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2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2/488

  一千万,就是入场券!
  但门票买了,能不能选到自己中意的企业,那又是另一回事了。或许花了一千万,给他的选择却只是一堆无可救药的烂摊子,那这钱也就等于打了水漂。
  杜炜逸一脸严肃,想起车上白云天说的话,按照他的要求,在名单中迅速查找起来。
  申请改制的企业相当多,不下上百家,这些大都是经营不善,濒临破产的中小企业。
  但在其中,也有少数让他脸色为之一变的大中型国企。
  他的手指在名单上才滑了几下,就迅速停下来,惊呼道:“苏城电视机厂也要改制?”
  他在内地一年半,又经常接触各局处领导,对苏城的情况非常熟悉。
  苏城电视机厂,是国内最早的电视机厂,原属军工企业,七十年代移交给地方,曾多次荣获国家、电子工业部、省表彰。生产的孔雀牌电视机享誉全国,是与首都的首都牌、临海的金星、飞跃、凯歌同等级的优质品牌,深受用户喜爱。八十年代,光是一张孔雀电视的电视机票,在外面就能卖到五百块钱,可见其之畅销。
  它生产的彩色电视机,品质优良,甚至出口到了海外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光是九零年一年,就对外出口二十一万台,创汇一千两百万美元。
  可以说,这是苏城的一家明星企业,更是与香雪海冰箱、春花吸尘器、长城电扇同列为苏城的四大名旦,是苏城一张值得骄傲的名片。
  可是想不到,连这样的企业,居然也要改制了?
  他震惊,而又不敢相信。
  杜炜逸仅仅短暂的失神之后,就立即毫不犹豫指着这个名字,朗声道:“我选这家企业!”
第二百九十一章
要地
  杜炜逸毫不犹豫就选择了苏城电视机厂。
  苏城电视机厂可不是一家小厂,占地规模足有五万六千平方米,面积仅比原来航仪厂略小一点,拥有干部职工两千人,其中包括了近三百名技术人员,吃下来一点也不吃亏。
  而且这家厂虽然大,一年创造的出口额就高达一千多万美元,但从申请表上看到的数据,实际的固定资产却并不高,仅有五千三百万。
  以中华制造的体量,完全可以一次性全部吃下。
  于淼探头过来,看了一眼,然后面无表情道:“这个厂不算。”
  “为什么?”
  杜炜逸有些不高兴了,他可是掏了一千万的门票,才换来一个机会。事前说了任他选,结果选定了又说不算,这是把他当凯子耍?
  于淼看出了他的不悦,快速解释道:“苏城电视机厂在九二年,就开始跟荷兰飞利浦公司协商合资事宜。如今双方已经达成了合资协议,现在提申请只是走流程。”
  杜炜逸怒气稍平。
  既然人家早就达成协议了,自然不可能允许他破坏。再说和飞利浦比起来,市委方面肯定更看重对方,就算想虎口夺食,上面也不会支持。
  他看看密密麻麻的企业名录,也懒得再看了,直接问道:“除了苏城电视机厂,还有其他生产电视机的企业吗?”
  于淼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不明白他怎么执着于电视机厂,难道是拿不到手,所以想找个类似企业,跟对方打擂台?
  市委转让苏城电视机厂的股权,为的是引进国外资金、管理、先进技术,扶持出一个享誉全球的知名品牌,可不想看到苏城企业内部之间的争斗。
  他犹豫了一下,摇头道:“没有了。原来江南无线电厂曾经做过电视机,可是现在也改成船用通讯、救生用品了。另外还有个苏城电视机组件厂,主要是生产电视变压器、偏转线圈的,并不生产整机。”
  杜炜逸面色一沉,将文件原物奉还:“那就算了。”
  于淼第一次有些不知所措,面对文件,不知道是该接,还是不该接。
  看到杜炜逸并无作伪,葛书记都关切地坐直了身子“你一定电视机厂?为什么?”
  “哦,葛叔叔,是这样的。”杜炜逸阴郁依旧,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我们不是正在跟兵器工业总公司,合作研发计算机硬件吗?我们就想接手一家电视机厂,利用现成设备,改进工艺,转为显示器制造。现在既然没有,那我觉得没有必要再看其他的了,毕竟贸然进入不熟悉的领域,并不是件好事。”
  “不如你再考虑考虑。其实这次改制的企业里,像刃具厂、重机厂、电机厂这些,跟你们业务也是有关联的。你们不是注重提升制造能力吗,我觉得这些企业对你们应该有一定的补充。”葛书记劝说道。
  杜炜逸面带难色,遗憾道:“葛叔叔,您是知道的,公司现在关注的重心,是在计算机制造上,实在没有太多的精力转向其他方面。若是市委方面有心,与其给我们不想要的企业,倒不如多给我们一点地,拓展一下企业的规模。”
  葛书记不想他竟提出这个要求,一时反应不过来。
  他找杜炜逸来,主要目的是希望让中华制造能够接手一两个困难企业,减轻一点负担。
  结果杜炜逸二话不说,就捐了一千万,倒让他有些舍不得推却。但正因为如此,当杜炜逸明确表示不愿意接手这些困难企业的时候,他反倒不好强压对方接受。
  他想了想,中华制造地处郊区,地不值钱,给他点地也不算什么。
  于是,他便和蔼地说道:“小杜啊,这些企业呢,现在经营很困难。你们中华制造作为苏城的制造业龙头,是不是也能帮市里分担一点压力,你看呢?至于厂区扩建,我也听说了,你们好几个厂都挤做一块,用地是有些紧张,我看在适当的条件下,向外扩展一下,完全是应当的!”
  老狐狸,之前还说得像是奖励我们一样,结果我们不要,还非要硬塞给我们。
  说来说去,不就是兜不住了,想让我们扛雷。
  杜炜逸是真心不想要太多烂企业,可葛书记软硬兼施,表示不接手困难企业,就不同意中华制造扩展地盘。
  “能给我们多大的地?”杜炜逸还没想好,白云天先在旁边询问道。
  有人出来打岔,还是中华制造内部的不同声音,现场的僵持一下就被打破。
  葛书记、于秘书都松了口气。
  不怕你狮子大开口,就怕你无欲无求。
  果然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葛书记正对着白云天,笑眯眯道:“你们想要多大?”
  “有地图吗?”白云天问道。
  “有,有!”于秘书飞快找来一张大幅的苏城行政区划图,摊在桌上。
  几个人凑过去,在上面找到了中华制造所在的位置。
  地图上,城区与中华制造相距近十公里。京杭大运河苏城段,从中将两地一分为二,一在其东,一在其西。
  数十条河流纵横交错,又将两者之间的土地分割成了一块块棋盘状的小方块。
  中华制造三面环水,形似孤岛。
  南北两端,还各有一块长方形的地块,与之相接。而在右上、右侧,同样是两块四面环水、方方正正的地块。右下方,则是一条东西向的长条状地块,一直延伸到了何山公园。
  左侧隔水相望,倒是一整块平地,被观音山、高景山、白马涧等,几座不足百米高的小土山包在其中,成为一个小小的盆地。
  白云天仔细看了一会儿,随手在地图上画了个圈,道:“要不,把这块地都给我们好了!”
  他那一个圈,将南面、东面、北面,以及河对面的小盆地,全部都划在内。
  其面积,粗略一看,也有四、五平方公里。
  杜炜逸一看,咧嘴笑起来。
  “不行!这绝对不行!”
  没等葛书记发话,于淼看到他划的这个面积,脸都绿了,直接叫了起来。
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们要打造计算机工业园
  于秘书当然不是在喧宾夺主,而是发挥秘书的职责,挡在领导面前,充当缓冲垫。
  他作为一个秘书,怎么说都没问题,大不了自打嘴巴,认错便是。
  但葛书记可是市委书记,不说一言九鼎吧,也不是能随便表态的。只要是表了态,哪怕是为了维护自身权威,也只能坚持到底。
  所以有些话葛书记不方便说,于淼就要替他说出来。
  “为什么不行?难道是太大了?”杜炜逸跟他较为亲近,说话也就比较随意,笑嘻嘻道,“不是说正在筹建的新加坡工业园,就有两百八十多平方公里吗?我们这才只有它的百分之一多一点,有什么不合适的?”
  “这怎么一样!”
  于淼没好气道:“你别说不知道。这个项目,可是副总理亲自去新加坡,跟人家谈的,这是国家投资行为!这怎么能混为一谈!”
  “好,咱们不说国家投资,就说私人投资。有香港投资商过来,说要投资一个高尔夫球场,你们说批就批了。一个高尔夫球场,可是占地要整整一平方公里。我们企业为了生产,想要一点地,却被你们找各种理由来为难?这是什么道理!”杜炜逸半是开玩笑,半是认真地提高了嗓门。
  葛书记事不关己,坐在一旁喝着茶,像是没听见一般,淡然平静。
  “炜逸,你不要胡搅蛮缠。人家那是投资,你这是扩建,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好吧!”于淼被他咄咄逼人的气势,压得有些招架不住,气恼道。
  “合着我们一年为苏城创造几个亿的产值,你们还看不起了?来来来,我们比比,苏城去年的总产值是多少,我记得好像是四百个亿吧?你算算,我们的年产值就占到了苏城总产值的百分之……”
  “一点二!”白云天在旁心算出了结果。
  “对!你看,我们一家企业,创造的产值就占到了整个苏城百分之一点二的比例,难道不应该给我们一些优惠?”杜炜逸理直气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2/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