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1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488

  对于这个协议,杜炜逸非常赞成,甚至比公司的其他管理人员,还要热衷。
  他深深知道,能够请到科中大,来帮助中华制造完成产品研发,是多么的不容易。
  这可是国内最顶尖的理工科学府,其地位不亚于美国的斯坦福。
  若是谁便那个公司捧出五十万美元,就能让斯坦福的顶尖物理专家,替企业做技术开发的话,估计硅谷那些科技公司ceo的嘴都要笑烂,排队的人群,足以将斯坦福围上好几圈。
  而且国内高校与国外大不一样,他们只服从政府指令,并不需要搞什么商业研发。如果没有这次对方主动联系白云天,中华制造根本连人家的门都进不了!
  如果这次联合研发,能让中华制造与科中大结成长期合作关系,那就太幸运了!
  莫校长三人离去后,中华制造这边的研发,仍在按部就班进行着。
  在此期间,一件影响到中华制造快速发展的事情发生了。
  “我们的销售人员发现,现在外面出现了其他厂家,仿造的变速自行车!”
  严季和满头大汗出现在公司办公楼,找到白云天,当头就是一句话。
  “确认是仿造我们的?”
  白云天正在绘图,听到他如此说,迅速保存了图纸,放下手中感应笔,正色道。
  “确定!”
  天气炎热,严季和跑得汗流浃背,也不见外,端起桌上白云天的茶杯就咕咚咚灌了大半杯下去,然后才放下水杯,用手背抹去嘴边水渍,开口道:“我们询问了销售的地点,然后派人过去买了两辆回来,发现对方完全仿照了我们早期的做法。仿造的变速车,同样是用普通单车加装了变速器改造而来,只是他们参考了我们现在的型号,是前后级变速,比我们当初只有后变速稍微好一些……”
  白云天双手互握,撑着下巴,沉思了一下,问道:“既然跟风者已经出现了,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应对?”
第一百六十八章
考验与机遇
  “严总,请喝茶。”
  方佩玲端来一杯茶,放在长藤椅前的茶几上。
  她对严季和并不太熟悉,但也知道对方管理着中华制造如今最赚钱的变速车项目。
  听说市面上出现了仿冒货,她又是气愤,又是担心。
  从改革开放以来,因为一个产品而迅速兴旺,然后又因为出现大批仿冒者,而经营日益下滑,然后突然消亡的企业,她听过太多太多了。
  最早的时候,有农户种苹果树赚了钱,然后附近十里八乡的农户就一拥而上,漫山遍野都是果园。结果等果实成熟,由于太多,价格大幅下滑,甚至卖不出去,最后都烂在地里,让跟风的农户欲哭无泪。
  果树如此、鱼塘如此,各行各业无不如此。
  不知道能赚钱之前,大家都不去做。一旦发现那一家,靠着它赚了大钱,立即所有人都蜂拥而至,全都抢着去做,最后导致大家都赔钱。
  这样急功近利的心态,作死了一个个曾经兴旺的行业。
  现在,又轮到了变速自行车。
  中华制造会不会像过去那些先行者一样,被无数低价倾销的竞争者给挤垮,最后惨然退出呢?
  她心中很是惶恐。
  她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很害怕企业会因此而经营不善,倒闭破产,而她也跟着失业。
  她不知道。
  她只能期望,白云天这个带领中华制造走到如今这个辉煌的高度,许多奇迹的创造者,能够给她一个安心的答复。
  白云天对于仿造者的出现,一点也不惊讶。
  进入到了九三年,国企的经营一点也没有好转的迹象,反而有加速滑向深渊的迹象。
  现在是连国家都不管了,银行彻底断绝了贷款。
  这些企业之所以还没有倒闭,只是因为还没有国企倒闭的先例,谁也不敢负这个责任,来破这个例。
  再说,破产了又怎么办?
  不解决好职工的再就业问题,破产除了将职工由疑似失业,彻底变成失业,让社会更加动荡以外,根本没有任何用处。
  走投无路的企业,也知道无法再依靠国家,都在做最后一搏,试图靠自己的力量从泥沼里挣脱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如今正热销的变速自行车成为仿造对象,简直是再正常不过了。
  说实话,以国内跟风的速度,中华制造能够安安心心独家经营,挣了大半年时间的钱,到现在才出现仿冒者,已经让他感到很惊奇了。
  出现仿冒者不奇怪,关键是己方会如何应对。
  白云天抓起电话,给杜炜逸打过去:“炜逸,严季和在我这里,他说市面上出现仿冒的变速车了……,嗯,好的,我们等你!”
  放下电话,他让严季和坐下。
  “杜炜逸马上就过来,你等等,他来了我们再一起谈。”他平静道。
  他的镇定,感染了严季和、方佩玲,两人紧张的神情都有所缓和。
  杜炜逸来得很快,听脚步声,他几乎是一路小跑着过来的,一进门看到严季和,就急不可待地问出一串问题:“怎么回事?出现仿冒货了?是哪里生产的?卖多少钱?”
  “坐,坐!不要着急,慢慢来!”白云天安抚道,“变速车虽然是我们最赚钱的项目,但并非唯一的项目。电动自行车的产量、销量都在快速攀升,现在我们自产、联营的电动自行车,月销量已经快达到五千辆。生产组装电动车的合作厂,每月也要从我们这里购入两千多套电机、电池,即将要追上变速车的利润,所以我们并不是没有退路。出现别家的变速车虽然要严肃对待,但没必要紧张!”
  “我知道!”杜炜逸做了几次深呼吸,让心情平静下来,然后首先问白云天道,“电动自行车方面,不会也出现仿冒货吧?”
  对于中华制造而言,变速车算是“落伍”的产品了,虽然很赚钱,但远没有电动自行车的远期效益更值得期待。
  单是变速自行车还好。
  要是电动自行车,也出现仿冒货,那中华制造要面临的形势,就太严峻了。
  “不会!”白云天给了一个肯定的答复,“新型电机、电池的核心工艺掌握在我们手里。没有这两项技术,国内的厂家做不出成熟的电动自行车!他们要做,就必须从我们这里购买电机、电池!”
  “那就好,那就好!”
  杜炜逸、严季和,门口办公桌后的方佩玲,都是长出了一口气。
  “好了,老严,你把情况再跟杜总说一遍,具体一点,刚才你说得太模糊,我也没听完全。”白云天抬抬手,让严季和介绍一下详情。
  “好的,首先是我们的销售人员……”
  严季和将具体的过程重复了一遍,这次他说得更详细,包括变速车的样子、涂装、标牌、产地等等,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说明。
  听完他的叙述,杜炜逸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如白云天刚才一样,问道:“这件事,你们有没有应对方案?”
  白云天微微点头。
  这才是一个总经理应有的态度。
  集团管理,就是各自负责自己的工作。如果下属任何事情,都要向上级求助,拿不出自己的意见,那这样的管理者毫无存在必要,应该立即撤换。
  杜炜逸毕竟出身于金融世家,又在英国接受过商业管理的学习,接触过很多商业案例。在度过初期的慌张之后,又有白云天的安慰,他很快稳定住情绪,明白不是立即给出解决方案,而是应该先考察自行车厂的应对能力。
  严季和没有迟疑,立即回答道:“关于其他厂,介入变速自行车生产,白总以前就给我们打过很多次预防针了。所以对于这次出现的竞争者,我们首先确定:我们不主动跟对方展开恶性竞争,不搞降价促销!”
  “不降价的话,你们怎么应对人家竞争?你说了,他们的零售价才两百八十多,比我们整整便宜了一百块!”杜炜逸追问道。
  “我们也会降价……”
  “等等,你刚才才说不降价!”杜炜逸立即抓住他话里的漏洞,逼问道。
  “不是像他们一样降价……”严季和毕竟年轻,加上脑子里没有组织好说法,被他一逼问,说得越来越乱。
  白云天手托着下巴,注视着他们,并不帮严季和解围。
  这次竞争者的出现,既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机遇,是对中华制造的,更是对严季和的。
第一百六十九章
应对
  中华制造不会永远独家经营,竞争者迟早会出现。国内的厂家竞争力薄弱,提前与他们展开低层次竞争,逐步适应市场经济,才有可能应对未来更加残酷的国际环境。
  “等一等,让我捋一捋,现在脑子有点乱……”
  严季和被杜炜逸一通追问,有点狼狈,举起手,示意让他思考一下,组织好该怎么说,再接着继续。
  “可以!”
  杜炜逸并不咄咄逼人,给他足够时间考虑,转向白云天道:“云天,那个科技进步奖,你有什么想法?是以我们的名义参评,还是以航仪厂的名义送审?如果用中华制造的名义参评,我们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基本没什么可能。市委葛书记给我打电话,希望我们考虑一下,是不是把送审单位改为航仪厂……”
  “不行!只能用我们的名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