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2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9/488

  反正中华制造已经给这些人保住了后路,让他们能够保证基本生存,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公关部也做了工作,邀请他们来公司参观,了解到公司的强大实力。
  至于这些人能不能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追随中华制造,与公司一同腾飞,全看他们自己的选择。
  “没错!随着我们业务范围的扩展,技校再也不是专门为航仪厂提供具备初步机加工技能教育的初级机构了,而是要满足公司的需要,为公司培训出机械、电子、半导体、通讯、车船制造、材料制备等各方面的人才。
  我希望,未来技校可以因应公司发展需要,源源不断地向我们提供具备极高技术水准、拥有前瞻性发展眼光的实用性人才!
  所以我们要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一次大规模招生。
  现在国企经营困难,许多职工下岗,其中不乏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我们可以在广告中承诺,这些人一旦毕业,保证分配工作。并且按照其结业时的水平考试,分别给予八百至一千五的起薪点,来将这批优秀人才尽可能的吸引过来,经过培训之后,为我所用!”白云天肯定地说道。
  “对啊!现在下岗的这么多,通过包分配的方式,把优秀的人才都吸引过来,这是个好主意,你这个点子太好了!”杜炜逸右手握拳,一敲手掌,兴奋道,“不光是技术人才,管理方面、销售方面的人才也可以招。公司现在职工的人数虽然上去了,可是质的提高确实不多,在海外销售拓展、市场开发方面,大陆干部的锻炼都不算太成功,正好借此机会多招一批,作为储备干部!”
  “那行,你看着办就好!”白云天想想,也认可道。
  “可是我们有足够的教学楼、教师、教学设备吗?还有教材怎么解决?”杜炜逸想想,又迟疑道。
  技校原来是航仪厂内,一个很小的附属机构。
  它成立的目的,只是为了给退休职工一个发挥余热的场所。同时帮助培训一下职工子弟,让其拥有最基本的工作技能,不致于进了厂以后,还是什么都不懂,造成生产事故。
  中华制造接手时的技校,就一个院落,里面放了几台旧车床、几张钳工工作台、一台焊机、几台砂轮。教师连同技校负责人一共就十一个人,学生也只有二十来人。
  在于航仪厂合并后,白云天从总厂分出了一万平的地方,交给技校用于扩建。
  扩建尚未完成,仇副总他们就来了,将教学楼当成了他们的宿舍。
  前段时间离开后,才进行了最后的收尾工作。
  如今的技校,共有一栋五层教学楼、一栋实验楼、两座小型实验车间,三十来名教师,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按照白云天的计划,基本就是一所缩小型的专科学校,包含了化学、光学、医学(主要集中在大脑及神经生物研究上)、精密机械制造、自动化、计算机硬件开发、软件开发、网络及信息工程等近十个学科及院系。
  现在杜炜逸还要加上管理、销售,那就更多了。
  “考虑到毕业后包分配,所以各专业的研究员我打算招两百来人、工程师三百来人、普通技术人员一千人左右。这样统计起来,大概要招以前六七百的学生。
  教师么,向全国招聘吧,眼看就要暑假了,应该会有人心动过来看看。广告中留下人事部的电话号码,如果对方是在校高校教师,我们可以报来回车票!重点高校的教师,我们当场聘用,其他高校的教师,将资料送给我,由我来判定。
  至于教材,已经准备好了。录用之后,我会组织一个月的短期培训,以让他们熟悉、掌握教材。”白云天在计划之前,就已经有了腹案。
  “那这批教师的薪酬标准呢?你打算给多少钱一个月?”杜炜逸问道。
  白云天凝重道:“我希望聘用的教师,最少都是讲师这一级的水平。讲师的工资,就定为一千二;副教授级别,工资为一千五;教授级别为二千一!”
  “你这标准可够高的,都和研究员一个水平了!”杜炜逸倒是不觉得吃惊,笑道。
  在西方,大学教师至少都是中产阶级,少数教授月薪资甚至达到数十万美元。
  只是国内又不一样,白云天给出的工资,最低都比平均工资高了一倍半,虽然拿的钱只有国外同职业的十分之一乃至更低,但也妥妥的属于高工资了。
  “要想吸引优秀人才,就要舍得投入!”白云天耸耸肩,理所当然道,“这钱我出!”
  虽然他是公司绝对大股东,可是杜炜逸入股,也是想着赚钱。眼见他大笔大笔不见回报的投入,难免对方心中会有想法,所以他打算用自己的钱,来维持技校开支。
  “这是公司的机构,没道理只是你一个出钱!”杜炜逸摆摆手,颇有兴味地看着白云天,轻松道,“我不在乎钱!我家的钱,已经够我几辈子都花不完了,挣再多,也就是个数字。我只是看到你明明平时那么节俭,但在各种看不到回报的项目上却非常慷慨,觉得很有趣。我想你一定是有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等着去实现。我现在就想看到,那是怎样一个远大的目标,值得你这样付出?”
  白云天看向他,微笑道:“我说,其实我打算用最快速度,将科技提升到可以离开地球,然后殖民外星球,你信吗?”
  咻!
  杜炜逸吹了一个响亮的口哨,一下子从慵懒的状态坐直了身子,兴奋地搓着手道:“真的?如果是真的,那就太好了!我在这个小小的地球上,早就玩腻了。要是能移民外星球,请一定要带上我!”
  “那你可要全力支持我!”白云天笑吟吟道。
  “当然!当然!我什么时候没支持你了,不管是有理的,还是没理的,只要你说的,我从来都全力支持!”杜炜逸笑得嘴都合不拢,脑洞大开道,“真的可以移民外太空?那个空气的问题怎么解决?我们是移民月球还是火星?你说外面有没有外星人?我们会不会跟他们发生冲突?”
  白云天看着像是找到了一个非常棒的玩具一般,兴奋难耐的杜炜逸,没好气道:“当然有外星人!难道你以为,这么大个宇宙,就只有我们?”
  “有道理!”杜炜逸一点也不害怕,一拍手,“那我们要建一艘带激光炮的太空船,要不然碰到外星人进攻,我们就完了!云天,你放心大胆地去做吧,我全力支持你!”
  “什么都支持?”白云天定定地看着他。
  “什么都支持!”杜炜逸一脸坚决,“哪怕是和所有人为敌!”随即,他就涎着脸道:“但你走时,一定要带上我啊!”
第三百零二章
广告
  “封老师,这么早就上班了啊?”
  “石老爷子,您早,刚遛弯儿回来?我这不单位还有点儿事,所以早点去。”封存道向租住院落的石大爷打声招呼,骑上他那辆自行车,就奔学校而去。
  封存道是留校老师,不过似乎是得罪了领导,这都留校五六年了,还是个小小的讲师。
  不管他再努力,课讲得多好,可是下次提助教也没他的机会。
  如今他眼瞅着也快三十了,因为职称上不去,工资又低,除了一个华清大学老师的身份,就是一穷教书的,以至于他谈了好几个对象,都没成。
  就连分房,也从来都没他的份,只能在校外租房子住。
  四百六的工资,去除每个月一百二的房租,就只剩三百四,勉强够自己吃食,添置什么电器都是妄想。
  有时候,封存道都在想,要不再读一个博士,兴许就能解决职称问题了。要实在还不行,那就干脆学其他人,出国去算了。
  只是他实在不想走。
  离开自己的国家,去到别人的地盘,给人点头哈腰当孙子,他不乐意。
  洗盘子就算是挣得再多,他也不想去。
  算了,他现在的工作,虽然挣得少点,可是活得舒坦。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和那些去了地方企业的同学比起来,他还算混得不错了。
  “师傅,来份儿《足球》,再给我来份儿《体坛周报》!”路过报摊儿,他停下车,买了一份《足球》和《体坛周报》。
  事业上没有起色,他就只能将感情移向别地,迷上了足球。
  “靠!谁他妈这么缺德,登这么大一版的广告!”
  他架着自行车,打算先瞅一眼,看看甲级联赛国安和八一的报道,结果摊开《足球》,首先就看到一大版广告,足足占了一半的版面。
  “今儿这五毛钱亏了,全看广告了!”
  换了一份,还是一样,头版下方大半的页面,全部等的是广告,而且是一家。
  不知道对方花了多少钱,连《足球》、《体坛》这样的报纸,都买了头版。
  他嘟囔着,视线无意中从广告上一掠而过,然后找到了昨天各队的比赛结果,正打算看看国安目前排名,猛然一顿,愣了约有两三秒钟,然后迅速将目光向下转,重新回到那则广告上。
  广告一半,等的是一所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广告,他快速跳过去,看向另一边。
  这边刊登的内容要少得多,前面是公司的简单说明。
  中华制造?
  这名儿起得霸气,可没听说过。
  但仔细一看简介,生产的宝马电动自行车,他想起来了。这车他看很多人骑过,确实是好,做得漂亮,骑起来也悄无声息,一扭电门就跑得飞快。
  他也曾羡慕地想要买一辆,可摸摸空瘪的钱包,只能望而兴叹。
  一辆简装型,就要一千五,这钱够他存一年的了。
  原来是卖宝马电动车的厂家啊!
  再看下面的简述,把他都吓住了:自主研发的数字仪表,居然卖到了欧美;自主研发的386计算机主板,也卖到了欧美,而且深受好评,订单如潮?
  出于对大报的信任,他倒不认为这是吹牛,只是震撼对方的技术实力,居然能让外国人都挑大拇指,说“中国人真棒”,真是太了不起了!
  来不及深思,他快速拉到下面,对着招聘信息仔细阅读起来。
  中华制造下属的职业技术学校,向全国招聘优秀教师,包括了化学、光学、医学、机械、电子、半导体、管理等等十数个专业。
  这都不重要,对方还给出了教师薪酬:最低讲师一千二、最高教授两千一!
  一千二啊!
  足足比他现在的工资高了两倍!
  封存道不敢拿教授级别的工资来比,但即便是讲师级,也是他现在收入的三倍!
  他的收入包括月工资、价补、独补、洗理、医补、工龄、粮油补、校内工资,等等杂七杂八十好几项,可是加起来,也才四百六十二!
  都说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可是教师也要吃饭、也要娶媳妇,四百六十二的工资,连平均工资都不到,这让他怎么活?他现在过年都不敢回,就怕老家的父母用祈求的眼光看着他,想问又不敢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9/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