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校对)第1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3/860

  “中国总参谋部搜集和提供的被送往中南海的一个情报中心,据说这些情报也会被递送到朝鲜的彭手里。但至今为止,我未能进入中南海的这个情报中心。”
  “履行总参谋长之职的聂在军队领导人之中资历是比较浅的,由于中国人的含蓄,当总参谋部的指令可能损害其他老资历的领导人的面子时,聂不会强制要求推行。粟是副总参谋长,虽然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但资历也比较浅,因此他的作用也不是决定性的。”
  科切尔金的报告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现在中国的总参谋部“菜得抠脚”。这倒是和3~4月什捷缅科来北京的时候看到的中国总参谋部差不多。
  但这也是让什捷缅科迷惑不解的地方。如果中国的总参谋部菜得抠脚,据在朝鲜的苏联军事顾问转述志愿军的参谋部也差不多那样,那中国的第五次战役是怎么打出来的?
  “什捷缅科同志您好。”
  “达瓦里希聂,您好。”
  两国总参谋长会面,因为彼此都挺熟悉,很快就进入了正题。
  “科切尔金同志带领的顾问团在过去的一年,与总参的同志相处得很愉快,对中国总参谋部的建设帮助很大。”聂帅说,“当然有些事情不能一蹴而就,军事体系的现代化需要一个过程,要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渐到达我们的建设目标。而且,总参谋部的建设也是要与人民军队的建设同步,我们各军种和兵种走向正规化现代化,总参谋部的改革也无法超越这些现实的基础。”
  对聂帅的这个说法,什捷缅科也表示同意。“今后,我们顾问团的人员要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为中国干部讲课和培训,这比起体制的调整更重要。体制调整和部门建设应在人员拥有专业的参谋素质之后,而不是之前。另外,如果战争的形势特别急需,派往中国总参的苏联顾问还应该离开北京,开会交流工作经验,以及帮助中国部队进行训练。”
  聂帅:“我们会提供方便。……其实总参的苏联顾问本来就有权限离开北京到各地走动。”
  就参谋部的建设和日常运转交谈了一会儿,什捷缅科也知道中国的总参谋部的现代化得慢慢来。所以话题很快就转到了朝鲜。
  “中国的同志们担心敌人在自己背后登陆,正在把几个军部署在朝鲜沿海地区,”什捷缅科说,“海岸防御体系的建设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现在是哪些部门在指导岸防工程?”
  聂帅:“岸防部署由志司和朝鲜人民军最高指挥协调,这方面其实苏联派往朝鲜的军事顾问团已经在发挥作用了。”
  什捷缅科:“苏联目前在朝鲜的军事顾问团还缺少海岸防御方面的专业军官,苏军正准备增派一个新的小组,由苏联总参、工程兵司令部、喀琅施塔得和塞瓦斯托波尔的军官组成,您觉得这个小组是应该派往朝鲜进行实地指挥,还是派往北京从全局上把控进度?”
  聂帅:“还是派往朝鲜吧,距离战场更近,也更利于协调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同志。”
  什捷缅科摇摇头:“达瓦里希聂,其实按照苏联红军的条令,这种顶层的工作小组应该在北京……不过如果中国的总参谋部还未达到直接下达军令的标准,那还是派往朝鲜工作吧。除此之外,我还有个请求,我上次访问北京的时候知道总参谋部在中南海有一个情报中心,科切尔金的汇报也提到了它。如果可能的话,我以及总参考察团想到那里实地考察。”
  聂帅:“这我无法立即决定,这可能需要主席批准。”
  ……
  北京战情中心。
  为了迎接什捷缅科的考察团,参谋和工作人员花了半天重新布置房间,50中心与战情中心的通信线路被拔下,计算机内暂存的十几K电报在打印之后删除,打印出来的所有密电电报纸也通通藏了起来。
  “原来是这样,这里不只是情报中心,还兼具参谋部的职能,甚至能制定一些战役作战计划。”
  什捷缅科在聂帅和粟裕的陪同下考察战情中心。原本科切尔金认为这里是一个情报转发地,什捷缅科知道得稍微多一些,既然中国总参放了两个(那时候徐帅也在)副总参谋长在战情中心,那么这里的功能应该不仅限于情报转发。
  “这个地方,我、粟裕和向前同志一般会有一个人在这里。主席、总理会不定期来这里过问战况。如进行重大战役的准备和策划,那么党和军队的主要领导人都会到齐。”聂帅简要介绍战情中心的架构,“除此之外,战情中心有4名参谋人员和若干工作人员。4名参谋分别负责指挥、控制、通信、情报业务。……就是这样。”
  聂帅说到这里的时候脑子一闪,话里留了半句。
  战情中心其实还有一个人,唐华。这些人的分工也是唐华用自己的方法分的,四名参谋加上他,分别负责指挥、控制、通信、情报和计算机。唐华就是最后那个“计算机”的负责人。
  “通信代表总参通信部的战场通信电报,情报代表总参情报部的情报中心,”什捷缅科在琢磨这四个参谋的职责,“指挥和控制,哪一个代表总参谋部军令部,哪一个代表作战部呢?”
  “总参谋部军令部和作战部直接对应的都是指挥业务的参谋,”聂帅说,“但也不全由他来完成工作,控制业务的参谋会分担一部分。”
  “1名指挥参谋和1名控制参谋就可以指挥400万中国军队……不,90万志愿军?”什捷缅科觉得这太匪夷所思了,“哪怕是在总参谋部本部的工作支持下也很难办到,这会导致你们的参谋工作无法做得太细,只能生成一个粗略的作战计划和行动方案,单独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粟裕:“有总参本部的支持,其实已经解决了很多问题。至于其他的,我们能用一些办法来提高工作效率。”
  粟裕示意什捷缅科看过去。“这是我们的情报参谋的工作计算机。”
  粟裕指着主指挥室角落的T51,“所有的电报和其他情报信息都在这里汇总。这台计算机与志愿军司令部的另一台计算机保持着联络,因此它同时也是专用的发报机和收报机,信息传递的速率是0.3K/S,也就是每秒钟300个数字。”
  粟裕和聂帅没再多说通信计算机的事,也没让什捷缅科看计算机的内容,而是示意他看战情中心主指挥室旁边的三台T51计算机。这三台计算机是在一个屋子里,但屋子与主指挥室紧挨着而且有很宽的平时不关闭的大门。
  什捷缅科坐在控制参谋的工作计算机椅子上,参谋在键盘上敲了几个字,段码管显示屏显出一行行的字母和数字,参谋按键盘的上下箭头,这些文档也随之上下“滑动”。
  63C188D,YKJN,10725,51-12-7
  63C189D……
  64C190D……
  “在这里,控制参谋可以调出在朝鲜作战的志愿军所有作战单位的简要信息,简版数据精确到师级,重点数据精确到团级。”粟裕解释,“控制参谋的计算和指挥参谋的计算机通过线缆互连,即可进行文件共享和写入,也可进行文件传递。下达军令和作战指令时,指挥参谋可以从控制参谋、通信参谋和情报参谋获得数据支持,从而在不太长的时间里下发准确的军令。”
  什捷缅科觉得头有点晕。
  他是见过计算机的,国防动员委员会办公室里就有T51。他看过几个苏联大妈们把一卷磁带放进计算机,按几个按钮,计算机连着的卡片打印机就会一张、一张地吐出义务兵信息卡,一卷磁带能打印一个多小时,打印出来的一两千张士兵信息卡整整齐齐,不存在抄写错误。在航空工业部什捷缅科还见过另一台计算机,在计算机操作室里嗡嗡地运行着,据说在进行流体力学的复杂运算。
  在北京,他又见着了计算机的另一种用法……
  ……
  唐华没一起陪什捷缅科参观北京战情中心,主要是聂帅觉得不用把所有的东西都展示出来,另一个原因是清华的激光大家庭又添了新成员。
  1951年6月,激光器家族新添了一员:诸国祯小组的激光照射器(不过激光制导炸弹导引头的研制还没完成)。12月,激光第五组——李庆忠的工业激光组出了一个成果,另外周光召的第二组有一个阶段性成果。
  走进第五组的试验室,唐华看见的是固定在车间天花板钢架上的一台激光器。看激光器的结构,光束应该是向下射的。还有一组活动的光学组件让光束可以变换方向,同时还有一个可变向和升降的吹除系统。启动激光器之后,第五组的成员干净利落地将一块铝板切成了很复杂的镂空形状。
  不错,这是机械加工之外的另一种加工方式,目前可作为机械工业的补充设备,以后继续发展的话会成为特种加工手段。
  周光召的第五组才是唐华这次清华之行的重点。
  1951年出的两个激光项目成果,严格遵循了由易到难的顺序,最简单的激光照射器半年搞出来了,接着是也比较简单的激光切割,用了将近1年搞出来。但是,分给周光召小组的工作,是激光通信……
  “唐老师好。”
  试验室里就周光召一人。
  唐华问:“赵老师呢?”
  “赵老师说他一会儿过来,他还说,小组里面他的进度落后了,有些不好意思。”
  唐华打量试验室里摆着的设备,相隔10米的两台计算机,计算机旁堆着的包括示波器在内的两大堆零件。“行啊,我看试验室里的摆设看出来了,你确实做到了。”
  “那……唐老师,之前我们说好的?”周光召摸摸脑袋,笑着说。
  “当然算数,一年之内取得突破进展,额外奖励你师母的签名唱片集。”唐华掏出周璇签名的1951纪念版唱片,把盒子交到周光召手里,“不过我还是想开机看看激光调制和解调的工作过程。”
第195章
光通信与光导纤维
  周光召的激光通信验证演示是在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的,激光器和接收器之间相距10米,激光在空气中传播——这就是为什么赵忠尧说自己先不来的原因,光纤没做出来。
  不过10米的距离,空气中传播也无所谓。
  唐华和周光召一起摆弄一起,信息波形、调制、解调、显示,最后又将输出接到另一台计算上,用4秒的时间把那台计算机的硬盘剩余空间写满了。
  嗯不错,数据传输速率超过10KB/秒了。
  现在50中心、志司和战情中心的“铁三角”计算机网,传输速率是300bps……
  就这唐华看起来如同蜗牛的速度,有多年工作经验的通信部参谋都吓傻了,他们就是抽疯手一秒钟最多也就按十几次电报按键,而且在这个速度发报错误率挺高的,有时候一封电报要拍发2遍以相互校验。而计算机通信本身已经掺了校验码,只要能接收得到文件,那文件就肯定是原样复制过去的。
  “光召,这样的话,你的硕士毕业设计就完成了。”唐华说,“你赶紧写论文,我来翻成俄文。”
  “就这也要写论文?一个复杂点的试验而已。”周光召说,“唐老师,这是你把硕士毕设的方向定好了,跑道也铺好了,你还在后面啪的一声发令枪,我们甩开腿跑而已……”
  唐华:“……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激光通信装置,岂止是硕士毕设,你把试验再完善完善,做成产品,至少是院士级别的成果。”
  周光召:“说到硕士毕设,唐老师,我又申请了北大研究院彭桓武教授的研究生,跟彭教授学基本粒子物理,明年9月开学。我觉得只读一个硕士学位,我的学习日程不够饱满。”
  唐华:……
  历史上周光召就是清华物理系毕业读研,又转去北大读彭桓武的研究生,唐华原来还想,现在他弄成跟着赵忠尧搞激光物理,历史乱了呢。结果周光召倒好,同时念两个硕士。
  “那差不多正好。”唐华说,“激光通信的原理机你搞成了,接下来因为配套系统没跟上你的进度,所以可能会有一两年时间,激光通信这边的研究会停滞……这段时间你去学基本粒子物理,相互之间不会干扰。不过,光存储组的工作需要你这个激光调制和解调装置,所以在他们需要你的时候,你还是得出现,或者至少要让你们小组的成员过去协助光存储组做下一步工作。”
  周光召:“没有问题。其实我也不需要打什么时间差,同时上两边的课都可以,只要我的自行车没坏。”
  ……行行行,学霸做什么都没问题的。
  但说到第二组和第三组的配合问题,唐华觉得还得提醒第一组和第四组也要配合。第一组用了不到半年做出激光照射器,诸国祯已经被唐华弄去做激光陀螺了。这和第四组——激光测量技术是有共通之处的。
  说到第四组,唐华又想吐槽他们组长杨桢。交给第四组的任务是两个,第一激光测距仪,第二激光水平仪。明明是激光水平仪最容易做,然而杨桢二话不说就带着全体组员扑向激光测距仪,现在全组卡着,没能出成果。——不过激光测距仪的确比激光水平仪有用多了。
  唐华和周光召聊了一会儿,赵忠尧才到。
  “赵老师,”唐华上前,“光导纤维这个东西急不来……王大衍已经去长春筹建光电子所和光学仪器厂了,等他那边有成果,光导纤维才会有成果。”
  赵忠尧:“我是想在长春光学仪器厂落定之前,先在清华实验室里小规模生产一点光导纤维的材质,现在这个工作我已经动手做,再等几个月可能就行了。”
  唐华知道赵老师的DIY功夫大致相当于后世的顶级极客,但还是劝阻:“我看还是等苏援光学仪器厂的光学玻璃生产设备到位吧。这样才能大规模生产并应用。在光学玻璃的基础上再多次纯化,再制作光导纤维,比实验室从头自制要省事得多。”
  赵忠尧想了想,说道:“那好吧。这个长春光学仪器厂,什么时候投产?”
  唐华:“1953年1月投产军用望远镜。……光学玻璃的话,52年,明年四五月就要试出一两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3/8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