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校对)第7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5/860

  火箭一二三级都齐全。阿波罗-3号的指令舱是真的,服务舱也是真的但是不装燃料;登月舱是样机,也没装燃料。三名宇航员在发射前进入阿波罗-3号的指令舱,由火箭发射到近地轨道,绕圈大约24小时后返回,在海面降落。
  ……
  10月7日,瑞典,斯德哥尔摩。
  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主席埃里克·鲁德伯格拿着信封,先不忙打开,对在场的物理学界人士和记者先说了一段话:
  “今天要宣布的结果可能违反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常理。”
  “但是常理就是用来打破的,无论是在物理学领域还是在其他领域。既然有人做出了众所周知的公认的重要发现,经过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审慎的讨论与民主的投票决定,我们坚持打破这一常理。”
  “今天很荣幸,能与各位共同见证这一刻的诞生。”
  鲁德伯格抽出纸条:
  “196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中国工程院院长、苏联科学院院士唐华,以及苏联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陈难先博士,以表彰他们对激光冷却原子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激光冷却技术极大地促进了低温物理学的发展,尤其是揭示了低温超导领域的本原物理规律。”
  ……
  “唐华?嘿,唐华在西南考察呢,现在可能在贵州吧。”李复春说。
  郭沫若:“那只好先把这个消息发到贵阳,让贵州的同志代为传达了。唐院长什么时候回北京?”
  李复春:“得10月20号左右。”
  总会计师:“回来就得讨论讨论怎么去斯德哥尔摩的事情了,还有过两天美国要发射第二枚登月火箭,这也是个大事。”
  第二次拿诺贝尔物理学奖,国内科学界是双倍的狂喜,第三次……还是狂喜,不过,现在大家对“唐华拿诺贝尔物理学奖”好像已经司空见惯了。
  ……
  美国那边,美国普通人对土星-5号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也有点司空见惯了。其实这也是美国选民和议员们要求的,你们花了纳税人这么多钱,总得时不时汇报一下进度吧。就算为了保密,在组装检测和发射准备阶段不让记者进去,发射那一瞬间总得直播一下吧。
  10月12日,当地时间8时05分,卡纳维拉尔角LC-39A发射塔,土星-5号SA-502冒着一缕缕的白烟矗立。
  三名航天员已进入火箭顶端的飞船指令舱,工作人员关紧舱门,移走栈桥。
  “5,4,3,2,1,发射!”
  和上次发射一样,土星-5号第一级的5台F-1发动机喷射火焰,发射塔、大地,甚至几百米外的观察点都感到剧烈的震颤。接着火箭解脱最后几个固定装置,110米长的火箭缓缓上升。
  观察点的工作人员透过观察窗注视着土星-5号,就在火箭离开观察员视野的最后一瞬,观察员隐约觉得有一丝灰烟从火箭顶端某处冒出来。
  这到底是自己眼花了还是火箭有一些状态不正常?不太确定,这要综合光学跟踪摄像头、其他观察站、空中的摄像飞机拍摄到的画面,才能分析出结论。观察员拿起电话,犹豫了一下,还是向上级报告:“火箭飞离发射塔,塔架、基座、排焰通道正常,升温幅度正常。”
  观察员确实只需要报告这几个地方是否正常,他是贴地观察哨。
  在发射指挥中心,从主任到普通员工,所有人在头20秒的心情很激动,20~30秒感觉有些疑惑,30秒后则是恐慌。
  大约在23~24秒的时候,高倍率的光学跟踪镜头发现一丝灰烟从飞船指令舱一侧冒出来。30秒之后,烟原来越浓、越来越粗,这时候火箭在不断加速,但迸出来的灰黑色的烟却越来越明显。
  第36秒,火箭的逃逸塔自动启动了,“砰”地一声,拽着阿波罗-3号的指令舱挣脱了火箭,向斜上方飞走。即便指令舱飞离了火箭,它的侧面还在不断冒烟。
  美国观众:?!!!这次火箭试飞的目的,难道是测试这个小火箭?
  发射指挥中心所有人:“我的上帝!”
第53章
一年前这个人就说过会出事
  卡纳维拉尔角。
  “8时05分30秒。沃尔特·坎宁安说了一个字:‘嘿!’”
  “8时05分31秒。唐·埃斯利:‘火!’”
  “zzzuuz……驾驶舱着火了!”
  “这句话也是埃斯利说的。”
  “我正在报告一场严重的火灾……我要出去!……zzz”
  “说话的是指令长瓦尔特·施艾拉。”
  菲利普斯主任身边,工作人员调出了阿波罗-3号的无线电话音记录。在起飞后几分钟的这段时间,指令舱内的麦克风是打开状态,宇航员说的每句话都被记录下来,在飞船和中心各存储一个备份。
  土星-5号还在发射指挥中心的目视极限视界之内,当逃逸塔挣脱火箭时,指挥中心内无事的人蜂拥而出,在门外眺望已分离的土星-5号和阿波罗-3号指令舱。
  阿波罗计划主任塞缪尔·菲利普斯和载人航天飞行管理主任乔治·穆勒此时没有冲出门,而是双双颓然倒进座椅。
  逃逸塔自动启动,说明火箭上的控制系统认为此次发射已完全失败,逃逸塔此时的使命,就是趁着火箭还没飞出大气层,赶紧把载人的指令舱拽开,免得和火箭一起炸了。
  问题是现在出事故的是指令舱,它的内部似乎烧起来了……
  而菲利普斯本人,现在大致猜到了失火的原因。
  在航天发射中心上空,阿波罗-3号的指令舱飘在空中,土星-5号坠入了大海。逃逸塔把指令舱带离之后,固体推进剂很快烧光,指令舱和逃逸塔脱离、开伞飘落。
  ……
  “我们正在寻找指令舱。”“飞行主管请确认指令舱实时位置。”
  “搜寻分队收到,正在核对导航。”
  美国海军的7架直升机两分钟前从航天发射中心附近的机场起飞,正在疯狂加速并且爬高,奔向指令舱的预定坠落海域。在直升机赶到之前,天上其实有一架NASA的空中观察机。机上的瞭望员看见阿波罗-3号在冒火。
  指令舱燃气大火导致舱内快速出现超高压,顶破了指令舱的外壳——外壳没准备承受这么高的压力差,阿波罗飞船之所以只在内部填充0.33大气压的纯氧而不是1大气压的正常空气,就是为了减少内外压差,给飞船减重。
  指令舱外壳破裂,火苗从两三个破口喷出,舱内的纯氧也跑掉了一部分,舱内的火势眼见着减少了,但还未到熄灭的时候。
  还有一个不详的事实:无论空中观察机还是航天发射中心,无论怎么呼叫阿波罗-3号,都没有宇航员用无线电回应了。
  1500米,1000米,500米,100米,……30米,20米,10米,入水。
  阿波罗-3刚刚入海,两架海军的直升机就飞到飞船上方,扔下去两个充气艇,在海面上迅速扩张成型。
  救援人员索降到充气艇,飞走;医务人员的直升机飞临飞船上方。救援人员一组人用小水泵灭火,一组人割掉降落伞、破门、用绳子把充气浮筒拴上飞船防止它沉掉,医务人员试探着钻进指令舱里救人。
  第一次进入指令舱的尝试让医务人员差点也被灼伤,里面的温度太高了。救援人员用小水泵降温,两三分钟后,医务人员终于拽出了第一名宇航员,这时候已经被烧得认不出来是谁了。
  ……
  指令舱坠落的地点距离卡纳维拉尔角的海岸线不到2公里,很快岸边眺望的人群就看见三架救护直升机从远处飞来,每架直升机下吊着一个担架舱,每个担架舱里是一名宇航员。直升机在地面悬停,担架和宇航员落地,然后岸上救护车有一大群医护人员冲过去帮忙。
  北美的电视转视播在逃逸塔飞出去的时候就切断了,几百万台电视机的屏幕在播放NASA新闻发布厅的半静止画面。还好现在是早上8点多,如果是晚8点,北美估计得有几千万台电视机在看节目。
  电视节目……不只有北美能收到,现在美国也是有同步通信卫星的国家。在天津火箭厂,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看着电视上土星-5号的翻车现场,默然不语。
  任新民:“唐副总理在去年就提醒过美国人。”
  屠守锷:“你是觉得,美国人可能没听唐副总理的?”
  任新民按遥控器,刚才录下来的节目倒了回去,再放信号掐断前的最后三秒。逃逸塔挣脱火箭之后,下面的指令舱有越来越大的灰黑色的烟,最后画面定格。
  任新民:“发射后三十多秒火就这么大,火势蔓延的速度……他们的飞船初始内部状态可能还是1个大气压的纯氧,一点没改。”
  屠守锷:“初始1个大气压纯氧,火箭爬高内部气压自然降低,到了0.3几个大气压的时候启动气密。如果初始的1个大气压是78%氮气和22%氧气,火箭迅速爬高的时候得释放很多氧气才能把那0.3个大气压的空气里的氮挤走……纯氧是方便,但也危险。”
  钱学森:“所以唐副总理一开始就要求指令舱内部按维持0.7个标准大气压的规格设计,让苏联方面照做,哪怕这比0.35个大气压要增重22公斤。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就是不知道那3名美国宇航员会怎么样。”
  ……
  贵州安顺地区镇宁县,白水河瀑布(黄果树瀑布)。
  诺贝尔物理学奖三刷的事儿,唐华在贵州有一天的时间差,但现在也早知道了。
  如1964年的惯例,发个短视频给诺贝尔委员会。
  没别的理由,今年的年底实在太忙了。
  领奖是12月10日,12月份是第一枚苏联版长征-15首飞。这还不算,11、12月份还有三五计划完成草案、下发执行,还要准备把草案拿到明年2、3月份的两会讨论。因此唐华和总理都忙,总理也没有在12月访问欧洲的日程安排。
  “埃里克•卢德伯格主席,您好。获知今年我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消息,我十分高兴,并且满怀恭敬和感谢地接受今年的诺贝尔奖,但很遗憾……”
  唐华怎么觉得这套说辞在两年前用过。
  “不不,我不会再说‘我要收水稻所以无法去瑞典领奖’,今年我的托词是……今年我的理由是……总之今年我的工作非常繁忙,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在我身后,您所看到的风景,是白水河瀑布。亚洲最大的瀑布,宽101.0米,落差77米。……这样的山川河流瀑布,您一定认为,这里是人间仙境吧?其实不是。”
  “这里交通不便,最好的越野车也只能开到距离瀑布5公里的地方,居民从事的工作五个世纪以来没有太大的变化,用古老的农具耕作、收获口粮。让这些地区的居民摆脱原始生活状态,走向现代化和走向文明,是中国一直以来从未改变的目标,也是我的奋斗方向。”
  “如果问起我现在的新研究方向是什么?这就是我的研究方向,它可能与物理无关,但是与中国以及全人类有关。”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5/8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