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校对)第4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0/860

  唐华:“频率,振幅,这些设定给我看一下。”
  车间主任将资料递给唐华。
  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后,卫星会受到剧烈的震动,火箭在大气层内飞行时震动尤其强烈。好在从东风-2试射期间已经收集了足够多的弹体和弹头震动数据,卫星在设计制造时,每个焊点、每个螺栓都考虑到了必须承受发射的震动。
  不过,光是强化焊接和螺栓还不够,卫星制造出样机之后,还要把样机送到测试车间,用振动台实际测试一遍,以防有哪个零件在设计和加工的时候疏漏了。
  车间主任:“振动程序完全依据火箭中心提供的资料,运行时间和火箭的飞行时间一致。振动台能够迫真模拟火箭的过载和振动,并且在资料记录的数值基础上增加20%。”
  唐华看完资料数据,点点头:“很好,准备工作就绪之后就开始吧。”
  唐华先从车间大门出来,躲远一点等候。
  车间内的3名工人在一切安装准备工作就绪后,也全都出来,反手关上门,用遥控的方式开启振动台。
  因为测试车间建得太急,本该安装的振动台隔振气囊还没装好,只有橡胶减震装置。如果振动台开启而人没有离开车间,那噪音可能大部分人耳朵都受不了。
  “得得得……”
  启动之后,富有穿透力的噪音通过空气和车间地板两路传到唐华的身体、耳膜,这感觉果然不一般。
  “第一阶段是固有频率周期振动,在七个频段。”车间主任说。
  “第二阶段了,随机振动试验。”
  ……
  “好了,300秒耐久测试完成。”
  重新走进车间,唐华看看振动台上的卫星样机,没有解体成零件,还行,还行。
  车间主任按动一个按钮,连接到卫星上的缆线向卫星控制系统发送信号。
  然后,卫星原先折叠着的的两块太阳能电池板打开了。
  唐华:“不错,太阳能电池还能打开。……不过,内部的电路还是要逐项进行检查,包括功能测试和表观检查,看看是否有受损迹象。”
  ……
  在天津卫星厂的另一个车间,卫星样机被送进了一个密封的六面体内,这个六面体有两面是透明玻璃,其他四面则是内覆黑色材质的钢板。
  抽气机缓缓讲六面体内的空气抽干。当内部变成近似真空时,六面体外的一具大功率探照灯就负责模拟太阳光,照射六面体内的卫星,看看它的升温速率有多块,散热片能否将卫星内部的热量带出来加速降温。
  乌梁素海。
  尽管第一枚东风-1发动机测试弹飞行试验正常,钱学森还是做了第二次飞行测试。第三级发动机启动点火的时候,星-箭已经飞出了陆地,马上就要飞出雷达测控范围,如果正式发射时第三级发动机出了什么故障,就没有测控站提供参考信息,只能瞎猜了。
  第二枚东风-2发射时只有任新民在乌梁素海,钱学森和第二枚长征-1测试箭已经启程前往太原。
  这是长征-1和前进一号发射前的最后一次测试,既是对火箭的测试,也是对太原火箭发射中心的测试。
  ……
  台湾北部海域。
  “105舰抵达预定位置。”“108舰抵达预定位置。”……
  在台北起飞的战斗机的掩护下,105舰“苏州”号、106舰“泰州”号、108舰“福州”号,三艘驱逐舰已经在钓鱼岛-赤尾屿之间偏南的海域等候。和这三艘驱逐舰一起前出的还有4艘01型护卫舰。
  “台州跟踪雷达站工作正常。”“鸡冠山跟踪雷达站工作正常。”
  “钓鱼岛预警雷达站工作正常。”
  ——在东南沿海,航天测控的雷达站是台州和台北鸡冠山两座,钓鱼岛的雷达站不是航天测控专用的,主要是对空警戒和搜索。一般情况下,钓鱼岛的雷达站可能捕捉不到火箭末端信号。
  第二枚长征-1测试箭,要从太原卫星火箭发射中心向东南沿海发射。
  长征-1在第一级和第二级发动机工作期间,是在大陆上空。如果火箭的惯性系统工作不正常,没能准确修正火箭的飞行轨迹,跟踪雷达发现之后,地面控制站可以向火箭发送修正指令。
  第二枚长征-1就是要测试整个跟踪雷达体系和控制体系,而且测试运载火箭在空中飞行时的变向,这是让卫星进入近地轨道必须的操作。
  ……
  钓鱼岛-赤尾屿离冲绳也特别近,美军的侦察机从嘉手纳起飞,飞个三四百公里,也就到了火箭溅落海域。
  不过中国已经提前宣布此地为演习禁航区,再加上水面7艘军舰都能防空、空中还有台北机场起飞的米格-15比斯和图-2、伊尔-28侦察型,美军在不大打出手的情况下,也没法强冲试验海域。
  就是美军侦察机在禁航区边缘掠过的时候,发现了离自己最近的中国军舰、一看就是基林级的舰型,不由得感叹了一句,美国送给中国的东西可真不少。
  11月20日,上午9时05分。
  “火箭已发射!”
  “火箭飞行正常。”
  “一二级箭体完成分离。”“二级发动机点火”
  “二级发动机工作正常。”
  从太原到到台北,一连串的雷达不断报告火箭的飞行状态。
  第二级和模拟的第三级+卫星分离,后者依靠惯性滑出中国大陆上空,在东海下落。至钓鱼岛上空时,模拟弹体已经在高空划出一道明显的轨迹——模拟弹体也与大气剧烈摩擦,自身升温的同时也把经过之处的空气擦得火热,显示出一道飞行轨迹。
  最后,模拟弹体掉入7艘军舰围出的溅落区域中。虽然没装什么卫星或精密仪器,只有一个无线电记录仪,但01型护卫舰还是迅速发动起来,向溅落点开去,准备打捞模拟弹头。
第164章
抢跑两天
  “噢我的上帝,中国人在试射弹道导弹?!”
  长征-1的测试箭发射时,“约翰·麦凯恩I”号驱逐舰奉命在冲绳以西海域,贴着中国划定的禁航区边缘监视这片海域。
  美国已经猜到中国划定禁航区可能是要试验导弹,过去他们经常在渤海和黄海划出禁航区,美国海军派军舰和飞机贴着禁航区飞行,有时候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甚至有一次美军的雷达直接观测到一架靶机被中国的防空导弹击落。
  这次中国的试验,无论“麦凯恩”号还是冲绳的大型雷达站,都未能捕捉到飞行中的中国导弹。直到导弹高度低于30公里,拖起一条长长的火焰,“麦凯恩”号的雷达才扫到了几次导弹的特征信号。
  这几次雷达搜索信号勾勒出了导弹的大致速度和飞行方向,它在海平面30公里的高度飞行速度至少有1800米/秒,冲入10公里以下速度还有1400米/秒,这不可能是防空导弹或反舰导弹,一定是某种弹道导弹。
  第七舰队司令部不仅收到了“麦凯恩”号的报告,冲绳和种子岛的无线电监听站也上报发现了快速移动的信号源。
  “中国导弹是从内陆某处起飞的,越过卡门线之后其上的短波无线电发报机开始发送定位信号,因此我们能根据后半段的航迹推知它的性能。”第七舰队的参谋分析出了结果,“这枚导弹的飞行距离大于1800公里,中后段大致是惯性弹道,显然,这是中国的中程弹道导弹在进行飞行试验。”
  ……
  华盛顿,五角大楼。
  参联主席纳森·特文宁面前是一幅东亚-西太平洋地图,参谋刚才已在地图上标记了许多带距离的线段。
  日本到中国东北的大部分地区,距离1500公里左右。韩国全境都在1000公里以内。
  冲绳到中国大陆,800公里。到多山的福建省距离800~1000公里。
  菲律宾到广西1400公里。
  “中国11月20日试射的弹道导弹经过多个计算小组的反复推算,射程不小于1800公里,也就是说,我们在西太平洋最重要的三个盟国,以及建立在这三个盟国领土上的军事基地,全都在中国的导弹射程之内了。”
  参谋得出结论,纳森·特文宁知道这个结论是对的,但他还是想问问现任空军参谋长托马斯·怀特。
  “如果美国空军想解除中国的弹道导弹威胁,应该怎样作战?”
  托马斯·怀特深吸一口气:“就如1956年的A-332号计划那样,发动对中国的全面核打击。1956年您是在我的位置上,您一定看过那份作战计划。”
  特文宁:“除了全面战争,就没有其他的方式了吗?”
  “中国有可以覆盖到日本和菲律宾的轰炸机,如果今后中国也部署中程弹道导弹,美国空军在进入中国领空后面临的问题会加倍。但是,将军,现在谈中国的核武器还为时尚早,他们使用常规弹药轰炸日本和菲律宾并不算什么致命的威胁。”
  特文宁:“我怀疑中国的中程弹道导弹会和他们的第一种核武器同时形成战斗力。”
  托马斯·怀特:“情报部门只是从间接渠道确认苏联给中国援建了一座气体扩散厂,可能还有一座核反应堆,但对于中国的核工厂的规模和建设进度,我们没有获得直接的间谍照片。”
  特文宁:“中国在研制武器装备的时候总是很注意跨型号的协调。现在我有两个猜想,第一种是中国第一枚原子弹会和中程弹道导弹同时服役,第二种可能,原子弹会和远程或洲际导弹同时服役。”
  托马斯·怀特:“前者可能是1958年,后者可能是1961年?”
  特文宁点点头:“只要有一组精准的照片,就可以确定最后的年份。……我们在太平洋需要U-2。”
  ……
  参联主席和空军参谋长都把关注点放在中国导弹可以威胁到美国的盟国和美军基地,中国什么时候发射卫星反倒没有深入讨论。
  这也难怪,为了尽早发射第一枚人造卫星,白宫现在主要支持美国海军的宇宙神-DM18以及改出来的“先锋”,这火箭看起来比较小,应该比较容易成功,至于美国空军的阿特拉斯,还是先等等吧。既然钱给得不多,那阿特拉斯就在不紧不慢地研制着。
  中国进行中程弹道导弹飞行测试的消息很快在五眼联盟内传开了。5天之后,英国做出了和他的大国定位相匹配的举动——哈罗德·麦克米伦首相公开宣布,英国启动航天计划,在未来某个合适的时候发射航天器。
  英国人为了表示我们不是纯口嗨,英国在武麦拉靶场发射了一枚云雀式探空火箭,这火箭和钱学森1954年首次发射的TK-1差不多,还没飞出大气层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0/8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