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校对)第6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7/860

  北越期待南方的革命力量占据更多的农村地区,南越期待美国爸爸给更多的援助。
  外贸部和国家计委则想看看这两届赛事中国卖出去的东西有没有在电视里亮相、用户反馈如何。
  美国的农场主们经过几番波折,今年初终于把200万吨小麦运到了中国,现在农场主们正在祈祷1962年这一季的粮食贸易能正常点,不要因为政客抽风而横生枝节。
  狄龙回合,美国农产品在欧洲被加税已是大概率的事件,这个时候,其他地方的粮食贸易市场就更加重要了。
  肯尼迪没有抽风,但在美国的中华民国“流亡政府”在抽风,各种抗议美国卖粮的行动不时地举办。
  宋子文在他的书里面写的理由大部分是东拉西扯,但唯独粮食问题这一条,他倒是看得很准,要不然主席也不会在读过《中国必将崩溃》之后特地在那一章写满密密麻麻的批注了。
  在兰州的某处,举行倾斜/振动平台上,一座体型袖珍的反应堆成型。
  说它袖珍,是相对于之前的试验反应堆、产钚堆而言的。这座反应堆是按照7.4米的耐压壳直径而设计的,自重就有几百吨。
  现在反应堆的上盖敞开着,三天之后,核燃料棒就要从这里吊装入反应堆,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机械测试和辐射检测,反应堆可能就要启动运行了。
  不过,再怎么赶,中国也只是超越法国成为第四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在英国巴罗因弗内斯造船集团的舾装码头,英国第一艘核潜艇“无畏”号下水已有15个月,今天,它的核反应堆第一次在码头停泊的情况下启动。
  英国这核潜艇,……用散件攒的。美国向英国大舅提供了鲣鱼级攻击核潜艇的S5W压水反应堆,另外还提供了蒸汽轮机和主轴、螺旋桨等全套推进系统。有这些核心部件在,英国只要攒个壳子就可以了。
第66章
给全国人民照张相
  “北京计算机所现在的业务真是五花八门,说是计算机所,其实搞过密码机,搞过电视机电路板,搞过显示器,各种各样的工厂,汽车,坦克,现在又加上了一条:还做照相机。”
  张爵把一堆盒装的或者散装的零件摆在实验室的桌上,最后拿上来的是一个大匣子。
  “不止吧,我听说你们还在中关村一小和中关村二小开计算机兴趣小组的课。”唐华回道。
  “离得近嘛。”
  还真是离得近……
  中关村的这两所小学不但离北京计算机所和北京通信电子所近,离中科院近代物理所、量子物理学会、数学所、生物化学所……都很近。
  想想,学校快放学的时候,家长来接娃,在教室外听了几分钟,下课就逮住教师:“你们的这堂数学课的内容啊,其实应该这样讲……算了算了,周末来找我,我来告诉你从初等数论的角度怎么来解释这个问题。”
  于是数学老师就被华罗庚训练了几个月。
  ……
  唐华先打开大匣子,一台好几公斤重的粗笨玩意露了出来。
  “唐部长,这个东西该叫什么,手持式电子照相机?”
  唐华:“手持式就不用强调了,电子照相机?还是叫数字照相机……数码照相机吧,简称数码相机。”
  张爵:“但是这东西没点手劲,还真没法长时间手持。……不过也对,未来会减重的。”
  1975年,柯达公司应用电子研究中心的工程师史蒂芬·塞尚制成了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
  塞尚发明的玩意虽然又大又笨,拍摄出的照片清晰度还远比不上胶卷相机,但他在研制完成这东西之后写了一份报告,认为照相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数码成像和数字存储,最终取代胶卷相机。
  柯达公司高层大惊失色,立刻把塞尚发明的这玩意儿雪藏了,以防自己的胶卷业务遭受毁灭性打击,直到1981年索尼“再次发明”数码相机。
  再后来,柯达破产了。
  ……
  唐华手里的这台数码相机重3.9公斤,和一支55式自动步枪差不多,的确得要点手劲,端着的时间太长了手都发酸。
  上面的镜头和取景框能让人看出来这是一台照相机,但在照相机的镜头下面还有一个大方盒,里面三分之一是电池,另外就是承载芯片、内存和其他电路的主板、一套数字式磁带备份系统。
  这不是计算机数据备份用的磁带机,那个太大了,第一台数码相机用的是录音机的小盒磁带。
  “现在这照相机用了16节5号电池,确实有点太重了,简单地把五号电池替换成专用的镍氢电池,或者更高级一点,用锂电池,就可以减重不少。”张爵说。
  唐华:“数码相机要变成消费品还远着呢,我们就是先做个样机测试一下。”
  三年前的风云一号试验气象卫星就装了数码成像系统,150X150的CCD。去年发射的高分一号A,CCD像素数增加到了720x720,今年要发射的高分一号BB星已经制造完成,CCD是1024x1024。
  这第一台手持式数码相机,像素数是150x150。
  卫星CCD那都是从生产线出来的上千片芯片里挑出几片无瑕疵的,数码相机可不敢这么奢侈。算来算去,最成熟的、成品率较高的CCD,是用5微米工艺光刻机生产的老型号。
  CCD成像图像是8位灰度图,也就是只能拍黑白照片。快门时间1/20秒,拍照后图像先存储在RAM中,然后由磁带机写入磁带,写入过程需要30秒。
  唐华端起相机“咔嚓”拍了一张窗外景物,这数码相机没有液晶屏,看不到自己拍到了啥,只是后面的面板有一个小灯亮了,表示RAM的四个图像数据暂存位有一个被占用。
  然后照相机上的磁带嘶嘶地转动起来,这是在把图像信息写入进去。图像写入到磁带后,面板的小灯由红变绿,表示备份过了,可以按按钮删除清空,也可以暂时先留着。
  操作还可以简单一点,唐华用数据线直接把相机和计算机相连,这样拍下来的照片可以存储到计算机硬盘里。
  唐华:“5微米光刻机生产的CCD,还是可以做得比150x150更高一点,对吧?”
  张爵:“可以做到300x200像素,而且有很高的成品率。5微米工艺的极限应该是480x320,但是这可能得做面积较大的CCD芯片。”
  唐华:“300x200就很好,或者说200x300。就按这个投入批量生产。”
  张爵:“啊?刚说是试验样机,这就要量产了?”
  唐华:“最简单的定焦镜头,取消磁带机系统,电池……电池舱留着,但是主要是外接蓄电池供电。”
  “照相机直接和一台计算机相连,计算机就XS系列机,但是一定要带个硬盘,或者是硬盘+磁带备份机。照相机、计算机,这俩组合成一个系统,然后把它安放到一辆吉普车的后箱里去。”
  “这样的吉普车,可能要改造上千辆。”
  张爵:“上千辆,那上千台数码相机啊,可是都有什么可拍的?”
  唐华:“给全国六亿多人,一人拍一张标准照。”
  ……
  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是1953年。
  按计划,1963年就要进行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了。1953年全国人口6亿(含台湾省),1963年会到多少亿?
  除了人口总数,还有性别、年龄分布、区域分布、教育程度……很多参数都要统计进来。1953年的全国一普算是初步利用了计算机和网络,1963年的全国二普基本上可以说是全国政务网、光纤通信和大容量计算机存储唱主角了。
  和全国二普并行的另一项工程比人口普查规模更大:全国居民身份证。
  这就是为什么要量产6万像素的始祖级数码相机,没法手持只能车载,但也得生产配备上千辆车的原因。城市可以去固定地点拍照,在乡镇和广大农村,那就得吉普车四处流动,给每个人拍张大头照,做成身份证。
  300x200像素的图,刚好是做身分证的大头照够用,再大就不行了。
  全国居民身份登记信息1963年开始,和二普并行,但是结束时间不是1964年,也不是1965年,而是贯穿整个三五。大概到1965年能给65%的16岁以上人口发放居民身分证,1967年底,也就是三五计划结束时,完成率大于95%。
  这样就会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儿:
  绝大部分中国人(估计得有近6亿),生平拍的第一张相片,是数码相片。
  ……
  “滴。”“滴。”“滴”
  张爵刚才自述计算机所现在的研制工作花样繁多,其实他说了一大通项目,最后还是漏了一个:条码和条码读取系统。
  “这种粘在盒子外面的竖条是怎么识别的?”
  北京市百货公司王府井百货商店,售货员张秉贵一脸懵逼,手持一个带手柄的仪器,仪器头头有一窄条,能看见红光。按照操作要求,他在盒子外面贴着的条码上面扫了一下,手中的仪器就发出“滴”的一声。
  再然后,身边的三行段码显示屏就显示出了一行七位数字,七位数字后面是这个暖瓶的价格:3.50-
  “这七位数字呢,就是这个暖瓶的商品代号,”计算机所的调试员说道,“每种商品都有自己的代号,这串数字是唯一的。当这个条码机扫到条码,就读入了这个七位数字,然后我们就能知道是多少钱了。”
  张秉贵又拿起一件商品,继续扫条码,第二串七位数字,后面跟了价格:0.26。第三串,第四串……当扫描的商品超过三样时,三行的段码屏自动上滚。
  全部商品扫描完毕,张秉贵按了一下“计算”键,刚才扫的15件商品的总价格一下子就出现了段码屏的最底一行。
  张秉贵:“哎呀,还能自动计算。”
  调试员:“其实我们本来可以带中文信息的,就是扫到一串代码,后面显示出名字,什么‘飞火牌玻璃保温瓶’之类的。但这样的话,条码机的价格就有点太贵了。”
  ……
  条码机的样机在百货商店试用。
  不过,最先提出要这个东西的,是总后勤部。各地、各级部队的大型军械库,各种各样的弹药、枪支、零部件,这些都是种类繁多而且极其细碎的东西,用条码做出入库管理就方便得多。
  但是北京市百货公司拿到条码机后,觉得百货商店也能用起来。
  “外国人有一种商店,叫做超级市场,”总经理说,“他这个市场和百货商店不一样,货架是开放的,顾客进去,提着篮子自己选商品,选好了在出口结账就行。这时候,结账的速度越快,就可以用更少的售货员。”
  调试员:“也对,如果商品是自选的,用粘得很牢固的条码,就可以防止价格标签被人偷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7/8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