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2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2/488

  再比如机床的床身、导轨等所用材料,国内提供不了他所需要的材料,还不是只能干瞪眼。
  许多问题,国内厂家也看到了,但因为整体制造能力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哪怕知道应该解决,却缺少解决的方法、设备和技术积累,所以只能望而兴叹。
  这是由整体的材料、化工、机械制造、微电子等多种学科综合决定的。
  对于他的种种遗憾,周英祥等人是完全不知道的,知道也不会在意。
  对他们来说,一台国产数控机床,只经过了替换伺服系统、加装了温度探测控制系统,就提升如此之高,已经是非常之兴奋了。
  测试中,数控机床表现出来的超高加工精度,已接近了他们的加工极限——这可不是手工制造,而是批量生产!
  他们深深知道,当这批设备投入使用,中华制造势必又将迎来另一次飞跃。
第三百五十章
巨大优势
  “热烈庆祝拉斯维加斯ces展成功闭幕,我公司二十九英寸纯平彩电在展会上成功签下百万台订单!”
  “公司与戴尔电脑联手推出的3d家用电脑,四天签约超七十万台!”
  技校宿舍320寝室内,众人通过公用计算机,刚连上公司内部网,就弹出最新的标红热点新闻,光看标题,便让他们感到浑身热血沸腾。
  “哇!公司太厉害了,又连续签下两笔超大的订单!”
  “这可是ces展啊,是面向全球消费电子采购商的展会,可不同于我们自己的春交会、秋交会!”
  “是啊,这赚的可是美元!就算每台只卖五百美元,百万台也有五亿美元了!”
  寝室众人发出阵阵惊叹。
  五亿美元啊,四十多亿人民币了,数目之大,已经超越了他们的想象极限。
  他们毕业后就将全员被公司录取,正式成为中华制造的一员。看到公司在全球电子展上取得的成功,让他们这些准员工,心中油然而生自豪感之余,对于自己有望成为一名中华人的前景也倍感珍惜。
  和临时来培训的工人不同,他们可都是公司未来的中高级技术人才!
  “不要玩了,学校给我们配计算机不是拿给我们玩的!让开让开,我要写程序了!”一名学员手拿着记事本,推开围在屏幕前的人,大声道。
  能够被录取的学员,都是心智坚韧之人,自制力很强。对他们来说,计算机虽然很好玩,内部网更是充满了乐趣,是每天枯燥的学习之余,消遣娱乐的最佳选择,坐到电脑前就不想离开。但它的首要用途,仍然是重要的学习、工作辅助工具,而非玩具。
  听到室友提醒,他们自觉地关闭了内部网,恋恋不舍地将位置让给了需要的人。
  坐上来的学员,熟练地在windowsnt界面,点开作业图标,在弹出的登录框中输入了自己的学员编号、密码,登陆入作业模块,弹出一个空白的窗口。
  他将记事本放在面前,看着上面手写的程序行,双手快速地在键盘上跳动,将一行行程序代码输入页面。
  “周林,这个作业,你已经全部完成了?”两个仍站在旁边观看的室友,惊讶地问道。
  “哪有!这是这学期的大作业,几百个零件呢,哪有那么快全部完成。老师也说了,只要能在期末完成就行。我先把比较简单的做出来,复杂的留到后面慢慢做。”周林嘴里说着,手上不停,噼里啪啦,十几分钟就完成了录入。
  随即,他点了保存,紧接着,又点了交作业,选择了专业老师,就将刚刚录入的程序传了出去。
  “你就这一个也交?”旁观学习的室友惊讶道。
  “哈哈!趁着现在交的人不多,老师不忙,正好交上去让老师帮着指点指点。等期末的时候,大家都在交作业,估计老师就忙不过来了!”周林狡黠地笑道。
  “我去,你太狡猾了!不行不行,让开,我也要把我完成的部分传给老师,让他帮我指点指点!”
  “还能这么干!周林,你的良心大大地坏了!”
  寝室内,正在各忙各地室友们一听,都是眼睛一亮,迅速翻出自己的作业本、记事本,抢着上机将已完成的部分录入,然后传给老师,让他帮着修改。
  ……
  中华制造在ces上大获成功,签下百万台订单的消息,不但在公司内部又一次引发了热潮,在苏城、在全国也同样引发了轰动,还有幸上了新闻联播。
  当参展代表团乘机返回的时候,苏城市委市府甚至组织了盛大的欢迎队伍,欢迎他们载誉归来。
  在欢迎仪式上,葛书记满面春风,发言中也多是夸奖赞誉之词,看得出来,他对中华制造取得的这个成绩非常满意。
  随后几天,市委市府为中华制造举行了多场庆祝会,杜炜逸成天不是参加这个会,就是参加那个会,要不就是在奔赴庆祝会的路上,忙得不可开交。
  对于这样的表彰,白云天不感兴趣。
  他将参加各种庆祝会的事情委托给杜炜逸,自己则与周英祥等一干八级工老师傅们,一起投入到了紧张的设备改造工作之中。
  三月十二号,全部改造工作顺利完成,随后就开始了设备安装调试。
  有十多名极富经验的八级工老师傅,更有白云天这个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全才带领,只用了半个月,全部的安装调试工作也顺利完成。
  从数据库中调入了一批五轴加工中心精密零件的建模数据,试运行下来,各项指标均达到了预期标准。
  白云天非常高兴。
  比签下百万台大订单还要高兴。
  对他来说,钱不需要挣太多,只要能收回投入、养得起一个熟练的制造团队就够了。再多,除了引来他人觊觎,并无多大意义。
  只有制造水平的提升,才是实实在在的进步。
  这次的设备改造及安装到位,对于中华制造,就是一次极大的实力提升。
  以前的中华制造,在白云天,在一众八级工老师傅们的帮助下,同样可以做出精度要求极高的零部件。但从加工精度来说,已经达到了国内最高水平,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正是靠着他们超高的加工手艺,才组装出了在本时代堪称最高技术体现的五轴加工中心。
  但是,那只是耗时很长,产量极低的手工水平。
  就拿那台五轴加工中心来说,许多零件的尺寸都不一致,坏了都找不到更替的零配件。
  这次改造安装的生产线,单就加工精度来说,或许也就跟八级工老师傅们的最高能力在一个水平线上,并没有质的突破。但是它的批量加工能力,却是八级工们拼命也赶不上的。
  只不过进行设备测,依靠这批设备就轻松加工出了上百套五轴加工中心所需的各种高精密零配件。
  一旦有需要,白云天立即就可以利用这批备用件,快速组装出上百台五轴加工中心!
  而耗时,不过几分钟!
  这就是它的巨大优势!
  就工作效率而言,两者完全没有可比性。
  随着这批设备的安装到位,中华制造终于超越了国内大多数制造企业,达到了国际通用标准。
第三百五十一章
试生产
  “人员都到位了吗?”
  白云天看着车间内一排排崭新的数控机床,和身穿统一工装的工人,询问道。
  这些工人,大部是原新华厂的职工,少数是后招的下岗职工。
  他们全都经过三个月的突击培训,以掌握基本的数控车床操作要领。
  参加培训的员工,大都很认真,学习也很用功。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在这短短的三个月内,就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数控操作工。特别是原新华厂留用的员工,有些人年纪比较大了,接受能力有限,怎么也学不会跟传统机床差异很大的数控机床操作。
  这批人有一百三十来名,全部被派到了由传统机床组成的初加工车间,算是发挥他们的余热。
  而数控机床,全部交给了考核合格的工人。
  其中考核成绩最好的,则被派到了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岗位,或是担任班组长之类的现场管理工作。
  或许是更加珍惜这个机会,这些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班组长,百分之八十都是后面招的下岗工人。反而是原新华厂留用人员,只有百分之二十。
  为此,那批原新华厂员工还小闹了一阵。
  当着所有工人的面,白云天让那些不服气的工人,出来和被委派担任数控加工中心、班组长的员工们现场比试数控加工技术,结果都是完败。
  尽管如此,还有个别人,仗着设备有限公司的员工大都是原新华厂职工这一点,以资历相压,还试图煽动其他员工,到处说什么“新来凭什么的骑到老员工头上”。
  中华制造可不会搞什么论资排辈。
  既然这些人不服从安排,甚至干扰正常工作,公司管理层毫不犹豫,立即与这些人解除了合同,请他们回家。
  对于其他原新华厂职工,公司也明确表示,工龄可以决定基本工资高低,但职位只能由能力决定。
  能者上、不能这下,这是铁律!
  而职务的安排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如果他们像新加入的员工一样,专心本职工作,积极钻研技术,只要通过了技校相应的技能等级考核,公司不会视而不见,同样能够获得更大的晋升空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2/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