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3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0/488

  但这栋向日葵大厦,实际总投入达到了十四亿!
  对于这样奢侈的浪费,袁处长很是痛心。
  可没办法,因为这栋总部大楼的建设成本并不出自国内贷款,而是中华制造自有资金,他就算再有想法,也没有理由反对。
  不过话说回来,建好的大楼真的很漂亮。
  为了节省造价,除了少量作为地标的商业大厦,钢铁城绝大多数建筑,还是采用了成本低廉易造的板楼结构,楼高也普遍不超过七层。
  不是说难看,而是建造方便。
  在这一片普遍不高的楼宇群中,向日葵大厦这样占地广阔、形态优美的建筑群犹如鹤立鸡群,格外醒目。
  它就是钢铁城的城市象征!
  而且它的出现,还意外地提高了员工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看看小吴发出的感叹,他摇了摇头。
  想到当初白云天的一力坚持,或许这才是他投入巨资,建造这样一组大厦的本意吧……
  环绕着组楼,外围是一圈城市公园,有喷水池、有草坪、有座椅,成群结队的海鸥在上空飞过,时而落下,啄食地上的鸟食。
  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定时投放海鸥喜欢的蠕虫、面包屑,清理鸟粪。
  海鸥被列为钢铁城市鸟。
  根据公司规定,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捕杀它们,违者将处以罚款、拘留等处罚。
  由于这里有充足的食物供应,还不受威胁,来这里觅食的海鸥数量越来越多。随时来,都能看到它们围绕着向日葵大厦盘旋、鸣叫,渐渐成为城市一景。
  和煦的阳光下,三三两两的人坐在长椅上,惬意地休息闲聊。
  奥迪A6穿过公园,停在南广场前。
  袁处长从车上下来,在秘书赵亮的陪同下,熟门熟路地来到南二玻璃长廊。
  每条玻璃长廊都有八部直通电梯,也有自动步行电梯。极高的电梯保有量,提供了充足的通行工具,让来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往来各个楼层。
  南二长廊连接副楼一端有六部电梯,是另一端连接主楼电梯的三倍。
  不过主楼四面八方都有电梯,而南二副楼只有这六部电梯作为上下使用,使用频率远高于内侧电梯。有那性急,或是不着急的人,还会特意进去乘坐步行电梯,体会一下行走在玻璃地面上的新奇感。
  赵亮快步上前,按下了电梯按钮。
  向日葵大厦各个组楼都有特定的功用,主楼是行政楼,而副楼则各有侧重。
  像北一楼主要是保卫及治安部门在用,南二楼里面都是财务部各个处室,东二楼是交通建设机构、西一楼集中的主要是商业管理部门等等。
  南一楼里入驻的部门包括技术部、科技发展规划处、宣传处与《科技》期刊办公室、人事处、研发审批与拨款委员会、审计与监督处等十几个技术主管部门,白云天平常也多在这里办公,因此又被叫做科技楼。
  袁处长两人乘坐电梯,来到了最高层。
  这里是电梯所能达到的最高层,总共有六个大小办公室,全部归白云天秘书科使用。
  但在它上面还有一层,那里只有一个办公室,那就是白云天的办公室。
  袁处长来前打过电话,接待台看到他,立即笑吟吟迎上前:“袁总好,请跟我来。白总知道您要来,特意推掉了一个会议,在办公室等您。”
  袁处长向她微笑点头,跟着她通过楼梯,步行来到在白云天办公室。
  楼梯的出口,就在办公室正中。
  这是一间堪称巨大的办公室,就算是增加了休息区、健身区、会客区、工作区等好几个功能区,每个功能区都不小,总体来说还是显得非常空旷。
  楼顶是完全的透明玻璃,阳光毫无遮掩地照进来,将办公室照得一片光明。
  白云天微笑地等在入口,迎接他的到来。
  “恭喜恭喜!我听说七轴加工中心已经成功装配,并通过了试运行,实际测试数据非常突出!”袁处长一见面,就恭喜道。
  “昨天通过了测试,我们用它顺利加工出了一根六米长的丝杆,结果的确很满意。”白云天表情很高兴,接受了他的道贺。
  袁处长自然知道他满意的原因。
  首先是加工的长度,国内机床行业只能完成三米级别的精密丝杆加工。超出这个尺寸,不是不能做出来,而是废品率很高,精度无法保证。
  六米以上的丝杆,国内只能从国外进口。
  十几米的特殊丝杆,就是想从国外进口也买不到。
  中华制造这次自制成功的七轴加工中心,虽然在最大加工尺寸方面还不及国外,但已经突破了国内三米桎梏,达到了六米级别,已经足以应付大多数常用精密设备的加工尺寸。
  而最高达到160纳米的微亚米级加工精度,已经不是国内可以采用常规切削手段达到的超高精度。
  这样的水平,别说白云天,就是他都满意之极,别无要求了。
  “坐下说。”
  白云天带着他,来到足以让二十人狂欢的会客区,在沙发上坐下来,抬头看看有些炫目的阳光,掏出一个小巧的遥控器按了一下。
  原本透明的玻璃顶,迅速变暗。
  阳光依然将办公室照得亮如白昼,但却变得柔和了许多,不再刺眼。
  带他们上来的秘书,熟稔地在小酒吧里为白云天倒了一杯苏打水,又为袁处长两人各调制了一杯仅有微弱酒精含量的饮品,放在他们面前,做了个请的手势,然后就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白总真会享受啊!”
  环顾着四周,视线从整幅的玻璃透出去,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钢铁城,还有下方梯次陈列的建筑群。
  极目远眺,甚至能看到远方的港口,蓝天大海。
  “科技带给人们进步。我们努力发展科技,不就是为了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它带来的便利吗?”白云天端起苏打水抿了抿,轻笑道。
  也是!
  白云天挣的钱,如果全部用来花天酒地,足够他醉生梦死几十辈子。
  就算稍微奢侈点,谁又能苛责他什么?
  袁处长本就不是来指责他的,听他解释,随之一笑而过:“中华制造在苏城也有一个机床厂,不知道能不能造出和七轴加工中心一个等级的设备?”
  他说的,是以前接收的新华机械厂。
  “不行!”白云天想都没想,就一口否定了他的设想。
  当初是为了弄到更多土地,才接收了新华机械厂、苏城电视组件厂。接手以后,对它们的设备也做了一定改良,提高了自动化水平。
  不过这两个厂的设备、技术都不算太出色,电视组件厂还逐步转型,专门生产十七寸纯平显像管,日子过得有滋有润,一年能给集团创造五六亿的利润。
  新华厂就完全不行了。
  它主要是生产白云天最初普及的简易数控机床,靠着较高的数控系统在中小企业中口碑不错,可是售价不高、利润有限,主要就是养活这批员工,储备一批技术工人。
  要让他们来生产七轴加工中心这样等级的超高精密机床,根本不可能。
  袁处长也知道不可能。
  新华厂是什么状况,别人不知道,他还不知道么?
  提及新华机床厂,不过是有个引子罢了。
  等到白云天给出答案,他就立即跟进道:“你有没有想法,扩大一下新华厂的规模、提高它的人员和设备等级,将它发展成国内机床行业,数一数二的龙头企业?”
  这是什么意思?
  白云天听了他的建议,愕然了。
  难道国内还准备主动给他送钱,帮他打造一个机床行业的龙头企业?
  同不同意?
  他陷入了沉思。
第四百七十九章
机床工业集群
  毋庸置疑,袁处长这番提议,绝对是善意。
  其起因,自然是这次成功研发出达到了微亚米级加工精度的七轴加工中心。
  国家肯定想要这套技术。
  可是为了让其他国外投资者放心,再想要,吃相也不能太难看,要先给甜头,再得好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0/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