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4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6/488

  摆在表面的部分,都有这么多好东西,那么核心堡垒内部教的,会比苏城还差?
  就怕啊,这些东西他们不肯教啊……”
  说到后面,他眼睑微微低垂,声音变得低沉。
  秘书恍然大悟:“所以部长才不走正规流程,而是想请袁总经理帮着敲敲边鼓,试探一下白云天的态度。就是怕我们直接提出来,对方不好拒绝,却又不愿意教,最终把双方关系弄僵。”
  “是啊……”
  方部长叹了口气,语气惆怅道:“其实我知道,什么都不问,大家就保持当前的默契是最好。但眼看着一批批从未听说过的顶尖人才在白云天手下冒出来,发展越来越快,我就心急,担心错过了这个机会。
  我算是看出来了,就算我们开放市场,西方也绝对不会把真东西交给我们。
  我们最好的技术来源,就是中华制造。
  现在白云天对我们有感情,有要求,愿意向我们转让一批他看不上,但对我们却很重要的技术。要是以后他自己的势力发展到了一定规模,对我们的感情淡漠了、没有那么大的要求了,还愿意无偿帮助我们吗?
  所以我急啊。
  急我们当初没有全力把白云天留下来,也急国内没有第二个白云天,甚至连像这批技术顾问水平的青年人才都缺。这怎么追赶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怎么快速提升我们的综合国力?
  我们需要人才,需要很多很多,高水平的人才!
  既然我们自己培养不了,那就请别人帮我们培养:现在看来,中华制造可能是最好的机会,也是最后的机会。我不求他帮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像他手下这批技术顾问那么出色,但只要有他们的一半水平,那对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都该有多大的帮助啊!
  所以我明知道不合适,最终还是决定试一试。
  既然我坐了这个位置,就要做在这个位置应该做的事情。要是因此真的惹恼了白云天,影响到与他们的关系,那就杀我谢罪好了!
  我愿意承担所有应该承担的责任,哪怕引咎辞职,也心服口服!”
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情之请
  “白总,不好意思啊,我又来打扰你了!”
  袁处长踏入白云天办公室,笑着说道。
  秘书赵亮跟在后面,也是向白云天表达了歉意。
  这对他是寻常事,海外劳务公司本就是一个联系协调部门,他的职责也是负责拉近国内与钢铁城的关系,传递双方信息,常来常往本是工作内容之一。
  “哪里哪里,我也正好想得问题想得头痛。正好您来,我也就趁机偷偷懒了。”白云天今天没有去实验室,穿着一身简单的便装,笑着迎上前握手道。
  “哈哈哈!”
  袁处长和赵亮、方婉婷都笑了起来。
  大家也是老关系了,没有太多客套,就在休息区沙发上各自坐下。
  方婉婷帮着送上茶,便退了出去。
  “听说昨天,你们的精细化工厂生产线正式启用了?我这可是迟到的祝贺了。不到两年时间,白总当初规划的一百多个厂,眼看再有几座就要全部竣工投产了,当初我怎么也没想到会这么快!”袁处长两手放在沙发扶手上,感慨道。
  赵亮也是感触万千。
  对于钢铁城的庞大规模,附属工厂之多,种类之全,他们并不觉得有什么惊讶。
  这不就是过去国企大而全的那一套嘛!
  建国以来,由于合格的工人数量不足、产业链建设不完善、配套企业分散、运输条件落后,以及为世界大战做准备等等原因,所有国企的建厂思路都是搞一套完全不求助于外力的封闭循环体系。
  中小企业搞小而全、大型超大型国企就搞大而全。
  企业规模越大,内部配套厂、车间就越齐全,甚至还有独立的司法、金融、水电通讯部门。
  在他们看来,中华制造在力波建这个钢铁厂,没有上游的产业链、没有国内完善的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就连水电气都要自己独立解决。如果不搞大而全,建那么多附属工厂提供配套服务,规模越高越大,最后扩张成一座钢铁城,那才是怪事!
  浸淫国企体系数十年的他们,在知道大而全的优势同时,也对它的缺点了如指掌。
  那就是机构庞大,效率低下。
  比如钢铁城的通用机械厂,可以为所有机械加工业务提供一般的机械整机制造,以及精度要求不太高的机械零部件初加工。可是因为缺少足够的专用设备、技术人员水平不足,每一次转换产品,都需要对生产线做一次重新调整,设计新的工艺流程、制造配套的工装设备。
  其制造效率、产品研发能力,远远低于各种专业机械设备企业。
  并且由于缺乏部分专用加工、热处理、电镀等设备,其性能也不可能达到专业厂的水平。
  然后养这么一大帮人、工厂设备,庞大的商业机构、司法行政、交通金融、电信娱乐、医疗教育等一大堆附属服务单位,又要吃掉企业非常大一块利润。
  整体而言,可谓是得不偿失。
  所以白云天搞这么一个大而全,根本原因和建国早期的初衷是一样的,都是没有完善工业体系的情况下,勉力要上这个钢铁项目,而不得不如此为之的做法!
  但不管有再多缺点,只要等最后几座配套工厂完成设备安装调试,顺利运行,也就代表白云天一意孤行的钢铁城项目,正式可以启用了!
  这毕竟是一个即便不算是辉煌,也是足以令人自豪的巨大成就!
  该恭贺的,他还是要代表国内对其表示祝贺。
  “还早着呢!”白云天苦笑,深深地叹口气道,“就算最后几个配套厂成功投产了,也只代表钢铁厂终于达到了最低设计要求,距离最大设计规划,还有好大一段距离呢。我现在就在为接下来的发展思路头痛,感觉什么地方都需要加强,可手里的资源又有限,没法一步到位,只好拆东墙补西墙,慢慢来完善了。唉……”
  袁处长、赵亮都感同身受地抱以同情的目光。
  白云天说得没错,钢铁城项目太大了,大到没法一步到位,只能用漫长的时间,一点点完善。
  就像电力供应好了。
  如今钢铁城唯一电力来源就是热电厂,而就算这个唯一供电企业,也只完成了一二号发电机组的点火。这点电力,供应基本居民用电、商业用电是够了,但假如全部配套工厂都开工,满功率运转,电厂就负荷不起了。
  发电机组要增加,那么煤炭的开采、筛洗能力、电煤的供应、运输等环节又要加强。这些项目增强,就需要更多的人、更多的电力、更多的设备,反过来提高了对电力等方面的需求。
  搞工业,哪有那么简单!
  就算是最简单的工业循环,只要沾上了体系两个字,那就必然会相互勾连,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也是国内不希望白云天跑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来搞钢铁城的原因——不是怕他鞭长莫及,而是因为这么大个项目,必然会牵扯大量精力。
  袁处长最怕白云天整天被这些琐事影响,耽误了技术研发。
  “如果白总不反对的话,我可以向国内打报告,请国内派出有丰富经验的各行业专业人才过来,听从白总调遣!”他想了想,盯着白云天,斟字酌句非常诚恳道,“来多少人、需要哪些行业、做什么,都由你们决定。你们不邀请,我们一个人都不主动派出,你们邀请,要多少我们就来多少,绝不推辞!
  这些人来了,就等于是中华制造的员工,工作中绝不搞特殊化。你们怎么指挥,他们就怎么做,一切服从安排。犯了错,该处罚处罚,我们绝不包庇!
  如果不需要了,你们一句话,我们马上就把人调走,不给你们添任何麻烦!”
  这番表态,可谓是站在平等的地位,极有诚意的建议了,完全是从中华制造立场出发,为了帮助钢铁成发展作出的决定。
  白云天都没想到,国内愿意给予如此大的帮助,一时也呆住了。
  他的抱怨,其实是半真半假。
  真的是事务确实繁琐,各方面建设轻重缓急都需要由他来思考,作出决策。许多事情,是只有整体规划方案,而前期没有考虑成熟的地方,需要他重新整理思路,在二期、三期规划中作出调整。
  假的部分,是这些琐事其实并不像他在袁处长面前保险出来的那样,拖慢钢铁城的发展速度。
  事实上,除了行政部门由于主管人员缺乏经验,总经理庄子谦从能力上来说也远不如杜炜逸,白云天又遵照诺言没有插手行政事务,导致各个部门工作进行得磕磕绊绊,出了不少纰漏,但在他主管的工业建设、技术研发方面却并未有任何延缓。
  准确地说,大量新人的加入,让钢铁城的体系建设速度变得更快、更井井有条起来。
  而他,也从直接指挥到每一个厂,解决大量繁忙的技术、设备安装、人员培训等事务性琐事中解脱了出来,可以站在全局的角度,高屋建瓴地思考后续发展,指导整个体系结构的调整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在不断的思索、调整、吸收他人技能经验、转化运用中快速进步,逐渐适应了从一个负责具体事务的工程师,到总揽全局的总设计师角度转变。
  现在的他,已经越来越具备了一个大集团当家人应有素质。
  正因为如此,他才知道袁处长代表国内作的这个表态是如何珍贵,以致短暂失神。
  但他很快调整过来,立即表达了真诚的谢意。
  不过是否邀请国内支援,他决定还是要征求一下杜炜逸、宋子谦的意见,不打算乾纲独断,破坏与行政管理班子的融洽合作。
  对此袁处长表示理解,也很赞赏他的做法。
  在杜炜逸远在国内,完全可以独揽大权的情况下,白云天还谨守与杜炜逸当初达成的协议,不去侵蚀对方的职权范围,这种自律在一个人,尤其是一个上位者身上,是极为难得的美德。
  这会让每一个与之的合作者,都会感到放心,从而愿意在其身上投入更多资源,展开更加深入的合作。
  看到白云天表达的歉意,他不但没有因为一番好意被拒绝而生气,反而对这个天才横溢的年轻人,他的人品和个人操守更加敬重了。
  既然白云天是这样一个人,那他也不打算来回兜圈子了,当下坐正了身子,很认真地向白云天说道:“白总,我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能不能说?”
  白云天看他态度认真,也直起身:“袁处长有什么话直说就是,用不着这么客气。”
  “不不不,主要是我这个请求有些过分,怕白总听了以后会生气,甚至影响到对我们的观感,所以刚才我一直在犹豫该不该问……”袁处长快五十的人了,面对白云天竟然摆出了下级面对上级的姿态,说得非常诚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6/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