做利益集团。
一旦让这些私人学堂成功了,他们就会为私人工厂,商行,行会培养所谓高端人才。然后这些人才就会投桃报李,替工厂宣传,摇旗呐喊,久而久之,就会通过舆论,左右思想,影响朝局。
这可不是开玩笑,比如后世的常春藤名校,几乎都是私立的,唯一例外还是公私合营的。
垄断了顶尖儿教育资源的结果就是高门贵族,正星条旗的子弟,不管多烂,只要肯花钱,就能把子弟送进去读名校。
于此相反,穷人想要进名校,那是难于登天。
当然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毕竟人家高校也是很有算计的,他们会留下一些位置,给那些家境不好的。甚至给予丰厚的奖学金,然后当成招牌进行宣传,制造公平的假象。
而且毫无疑问,这些穷苦人的子弟,进入了顶级私人学堂之后,也会成为山竹人预备班,绝无例外。
手段之高明,可见一斑。
赵谌的脑袋还是相当清醒的,绝对不能姑息养奸,必须严厉禁止。
“陛下,臣倒是有些看法……这些学堂自然要查禁,可是那些讲学的人又该怎么办?”虞允文道:“臣观太上皇治国,向来都是软硬兼施,刚柔相济。天下间自然有些人靠着笔杆子,嘴皮子生活。当下私人愿意出钱,他们趋之若鹜。朝廷都给禁了,只怕这帮人会记恨朝廷,甚至是抱怨陛下啊!”
“朕会怕吗?”赵谌冷哼道:“别逼急了朕,查了学堂,把他们都流放到澳洲,去给土司当奴才去!”
没错,在大宋朝,土澳依旧是流放罪人的地方。
这些年的大规模航海,美洲,澳洲,甚至是南极洲,都已经发现了。
大宋的船队不断往来,渐渐了解了当地的土人。
这些土人也有国家,也有文明,但总体上相当落后,有着严重的缺陷。
比如美洲土人,他们就没有马,甚至也没有牛……美洲大陆的马消失很早,至于牛,虽然有北美野牛存在,但是对不起,土人根本无法驯化。
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大型牲畜就是羊驼。
如此悲催的条件,使得美洲的农业长期停留在刀耕火种的阶段。
面对大宋,不能说毫无抵抗能力,也是不堪一击了属于是。
大宋完全可以用火器和天花灭亡土人,然后宣扬出现过神秘的某某文明,然后神秘消失了……而事实上,都是被入侵者无情屠杀的。
当然,大宋不会这么没品。
针对这些地方,大宋只是在沿海建立了贸易点,和土人互换有无。
然后大宋邀请一些土人酋长,来到大宋游历交流。
基本上没有例外,大宋的富庶强盛,完全能够慑服这些土人酋长。大宋通常会给予一些帮助,然后接纳归附,大规模派发金印,将土著收揽到大宋的麾下。
正是由于这一手,使得大宋的属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号称万国来朝的朝代不少,但真正追究起来,又哪来的一万个?最多几十个而已,连一百个都突破不了。
说万国来朝,只是气势需要罢了。
但是在大宋这里,确确实实是有希望的。
因为光是北美,就有一千三百多个土王……至于大宋究竟有多少个属国,就连外务部都说不清楚。
赵谌完全可以把那些看着不顺眼的东西,全都赶到海外去。
虞允文咧嘴苦笑,“陛下,人才难得,到底不能赶尽杀绝……臣以为还是要扩大规模,多养一些文人,让他们为朝廷所有,才是最好的。”
赵谌用力哼了一声,怒道:“什么为朝廷所用?说白了就是花钱收买,让他们别给朝廷添乱!”
虞允文更加无奈了,皇帝太聪明了,当宰相的也不舒服,想糊弄一下,怎么就这么难?
好在赵谌也没有真的莽到底,他扩充了皇家科学院,又设立了工程学院,然后再扩编史馆。
同时以教化部的名义,吸收了万名学者。
大约就是朝廷给予津贴,要求他们替朝廷研究一些专题项目,作为施政的参考。
在教育的问题上,赵谌基本算是解决了,可是在清查私人办学的时候,赵谌惊讶发现,各地出现了不少西夷学堂。
尤其是那些通商口岸,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
还有些留着胡子的西夷,公然宣称四教合一,四维俱全。
他们说佛教西来,成就了大唐盛世。
如今西儒到中原,大宋盛世来。
这帮人笼络了不少信徒,尤其让人无语的是,居然还真有许多宋人百姓相信了这一套。
此时的传教士可没有高人一等的姿态。
他们也不敢阻止汉人拜祭祖先,这帮人希望的是在庙宇之中,多一个殿,能供奉他们的上帝和天使就够了。
当然了,如果信徒够多,也是可以更进一步的。
针对这些情况,赵谌没有再客气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1/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