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2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5/488

  杜炜逸思考了一阵,开口道:“就提售价的百分之十,怎么样?”
  他和白云天一样,都不是一个在乎钱的人。
  钱对他们两人来说,早已不是他们的首要选择。每年多几个亿、少几个亿,完全没所谓。
  “好好好!”
  陆部长欢喜得脸都笑烂了,没口子答应道。
  这对国内制药企业,可以说是最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国内一向不重视专利,学会了中华制造的技术以后,自己回去悄悄生产并不存在技术问题。
  但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能在国内销售,一出口就要触犯专利,被销售国扣押。而且要是中华制造追究起来,闹上法庭对国家声誉会造成很坏影响。
  现在中华制造自己没心思做,授权给卫生部,那就等于是给国内制药企业松了绑,再也不用担心专利侵权。
  这是货真价实的双赢。
  真是太好了!
  至于授权费,百分之十算什么,就算亏一点,他也会毫不犹豫答应下来。
  只要能出口创汇,就是最大收获!
  “但是我们也有条件……”杜炜逸不待他兴奋地跳起来,就开口道。
  “继续克隆研究?”陆部长明白他要什么。
  “对!”杜炜逸肯定地点头。
  陆部长沉吟片刻,答应道:“原则上我没有意见,但是你们必须保证,不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比如克隆人类!”
  “我保证!”杜炜逸庄重地承诺道。
第三百八十四章
我不是疯狂科学家
  “你答应不克隆人?”白云天眉毛一挑,问道。
  “怎么?不该答应吗?需不需要我再去找陆部长,跟他私下谈一下?”杜炜逸有些担忧道。
  “不不不!你别把我当成了疯狂科学家,我没那么邪恶!”白云天赶忙阻止道,“我只是询问一下国家的底线在哪里,才好针对性地制定研究计划。”
  杜炜逸松了口气。
  要是白云天坚持要搞人体克隆实验,他虽然一如既往支持,可说实话也会有些心理压力。
  骨子里而言,他只是一个爱幻想,追求刺激的青年,并不是坏人。
  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同伴是。
  “听说器官克隆很难,要什么定向生长,还要综合肌肉组织、骨组织、血管、神经等各种复杂组织。专家团的人都说这不可能!”他试探地说道。
  “确实很难!”
  白云天并不否认。
  直到三十年后,科学家也只在老鼠身上定向培育出了类似人耳的生长物。而且这种生长物仅仅是外观像人耳,却没有人耳应有的血管、神经,只能说是一个耳廓,意义非常有限。
  人工培育的心脏,也只做出了心脏细胞团,可以跳动,但却同样没有血管、没有神经,也没有成型的心房、心室。
  复杂的多种组织共生,成型技术,还需要几十年才能最终成熟。
  所以专家团基于现有技术条件,判断该研究困难重重,无法实现并没有错。
  问题是……
  白云天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成型的话,可以采用生物支架,虽然不如自然生长好,但也可用了……;复杂多组织共同生长,现在是不行,不过可以尝试分步培育……,这样会有些问题,但是在下世纪既然已经商业化,就说明也是具有一定价值的……;还有体外培育的设备,神经信号、营养输送……关键是这些技术现在拿出来合不合适……,可是不拿出来,我又怎么收集后面的数据,为下一步创造条件?”他用杜炜逸听不到的声音,低声喃喃自语。
  “你在说什么?”杜炜逸听他口中嘟嘟囔囔,听不清说什么,问道。
  “没什么,我在考虑下一步的研究计划该怎么制定!”白云天霍然起身,“我要去整理一下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数据,或许能在里面找到灵感!和卫生部、中科院打交道的事,就拜托你了!”
  “去吧去吧!我们分工合作,我来应付上面,你去搞研究。这边有我,你就不用担心了!”杜炜逸大方地挥挥手,等白云天就要出门,忽然想起来什么,叫住他问道,“对了!云天,你看我们的实验室就这几间,是不是太挤了?你看需不需要专门建一栋实验楼?”
  白云天站在门口,略一思索,摇头道:“先不忙,等专家团走了再建!他们要看的也都看了,要的数据也有了,也没必要再挤在我们这里了。等他们走了,我们再单独建一栋实验楼,然后对外再招一批研究员!”
  “那是当然!这些家伙天天占着我们的实验室,游锦他们现在连在里面站的资格都没有了,我早看他们不顺眼了!趁早滚蛋的好!”杜炜逸愉快地笑道。
  虽然后面招的研究员,其中肯定会有国家派来的人混进来,但他们又不搞什么邪恶的禁忌研究,就算被掺了沙子也不怕。
  而且他还真的有点怕白云天,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无法无天,背地里搞什么天怒人怨的邪恶研究。有国家的人盯着,他也放心些。
  白云天是真的不担心被掺了沙子。
  现在的一切,都是为了收集数据,给未来打基础,这些东西看了也不打紧。就像质能方程,古人就算旁观了推演过程,也无法理解其意义,更无法加以应用。
  他们甚至可能都不明白,这些研究是为了收集什么。
  当他的真正计划开始实施,旁人就会发现,那些真正核心的部门,他们一个都进不去!
  现在先用他们帮着打打白工,还是挺好的。
  白云天泡在卫生部拷贝给他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数据库中,一泡就是三个星期。
  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以来,前期目标不明确,参与国过多导致大家各做各的,缺乏协同。同时PCR技术的发展缓慢,基也使得进展很缓慢。
  但是这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基因树并非依序排列下来,反而是东一块西一块,有许多零零碎碎的片段。
  这些片段也仅仅是片段,在没有深入研究之前,全球科学家连它们包含有什么遗传信息都不确定,更无法利用。
  不过这不包括白云天!
  “原来这一组基因片段是这个结构……”
  “促进定向生长的基因片段是从992~1041,但数据库只有997~1018,看来还是无法通过自然生长手段来进行定向培育,只能用生物托架了……”
  “多组织生长并不单靠某一个基因片段,而是多个片段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这里残缺不全。我是该开几个小组,专门针对识别,将其补充完整,还是先不管它?单独开研究小组,会不会目的太明显,而且也暴露了我的想法……也不对,所有人都知道我要搞器官克隆,所以单独研究也正常……”
  二十九英寸的大屏幕纯平显示器上,数据像瀑布一样飞流而下。
  白云天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时而按下暂停键,盯着看上半天,然后再让其继续向下冲刷,表情时而欢快,时而兴奋,时而严肃,时而皱眉沉思。
  “先不管那么多了,首先把生物托架搞出来。有了这项技术,未来……,他们一定会上当的!”白云天迷离的眼神渐渐清晰,浮现出一丝微不可察的笑意。
  当他从数据海中挣脱出来,多部门联合专家团已经撤离了中华制造。
  该学的都学到了,该拿的数据也拿到了,几十号人自然不可能只蜗居在三间实验室内工作。虽然这里的实验仪器非常棒,精度高不说,一些专用仪器连国外都没有,显然是针对克隆研究特意研发出来的。
  听说这些设备,都是中华制造自己研发,卫生部、中科院、农科院等在请示上级以后,从本来就不多的研究经费里,又咬牙挤出了一部分,向中华制造下了订单。
  亲自体验过的他们,深深知道,一台好的仪器,对研究的帮助有多大。
  中华制造之所以屡屡取得突破,其中也未尝没有这些设备的帮助。
  好东西,当然人人都想要。
第三百八十五章
人造耳
  “381号样本,细胞发生突变!”
  从样本上提取的少量组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后,研究员皱眉说道。
  “是不是需要中止培育?”她抬头问道。
  “不需要,继续观察!”同一个实验室里的项目组长过来观察以后,确定道。
  “可这样就无法得到我们所要培育的组织了!”研究员质疑道。
  “错误的收获,也是收获!通过对它进行研究,可以让我们了解是什么因素,导致了细胞的突变,让我们在后面的研究中作出针对性的改进,提高成功率!”项目组长冷静回答道。
  “知道了!”
  研究员当然知道,错误也能带来进步,或者说,正是不断试错,才让人类得以进步。
  但这需要很大投入!
  不过中华制造很有钱,既然上级这么要求,她也不再反驳,做好记录,开始对下一个样本进行观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5/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