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机长(校对)第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96

要知道旅客氧气电门和驱动电门都是红色盖子的,这代表什么?代表一样是要慎之又慎的。旅客氧气大部分是化学发生器,一旦开启了,就停不住了,同样是不可逆的。结果在学员手里,就能电灯开关一样随意拨弄。
不过就算再离谱,也没有徐显的处置离谱。
徐显终于发现他现在面对的主要矛盾不再是何常远,而是在他的身边!只要这位神仙队友还在他旁边,指不定啥时候抛个炸弹给他。一次两次能活下来,第三次呢?为了能活下去,即便是扮演机长角色的学员,徐显照样能将他搞下去!
就算是机长也阻挡不了徐显满满的求生欲。
只是这样就能让何常远觉得无计可施了吗?如果徐显认为抛除了一个隐患就万事大吉了,那就大错特错了。看看现在的时间,还剩最后一次机会了,这一次,他要直接针对徐显!
第17章
不知何时的二发熄火
滇云和蓉府之间的航班是星游公司日航班时刻最多的航线,这两家机场就是整个西南地区的两个枢纽。
星游航空的总部在滇云,分基地有两个,一处在蓉府,一处在东南沿海的福来机场。不过,福来机场算不得枢纽。不管从机场吞吐量,还是机场等级都算不得顶级。
像是滇云和蓉府两处机场,不但是吞吐量在国内位于前茅,机场等级更是达到了4F,那是能承担A380全重起落的机场。
同处西南,又是枢纽机场之间肯定是交流甚繁,航班时刻多那是情理之中。因而,滇云和蓉府之间的航线就是星游航空的重点航线,是每个星游航空飞行员都必须要了如指掌的航线。
徐显为什么对学员的无知感到气愤?就算其它所有航线都不知道,滇云和蓉府之间的航线如何能不知道?
徐显没有飞过一次航班,但是将滇云和蓉府往返之间的公司航路点一个不落地全部记下来了。他连两家机场之间的释压程序就记忆的一清二楚,同时航路之间每段的最低安全高度他都记下来了。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释压的时候知道最低能下多少高度。
甚至于,航路附近的网格高度,他能用心记下来了,这样就算偏离航路,他同样能知道最低高度是多少。
为什么他倾尽如此巨大的精力研究这段航路?还不是因为这段航路是模拟机训练和检查最常用到的航路。
飞行员一辈子要经历何其多次的模拟机训练和检查,连吃饭的家伙事儿都端不牢,那还飞个屁啊!
他不知道飞行这个工作对其他人是什么意义,但是他知道对他来说,这是他能过上正常日子的唯一指望。
因而,他格外珍惜!
幸运的是,后续的下降速度比预计得更快,在连续下降7900英尺的时候,都没有触发座舱高度音响警告。
当然,就算触发了音响警告对准备充分的徐显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急剧释压,紧急下降的程序早就是刻在徐显脑海里。这里的程序不仅是右座,他连左座的程序都记下来了,也就是说他有信心包办下机长和副驾驶所有的操作步骤。
肚中有货,心里不慌。只有底子不牢的人,才会畏惧,徐显显然不是那种人。
由于时间紧迫,最后一段进场被何常远教员加速过去了,一直加速到四边。
虽说徐显单方面强硬宣布机长失能是为了铲除定时炸弹,不过宣布失能之后一系列程序还是要做的。不管是通知客舱广播找医生,还是将机长移出去,抑或是寻找合适的替补飞行员,以及宣布紧急状态,申请尽快落地。
这些飞行员失能之后的程序,徐显兢兢业业地全部做完,即便知道不会得到任何帮助。
这种单人飞行的情况下,徐显就保持了自动驾驶飞行。就算是这样,徐显还是忙得死去活来。
不仅要做检查单,还要心算下降计划。他毕竟是没有真正飞过航班,而且飞完模拟机已经有段时间了,下降计划做得比较费力些,真就是没一刻是要消停的。
怪不得航班最低要两个人了,一个人以现在飞机的自动化还是太累人了,而且安全性保证也不足。
徐显一通操作,直接到蓉府02L跑道的五边。
做完着陆检查单,何常远看似随意地说道:“没什么事了,就断开飞吧,都自动驾驶飞到现在了。”
徐显倒不觉得有啥,毕竟看时间也就可以做完这一次落地了,最后一个落地还自动驾驶飞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等到徐显断开自动驾驶之后,何常远教员说道:“给你加十米的极限侧风没问题吧?”
正常来说,对于副驾驶的侧风不会加到这么大,这是机长通常的练习标准。不过,模拟机设置的风向风速都是固定的,比真实环境的复杂多变要好处理很多。而且模拟机操作起来没有真实航班那么有心理压力,因而难度也相对较小,所以正侧风十米并没有想像得那么难处理。
徐显觉得这是在他的可接受范围之内!
“没问题,教员!”徐显应道。
何常远冷笑一声,这可就是你自找得了!
其实,身在左座的学员也是煎熬得很,被人这般无视着实不是什么好体验。不过,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他,倒是怨不得旁人。
他是没啥怨气,就是想尽早结束这段模拟机。
飞机在一千英尺的时候,徐显按照新版SOP标准进行稳定进近的标准喊话。
“哥跟指引跟得是真的准!”自徐显断开自动驾驶以来,学员发现徐显跟指引那真是严丝合缝,飞机仿佛定死在指引上了。
看徐显飞得这么稳,学员的心思开始神游天外,都不看里面了,直接目光涣散地看向外面的跑道,心里想着再过个十来秒就能脱离苦海了。
眼看就要落地的时候,学员感觉飞机稍微晃了一下,下意识地转头看了下徐显,见徐显脸色都没有丝毫变化,耸耸肩,继续将目光转向外面。
好像是稍稍偏了一点点右侧,很细微,刚才的晃动应该就是修正航迹引起的。
好厉害啊,修正航迹的动静都这么小,手上功夫真是硬实啊!
学员观察到的偏差非常之小,在进跑道上空之前就修正回来了,最后飞机稳稳当当地落在了跑道中线。
终于结束了!
学员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感觉周围的空气都顺畅起来了,这次不但没学到啥,反而沦为笑柄,真是有够倒霉的。
不过,反正是结束了,回去好好吸取这次教训就行。
长出一口气,学员继续落地之后的标准喊话:“减速板升起,反喷开锁,嗯?哥,二号反喷呢?还有二号反喷!”
学员发现徐显竟然没有使用二号反喷,还想着是不是徐显忘记了,真是低级的失误了。
只是当他无意间看到发动机指示时,瞳孔猛地一缩,在他不知道的时候二号发动机指示上竟然出现了ENGFAIL显示!
二号发动机失效了!
但是......是在什么时候呢?
第18章
如手术刀般精准
“难道是我没按上,还是控制台有问题?”何常远在飞机落地之后,一度产生了怀疑自己刚才手抖,没有在控制面板上选好二号发动机熄火,或者干脆是控制台出现问题了。
但是上DU发动机指示明明白白地显示二号发动机确确实实是熄火了。
何常远设置的是离地一百英尺二号发动机熄火,他特意选了这么一个极低高度的单发就是为了减少徐显的反应时间和修正时间。
通常五边单发分一千英尺以上和一千英尺以下,两种情况下的处置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仅对一千英尺以下的单发而言,检查员大部分会在八百英尺,顶多五百英尺的时候使发动机熄火。因为这个高度还有一段时间可以供飞行员反应和修正,不然飞机极易偏离跑道中线,甚至对技术不够扎实的人,偏出跑道都是常有的事。
模拟机训练不可能囊括所有故障,只能在有限且珍贵的训练时间内,将更多的精力注入相对更大可能的故障情况中。
模拟机训练中关于单发的训练很常见,但是关于双发熄火的情况却涉猎不多。因为在波音公司认为,一台发动机出问题就已经是极小概率的事情了,两台发动机都熄火那更是基本不可能的。
为了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儿,浪费过多的训练时间显然是得不偿失的。因而,双发失效很少作为常规训练项目。
同样的,五边一千英尺以下出现单发就是相当少见了,更别说临近接地的时候了。模拟机训练或者检查不是为了专注那些偏门故障,而是为了航班特情的提前演练,出那么诡谲的故障其实并不符合模拟机训练检查的精神。
但是这不是说就不能出,没有规定不能在离地两百英尺的时候出单发。只是这样有些不专业,有些......缺德罢了!
一百英尺什么概念?还有七到八秒就会接地!
这还不是说飞行员就有七到八秒的反应和修正时间。正常轨迹进入跑道上空是五十英尺,如果进入跑道上空还有巨大的偏差的话,就要考虑复飞了,根本就不会继续落地。
因而,从单发引起的巨大偏差中修正的时间其实只有三四秒的时间修正单发引起的偏差,简直苛刻到了极点。
何常远做了二十多年的教员了,带了无数次模拟机,他深知副驾驶的极限在哪里,所以他才能确信这个故障是徐显无法解决的。
就算徐显没有在低空环境下出现单发慌了手脚,但是何常远可以肯定他无法迅速修正偏差,那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复飞。
单发复飞本来就难以控制飞机状态,再加上只有徐显一个机组成员,根本难以维持单发复飞的高压状态,他有一万种方法找出在复飞过程找出徐显的问题来。
即便可能不是什么大问题!
现在回想起来,何常远依旧“心有余悸”!没错,心有余悸!
他从未想过一个人对面单发的时候能如此镇静。单发不算什么特别难处理的故障,但是能如徐显那般轻描淡写的人,极为少见。
他现在依然可以回忆起刚刚在二号发动机熄火的一刹那,徐显条件反射般地一把推上一发油门,额外油门量恰好补上了一台发动机熄火时飞机性能的损失,不多不少,不偏不倚,完美无缺!
徐显仿佛就知道单发熄火的时候,另一台发动机应该是多少的推力。不是靠试出来的,而是徐显从一开始就知道那个油门量,他是直接加到那个油门的,没有丝毫犹豫。
而且这次还跟通常的单发有所不同!由于是在一千英尺以下,可以视情况不改变构型进行落地。
对于正常的单发着陆构型是襟翼十五,视情况的意思就是也可以将襟翼收到三十。但是离地两百英尺,其时间很可能不够将襟翼收到十五,所以徐显的做法是保持构型落地。
因为是单发襟翼三十落地,此种构型下,比之襟翼十五需要更大的推力。或许对于正常单发着陆构型的单台发动机的油门值,有些人还知道的话,那么襟翼三十,在低海拔机场,五边阶段的单台发动机油门值应该是多少,应该很少有人在意才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