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祖(校对)第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623


宋军本就疲惫,加之胜利之后,放松警惕,一队女真骑兵席卷而来,迅速将外围宋军冲散,直接威胁城门安全。
要知道赵桓就在城头,金兵已经距离赵桓不足三百步!
大宋皇帝已经能看清对面金兵的甲胄兵器,再近一点,怕是就能用箭射赵桓了。
千钧一发,雷霆万钧,景阳门外,弓弩起发,迎着金人,就是一顿犀利的箭雨。
发动攻击的人正是太尉高俅!
这位高太尉不踢球了,改行杀人,竟然也是一把好手。
床子弩,神臂弩,脚踏驽,连弩……所有的东西都招呼上去了,只是一轮就让金兵伏尸过百,冲锋的势头为之一顿。
高俅立刻招呼手下,进行第二轮射击。
等到弩箭射出去,金兵再次扑倒,高俅才突然意识到,乖乖,他竟然面对敌兵,射出了两轮弩箭,这也太牛了吧!
要知道大名鼎鼎的西军在一轮射击之后,也必须给赏钱,赏钱不到,可是不会给你干活的。
他高太尉何德何能啊,居然胜过了西军?
当然了,这也只是高俅一念而已,因为他清楚,城头就是官家,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官家受了伤害。
高俅举起宝剑,招呼手下士兵,血战金人。
这一连串的动作,赵桓看得清清楚楚,微张嘴巴,竟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此刻的高俅,简直忠勇到了无可挑剔。
幸运的是没用老高拼命,因为刘锜和刘晏两支人马赶到,阻拦了金兵,并且一阵杀戮,留下了一百多具金兵尸体,总算是给整个战斗画上了句号。
“官家,是这样的,经过清点,又让刘晏辨认,终于确定了郭安国的尸体,另外攻克牟驼岗之后,韩世忠又找到了郭药师的头颅,还用盐淹着,也没有下葬。现在郭药师,一子一女,三人的尸体都在,臣想请官家示下,到底该怎么处置?”
赵桓微微冷哼,对于郭药师这个三国降臣,他是半点好感都没有。
“挫骨扬灰,随便找个臭水沟,扔了就是!这般畜物,还用得着浪费一块地吗?”
李邦彦连忙点头,“臣晓得了,不过臣还有一件事,那就是何老将军的安葬事宜,也请官家一并拿个主意。”
何灌!
这位老将是为了防止牟驼岗的粮草落到金人手里,放了一把大火,以身殉国的。又是正月十五的时候,赵构以郭药师的头颅,换回城中,还没有来得及安葬。
怪不得李邦彦要提郭药师呢,他不过是个幌子,真正关键的是何灌!
老将军为国而死,赏赐恩荫,全都不能少。
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赵桓托着下巴,思索片刻道:“老将军战死牟驼岗,如今又拿了回来,就在牟驼岗立庙,享受香火祭祀,何如?”
李邦彦连忙躬身,感慨道:“官家洪恩,必定能让老将军在天之灵安心。”他顿了顿,又抬头看了看赵桓,似乎想说什么……
“讲吧,别吞吞吐吐的。”
李邦彦忙陪笑道:“官家,来之前臣去见了何蓟,他受伤不轻,肚子上的一道口子,有半尺多长,军医都说如果再深半寸,伤了脏器,神仙难救,何家父子堪称忠勇啊!”
赵桓点头,“这个朕知道,他有什么要求,朕一定答应就是。”
李邦彦道:“也没什么,就是希望官家能给何老将军写点诗词,题字也行。”李邦彦笑嘻嘻道:“官家在元宵节续了两句诗,才情之高,简直让人五体投地。臣等也是惊觉以往官家深藏不露啊!”
提到了写诗,赵桓脸垮了,且不说爱不爱当文抄公,关键是他一时真的想不到贴切的诗词。
李邦彦一脸期盼,就连朱拱之都跟着起哄,“官家,写一首吧,写好了吃饭,别让菜凉了。”
赵桓被气笑了,你当写诗是斩华雄啊!
还要饭尚温时做首诗?
对标八斗之才的事情,赵桓半点信心都没有。
“诗词想不出来,倒是有几句唱词,写给你吧!”
说着,赵桓不假思索,就写好了,塞给李邦彦。
李相公接在手里,稍微念了一遍,顿时露出惊讶的神色,虽然不是慷慨激昂,但也是饱含深情,非一般人不能唱得出来啊!
……
就在赵桓的唱词传出来不到半天的时间,竟然全城尽知。
知道归知道,却没有谁能把握好其中的感情,真正表现出来。
人们思前想后,怕是只有那位大名鼎鼎的李师师了。
可问题是李师师的宅子已经没有了人影。
原来在赵明诚等人被抓之后,李师师就变卖了宅子,并且将多年的积蓄,合计二十八万两银子,送去了户部。
倾家捐赠,用作抗金。
至于李师师本人,却是避开了所有人的目光,去了白云观,准备皈依道家。
“李姑娘,原本是想今天引你入门,可你足足用了半天时间,再看这六句唱词,由此可见,你不该入门啊!”
老道姑笑呵呵道。
李师师蹙着眉头,“师父,弟子这般身世,又能干什么呢?”
老道姑一笑,“乱世不见佛,盛世不见道。现在是少有的乱世,你要是真想修行,更不该进道门了。至于能做什么,还要看你自己了。”
李师师抿着嘴唇,思索再三,又把唱词捏在了手里。
官家旨意下来,将何老将军安葬在牟驼岗,并且建庙祭祀,开封百姓无不赞同。
就在人们送葬老将军的时候,从队伍一旁响起了饱含深情的歌声……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古城。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一腔无声血,万缕父老情。为雪国耻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
深情悲凉的歌声,一再响起,人们先是一惊,等到第二遍之后,渐渐听出了其中的味道……老将军是在正月十五,遗体回归开封。可还有多少壮士,连一个尸体都找不到。
金兵进犯开封,烧杀抢掠,奇耻大辱。
老将军已经殉国身死,报仇雪耻,自然是要看后辈晚生了。
官家写的好,而李大家唱得更好!
仇与耻!
从此之后,与金贼只有不死不休。
从军,杀敌,雪耻报国!
这是无数百姓的心声,就在大家还沉浸在悲痛愤怒之中的时候,突然官家降旨,要赏赐有功之人……
第69章
心腹
“天下诸般大事,无过于抗金。自金人入寇之日起,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抗金守土,匹夫有责……”
赵桓再度把自己的这套主张说了出来。
差不多一个月之前,他也曾慷慨激昂讲过,只不过那时候闻者无不将信将疑。可时至今日,赵桓语气平缓,好像说家常话一般,每个人都探身倾听,丝毫不敢怠慢。
毕竟当你做不到的时候,喊得再凶也只是对空输出,嘴炮而已。但是当人们意识到你有那个实力的时候,哪怕只是轻声细语,也宛如雷霆霹雳。
虽说只是一场称不上大胜的防卫战,但也足以改变赵桓在所有人心目中的地位。
自赵大赵二之后,他差不多是大宋最有权势的官家了。
奋六世之余烈,驱逐金贼,光复河山,就在眼前!
好吧,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坚定抗金之决心,只是第一点。至于第二点,就是抗金之策略,依旧是那句话,这是一场持久的战争,敌强我弱的态势没有丝毫改变,接下来还会有更残酷的战斗等着我们。咱们是仓促应战,金人也只是试探。”
赵桓语气严肃,众人打起精神,听得更加仔细,甚至频频点头。
“如果朕没有判断错误,随着天气越来越热,金人会暂时停止大规模用兵。但是最迟秋后,草枯马肥,他们就会大举南下,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几个月而已。”
“在这几个月里,我们要做的事情非常多……第一,要把完颜宗望赶到黄河以北,要收拢河北的军力,最好能够在大名府等地建立起迟滞金人的据点,沿着黄河,要构筑堡垒,断然不能像今年一样,轻易被金人杀到开封城下。防御力量要增强,城中的老弱妇孺要向南转移。运河要拓宽,要增加粮草军械储备……还有,我们要集中兵力,解太原之围,不管河东能不能守,一定要把王禀王将军救出来。”
赵桓每罗列一件事情,垂拱殿中的宰执重臣就一阵唏嘘。
放在以往,想做成一件事情,都比登天还难。
现在十几件堆在一起,还彼此牵连,想想就头大。
不过还是那句话,事情再困难,也不会比跟金人拼命艰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6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