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3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7/488

  没十几二十年的研究,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想作为商业开发基本没戏。
  国家也是用这套技术,来与其他国家做交易,换来急缺的贷款、开放一些设备进口限额等等。
  正因为白云天一直藏拙,所以他要想在徳汶建钢铁基地,国内也没有全力阻止。
  要是知道他真正的价值,可能他别说出国了,就是想继续保有中华制造都是妄想。最大的可能性,是被关在某个秘密基地的地下数百米房间内,老老实实交代所知道的所有技术细节吧……
  搞不好,还会因他而引发热战,也未为可知。
  只有到了力波,拥有了相当的自由度,手里也有了一定的自保能力,他才敢稍微放开一点技术等级。
  特钢厂就是这样的产物。
  它的水平与当前最高国际实验室水平相当,比商业技术稍高一线,价值极大,却还没刺激到对手铤而走险的程度。
  白云天即将组织众人,开发的项目也是如此。
  比国际顶尖水准略差,达到西方一般商用高度,还没动欧美的奶酪。
  可对国内来说,已经是非常大的惊喜了。
  白云天将李莲、夏国凯、华新等一干新生命,以及所有七级以上的老技工都交到了会议室,数十人济济一堂。
  他站在上首,环视了一遍众人,缓缓开口:
  “今天,我将大家叫来,是准备集合所有人的力量,来共同完成一项对我们来说,非常困难的任务……”
  在座的人都能沉得住气,没人问是什么任务。
  白云天没让他们失望,深吸了一口气,再次开口:
  “我们这次要做的,是一台超高精度大型五轴自动加工中心。
  如果你们喜欢,也可以叫它:工业母机!”
  轰!
  会议室内顿时炸开了锅。
第四百七十六章
世上最低廉的研发成本
  何为工业母机?
  其实所谓的工业母机,它的正式学名应该叫工作母机,又叫工具机。
  它的作用,是用来制造各种机械零部件,最后组装为一台机器或机械。这些组装出来的机械,能够服务于特定的工业用途,满足一定的工业需要。
  于是久而久之,大家就将制造这些机械的设备,称为工业母机,即制造工业所需设备的母机。
  事实上,所有的机床都可以被称为工业母机,区别只在于加工精度的高低。
  大家传统意义上代指的工业母机,实际上想的都是那种具备超高加工精度,可以制造出精密设备、仪器的超精密加工设备。
  从精度和机床物理特性而言,一台机床大概率只能加工出比它本身精度低一级的零部件,根据机床加工精度,可以按照母机、纳米级、超高精密、高精密、精密、普通这几个级别。
  白云天所说的工业母机,肯定不可能是普通精密机床,至少也应该是高精密,甚至是超高精密级别的机床。
  众人的情绪一下就被带动了起来。
  是个人都知道,机床的加工精度决定了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高低:五微米以上的加工精度,最多只能用来建造二战时代的B29、V2导弹;一微米的加工精度,可以制造出五、六十年代水平的波音737、冥河导弹;因为有了纳米级的加工精度,才有可能制造出诸如奋进号航天飞机、哈勃太空望远镜、F119发动机这样先进的科技装备。
  我国的超精密加工,是在受西方影响下,才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刚刚开始定为一个专门的学科进行研究,时间还非常短暂,相比于国外,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在此之前,我们的精密加工基本是靠经验丰富的老技工,用手搓出来的!
  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歼八。
  作为保护国家安全的最先进战机,其主要零部件竟然全部是由工人们一点一点,手工加工出来的。
  看似精度极高,达到了西方水平,可实际上所有的零部件尺寸均不一致。若是有部件损坏,就只能靠老师傅们再次用几个月时间,重新打磨一个。
  不说我国,就是曾经的苏联,也是靠了从东芝偷偷走私的几台五轴联动机床,才大幅提升了潜艇螺旋桨的加工精度,实现了更高的静音效果。
  以白云天、一众老军工对我国精密加工能力的了解,自然知道,当前我国的精密加工技术至少落后美国二十年以上,堪堪达到亚微米级。
  要想进入纳米级,还存在很多困难。
  “我们有合用的刀具吗?”
  “要想保证较高的加工精度,主轴稳定性是重中之重,空气主轴和导轨技术我们并未掌握,次一级的液压主轴和导轨我们也差很多……”
  “定位和测量是关键,没有精确的定位和测量技术,根本谈不上精密加工……”
  “白总,这些技术你能解决吗?”
  白云天一句话,立即引发了众人纷纷发言,就国内当前的技术难点,七嘴八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这些,才是阻碍国内精密加工技术发展的关键拦路虎。
  以国内老技工的超高加工技术,理论上是可以手工搓出国内所需的任何超高精密机床。集合众人之力,造一台工业母机也不是什么特别的难事。
  然而无法解决主轴震动、刀具磨损、导轨发热、精密定位、系统控制等对精度影响巨大的关键技术难点,造出来的工业母机也绝对达不到想要的加工精度,实际加工精度不是降一级,而很可能是降两级、三级!
  不是不能用,而是要拼概率。
  也许要出几百根丝杆废品,才能靠概率,出现一根达到0.01微米精度的合格品,并且还不能保证经过热处理等后续工艺以后,满足使用要求。
  国内的人工是便宜,可是劳动生产率太低了呀!
  再低的人工,也抵不住百中选一、千中选一的合格率,尤其是在超精密零部件生产上。
  “我没办法……”
  听到他这样的回答,所有人都露出了极度失望的表情。
  “但……,他们可以!”
  白云天手一抬,指向了李莲、夏国凯等人:“你们所要的技术,他们都有!”
  轰!
  “真的?”
  “不可能!”
  会议室里再次炸开了锅,每个人都难以置信,一起望向了李莲等六人。
  李莲等人点点头,认可了白云天的说法。
  “那还等什么?白总,马上布置任务吧,什么重活累活都可以交给我老苏,哪怕累死,我也甘愿!”
  “我我我!我是航天303的!”
  “我是北机的,专长就是制造精密机床!”
  “嘿嘿嘿,我是哈工大的,其他不行,金刚石刀具我可是有经验……”
  众人急切地涌上前,一个个摩拳擦掌,抢着要承担更加重要的任务。
  这可是超高精密加工机床的研发任务啊!
  不说纳米级了,能够在亚米级稳定长时加工,对国内精密加工技术的进步,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这些老技术员们再也不顾上隐瞒身份,急吼吼地道出了自己的来路。
  “不用着急,这次将大家请来,就是需要你们将自己的能力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所以不要急,我们会按照你们各自从事的方向和特长,分配到最合适的位置……”
  在白云天的安抚下,众人才稍稍安静了一些,听他分派任务。
  “这次研发任务,我负责抓总,李莲主任协助……”
  李莲站出来,喜笑颜开地向众人打打招呼,她的心态还是个小孩子,对展现自己的能力,又能帮到白云天的忙最是开心,毫不怯场。
  虽然觉得自己并不比她差,但国内来的老师傅们看看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接受了白云天的任命。
  终归这里是人家的地盘。
  白云天任命自己人担任副总指挥,也在情理之中,尽管有人不满,也说不出话来。
  “夏国凯担任主体工程小组组长,周英祥师傅担任副组长,主要负责机加工部分……”
  “华新担任主轴系统小组组长,王敏老师担任副组长,主要负责主轴及导轨的制造任务……”
  “国峰担任传动小组组长,陈志文老师担任副组长,主要负责机电传动、微步进装置的研发任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7/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