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校对)第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860

  最后一番话引起了同学的大讨论,虽然到了下课的时间,还是有不少同学围着唐华问问题。之前一番话,唐华将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地位提得很高,对学生确实有不小的震撼。
  “物理学也细分成很多的分支和类型,像理论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就属于基础科学的范畴,但工程物理、固体力学、流体力学这些,就比较偏应用。”唐华回答道,“而数学看似是纯理论研究的学科,其实它的分支里面,也有偏应用的……”
  “唐老师,”一个学生问,“应用和工程研究需要的投入这么大,如果国家还没有工业基础,没法做工程应用研究,可不可以先研究理论物理?”
  唐华笑笑,说:“可能同学们都觉得研究数学、研究理论物理省钱,好像一人、一支笔、一叠纸就可以开始研究了,是吗?数学可能暂时还不用太大的投入——除了要占用几个最最聪明的大脑。理论物理不是这样。最前沿的理论物理研究,早已告别了一人、一支笔、一叠纸冥想出成果的时代。但现在前沿物理研究越来越依赖于大型的昂贵的实验仪器,甚至是实验仪器体系,对于中小国家和落后国家来说,理论物理是一个庞大的吞金巨兽。”
  唐华把黑板擦干净,重新写下了几个字。
  “基本粒子物理、宇宙学和统一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物理学发展的前沿。宇宙学依赖的仪器是什么?是大型天文望远镜和无线电观测器。天文望远镜负责可见光波段的宇宙观测,无线电观测器又叫射电望远镜——同学们,你们知道射电望远镜吗?”
  唐华望向物理系的几个学生。沉默了一会,一个学生回答:“射电望远镜是用来接收来自宇宙的无线电波的。”
  唐华点头,“1939年,美国人格罗特·雷伯建造了一架口径9.5米的天线,接收到了来自银河系中心的无线电波,并且根据观测结果绘制了第一张射电天图。宇宙中的星体不仅会发出可见光,还会发出比可见光波长更长或更短的电磁波,甚至是粒子流,如果想要深入地研究宇宙星体,今后还需要建造更巨大的、可接受的波段更宽广的射电望远镜。中国现在能建造射电望远镜吗?不能。而且,就算是把延安大学全卖了,可能也买不起一架射电望远镜。没有观测器材,我们中国怎么搞最前沿的研究呢?”
  “接下来说基本粒子物理和统一理论。与宇宙学相反,这两个理论物理的分支,是研究微观世界的物理学规律。它们的实验仪器,最昂贵的是这两个:反应堆和粒子加速器。”
  唐华在黑板写下这两个名词,“反应堆在我之前的课程里大家都了解过了。建造反应堆的价格昂贵,而且需要多种合金、稀有金属、关键零件需要很高的加工精度。粒子加速器,我想你们在物理课本里学过卢瑟福用天然放射源做过粒子发生器,之后,考克饶夫特和瓦尔顿在卡文迪许实验室制造了世界第一台粒子加速器,用70万伏特的高压倍加速器来加速质子。”
  “在那之后,粒子物理学和加速器的发展,你们的教科书上就没再提到了。在二战期间,克斯特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的涡旋电场发明了新型的圆形加速器。基于这种圆形/回旋加速器构架,1944年,姆克米兰提出了自动稳相原理,由此诞生了准共振加速器。在我离开美国的时候,第一台稳相加速器已经在伯克利开工建造,它可以把一个氘核加速到1.9乘10的8次方电子伏特。”
  “现在,伯克利、普林斯顿、麻省这几所大学,在理论物理领域计划投入的资金接近2亿美元。大家就不用纠结粒子加速器中国能不能造出来的技术问题了,两亿美元意味着什么?比现在国府一年的全国教育经费还要多,足可以武装10个国军标准的美械师。而且,这种级别的资金投入,以后每年都必须不断追加。现在的粒子加速器其实还比较原始,得不断提高加速器的性能,未来可能要提高到能击碎基本粒子的能级,以研究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
  看着黑板上唐华写的大大的$符号和后面的一串零,听课的物理系学生在目瞪口呆之余,眼神也有点黯然了。
  “所以,诸位在延安大学,只用纸笔,看看书籍,似乎也是在研究理论物理,其实不是,你们只是学习物理知识。要想走到前沿,发现前人未发现的知识,创立新理论,还需要走很长的路……”唐华看出台下的学生开始萎靡不振,但还是不打算放过学生们,“而且我们应该注意到,一国在理论物理做出了创新,不意味着该国就能垄断、或者说率先发现基于理论的应用技术,更不意味着该国能率先将技术成果用于生产建设。也就是说,A国先做出了理论物理的重大发现,最后受益的很可能是B国。”
  唐华看见下面的学生头上冒出了问号。“我之前讲过第二次科技革命。那么,发明了感应定律,奠定了电磁学基础的科学家是谁?”
  “法拉第!”
  “法拉第。英国人。经典电动力学的创始人麦克斯韦,英国人。热力学之父——开尔文男爵,也是英国人。电磁学、电力、热力学等等,第二次工业革命所依赖的的基础物理理论,英国的物理学家在其中做的贡献最大。那么,同学们,是哪两个国家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契机,迅速完成工业化和科技革命,国力不断赶超其他国家,在进入20世纪的时候工业产值分居世界第一和第二?”
  “……”“……”
  学生开始乱糟糟的说话。“美国和德国!”
  “英国人建立了热力学体系,但德国人狄塞尔发明了柴油机;英国人建立了电磁学体系,可美国出了爱迪生和特斯拉……基础物理理论,最大的特点,是它的研究成果很快就会在全人类间共享,因为各国的物理学家取得的突破必须在全世界公布,让其他国家的同行进行品鉴、参考和完善,然后才能不断推进物理学的发展。从19世纪后期到现在,这种国际协作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为基础物理越来越复杂,一个人、一所大学根本无法独自完成大的突破。”唐华脸上露出笑容,摊开双手。“基础物理的突破成果很快就会为全人类共享,那么生产关系最先进的国家、把产学研的关系理顺的国家、有雄厚的人才基础和工程能力的国家、对新技术和新工业有最强的渴望的国家,会率先将基础科学成果变为实际的生产力。我们要努力让中国成为这样的国家。至于基础物理的研究,的确,这也是为人类造福,是为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做的光荣的工作。中国在未来某个时候,国力生产力高度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那时候我们也可以为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承担一些光荣的义务,但还不是现在。”
  “现在的话……”唐华想了想,“其实也未尝不可,我们有一些优秀的、有理论物理天赋的留学生,他们已经在欧美国家从事研究工作了。这些最优秀的物理研究者……是占便宜了。为什么呢?当我们的留学生在理论物理领域做出很大的突破,最后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物理学史上留下的是自己的中国名字,但它后面付出了几百几千万美元投资的美国,并不会被写在诺贝尔奖上,对不对?”
第24章
长春打不下来
  唐华在讲台上夹私货侃大山的时候,沈阳的国军东北行营,杜聿明和小诸葛白崇禧的脑壳正一阵阵的发痛。
  空一格蒋介石委员长来沈阳视察,飞机马上就要降落了。蒋介石是上了飞机才通知沈阳的,小诸葛接到电报后,时间只够马上赶往机场迎接了。
  其实也不是蒋介石要给沈阳来突然袭击,他是被马歇尔烦得不行,跑到东北来躲唠叨的。
  马歇尔来中国调停,中间因国内有事回了趟美国,等4月18号再返回中国,蒋介石的部队已经四处打得热闹了。
  美国认为,现在中国形势本来很好,蒋介石和八路,无论兵力、根据地人口对比,都是4:1的优势,不用打内战,皿煮化搞大选,国民党高票当选也无悬念,所以马歇尔坚决要求蒋介石停战。
  但蒋介石和马歇尔的意见分歧太大,老蒋要彻底消灭八路,不肯停手。马歇尔只得压蒋委员长,一会儿说不停火就断绝美援,一会儿又吓唬老蒋说不停火就用美式装备援助延安。老蒋烦得不行,干脆坐上飞机就去沈阳了。就算这样马歇尔也没放过老蒋,他让美军征用了南京的广播电台,在广播里隔空喊“汝之信用人格,亦已大为动摇”。
  蒋介石本来在南京呆得好好的,被马歇尔赶到了沈阳,接下来最头痛的不是马歇尔,而是东北的国军诸将。
  “委员长好。”“校长好。”
  蒋介石从飞机上走下来,小诸葛、杜聿明依次敬礼、与常公握手。
  蒋介石一张严肃的脸挤出笑容,对小诸葛说道:“健生,你15日刚就任陆军总司令职,第二天就前往沈阳督战,为党国竭精殚力,辛苦了。”
  转身又对杜聿明亲切地说:“光亭要注意身体,3月16日你在北平动手术割去左肾,4月16日刚能下床便返回了沈阳,现在气色也不大好,等东北的事情告一段落,还是到南京上海疗养一段时间罢。”
  小诸葛、杜聿明见蒋介石这样,一肚子抬杠的话也说不出来了。
  ……
  “前次会议,国防部拟定的作战目标是攻占四平,如今四平已入我手,美国也在劝说我军停战谈和,为何大军还要继续北进?”
  东北行营,蒋介石问。
  “委员长,我军在四平战斗予敌极大杀伤,敌军此时军心士气全无,建制混乱。乘胜追击,可一举打垮八路林、罗之部队。长春为对方4月18日才攻占,此时还来不及修建城防工事,正是敌军最虚弱的时候。我军攻克四平,士气正旺,如能乘势收复长春,可一举彻底平定东北局势。”小诸葛解释。
  “收复长春,收复长春,那我们现在收复了吗?”蒋介石说,“现在我军被阻于何处?”
  小诸葛走到地图前,“我军于5月19日攻克四平,20日继续挥师北上,随即在东辽河与东北八路交战。经5日激战,我军于昨日突破东辽河防线,现已越过公主岭,正在攻击林、罗设立在双青山之第二道阻击线。”
  “你刚才还说敌军丢失四平后军心士气全无,建制混乱,为何还能组织两道阻击防线?”
  小诸葛一时语塞。
  杜聿明解释道:“据前方报告,阻击部队为攻占长春的敌军,回头再次南下。因提前修筑了防御工事,因此我军需费一些时间才能突破阵地。但从长春南下接应的部队不多,从四平撤出的敌军部队大部已无作战能力,空中侦察也证实,敌军撤出的部队一路仓惶北逃,路过阻击阵地也未停下。”
  “现在美国极力调解,停战是大势所趋,”蒋介石说,“四平会战的时间已经超出我们的预料,若非我与马歇尔据理力争,换取了一些时间,四平都很难打下来。如今四平既已到手,我看就暂停进攻长春罢,一则给美国人一个交代,二则让前线部队休整、补充。”
  小诸葛:……
  杜聿明:……
  “校长,此为攻占长春的最好机会,”杜聿明苦劝道,“三天,不,给我两天时间,我军必能突破双青山,冲入长春城。”
  蒋介石看看杜聿明,再看看小诸葛,最后长叹一声道:“这是最后的一次攻击,如若不成,那就真的要停火了。必须一鼓作气,击破防线直捣长春。给我看看双青山突破作战的地图。”
  ……
  看了双青山前线的态势图,蒋介石从椅子上起身,在地图上这儿指指,那儿点点,最后激动地把副官叫了进来,让副官安排明早的飞机,他要视察双青山前线!
  在原本的历史上,5月19日国军攻占四平,在极富战略头脑的小诸葛的极力坚持下,东北行营无视蒋介石在南京发出的“占四平即止”的原则,继续追击,一口气冲到了长春,5月23日攻占长春。所以蒋介石来沈阳躲马歇尔唠叨的时候,已经没什么仗可打,蒋介石在长春上空转了两圈,就满意地回去了。
  而现在国军还在啃第二道阻击线,离长春还远。蒋介石感觉自己施放神之一手,拯救战局的时候到来了。
  飞机起飞后不久,蒋介石的副官和秘书就熟练地抢夺了国军营连级无线频段的使用权……
  在东北行营枯坐的杜聿明只觉得左腹一阵阵的隐痛,看来是北平的医生技术不好,手术有点后遗症。转头看旁边的小诸葛,早已戴上健脑神器,一动不动闭目养神。
  双青山前线。
  “老头子又瞎搞些什么!”见蒋介石抢了营连级无线频道的使用权,廖耀湘十分恼火,低声骂道。
  新一军的孙立人也看见了蒋介石的操作。“老头子想玩就让他玩去吧。”背着手溜达出了指挥部。
  孙立人抗战结束后就成了摸鱼大王,毫无作战意愿&积极性,与抗战时判若两人。1946年东北天天打仗,他还有闲心抛开部队,去英国接受乔治六世国王的授勋,直到四平战役打了一半才回到国内(所以新一军在四平表现极怂)。
  东北民主联军指挥部。
  “前线报告!新38师一个营上午越过石头庙子,在石头庙子和和唐家沟之间停下待命!”
  林帅眉毛一拧,“他去那里干什么?”
  林罗刘三人对照地图看了几分钟,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一片开阔地,没有反斜面,没有掩蔽物,还在我方哨所的视野内。既然他一个营在那里不动,不招待一下说不过去。”罗帅说。
  刘参谋长领会精神,操起了电话。“炮纵吗?我是亚楼。你们还有多少炮弹?接近两个基数?好。准备8轮的炮弹,由21旅观察所为你们提供校射……”
第25章
大家都休息一会儿
  “林罗刘:6月1日二十三时电悉。原则上同意东北局对时局的分析结论。关于东北军事后续方略,中央现提出几点意见,供你们考虑。一、此次有望达成和平协议,但预计有效期不超过两个月,在思想上和物质上应做好充分准备;二、若再次爆发战斗,我军作战目标,北线应以将战线稳固在松花江为宜,以江为敌我势力分界;三、坚持让开大路、占领两厢之方针,深入广大农村,发展根据地力量,以哈尔滨、齐齐哈尔为后方的稳固工业城市;四、长春、吉林做好战略放弃的准备,但在撤出之前应尽量杀伤国军之有生力量,削弱国军的野战机动能力。军委。”
  6月2日凌晨四点,延安回复了林罗刘的电报。
  过去的一星期,果共双方继续在四平——长春一线激战。四平至长春为平原地形,不易构筑防线,甚至像样的河流也只有东辽河这一条。幸亏5月初联军就提前利用地形(山包都没有,只有一些矮丘)挖掘战壕、构筑阵地,加上东野缴获的日械、美械炮兵数量不少,一遇国军美械部队冲击就全力开炮,甚至有几次都算是形成了拦阻弹幕,这才能维持弹性防御线。当然,这几天国军频频出现令人迷惑的军事调动,要么贻误战机,要么千里送人头,也是战线能一直维持的重要原因。
  最终在5月31日,国军的攻势减弱,到下午完全停止,6月1日晨,国军开始脱离交战区域,逐次退向四平。这是蒋介石终于在马歇尔的唠叨下服软,重新开始和平谈判的结果,也和国军经过近两个月的战斗,弹药油料已近耗尽有关。
  就这样,国军在还没有拿下长春、吉林的情况下,重新走上了谈判桌。
  发完电报,主席和总司令毫无睡意地走出窑洞。主席点上一支烟,眺望凌晨四点的延安城。
  双方的确都很疲劳,那就坐下来休息一会儿。休息好了,再打……
  1945年8月,八路的先遣部队进入东北时,中央曾有过独占东北的企划。但国军利用美军运输舰艇,快速海运增兵东北,打乱了中央部署。到1946年初,局势已经无法支持独占东北了。那么就再让出大部分的中心城市,占领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城市……虽然是人民军队熟悉的操作,但时间来得及吗?能不能在五年之内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主席的香烟在夜色中忽明忽暗,脑中一刻不停,飞速地思考着。
  ……
  唐华睡到天大亮才起床,看看手表,是6点10分。稍微洗漱修整一下边幅,就出门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8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