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3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6/488

  这可是一条可自我维护、升级的体系啊!
  作为一名中国人,所有人都对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有着一种近乎于着魔似的追求。
  这是上百年完全没有自主制造能力,只能依赖国外进口,以及近几十年来遭到全世界封锁、禁运,必须依靠独立自主的精神,从矿产开采开始,就连一颗螺丝钉都只能自己生产,一点一点逐步完善整个产业链。
  靠着这条自力更生建立起来的产业链,最终制造出两弹一星,拥有从火箭到核潜艇、从机床到万吨巨轮,成为让世界强权不敢欺辱的古老大国!
  所以,任何与产业链挂钩的项目,都会牵动所有行业人士最敏感的神经。
  听着他吐出一个个制造工厂的名字,在座众人的呼吸慢慢变得粗重,胸膛的起伏渐渐剧烈,心跳不断加快,热血阵阵上涌,脸色越来越潮红。
  不知何时,掌声忽然响了起来。
  每当白云天念出一个工厂的名称,就会迎来一阵热烈而短促的掌声。
  直到最后一个名字念出来,与会干部们都情不自禁站了起来,用最热烈的掌声,来表达他们激动的心情。
  他们不能不激动。
  一个公司,一个五年前还不存在的公司,一个白手起家的公司,在短短五年间,就拥有了如今世界上还有不少国家都没有的基础产业链,这是何等的伟业!
  置身其中,他们心情无比澎湃,为自己是其中一员而感到无比满足。
  杜炜逸的脸上同样一片血色。
  他陪着白云天疯了几年,终于看到了未来事业成功的可能性,心情如潮水般起伏。
  对于巨额资金的投入,他再无任何怨言。
  掌声久久不歇,白云天等了很久,也没等到掌声落下,他只能顶着漫天掌声,放大了音量,对着麦克风说道:“有了这一百多个工厂,未来我们再要建造发动机厂、集成电路厂、精密仪器厂、计算机厂、汽车厂、飞机厂、造船厂等等所有相关制造厂的时候,就不必再求求他人,而可以靠着我们一己之力,独立完成!”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在会场内回荡。
  而与会代表们,则激动得无以复加,手掌已经拍红了,还是无法表达他们内心的激动,不少人用跺脚来抒发情绪。一些国企出身的老员工,眼睛逐渐变得湿润,视线中白云天的身影,也变得模糊起来。
  “用两百多个亿——相当于公司四到五年的全部利润,来建造这么一百多个工厂,你们认为值得吗?”白云天大声问道。
  “值得!”
  “太便宜了!”
  “两百多个亿,就能拥有一个基础产业链,世上再也找不到比它更便宜的买卖了!”
  杜炜逸也在白云天耳边,用吼地喊道:“哪怕再花两百多亿,能拥有这条生产链,都是千值万值啊!”
  下方的吼声仿佛要把会议室的顶棚都给掀起来,震得人耳朵嗡嗡作响。
  白云天心中万分满足。
  这是被所有人所认同的满足感。
  整个力波钢铁厂项目,投入巨大、建设周期漫长、未来产出不明确,公司上下表面上没人说话,但私下的质疑从未少过。
  他的确内心强大,向着目标前进从未停下。
  可他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会因为被人不解、误会而郁闷、愤怒。
  但他不能说。
  至少在这套体系建成前,他不能说。
  说了,不说其他国家、国际财团巨头、本地部族的阻挠,说不定国内都会坚决反对,最少最少,也不会给予这么大力度的支持。
  缺少了关键的人员、资金,光靠中华制造自己来慢慢积累,就算没有其他波折,也起码要用十到十五年以上的时间,才有可能完成这个庞大的计划。
  白云天等不起。
  所以他只能将真正的计划,藏在心中,不敢言诸于口。
  不过现在他可以说了。
  基础已经夯实,人员已经充沛,产业链已经可以实现循环,再也无人能中止。
  国内已经知道他的真正意图,但这套体系还很粗陋、产能还很低、能做的事还很有限,所以支持力度肯定会大幅降低,但已无法基石初立的力波钢铁城,慢慢由稚嫩走向成熟,最终以稳健的步伐,向前飞奔。
  白云天用掌声应和着众人,开心地笑起来。
  掌声响了许久许久,方才随着人们情绪的宣泄而渐渐停歇。
  “我知道大家很高兴,说真的,我和你们一样……”
  会场内,响起一阵默契的笑声,大家心胸为之一畅,所有重负都好像不翼而飞,身心格外轻快。
  “好了,高兴过后,我们还是要面对现实。”
  白云天将众人的思想拉回到会场,笑容渐渐收敛:“现实是,为了建设这套体系,我们花了太多的钱。这里面有国内的贷款,也有我们自己的钱……,用杜总的说法,就是我们库房里已经空得跑老鼠了,再这么下去,他就只能当了内裤来支持我们建设了……”
  会场内响起一阵大笑,杜炜逸也笑着在他肩上狠砸了一拳,对他扭曲自己说话表示严重不满。
  “好吧,我夸张了,还没到卖内裤的程度。最主要是也卖不了几个钱……”
  会场内笑声大作,不少人前仰后合,捧腹不已。
  白云天今天特别高兴,就多说了几句笑话,等大家笑得差不多了,这才接着说道:“不过事实也是如此,我们用几年时间积累的资金,只用了一年就消耗一空。
  从杜总那里我知道,国内现在情况也不是很好。
  据杜总反应给我的信息,力波建设对国内的支持很大,比我们想象得要大很多。
  像下岗问题。
  国内的下岗工人数量很多,具体数字我无从得知,但至少有数百万吧。
  这么多下岗工人,跟着我们来力波的确实不多。
  可肯来、敢来力波的,也多数是家境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群体。他们拖家带口来了力波,国内的压力就小了很多,所以我们功不可没。
  其次,就是两百多亿的建设开支,让国内数以千家的企业有了活干。部分待岗的工人,重新回到了厂里;停工的车间,再次响起了机器的轰鸣。
  不光是制造企业,其他的生活必需品企业、电器生产厂家等等,都接到了更多的订单……”
  众人点头。
  中华制造的购买力,居全国之冠。
  为了吸引人才,与国企、外资抢夺人才,中华制造从来是奉行高薪政策。
  当国内普遍还是一两百元的时候,中华制造员工的收入就达到了八九百;但国内人均开始上三百的时候,中华制造普通员工的工资已经提到了一千多,部分技术岗位、业绩单位员工的收入,甚至达到了两千多、乃至更多。
  而力波这边的收入,更是超过了国内水平,就算没达到,也拉近了与港台地区的收入差距,最低工资都达到了接近两千的水平。
  中高层管理人员、高技术岗位员工收入,高达四、五千,乃至上万。
  这已经与港台地区持平了。
  大量发钱,当然稳定了人心,就算看在这么高收入的待遇下,绝大多数员工都舍不得离开中华制造。
  一年来,到了力波又反悔,死活要回国内的员工,总共还不到一百人!
  这就是金钱的力量。
  这么高收入,消费能力自然也高得惊人。
  简单换算,中华制造总部员工的收入是国内人均的两倍到四倍之间,力波这边的收入差,更是普遍达到了三倍到十几倍!
  二十几万员工,消费能力几乎与百万人相当!
  而且由于收入中基本需求比例下降,超出的部分,也基本都用于了消费支出。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华制造员工的纯消费能力,比百万普通国内民众还要高。
  百万规模的消费需求,已经能够影响到国内消费品市场的波动。
  大量的消费订单,对国内消费品生产厂家刺激巨大,而且还不是一次性的刺激,而是连续不断地、持续的刺激,从而激活了无数的服装厂、鞋袜厂、食品厂、电视机厂等等厂家。
  有了这笔活钱,许多企业就走出了困境,还没有走出困境的企业,也日子也比当初好了许多,看到了希望。
  “这是好的一面,不好的就是因为我们的大量需求,推动了国内的物价。
  运气更不好的是,今年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
  整个东南亚诸国都受到重创,严峻的形式让国内收缩了银根。香港金融保卫战,又消耗了国内大量的外汇储备,虽然这场保卫战打赢了,可是资金也大量被套在了股市、楼市,短时间内无法抽出。
  外汇紧缺,又导致重要进口设备、原材料、物资数量下降,提高了生产成本。
  几方面作用,使得国内无法再继续对我们提供满足需要的贷款支持。据杜总反馈,国内方面表示明年的贷款额度将降低到五十亿左右——整整比今年缩减了五分之四!
  而我们明年仍需大量投入:工人的数量是够了,可是为他们提供消费服务的第三产业人员还严重不足,至少还需要二十万方能基本满足社会需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6/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