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3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2/488

  我又不是傻!
  我倒是奉献了,公司会管我一辈子?
  就算公司老总看我劳苦功高,答应管我一辈子,万一公司以后倒闭了,所有的承诺最后还不是一句空话?
  再说了,即便公司对我再好,又凭什么让我的妻子、孩子也跟着受苦?
  难道公司还能也给她们一个光明的前途,管她们一辈子?
  不干,坚决不干!
  所以杜炜逸的谈话,进展得很不顺利。
  大多数约谈对象一进门,不等他开口就率先发言,坚决表态不去徳汶,死也不去!
  若要让他们去欧美日本,那还可以考虑……
  杜炜逸使劲全身解数,威逼利诱,又是允诺,又是给出各种好处,谈理想谈未来,为其描绘一幅灿烂的明天,结果对方依然毫不松口,咬死不去。
  所以说,很多时候,忠诚都经不起考验。
  或许在没有遇到考验,或是考验的难度并不大的时候,他们能做出维护公司大局,舍弃自身小利益的决定,但当考验超出限度,他们也不会无原则忠诚到底。
  人,终究还是为自己在活。
  强扭的瓜不甜。
  对于这些人,杜炜逸也无可奈何,只能说一句“希望你们以后不要后悔”,便将其从名单上划去,按照顺序另行约谈下一个目标。
  他以一天约谈七八个的速度,从夏末一直忙到深秋,才算是艰难凑够了一百多个部门机构,总计三百六十九名正副主管的任命工作。
  而此时,白云天也终于完成了对所有企业的考察工作,返回了公司。
第四百五十三章
一人能顶两个师
  白云天回来的排场非常大,不光是由之前一同考察的各部委干部簇拥而回,并且还有兵器工业总公司的总经理、机械工业部部长等数位省部级高官,亲自陪同。
  得知几位大佬前来,省委书记都急忙从省城赶来,与市委一干领导一道,在车站迎接他们一行。
  省新闻办、市新闻办、省工业厅、市工业局、省科技处、市科技局等等相关厅局,悉数到场,浩浩荡荡的迎接队伍中光是处级以上的干部,就不下五、六十人。
  前往车站采访的新闻媒体记者,更是达到了两三百人,站成了一道墙。
  当白云天从车上下来,闪光灯形成的强光,差点没把他闪瞎。
  “我的那个天,这是怎么个原因?”
  专门赶到车站来接他的中华制造高层,都被这超高规格的待遇给惊呆了。
  等到欢迎的仪式收场,杜炜逸挤到白云天身边,惊愕地问道。
  “没什么,他们这是感谢我给他们帮了点小忙。因为给不了什么实际的好处,几位部长感到过意不去,就特意陪我一同回来,算作感谢……”
  白云天笑了笑。
  “只是帮了点小忙?”
  杜炜逸斜睨了他一眼,对这个解释明显不信。
  白云天想了想,确认道:“对我来说,的确是小忙,而且不帮不行,帮他们就是帮我们自己。”
  在他看来,他的确只是帮了点小忙。
  无非是每到一个企业,就到车间实地走了一圈,看了看他们工人的技术水平。
  只是走马观花这一圈,他就能根据企业拥有的设备种类、型号、使用情况、磨损维护程度,立即对该厂的硬件能力,有了最清晰的了解。
  能够加工什么样材质、尺寸的零部件,精度如何,废品率高低,加工完成的零部件正常使用年限、维护周期、最长使用寿命等等所有结果,全都一目了然。
  这对他来说,只是举手之劳。
  有着《制造史回顾》为后盾,没有任何人,能够比他更清楚使用这些设备,能够达到的最高上限在哪里。
  再结合工人的水平高低,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就能对该厂的制造能力,有着最为精准的定位。
  其定位之精准,甚至超过企业本身对自己的了解。
  他的目的,是经过考察,了解委托加工厂家的实际制造能力以后,便将代加工的设备及零部件,有针对性地委托给具备相应能力的厂家生产。
  然而实际考察结果,令他大为失望。
  号称国内最高水平的企业,其实际制造水平,都远不能满足他的要求。
  不是设备的制造精度不够,就是无法加工特殊材质的零部件,或者是无法在加工中有效保护材质的特性,导致加工完成的零部件,无法达到所需的设计要求,又或者是大幅缩短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国内表达了最大的善意,准备为他代工的企业,已经是代表国内最高水平的企业,仍无法达到他的要求。
  他总不能去委托国外企业生产吧。
  且不说对方会不会愿意帮他代为加工制造,就算愿意,其加工费也必然是天价。千亿人民币贷款听着挺吓人,但计算一下汇率,也不过才一百多亿美元,根本不够他挥霍的。
  再说,即便欧美日本愿意代加工,他也不见得敢用。
  谁知道里面有没有藏有什么隐患,以全球巨头现在对中华制造的关注度,他不相信对方会不留一点后门。
  到时候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监视之下,稍有异动,说不定就会引来一群饿狼。
  没奈何,他只能帮助对方企业,针对所配备的设备,提出各种合理化意见。
  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将该设备尚未完全发挥出来的潜力彻底挖掘出来;通过为设备增加附件,立竿见影地将设备的制造精度提升一到两个等级;通过设备改造,使其能够对各种特形、异形零部件进行完美加工;通过综合技改,使只能进行单一材质生产的设备,拓展加工范围,能够对更多材质的原材料,进行加工;通过对厂房、车间及使用环境的改造,为设备运行提供力所能及的最优环境,使其加工中的精度大为提升、废品率大幅度降低……
  所有的技改意见,他都提供了非常详尽的实施思路。
  每一个实施思路,他又给出了完备的技改方案、绘制了草图,甚至提供了关键的技术细节!
  最关键的,是他的技改意见,都是针对企业实际情况量身订造,耗资不是太大,但效果却非常惊人。
  经过各部委专家、企业自己的工程师计算,只要按照白云天提出的改造意见实施改造,一旦完成,企业的制造水平,起码将提升两到三个档次。
  原本勉强能赶得上西方八十年代中晚期的制造能力,将一跃而提升到九十年代初期,基本与欧美制造企业的平均水准,仅比目前全球最先进的超高精密制造企业稍逊一筹。
  这是质的飞跃!
  所有人都震惊了。
  他们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
  这意味着,一旦不打折扣地完成这些改造,一些原本国内无法加工,只能依靠进口的设备及零部件,现在都能做了!
  起码在该行业、该领域,国内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制造水平,一下子就缩短了三到五年!
  上百名工程师、专家,采用最苛刻的检测手段,对方案进行了反复论证,得出结论以后,所有人都沸腾了。
  闻讯的工业部等好几个部委的部长、副部长,都坐不住了,亲自从首都飞来,对他表示了最大的感谢。
  更加恐怖的是,一个企业如此,其他企业亦如此!
  白云天不仅是为这一家企业量身打造了一套技改方案,而是走到哪,就改到哪。
  每一个企业,他都为其提供了一套最合适的改造方案。
  经过专家论证,改造完成以后,该企业的相关制造能力,全都将出现飞跃式进步。
  数个月时间,他先后为十几家国家重点企业,提供了极其优秀的技改方案。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技改落实到位,国内对西方先进设备、零部件的需求量,至少将降低五到八个百分点!
  而且工业牵一发而动全身。
  有了这些企业的跳跃式发展,对国内其他行业,也将起到非常重大的积极促进作用,带动这些行业,也在较短的时间内,大幅追赶缩短与西方的差距。
  不论其他,就是这一番贡献,就足以让各位部长心甘情愿,一路鞍前马后陪同他完成全部考察行程,并亲自送他回来。甚至当他返回,就能惊动省委、市委两级领导集体出动,前往车站迎接。
  他配得上这样的超高规格!
  白云天的价值,已不只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优秀的科学家,而是国宝!
  从国家战略角度而言,他一个人,至少能顶两个师!
第四百五十四章
共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2/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