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2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9/488

  “苏城是座美丽的城市,也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尤其是中华制造,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我很高兴能够在这里,与葛书记再次见面。”范德瓦尔很懂国人喜欢听什么,投其所好地称赞道。
  “谢谢,我们做得还不够,要想快速发展,还需要吸引更多的外资来苏城投资建厂,这正是我们要解决的。”葛书记谦虚道。
  和范德瓦尔寒暄几句,葛书记转向杜炜逸、白云天,神情复杂地看着他们,第一次主动迎了上去。
  如今的中华制造,已经不再是他印象中那个几百人的小厂。不谈它创造的巨大产值,和吸引来那么多国际巨头的本事,光是它现在九千来人的职工人数,就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大型企业,甚至是特大型企业了!
  这样的企业,在苏城都只有几个,而且全部是部属、央属的重点国企。
  仅用了不到两年,中华制造就飞速成长起来,与这些部属、央属企业并肩,成为苏城举足轻重的支柱性企业,连他也不能不放平姿态,重新正确认识对方。
  “我一直看好你们,可还是一次又一次被你们所取得的成绩震惊。
  这一次,外事办报告说,几乎全球著名的电子企业都申请入镜,我就直觉到,肯定是你们又取得了一项技术突破,而且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技术突破!
  整个苏城,哪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只有你们!
  但在临来的路上,我还是有些怀疑,想怎么可能,你们一家刚成立不到两年的企业,怎么就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
  可刚才看到飞利浦范德瓦尔先生的身影,我就知道,我的直觉是正确的!”
  他的话语中,还是会不自觉带着一点官腔,但是却从所未有地放下了架子,用平等,甚至是有些亲热地态度,表示了对中华制造的亲近态度。
  那句“一直看好你们”,更是隐晦地表明,他是支持中华制造的。
  白云天与杜炜逸相视而笑,心中感到格外的快慰。
  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创业,不断开拓发展,他们终于有了让市委书记也不得不正视,需要交好的力量!
  这种成就感,无以言表。
第三百一十六章
葛书记的要求
  杜炜逸邀请葛书记进去,但他却主动提出,想到处走一走,看一看,特别是那片刚划归中华企业的地块。
  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白云天、杜炜逸等人只好陪着他,兴致勃勃地四处走走看看。
  首先就是马路对面的临时宿舍。
  葛书记饶有兴致地看了红砖小楼,询问了能够住多少人,还请来了兵器工业总公司建筑公司的工地负责人,向他询问小楼的建造情况,勉励了几句。
  “你们的用地,很紧张啊!”问完,他说了句让白云天、杜炜逸一头雾水,不知所以的话。
  随后,他上楼走进了职工宿舍,和碰到的新华厂职工们亲切地攀谈了几句,鼓励他们要努力适应新的环境,在新的岗位上好好工作,做出成绩。
  完了又过桥,去对面的厂区看了看。
  这个四面环水的地块,面积为三十九万余平。
  眼前看到的地块上,已经建起了两座厂,一个是中华制造设备有限公司,另外一个则是显示设备有限公司。
  两座厂,就将这个地块占了一大半去。
  一行人在外面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杜炜逸一路解说,但没有带他们进厂观看。除了范德瓦尔有些心痒难耐的样子,葛书记等人笑容不减,完全是客随主便,杜炜逸带他们看哪里,他们就看哪里,并未强求。
  “我记得你们申请上说,这块地是用来建设晶元厂、芯片厂、封装厂的吧?”葛书记看完以后,疑惑道。
  “当初是这个计划,可是计划没有变化快。”白云天不等杜炜逸强拗,叫苦道,“原来的组件厂,只是生产线圈等组件,就用了一万多平的地。我们现在要建一个正规的电视机厂,就需要有显像管分厂、电路板厂、组装厂三个分厂。其中光显像管厂,就需要玻屏一车间、玻屏二车间、荫罩车间、阴极热丝车间、电子枪车间、抽真空车间、组装车间、辅助车间等近十个车间。我们现在显示设备有限公司,总共用了十九万平的地,才勉强将这么多车间容纳下去,可是受限于面积,产量根本高不起来……”
  范德瓦尔一直再通过翻译,倾听着他们的对话,这时忽然出声问道:“你们现在每天生产的显像管能有多少?我是指那种纯平显像管!”
  “现在是试生产阶段,工人还在熟悉设备,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在优化工艺流程,日产显像管大概有八百来支吧。主要是工艺还不完善,良品率只有百分之六十二点几。”白云天斜睨了他一眼,故意说道。
  “太低了,太低了!这点产能,根本没法供应其他厂商。”范德瓦尔沮丧地连连摇头。
  葛书记也看出来了,原来这个显示设备有限公司,就是吸引各国电子巨头过来的主要原因。
  “良品率只有百分之六十二,是不是有些低?”他不解地问道。
  “不低不低!这种新研发出来的技术,能够达到百分之六十二的良品率,我们已经非常惊喜了。正常来说,百分之二、三十,甚至更低都不奇怪。”听到翻译传达的内容,范德瓦尔对着杜炜逸等人一挑大拇指称赞道,“只是他们的设备可能还有些落后。如果采用最新的生产线,这样面积的工厂,日产能应该可以达到五千支以上!”
  “采用最新技术的生产线我们一来买不到,二来也买不起。好在这座工厂的所有设备,全部都是我们国产的,只要有必要,完全可以再扩建。”杜炜逸抢过话头道。
  葛书记心中一动,向杜炜逸招了招手,让他到一边说话。
  “那些外国企业,是不是就冲着你们这个厂来的?”葛书记压低声音问道。
  “是不是ibm、索尼这些企业?”杜炜逸得到了葛书记肯定的回答,就笑道,“那就是了!”
  “你刚才不带我们进厂里,就是怕让这个荷兰佬看到关键之处吧?这个厂有什么特别之处?”葛书记笑着点了一点,然后虚心请教道。
  “不进去,主要还是不想大家辛苦。”杜炜逸看着葛书记眼中的笑容,承认道,“好吧,其实就是防着那红毛鬼子呢。主要我们最新研发的显像管,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纯平面的显像管,可以说是颠覆全球现有显示设备格局的技术,任何一家彩电、显示器生产厂商,都不惜代价想要得到它!”
  葛书记倒吸一口凉气:“你说的是真的?一个显像管,就能颠覆全球显示设备格局?”
  “那是自然!”杜炜逸比划了一下,原来的球形显像管和现在纯平管的屏幕,道,“如果这两台彩电放在您面前,您会买哪一台?”
  “我懂了!”葛书记是真懂了。
  如果没有纯平管,那么球形管的显示器、彩电,照卖不误。可是纯平管一出来,用户知道这个消息,再在广告、宣传中看到它的实际效果,傻子才会再掏钱去买球形管。
  原来生产球形管的厂商,若是不及时跟进,说不定就会被市场淘汰,直接出局!
  杜炜逸说纯平管会改变显示设备格局,一点也不夸张,完全是事实。
  那这个筹码就大得可怕了!
  全世界,一年要销售多少台彩电、显示器,葛书记没有调查不清楚,但数量绝对要用千万来衡量。
  假设每台彩电算两千人民币,那就是千亿计的金额!
  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市场!
  难怪那些老外,都跟疯了似的,一窝蜂要涌过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得到这项技术,原来中华制造是真的拽住了他们的命根!
  听到这项技术如此重要,就连跟随在旁边的于淼,呼吸都变得急促了。
  葛书记再回头看显示设备有限公司,看到的已不再是一座白色的普通厂房,而是一座金山。
  “你们现在的产能太低了!八百台,能抵什么事?产能至少要扩大到两千台、三千台,越多越好!而且暂时不要内销,全力组织外销!我会联系海关方便,给你们最大的方便,税收也按最大的优惠来!”葛书记再不迟疑,当机立断道。
  “可我们就这么大,再扩能扩到哪里?”杜炜逸愁眉苦脸道。
  “这块地,不要再建什么机床厂了,全部用来扩建厂房!不够我再给你们批!”
  “那机床厂,还有以后的晶元厂、芯片、封装厂怎么办?”杜炜逸叫起苦来。
  葛书记转过身,双手叉腰,如同战场上指挥作战的将领,声音坚决地说道:“你们不是一直喊地不够吗?好,我给你们!旁边这个正方形的地块,我估了一下,单边大概有七百米的样子,总共就是接近五十万平左右。给你们了!”
  他再一转身,指着河西:“河对面那片地,从你们现在公司所在的那一段算起,一直推到高景山脚,全部都给你们,够不够?不够还有!”
  杜炜逸被这巨大的惊喜都快击晕了,连连点头:“够了够了!完全够了!”
  这两块地加起来,总面积绝对超过一百万平了!
  “那好!你要的我给你们了,但是我也有一个要求!你们必须办到!”葛书记严厉道。
  “您说!”杜炜逸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葛书记的要求绝对相当高。
  但再高他也要吃下去。
  实在是这诱饵,太过鲜美了。
第三百一十七章
碰上了硬茬子
  一架从东京飞往临海的737客机,呼啸着在临海虹桥机场降落。
  十几分钟以后,三名高鼻深眉的西方人,提着行李箱,脚步匆匆从航站楼内疾步走出。为首的是一名四十开外,身高一米九左右,穿着一身手工西服的棕发男子。
  外面,一辆蓝色的尼桑公爵王旁,一名西方男子高举着纸牌,上面用英文写着daveegalant字样。
  “boss,看那边!”棕发男子身边,一名略比他年轻一点的助手指着纸牌的方向,提醒道。
  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棕发男子很快就看到了那名高举着右手,示意自己位置的接机男子,带着手下,快步走过去。
  接机男子先伸出手:“加兰特先生,很高兴认识您。我是杰迪戴亚-伊登,是惠普中国区总经理。您在中国的一切行程,都由我来接待。”
  “好的,伊登先生,我们上车聊。”棕发男子彬彬有礼地跟他握了握手,然后打开车门,坐到了后排。
  两名助手打开后备箱,放好行李,一人打开了驾驶座的门,另一人转去了副驾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9/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