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6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2/623


必须严格查禁。
佛教传入中原,那是经过了无数年的冲突,无数次清洗,最终才解决了问题。
一套新的思想传入,必定伴随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冲突不可避免。
而西方的宗教,也一定是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赵谌要求,必须先审核教义,其次设立教堂需要经过朝廷审批,吸收多少信徒,也要有详细名册。
设立教堂,还要得到当地百姓同意……如果当地百姓不许,那就不能修建。
千言万语,只有一条,不许以夷变夏!
赵谌越发意识到,不要以为大宋就会一直强盛下去,老百姓就会一直昂扬向上,这是不可能的。
必须防微杜渐,一方面对外开拓,一方面要保持大宋内部的势头,既不能被蛮夷侵蚀,也不能让士大夫习惯反扑。
赵谌的皇帝当得一点也不轻松。
不过就在他大力整顿的时候,一些好消息陆续传来,蒙古人已经攻占了整个罗斯地区,巴黎发生市民起义,宣布脱离教廷,归附大宋皇帝……
“世界归心,这份荣耀可是父皇的。”赵谌心中一个方案越发成熟了……他打算下诏,让所有的藩国齐聚京师,给他爹上一个顶大的尊号!
第587章
成祖(大结局)
赵桓在点了赵谌之后,就没有更多的动作了……孩子骑在马背上,已经超前跑了,当爹的提醒一声,注意安全,也就是是了。再多就过分了。
所以当赵谌意识到对内整顿的重要性之后,赵桓就松了口气。儿子的方向是对的,剩下的就看他的本事了。至于赵桓自己,他还有一些想要做的事情。
赵桓拉着岳飞去拜祭了黄帝陵,然后去了青化镇,去看看当初决定生死之战的发生地点。
“官家,那就是兴汉庙!”
岳飞声音惊讶道。
果不其然,在他们的面前,赫然出现了一座雄伟的庙宇,占地辽阔,足有几亩地方圆。
在庙门前,有一员上将,骑在战马之上,手持长枪,目光坚定,在他的身后,一面兴汉旗帜,迎风飘扬!
吴玠吴晋卿!
一座青铜雕像,耸立在这里。
再往庙里走去,黑色的石碑,一眼望不到头,上面刻着一个个战死将士的姓名……经过这么多年的核准,一共三万五千四百零八人,在这一场决定大宋命运的战斗中,英勇殉国。
他们的血肉同关中的黄土地融为一体,筑成了眼前的兴汉神庙。
赵桓重游神庙,他在庙宇之中走了很久,每一块石碑都留心看过,他似乎还能记起那些士兵,他们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
耳边似有战鼓响起,喊杀之声,隐隐约约,由远而近。
赵桓愣了许久,才遥望着北方,长叹道:“真想回到当年,再打一场!”
岳飞站在赵桓的身后,他没有参与这一场战斗,但他十分清楚赵桓的心态……人终究会老去,不管是谁,都没有例外。
统御千军万马,力挽狂澜,阵斩强敌,永远都是男人心中最浪漫的一块。
只可惜辉煌终归是短暂的,不可能一直下去。
岳飞也没法忘记恢复燕云的激动,但终究只能存在记忆之中。
“官家,大宋盛世,无可比拟,终究是能告慰英灵了。”
赵桓顿了下,没有再说什么。他随着岳飞,离开了兴汉庙,回到了行在。
只不过赵桓回来之后,就把自己关在了房间里。
这位赵桓提笔写作,他要把过去的事情记录下来,亲手给自己的部下树碑立传。赵桓努力回忆着昔日的一幕一幕,落笔之间,没有半分迟疑。
不只是青化之战,还有其他的大战,开封,滑州,临河,燕云……他们是从国破家亡的关头,硬生生杀回去的!
这不只是他赵官家的荣耀,也不只是诸位将士的功劳,更是无数百姓的血汗。
赵桓这一次著书,抛开了帝王家事的传统模式。
他写普通的士兵,写接受诏安的杨幺,写东京城的混混牛英,写西军的老兵,写相州的义勇……写那些为了支援作战,倾尽所有,累死在路上的民夫青壮,写宁死不降的河东义士。
赵桓写了很多很多,根据统计,赵官家在退位之后,著书超过了三千万字。
毫不夸张讲,赵桓绝对是写书最多的皇帝了。
而且自从赵桓开始,原本纪传体的史书模式被抛弃了,史册不再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家事,而是讲目光落在了普通人身上。
贩夫走卒,成了书中的主角。
由于赵桓的提倡,在戏台上。出现了许多以普通人为主角的戏曲,堪称佳作不断。
有写农村少年从军报国的,有写青楼女子摆脱魔窟的,有写老兵回乡,造福一方的。
赵桓的努力不只是提升了普通人的地位,也大大鼓舞了天下百姓。
在这段时间里,不断涌现新的技术,江南的纺织突飞猛进,号称衣被世界。
北方的采掘冶金,还有机械制造,交通运输,都在快速发展。
蒸汽机早有人发明出来,经过不断的改进,已经到了第四代,传说中的火车也开始了试运行。
一切都堪称日新月异,进展神速。
似乎在靖康盛世之后,大宋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巅峰……海外诸国,多如牛毛的外人,来到了大宋。
倭国,美洲,非洲,一船一船的金银,潮水般涌入。
整个大宋的财富就像是吹气一样,膨胀起来。
有些经过丰亨豫大时期的老人,回忆起来都说大宋的繁华,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初。
不说别的,光是各地的马球队,就有几百家之多,其中有二十四支球队,堪称大宋的最高水平。
每年轮流在京师、开封举行马球比赛。
每一场都有几万人观看,到了决赛,甚至会超过十五万……报纸连篇累牍,赢得比赛的球队,立刻成为天下闻名的人物,名利双收,风光无限。
整个天下,呈现出来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让人痴迷。
目睹这一切的赵官家,并不是那么乐观,相反,他太了解一个道理了,就叫做物极必反。
“人老了,就喜欢操心。这是咱们皇家的产业。”
赵桓将厚厚的几十卷文书,摆在了赵谌面前。
“其中皇宫,行在,围场,别墅……这些都是朝廷的,不算是皇家的。宫里的名画,摆件,名贵的首饰珠宝,也是一样,不能算到私人的手里。”
赵桓算了算去,最后拿出了一卷清单,递给了赵谌。
“我计算过了,属于咱们的私产有三百万贯左右,这是我积攒的。其中七成拿去交给户部,剩下的给你,还有你的弟弟妹妹分了,我这个当爹的,也就算是尽心了。”
赵谌愣住了,太上皇给户部送钱,这有点不合规矩啊?
“父皇,这是您老辛辛苦苦积攒的,算作内帑,如何能交给户部……”
“糊涂!”赵桓冷哼了一声,“咱们不带头交,如何让别人交?”
赵谌又是一愣,这是什么意思?
“哎!”赵桓长叹一声,“有些事情我也就不多说了,世人普遍认一个理儿。借钱要给利息,租房子要给房钱,卖东西要有利钱。”
赵谌似乎理解了,可又迟疑,“请父皇名士。”
“我的意思就是一个有钱人想要赚钱实在是太容易了。富人会说是靠着他们的聪明才智,英明决断,才有了如今的财富。穷人懒惰愚昧,活该受穷。可事实上,一个人有了一笔钱之后,再想赚更多的钱,就容易太多了。至于这笔钱是怎么来的,那就不好说了。”
赵桓哂笑道:“事到如今,有一项税不能放过,那就是遗产税!越是有钱的人,就越要多收。或许依旧难免疏漏,但是自皇家开始,应该容易许多。最高税率定到七成。”
“辅以遗产税,还要定下赠与税和离境税。也就是说,父母把财产转移给子女,要缴纳一笔重税。还有,想把资金转移到海外,也要缴纳离境税。”
“千言万语一句话,你必须管住那些有钱人,把财富留在大宋,还要学会用这些财富,造福百姓。这是咱们赵家的根基,坚持下去,江山无恙,守不住了,只怕权柄也就没了。”
赵谌再度悚然,不得不说,老爹看的是真远。
“孩儿谨记父皇教诲。”
赵谌答应之后,复又想起自己的来意。
“父皇,自去岁开始,海外诸国的代表就不断来到大宋,美洲的土人,欧洲的不少代表,还有天竺,非洲,辽国,总数过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2/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