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3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8/488

  所以一艘远洋客轮所搭乘的人数,其实有一定限制,并不是能塞下多少,就装多少。
  另一方面,七十年代远程航空客运兴起以后,便以方便快捷的特点,迅速取代了传统跨洋客轮,成为人员远洋往来的首选。远洋客运迅速衰落,大型、超大型客轮造船计划纷纷取消,已经在营运的旧船则逐渐被船东甩卖、提前报废。
  如今的远洋客轮,排水量多在万吨上下,载客量少则数百,多也不过两三千。
  国内的造船能力更加有限,目前国产最大的客轮,排水量也不过六千多吨。一次可以运送旅客九百人,载货两千吨,还只能在近海游弋,去不了深海。
  以这样的载客量,中华制造起码要租赁七十艘国产客轮,才有可能将人员一次运送到徳汶。
  这显然不可能。
  幸好杜炜逸老爸人面广,联系了多家港岛、韩、日的旅游公司,包了二十来艘万吨级大型游轮,才能满足需要。
  在传统的远洋客轮没落之后,随着经济发展,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人民收入水平日益提升,对度假旅行的兴趣越来越高。
  旅游的地点,也从居住地周边的风景区,逐步扩大为国内景点、海外旅行。
  旅游不同于工作。
  虽然飞机方便快捷,费用也不高,但乘船旅行也有它独特韵味。船上有单独的房间,住宿、饮食条件远优于飞机,而且活动空间大,还能一边航行,一边欣赏沿途景致,随时靠岸游览,渐渐为越来越多的游客所青睐。
  于是各家旅游公司,开始大力订购打造远洋游轮,船只也越造越大,从数千吨到万吨轮、两三万吨的超大型游船,如雨后春笋般不断下水服役。
  载客人数,也从两三百人,急速上升到三、四千人,几乎与泰坦尼克号之类的早期超级巨轮相当。
  实际上,它还同样是一种远洋客轮,只是它的目的主要不是跨洋人员运输,而是旅行,因此装修更加高档,乘坐条件更加舒适而已。
  当然,它的船票也更贵!
  中华制造这次租赁的二十来艘游轮,平均每艘船十五天的租赁费,就高达数百万美元!
  全程总计半个月的租赁费,开销就达到了四千多万美元!
  以当前人民币兑美元的官方汇率,这笔租赁费相当于近四亿人民币!
  若是按照黑市价格来计算,那就是五个亿!
  这只是一趟的费用!
  听说中华制造打算租赁游轮来运送人员,被上级调动工作,现在担任新成立的中华海外劳务公司总经理的袁处长,一个劲倒吸凉气。
  实在是太奢侈了。
  几千万美元,国内不是拿不出,而是舍不得。
  别看国家现在外汇储备一千个亿,但是花得更多。
  每年的进出口贸易,国家出口额一千二百亿美元,进口却达到了出口的两倍:两千四百亿!
  根本入不敷出。
  这外汇还一点也省不得。
  国内出口的商品,多以纺织、成衣、原材料等低附加值产品为主。而进口商品则主要是机械、电子元器件、仪器设备等搞技术产品为主,都是国内生产生活必需品!
  哪有多余的外汇,用来浪费!
  平时就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出国,也不过只下发两千美元的外汇指标——多退少不补!
  幸好这钱是中华制造自己出。
  要是秦处长自己敢动用几千万美元外汇租赁国外游轮,将这几万人送到徳汶,怕是今天才刚签完字,明天就被纪委拿下,职务一捋到底了。
  有钱真好啊!
  不过白云天觉得很值。
  站在船头甲板,看到发现搭载他们的,是一艘艘此前只能在香港或国外电视上才能见到的豪华游轮,一个个又惊又喜,脸上的愁容与不舍都消退不少,脚步瞬间变得轻快的未来员工,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在他看来,豪华游轮既是对这些跟随他去国他乡、筚路蓝缕打拼的人的一次奖赏,稳定了人心,更是一次公开展示。
  这是给那些犹豫不决的人看的。
  让他们看看,中华制造对手下员工绝不吝啬,舍得在他们身上花钱,让他们看到希望。
  六万人的确不少,但与他的事业所需要的庞大人力相比较,还远远不够。
  他的眼光绝不仅仅只有这一点点。
  要想达成他星辰大海的目标,他需要更多人。
  六万,六十万,甚至是六百万、六千万,他都不会嫌多,越多越好。
  不光是量,质更重要。
  他不但需要大量的工人、行政人员、服务人员,来夯实基础,但更需要高素质的科学家、技术人员、高级技工、高级工程师,才能将他一个个设想,转变为现实。
  中华制造不是政权,他给不了别人大义,那他就只能用优厚的待遇、光明的前景,才能吸引越来越多高素质的人才,远涉重洋,冒着对未知的恐惧,加盟中华制造。
  就像现在这样。
  花钱不怕,只要花的钱,能产生效果就行。只要能吸引来一百个、一千个符合他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这钱就花得值。
  在这个时代,凡是用钱就能解决的事,那都不是事!
第四百六十章
惊涛骇浪千舟过
  辽阔的南海海上,一支由数十艘船只组成的庞大的编队,在身后拖出一条条长长的白色浪花尾迹,向着西南航向缓缓航行。
  大编队航行,为了便于调整航向,避免相撞,船只之间的前后左右间距,都保持在一百五十米以上。
  数十艘巨轮,三艘并行,铺满了近十平方公里的海面,浩浩荡荡,气势非凡。
  这样庞大的编队,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注意力,路遇船只的船员,都惊奇地涌上甲板,议论纷纷。
  从上方俯瞰,一艘艘船只犹如白色的小点。
  但以沿途货船和从事捕鱼作业的渔民角度来看,每一艘都宛如一座巍峨的海上城堡。
  “这是海军编队巡航?”
  “不会吧,啥时候我们也有这么庞大的舰队了!”
  “你眼瞎啊,这一看就不是军舰,胖头、宽身、多层甲板,一看就是客轮!”
  有不识货的人将编队当成了海军舰队,立即就被见多识广的海员所鄙视,指出这是一队客轮。
  “大概是去东南亚旅游的游客。”有人确认道。
  “不懂就别瞎说,你数数这都多少船了。”有在客轮上工作过的老海员数着船,“二十来艘客轮,一艘就算五百人,这就是上万人了!何况这里好多还是载客一、两千人的大型客轮,算起来,起码有三、四万!有哪家旅行社,组织得起这么多人出国旅游?”
  国内经济疲惫,下岗潮来势汹汹,许多家庭连生活都困难,谁有闲钱出去旅游。
  就算想玩,大都是在居住城市周边景点,谁舍得花几千上万,去国外旅游。
  “唉,啥时候我们的海军,有这么多船就好了!”
  远眺着这支庞大舰队,拉着汽笛缓缓从身边驶过,有人惆怅地说道。
  他的话,让所有人都沉默下来。
  是啊,啥时候,我们的舰队也能有这样规模,那该多好啊……
  这支庞大的编队,自然就是中华制造,运送员工去徳汶的船队。
  国内没有直达徳汶的现成航线作为参考,为了避免遇上暗礁、避让暴风多发地带、便于紧急时靠岸避难,因此船队是按照白云天初步勘察所航行的航线航行。
  照计划,编队从鹭城出发,先向西南方向航行。航行到吕宋西北以后,再转向南穿过塔布拉斯海峡,沿着菲律宾海岸线过苏禄海抵达苏拉威西海。在这里,再转向东,越过苏拉威岛东北角,再向南航行,抵达徳汶。
  这条航路,需先后穿越菲律宾、印尼两个国家,需要提前向对方报备,申请通过许可,沿途还要经过数个岛屿密布的复杂海域。
  好处是直线距离近,乘客无需忍受太长时间的海上颠簸。同时距离海岸线不远,遇到突发情况,可以迅速驶向陆地,找到躲避风浪的海湾,获得救助。
  说实话,白云天他们选择的出航时间,并不是出海的好时机。
  每年11月,受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气流影响,南海都会刮起台风,海上时常有大风大浪。
  而且12月到第二年4月间,由于冷热气流交汇,导致海上多雾,形成了所谓的“雾季”,增加了船只航行的危险性。
  为了减小风险,编队特意调整了船只的间距,前后左右扩大到了三百米,同时船上的雷达、声呐导航二十四小时开机,随时确认前后船的距离,以便及时避让。
  尽管是万吨巨轮,在大自然的风浪面前也显得格外无力。
  海浪时起时伏,高低差达到了七八米,巨轮就像是航行在山峦之间,不时从峰巅冲下谷底,然后又被海浪抬着翘起船头,再次艰难向上爬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8/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