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校对)第8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7/860

  要让计算机扫描并识别出来数字,这就涉及到基本的计算机模式识别科学。
  但识别数字的需求非常强烈:至少在邮政系统和交通管理系统对数字识别都有“刚性需求”。于是,数字识别就和同样刚需强烈的指纹识别一样,成为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图形识别最先步入实用化的两个分支技术。
  “邮政部昨天表示,三年之内,全美都要普及计算机识别分拣系统。纽约是第一家,后面还有更多的。”
  德文森署长对分拣机的售后服务经理莫尔顿说。
  莫尔顿是中方在纽约建立的分拣系统售后服务网络的经理,当然,这个售后服务部从经理到工作人员,都是在美国当地雇佣的。
  莫尔顿:“我已经从总部得到消息了。几个月之后,我可能就会成为售后网络的总经理,那时候纽约市的售后经理可能就是萨尔斯,昨天我们见面是在场的那位小伙子。”
  德文森:“中国又一次谴责美国政府对工人运动的镇压,这可真是危险。”
  “我甚至都吓出了一声冷汗,”莫尔顿说道,“还好我听了两遍中方的声明,没有发现关于禁售分拣系统的内容,这说明我们之间的合作还是会持续的。”
  ……
  下午5点,图书馆下班。
  “我走了,再见,史密斯太太。”
  保罗把手推车清空放回存放处,换下工作服离开图书馆。
  纽约的街头灯火阑珊,保罗·华盛顿默默地步行了两公里,拐进小街道,在一家廉价感十足的咖啡厅门前停下了脚步。
  “嘿,‘黑华盛顿’。”
  一名白人男子向保罗·华盛顿招手。
  “嘿,富兰克林斯基。”
  摩尔·富兰克林是白俄移民的第三代,他小时候由母亲(第二代白俄移民)带大,说起话来还经常像正宗俄国人那样抖舌头。祖上被布尔什维克剥夺财产、赶出俄罗斯并没有影响到富兰克林的世界观,甚至他现在与朋友闲谈,还时不时飙几句马列。
  两人前后脚到的咖啡厅,各自拿起三明治狠咬两口,填填肚子,然后举起了手中的劣质咖啡。
  “工作怎么样,还愉快吗?图书管理员先生?”
  保罗·华盛顿:“一切都好,除了月薪从700美元变成了600美元。你呢?”
  “夜总会的工作十分刺激,作为一名侍应生,我在努力练习搏击术。”
  保罗·华盛顿大笑起来,然后富兰克林也笑了起来。
  “……这么说,是来自中国的机器让我们丢掉了工作?”保罗听富兰克林斯基说各种奇闻段子,听到这个的时候惊讶地说了一句。
  “对,中国的计算机控制的智能机器,我想这并不奇怪,他们甚至能让机器人像人类那样思考。”
  保罗·华盛顿:“怪不得,我今天见到一个工友,在工联挂了号的,他好像在抱怨中国。”
  富兰克林摇摇头:“这是不正确的,保罗,他们的想法不正确。你有没有想过,像这样的智能机器,在中国早已开始普及了,可中国却没有工人为此抱怨,说智能机器抢走了他们的工作。”
  保罗·华盛顿:“噢,你说得好像很有道理。”
  富兰克林:“所以不是中国让我们失去了工作,也不是智能机器让我们失去工作,而是这个体制。只要这个体制不改变,无论哪国的智能机器,甚至不需要智能机器出现,我们都会随时失去工作。”
  保罗·华盛顿:“这就是所谓的资本主义社会,我们都只能在资本的夹缝中生存。但是,富兰克林斯基,工会和工联也不怎么样,从罢工这事儿我就看出来了。”
  “这正是我这几天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现在我来说说我的答案,”富兰克林身子向前凑,放低声音,“工联或者工会根本不是社会主义,他们其实是我们所生活的这个资本主义体制的一部分。”
  保罗·华盛顿:“这么说,他们其实不是工会,而是工贼?”
  富兰克林:“正如在经营一家公司,工会的高层的目标就是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提高公司的营收。组织罢工,如果成功了,支持他们的工人更多,经营范围扩大了,营收就会增加。但公司绝不会把自己的市场给消灭掉。所以,罢工和加薪是他们的生意,他们其实并不想撼动资本的所有权。他们其实是这个社会体系的一部分,而不是社会体系的摧毁者。”
  “是啊,如果消灭了资本家,工会就找不到可罢工的对象了;或者如果由工会自己来掌握资本,他们知道自己就会失去工人。”保罗·华盛顿说,“那我该怎么办?幸好我还没有发现图书馆的工会活动。”
  富兰克林:“或许……我们得等待资本家主动消灭工会吧。”
  “到那时候我们可就生活在地狱里了,没有工会的罢工,连一个月600美元恐怕都拿不到了。”
  富兰克林:“当所有人都意识到自己生活在地狱里时,离走出地狱也就不远了。”
  ……
  工友之间的下班时间小聚就是吹牛发牢骚,由于各自都很忙碌,通常也聚不起一大波人开趴。
  不过,从这天的咖啡厅瞎聊之后,保罗·华盛顿在图书馆上班时给自己找了件新的事情来做。当前来还书的读者寥寥无几、还书登记厅无事可干时,图书管理员保罗·华盛顿就见缝插针,倚在手推车上,手里捧着一本书在孜孜不倦地攻读。
  ……
  双休日的周日,唐华难得地趴在电视机前,连看了三四部电影。
  当然正经的理由是测试测试手头的这台VCD样机,但是光碟都是找江处长拿电影原片转的而不是转录录像带,不但画质清晰,而且都是最近上映或者即将上映的片子。
  最想看的当然是《哥德巴赫猜想》,去年乔治·库克拍的以陈景润为原型的故事片/半传记片。
  在斯德哥尔摩唐华随口一说,乔治·库克就按套路提出了以爱情为主题。然后……他就真的这么拍了,而唐华没有阻止。
  实际上在电影开机之后,唐华就憋着不去现场指点或者遥控指点,一切顺其自然。只是在后期制作特效的时候,唐华、陈景润、华罗庚一起研究了,怎么让普通观众(只有初中数学水平)也能通过这个特效了解“筛法”求解1+2是个什么过程。
  这一幕出现在影片2/3片长的地方,也就是电影的高潮时间段。“陈景润”孤身一人,抱膝坐在操场的看台,下面是数千正在排练开幕式的学生,站成了整齐的队列。
  第一个数字“2”就在这时候,从队列第二个学生头上跳起来,越来越大,闪闪发亮。2之后是2、4、6、8……所有的偶数跳了上来,操场开幕式的学生有一半突然变身为小白喵。
  陈景润皱皱眉头,第二个数字“3”又在操场上升起,跟在3后面的是3、6、9、12……
  接着是5、7、11、13,这些质数纷纷带着他们的倍数飞升,操场上没变成小白喵的学生越来越少,再然后,操场变成了无限,学生的队列也变成了无限,穿出了北京,穿出了中国,队列再进入太空,成为茫茫无限。数字还在不断飞升,当飞升的速度快到人眼难以识别时,数字变成了公式,公式再叠成组……
  描述到这个时候差不多就可以了。
  影片的高潮之后,到全片结束,是唐华之前提的“找彩蛋”时间段。
  1+2的证明公布之后,学术界大为惊讶,国人对数学的热情也高涨起来,中科院的门口就挤满了前来宣称“我发现了XX定理”“我证明了XX定理”的人。
  “我证明了1+1!我比陈景润更进一步了!”一身皮袄子皮帽子,东北老农民装扮的苏步青挤上来。
  “我证明了大费马定理!”一身脏兮兮的工作服的华罗庚扮的民科嗓门更大。
  “相对论是假的!这是我的证明!”杨振宁举着牌子上书“我证明了相对论是假的”。
  “宇宙不是三维的,是十一维的!”列夫·朗道也不情不愿地出场了,和杨振宁一样举着牌子。
  “啪!”
  王炳彧(《地道战》中的老村长,高传宝的父亲的扮演者)一拍桌子。
  他是中科院的看门老大爷。
  “你们说证明就证明啦?谁知道你们是不是诈唬?这里面住的可都是大科学家,你们浪费他们宝贵的时间,成何体统?”看门老大爷训斥道。
  “我们都是科学研究者!”“我研究了二十年相对论!”“1+1=2的证明非常绝妙!”
  “停停停,你们嘴上说的,凭什么要我相信?你们要是吹牛皮混进去了怎么办?我觉得那,你们的水平未必有我厉害!”看门老大爷拿出几张纸,“这是我出的几道题,我来试试你们是不是搞数学的那块料。做得出我的题,就放你们进去,做不出来,那可就对不起喽。”
  电影还特地给了看门老大爷的试题纸几个特写,都是初高中数学题和物理题。
  一人一张。华罗庚、苏步青、杨振宁、朗道假装自己面对这些“难题”抓耳挠腮无从下手的样子。
  ……
  “这一段情节啊,不是简单的彩蛋,它是彩蛋中的彩蛋。”唐华解释道。
  周璇:“还有第二层?第一层我都看不太明白。”
  唐华:“第一层呢,就是这些大科学家友情客串民科,反差出来了笑果也就出来了,给大家乐一乐。第二层,是朗道举着的那块牌子。这牌子上的字还是我定下来的……这电影不管上映以后票房怎么样,过个十年,绝对会成为经典。”
第114章
八百到一千枚核弹头差不多够用了
  “3月1日到3月31日,上海-苏州-无锡的公路日均通行汽车量达到16132辆,其中峰值出现在3月4日,也就是元宵节后的第二天,苏州-上海国道日通行18540辆。”
  “3月4日的日通行汽车类型,主要还是卡车和农用车,新年伊始各行业的物资调运都多了起来。但公交公司增开了很多大型和中型客车也是重要的原因。”
  “北方就是北京到天津的快速路,整个3月份日均通行汽车数也突破了15000辆。”
  “由此造成的影响,是公路的平均行驶速度下降,大家都抱怨出城了还堵车、或者车开得很慢。同时是交通事故上升,今年3月上海-苏州国道的交通事故率比去年3月上升了87%。”
  “从1967年到现在,东部地区几条热门的国道,日均通行汽车数都已经逼近了15000辆。按照国际通行的处理方法,当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在15000辆以上时,适宜修建全封闭、立交式的专用汽车快速道路,供专供汽车分向行驶、分车道行驶,也就是高速公路。”
  国家计委,交通部长孙大光汇报今年以来交通运输系统遇到的新问题。
  现在的交通部只管水运、公路,民航由空军管理,铁路有铁道部。不过就公路这一摊子事,也够交通部头疼的了。
  李复春仔细看几个省区的交通汇报,看了一会儿感慨道:“美国是20年代小轿车快速普及才催生了高速公路,没想到我们现在没多少小轿车,公路也拥挤得要修高速公路了。但这个高速公路好像很贵。”
  唐华:“京津快速通道的路基建设标准是很高的,但关键是不封闭,任何时候都可能有横穿公路的行人和农用车、马车。要搞成封闭式道路的话,那就要建设汽车立交桥、还要隔一段距离建设行人立交桥。除此之外,高速公路体系还要划分主路和辅路,因此把快速通道翻新成高速公路,工程量也很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7/8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