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3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7/488

  城市主体建筑已经完工了百分之六、七十,可剩下的百分之三、四十,依然是一个巨大的资金黑洞。
  另外,未来我们高达三四十万的员工人数,光是每个月的工资支出,就多达一、两个亿!
  一旦各个工厂开始运转,对原材料、半成品的吞噬,更是大得惊人,每个月至少需要数以十亿计的物料填进去,才能让这头工业饕餮得到满足!
  也就是说,我们明年的建设支出就有上百亿的资金缺口,同时为了让这套体系运转起来,我们还需要维持每年上百亿的投入。
  而我们所有营业收入加起来,一年也就五十多亿!
  还有一百五六十亿的缺口,我们该如何解决?”
  白云天在台上神情越来越严肃,随着他列举出一个个数字,所有人的表情都沉重起来。
  是啊,一百五六十亿的缺口,该如何解决……
第四百八十四章
宏伟的目标
  白云天说的是个现实问题。
  这不只是关系到明年的经费怎么解决,也关系到以后钢铁城运转起来以后的资金来源。
  钢铁城现有员工十八万,基本可以满足企业用工需求。未来还会有不少于这个数字的服务人员,两者加起来有三十六到四十万之间。
  按人均两千来说,每月工资部分就需要七到八个亿!
  每年的人工开支总数高达八十个亿以上。
  第二个开支大头是工厂营运成本。
  各种固定资产折旧、设备更新、物料半成品采购、水电支出等等,一百多个厂就需要几十个亿方能正常运转。
  这里还没计算研发投入。
  而公司现在每年的纯收入大约为五十几个亿,缺口至少还差一百个亿。
  中华制造需要开创新的资金来源!
  “公司建设力波钢铁城,最初的目的就是要进军汽车行业。
  去年全球共销售汽车5500万辆,其中轿车3900万辆,销售总额超过两万亿美元!
  我们在其中吃到百分之一的份额,也就是55万辆的销量,就能有大约两百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假设利润率为百分之十,公司年纯利就能达到二十亿美元,相当于一百六十亿人民币。
  有这么高的利润,什么困难都解决了!
  不过很遗憾,这只是一个远期向往,还需要很长时间才有可能变为现实……”
  白云天声音说得轻快,下面的与会中高层干部也发出一阵轻笑。
  想象是美好的。
  能在全球汽车销售份额中占到百分之一,就能达到两百亿美元左右的销售收入,解决公司的所有资金需求。
  问题是怎么可能。
  你建厂不要时间啊,培训工人不要时间啊,研发不要时间啊?
  汽车工业可不是一个门槛很低的行业,恰恰相反,它的要求极高!
  发动机、变速箱,每一个都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要是汽车工业真那么简单,全球的汽车行业也不会只有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区区几个汽车大国了。
  光是一个发动机,就憋死了全球百分之九十的国家!
  以在座干部对公司、对白云天的信任,也觉得至少要用五六年时间,才能开发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产品。
  而一个汽车品牌,要想获得成功,更需要漫长的时间去经营,考验的不只是研发能力,还包括营销、广告宣传、售后维护等一系列方面。
  能用十年时间,实现白云天的畅想,大家就觉得非常了不起了。
  远水解不了近火。
  “汽车我们自然会列为重点目标,但百分之一的目标暂时我们实现不了。那么第二个方向,就是消费电子类产品,也就是传统的彩电、冰箱、空调、音响等产品。”
  白云天顺着大家的思路,转向了第二个发展目标。
  这方面,中华制造还是有些技术优势的,也就是纯平显像管技术。
  可惜的是,当初迫于压力,专利已经转让出去了。
  没了纯平显像管独家专利,平等竞争的情况下,中华制造本身在彩电生产中的优势就很不明显了,不要说跟欧美日本比,就是和国内彩电厂家相比,都处于同一水平线。
  要不是有当初欧美日转让的部分技术,中华制造的彩电还要更差。
  而且以国内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就算采用最新工艺,提升的利润额也弥补不了缺口需要。
  “彩电方面,能获得利润也有限。
  那还有一个发展方向,就是计算机产业。我们目前在3D显卡有先发优势,并且推动了兼容机发展,苏城的计算机工业园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此基础,进一步扩展我们在计算机产业上的升级,也是一条思路……”
  白云天口风一变,又转到了计算机产业。
  在座的干部们已经糊涂了,从汽车转到彩电,再到计算机,都不知道他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然而计算机行业同样不是那么好进入的:处理器掌握在英特尔手中、操作系统被微软垄断。其他厂家能做的只能是主板、显卡、显示器等边边角角,做得再好,也必须跟着人家的脚步走。
  处理器一升级、系统一换,我们的产品就落后了。
  而以我们同欧美的关系,想和其他第三方厂家一样,提前获得技术支持,显然是不现实的,那就注定会在每次技术升级的时候慢人一步,成长不起来……”
  干部们纷纷点头。
  国内长期被西方封锁,美国的计算机产业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彻底控制计算机标准,所以放开一条口子,允许计算机产品出口到国内。
  可重要的接口技术等等,并未向国内转让。
  没有这些关键技术,国内想作为第三方技术支持,从计算机产业中分一杯羹都做不到。
  只能在低技术层面,打着民族旗号,赚赚自己人的钱。
  对于白云天说的,大家都很认同,但听来听去,汽车、彩电、计算机,这三个公司已经或即将涉猎的行业,除了广阔的前景,眼前都还是一场空。
  那我们到底选择哪一个行业作为突破点呢?
  “听了我说的这些话,估计大家都迷糊了,不知道公司未来的发展重心在哪?我们又如何解决明年以及以后的营运资金问题?”
  白云天在台上,看着众人迷惘的神情笑了,主动将谜底揭开:“下面我就具体说说,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汽车工业一定会继续推动,这是一张大饼,我们不吃,人家也会吃。
  有能力,我们为什么不上去咬一口?”
  关键的原因他没说。
  将汽车制造作为发展重点,是因为它能和力波钢铁城的精密制造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产生经济效益,为星辰大海计划筹措资金。
  有这么一套精密加工体系,总要发展跟它匹配的产业。
  不是汽车,就是船舶,要不就是飞机,总要发展一个的。相对来说,汽车技术含量还相对更低一些。
  未来的中华制造,会存在两套技术体系:一个是对内,一个是对外。
  对内是为最终的星辰大海计划服务,对外则纯粹是为了维持一套产业链、拥有一支水平较高的技术工人队伍、赚取公司发展的经营资金。
  因此对内的技术等级,比对外展现的技术要高很多,而且随着进一步攀科技树,这个落差会越来越大。
  大到后来,就纯是黑科技了。
  这样的技术实力,当然不会做成产品对外公开销售,而是紧紧捂着,不会让任何人看见。
  以中华制造对外展现的技术实力,在现有阶段,将汽车工业列为发展方向,是最合适的。
  综合权衡,发展汽车工业就成了必然。
  “短期来说,我们暂时做不了整车,所以变速箱将成为公司主要的拳头产品,然后全力投入发动机研发。两三年后,发动机将成为我们的第二个突破点。到时候,若是公司资金充裕,就将正式进军整车制造、销售领域!
  未来,我们要努力让我们的品牌汽车,追赶和超越美国、欧洲和日本,成为全球第四股力量!”
  那就是五年期了。
  这与大家的预计相符,所有人都点头认可他的计划。
  至于最后部分,大家都是成年人,只是听听而已,并未将其当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7/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