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校对)第1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860

  “瀑布”和V-2一样粗,比V-2短一些,重3.7吨,和他比S-25算轻巧灵活的了。最大射程25公里。一开始,“瀑布”打算用目视跟踪、无线电指令修正,显然这是一种几乎毫无希望的制导方式,导弹和目标不在一条直线上,操纵手只能随缘凭感觉发控制指令了。“瀑布”的第二阶段改进就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雷达跟踪,模拟计算电路解算输出控制指令,发给导弹。汉斯就是在这个阶段加入“瀑布”研制小组的。
  其实“瀑布”还有一个更原始的地方,它没有近炸引信……
  近炸引信这个二战英美的黑科技,成了德国心中永远的痛。据说最早还是英国在30年代从德国公司买走了最雏形状态的近炸引信专利,把静电触发改成无线电触发,然后再交给美国,美国造出来了无线电近炸引信。而德国一直在歪路上走,到1943年才恍然大悟,但为时已晚。于是,二战期间不但所有德国的大口径高炮都只有定时引信,防空导弹也是。德国人打算把“瀑布”打到B-17/24重轰的机群中,控制员看距离差不多了,一摁按钮,导弹在天上爆炸,运气好的话能炸到飞机。
  “汉斯,‘瀑布’系统有1944年还算很先进的导弹弹体和发动机,有当时一流的模拟计算机,却无法装备在美国已经装填进炮弹里的无线电近炸引信,这说明了什么?”唐华问汉斯。
  “说明……‘瀑布’系统的缺陷很多。”
  “我是想说,无线电近炸引信是你们的短板,整个导弹系统下的十几个分系统,引信的技术水平或者说完成度远远落后于其他分系统。即便德国这样的成熟的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工业国,在研制导弹的时候也不过如此。”
  这唐华就是给汉斯很大的提示了,果然汉斯很快就想明白了关键点。“所以,中国也缺一些……那么你想从‘金雕’项目取走什么技术,需要我帮忙吗?如果技术到手,我能去中国吗?”
  “你……你……要是能从苏联走掉,只要进入中国境内,下半辈子中国管你吃穿住,全包。”
  汉斯以及和他一起在第三特别局工作的几个人,现在获得了东德的身份证,但是是苏联高度机密的国防计划的参与者,他们可以去哪里、不可以去哪里,不是东德政府能管的,而是由莫斯科决定。所以,现在他们想移民可没那么容易。
  ……
  卡普斯京亚尔导弹发射场,又是一通导弹的豪华套餐大乱射。现在,唐华对苏联军工产能之巨大已经见怪不怪了,打吧打吧,多打几发试验数据收集得更多,研判也更省事或者更准确。
  第三特别局也是心里着急,斯大林同志亲自批示的“一年把导弹研制出来!一年!一年!”听听,格鲁吉亚味的俄语还带着回音呢。
  上一回导弹试射的成功标志是“导弹射出去之后尽量全部坠毁”,这一次就要反过来了,导弹射出去之后按照控制指令做各种机动,但首先必须没有折断或解体的,其次,要看到导弹的受控机动状况。
  于是,在地堡里,唐华又看着S-25的样弹一枚一枚地飞上天空。看见前两枚导弹都准确无误地做了机动动作,唐华对接下来的10枚导弹试射感到素然无味,放下望远镜找地方歇着了。
  ……
  “全部测试都做完了,虽然还要等高速摄影机录像做最后分析,但我感觉系统应该正常了,不如现在就试试低速靶机?”总师在地堡从头看到尾,试射结束后,突然向唐华提了这个建议。
  “什么?你们的靶机是说要用就可以调用的吗?”
  “问题应该不大,现在就可以给机场打电话。这里还储存着8发备用导弹呢。”
  S-25导弹,在控制弹试射完成后,是没有低空气球打靶阶段的,直接进入到中高空低速靶机打靶测试。
  因为S-25导弹初代版本的最小有效作战高度是两千米……栓绳的气球飞不了这么高。只有最低射高不到100米,最大射高才4500米的中低空防空导弹才要打低空气球。
  唐华点点头,就让伊万们使劲折腾吧。
  总师摇电话通知靶场,接着回头对唐华说:“来了。40分钟以后,靶机飞临靶场上空。”
  计算机系统改组设计完毕,唐华现在其实不着急了,让导弹试验场按部就班地试射就好。至于总师急得不行,大概是“西伯利亚种土豆”让他的压力有点大吧。
  40分钟后……
  天上还是啥也看不见……
  这可不是在沈飞捡破烂捡到的零件凑出来的20年代水平的靶机,而是特制的中高空靶机,今天的飞行高度是6000米,速度420公里/小时。
  要想看见靶机,只能用那台高倍自动跟踪的光学测量系统,而地堡里只有1台,总师现在趴在目镜上不挪窝。
  “第一发……我似乎看见了……飞向目标……飞过了……该死,肯定是和靶机擦身而过。”
  “第二发……飞向目标……靶机……摧毁了……”
  “尊敬的总师同志,其实不必要把两阶段试验同放在一天做。”唐华说,“斯大林同志给的最后期限是今年8月,我们还有6个月的时间完成试射和定型。”
  “并不是,我们的时间并不充足。”总师对唐华说,“以后还有很多修改,尤其是第二方案,弹头重量变了,整个导弹前部可能要重新设计。”
  “弹头重量变了?”唐华突然想起一件事,赶紧揪住总师继续问,“第二方案,是不是核弹头做战斗部的防空导弹?”
  总师摊开双手,对唐华露出个诡异的微笑。
  “2万吨当量。”
第126章
这导弹由朝鲜买单
  “什么,S-25导弹要由苏联援助给朝鲜?不是给中国?”
  2月20日,“金雕”项目总师临时起意,测控样弹试射完的当天又叫了一架靶机过来打,2发1中,回去看高速摄影机的胶片,没中的那发离靶机很近,大概率是引信有问题没有触发。这就意味着S-25导弹的控制系统问题基本上被唐华解决了,现在这导弹定型指日可待——还差一些没解决的小毛病,那也不是在控制系统上。
  此时唐华算是松了口气,回莫斯科也就有空找王稼祥大使,顺便问问苏援现在在谈什么。结果王大使告诉唐华,S-25导弹系统是朝鲜从苏联引进的防空导弹项目,朝鲜同志已经在与苏联军事工业委员会谈这事儿了。
  但仔细一想,S-25导弹系统确实是朝鲜同志的事儿。
  因为S-25是固定式的地空导弹,根本无法公路机动,而且布置这一条导弹系统,要建很多地面和地下建筑。逼入导弹的控制室,唐华的demo版是地上的屋子,但按系统设计图,它是要挖一个地下室的。不但控制室要在地下,还要在附近挖一个可以住60人的地下掩体式宿舍,挖至少两个储存60枚导弹的洞库;每个防空导弹发射装置要修一条公路以便装填拖车把导弹运过去装填;雷达要在周围修一圈防弹胸墙;导弹发射装置、雷达、控制值之间用地下电缆连接。
  这种导弹在朝鲜部署,那天然就是朝鲜的固定资产,中国总不能在朝鲜战争结束后说“这是我的导弹系统,我撤军了,拆走”,然后派拆迁队过来一锅端了搬回上海。有些设备和缆线根本就拆不开。
  “这倒也是合理,这导弹……应该是朝鲜的。不过,”唐华说,“既然是朝鲜领的援助,这钱应该是朝鲜出吧?”
  王大使:“由苏联向朝鲜提供贷款,朝鲜分10年期偿还。”
  “那就没有任何问题了,王大使,这不是坏事,是好事。”唐华觉得这真的是好消息,S-25防空导弹系统很贵。
  以前苏联的S-25一枚导弹就要11万卢布,而一架米格-15战斗机只要14万卢布。唐华的改动主要是升级火控计算机和模数电路,对导弹本身没做任何手术,所以应该还是11万卢布一枚。
  10发S-25齐射出去,就等于8架米格-15没了。
  其他的,旋转发射架、装填车、搜索雷达、跟踪雷达、控制室,都是大烧钱,防空系统发射阵地建设也要钱。
  要知道,部署在莫斯科的第一套S-25防空导弹系统,一共有2部搜索雷达、20部跟踪雷达、2个控制室、60个旋转发射架和120辆装填车,全套价格超过一千万卢布,一次最多可发射60枚导弹,打击20个空中目标。也就是它一次全火力齐射拦截烧掉660万卢布,48架米格-15没了。
  想到这儿唐华都有些于心不忍了。“朝鲜同志一共订购几套防空导弹系统?”
  “两套。”
  “他们要了多少贷款?”
  “听说是三千五百万吧,导弹阵地建设是两千万,其他是弹药费用。”
  “这价有点太高了,朝鲜同志要背很大的包袱。我来给他们想想办法吧……”
  关键不是朝鲜同志背的债太多,唐华关心的是两套S-25系统太少。
  朝鲜买两套系统的话,应该是平壤、元山各一套。但唐华希望的是安州、平壤、元山、长丰各一套,最大限度地把志愿军的后勤运输线罩住。尤其是安州、平壤、长丰这三个后勤枢纽和中转站,这些地方会有大面积的物资储存和集散地。
  “应该向朝鲜提供一个简版的S-25导弹系统方案,”唐华对S-25总师库克森科说,“简版的系统应该只包括2部搜索雷达、10部跟踪雷达、1个控制室和20个旋转发射架,装填车和弹药储备数也减半。这个应该很简单,系统配置手册稍作修改就可以了,然后拿给朝鲜的同志看。”
  “我同意,平壤没有莫斯科那么重要。”
  “关键是,这样朝鲜同志就可以购置四套S-25系统了。”
  库克森科:“唐,虽然设备的购置费用降下来了,但四个防空导弹发射阵地的建设成本并不低。而且,我怀疑朝鲜军队现在还有没有这么多的工程兵部队去建设发射阵地。”
  “我想,这个可能会由中国军队来构筑吧……朝鲜工程兵只是辅助。”
  ……
  把朝鲜简版S-25系统的事情说定,唐华和库克森科继续聊导弹的事儿。
  “库克,V-300做成单级火箭式推进你觉得明智吗?”
  唐华不能不吐槽。这就是为什么S-25弹长12米,射程只有40公里并且最大飞行速度也就2.5马赫的主要原因。再晚几年问世的S-75(萨姆-2)全长9米,射程和S-25差不多,而且最大飞行速度3.5马赫,这导致S-75的不可逃逸射界其实比S-25还要大。
  “‘瀑布’就是这样的,所以我们沿用了。”库克森科耸耸肩,“最初决定启动‘金雕’项目的时候,追求的是技术的稳定性,以便快速完成设计。所以贝利亚——我的前任,就主张借鉴‘瀑布’的结构设计。”
  “两级液体火箭发动机制才是最好的,”唐华说,“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第一特别局正在做的防空导弹就是这个。”
  “我大概知道一些,确实第一特别局在做的防空导弹比S-25优秀。但那要很多年以后,现在第一特别局连样弹都没开始制造呢。”
  第一特别局做的导弹就是S-75。既然S-25的购物车由朝鲜同志清空,这就意味着中国不用在水平不高的S-25导弹上浪费太多时间,过几年直接一步到位上S-75,这东西能管好多年,还是值得仿制的。
  60年代初,S-75和“霍克”大概算是中远程防空导弹的东西双雄,这俩射程差不多,S-75飞行速度快射高也大一些,霍克的长处在特别小,一辆履带式发射车能装3枚,不过最大射高只有15000米左右。这俩导弹都差不多被用到21世纪。
  “库克,下一阶段试射什么时候进行?我打算3月份回国,已经获得了MGB的许可。”
  “3月10日吧,很快了。但下一阶段试射就算成功,导弹也有许多问题,”库克森科说,“火箭发动机在中段和末段的推力不稳定,这恐怕就得花两个月才能找到故障原因并完成调整。还有无线电近炸引信,应该也存在问题。不过好在这两个故障都不影响3月10日的导弹试射。”
  “火箭发动机和引信的调整不会改动导弹的气动布局,所以也不需要改火控计算机的软硬件,核战斗部型导弹更简单了,我觉得都不需要跟踪指导,沿着固定弹道飞过去,引爆核弹头就行。”唐华算了算日子,“这样吧,3月10日的试射完成之后,我就撤。”
  ……
  吉林,长春。
  坦克第一师第一坦克团是1950年11月成军的,当时是以一个开M5轻型坦克的坦克团和一个97式坦克营的人员为基础扩军而成,到长春之前都把自己手里的小破坦克扔了,空手坐火车来到这里。1951年1月,坦克第一师的苏联坦克到了。开惯了小破坦克的第一坦克团坦克手接收T-34-85和SU-100的时候都觉得自己是乞丐换了金装。
  现在的坦克第一师下辖两个坦克团、一个自行火炮团,共有150辆T-34-85、60辆SU100和40门SU76。至此,苏联答应援助的300辆T-34-85已经交付了一半。SU100名为自行火炮实为自行反坦克炮,这是为了加强对重型坦克的阻击能力,毕竟T-34-85打潘兴怕是得打菊花才行。
  在长春的冰天雪地中训练到2月,坦克第一师的两个T-34-85营的坦克被抽调走了。两星期后,这批坦克再还回来,坦克手就发现自己的T-34-85多了些东西。
  “这坦克,咋长眼睛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8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