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4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3/488

  这么差的成绩,录取进来又有什么用,基础这么差,老师在上面讲课,他们能听懂吗?别说把这些学生培养成才了,能让他们顺顺当当毕业,都可以说是哦弥陀福了!
  而且就算是成绩这么差的考生,也只有三千来人报考了工大,连录取人数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简直是惨到无以复加!
  怎么办,要是这批学生进来,最后什么都没学到,那中华工业大学的牌子可就砸了。
  想想以后就连三千人都招不满的惨状,李副校长更是心胆俱裂。
  “我立即去向伍校长汇报!”
  他愁眉苦脸站了半响,也想不出应对办法,只能唉声叹气去向校长汇报。
  中华工大校长由白云天兼任,他身兼多职,当然不可能把时间都放在学校。所以又任命了一名海归博士伍从周,担任了副校长,主持全面工作。
  同时,他还是机械工程院院长,并且兼了多门专业课教学任务。
  最开始的时候,学校仅有他和另外两名新人,担纲主讲大多数重要课程。那段时间他真是忙到晕天黑地,从一个教室出来,就匆匆赶往下一个教室,课余还要批改作业、完成行政工作,从早到晚就没休息的时候。
  就这样,他也没法完成所有专业的教学任务。
  无可奈何下,还是白云天给他想了点子,三人碰头,合力撰写了一本本教科书,然后交给其他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才算是减轻了他们的压力。
  由于教科书编写完善,并且大量契合实际工作的举例,让教师们的教学工作完成得很好,没有误人子弟。
  随着白云天的生物实验室扩大,力波新人涌现的数量也大幅提升。
  在完成对国内优秀青年科研人员的短期培训后,白云天也感觉到了师资力量的短缺,于是将这一批,一共两百名新人,全部注入了各个专业的教学技能,然后一股脑都给他派了过来。
  有了这批生力军的加入,主要专业课的老师都有了着落。工大也不能全部是新人,还要给普通的教职工上升空间,好在通过对上学年新教材的熟悉,这些教师的水平也有了长足进步,已经达到了一名优秀教师要求。
  新人虽好,但钢铁城最希望的,还是大批普通员工能够快速成长起来,扛起大梁。
  毕竟从成长潜力而言,他们比新人更大。只是以前限于本身所学的知识结构就比较落后,自己都不懂,所以无法教给学生最实用的知识。
  但现在有了最新最好的教材,那些刻苦肯学、愿意上进的教师,通过积极请教,在教学水平上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已经一步步赶上了伍从周等人。
  而且身为自然人,他们更懂得学生心理,会灵活运用各种新的观念、网络段子,幽默地跟学生打成一片,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这方面,新人是远不如他们的。
  可以想见,随着大批本校教师成长起来,再加上一批新人专职教师的加入,工大今年的教学水平,还会出现一次跨越性的巨大进步。
  “伍校长!”
  进入伍从周办公室,李副校长汇报了招生情况,又让他打开系统,调出相关数据,发愁道:“你看,学生成绩差、人数也大大不足,我们该怎么办?”
  “我给白校长打个电话!”
  伍从周反应没有那么灵活,李副校长想不出办法,他也同样想不出,只能立即抓起电话,拨通了白云天的号码。
  李副校长羡慕地看着他直接就拨通了白云天的电话。
  现在白云天是越来越忙,整天事务缠身,没有紧急的事情,电话打过去,秘书只会表示会转告白总就挂掉。
  只有伍从周等少数人,打过去的电话才会第一时间被白云天接听。
  这也是种特权啊!
  反正李副校长就非常羡慕。
  “白总,现在有这么一个事……”伍从周并未利用这个机会与顶头上司套近乎,开口就是正事,让李副校长鄙夷其白瞎浪费了这种机会。
  等他汇报完毕,等了一会儿,听完了白云天的指示,随即就将电话挂掉,全程没有拍任何马屁,完全是公事公办的态度。
  “学生人数不足没关系。反正录取会有好几个批次,这一批次没取满,我们就在下一批次继续录取,直到招够了人数为止……”伍从周带着一贯的笑容,转述着白云天的指示。
  “可是第一批水平就这么低,后面只会越来越差……”李副校长急道。
  谁都知道,学生本身资质,决定了他未来的成长空间。优等生之所以优秀,可不只是刻苦,而是他本身智商就高。反之,一个差生虽然有这种那种的原因,可他的基本素质,就是要比优等生差很多。
  这样的学生,教起来吃力不说,未来成就也必然有限。
  清华、北大等为什么会是顶尖名校,就是因为报考它的学生,在报考之前就是所在学校、省市的优等生。并且经过了高考的筛选,从数百万学子中脱颖而出,每一个都是千里挑一的顶尖人才!
  名校固然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而这些顶尖学子,又反过来成就和维护了名校的声誉。
  与之相反,就是这次报考工大的学生了,全都是其他学校不要的渣滓。
  他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这批学生水平会有多低。也许会有一两个因为某种原因,高考意外发挥失常的沙海遗珠,但整体素质绝对差到极点。
  人家是将千百颗珍珠,选出最饱满最圆润的几颗,雕琢成珍宝。他们却是在一大片砂砾中,挑选一两颗人家选漏的残次品,还试图能将其打造成珍珠推销出去,这难度何其之大。
  对于他的焦急,伍从周脸色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微笑道:“白校长说了,我们不怕学生水平差。只要愿意来,我们就敞开门收!
  他表示,将那些千里挑一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是理所应当。
  但若是能让这批众所周知的差生,成为未来名誉天下的顶级工程师、大科学家,把他们每一个人都培育成可以独当一面的栋梁之才,那才是我们工大,最值得骄傲的成就!”
  李副校长嘴巴大得可以塞进一整颗鸡蛋。
  他觉得白云天根本不是给出正确意见,而是在胡乱搪塞应付。
  砂砾怎么变珍珠?
  你说一颗两颗残次品,我们精心雕琢,还有可能掩饰其缺陷,将它伪装成一颗宝石。
  但是让所有学生,都培养成能独当一面的栋梁之才……,白云天是得了失心疯吗,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第五百五十八章
包分配
  呜~
  火车拉着汽笛,缓缓驶入鹭城火车站,车身轻微抖动,在站台停下。
  列车员打开车门,车上涌出大量的乘客,其中尤以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居多,不少人身边还陪着一名家长。
  “这里就是鹭城啊……”
  “暑假才玩了一个月,就通知去学校报道。早知道我就不报工大了,原来还想体验一下到国外读书的感觉,结果都不让人好好休息……”
  “你还好,我可是正跟同学去庐山玩,结果刚到山脚下,就接到家里电话,让赶快回去。”
  这些乘客,大都是工大的新生和家长。
  国内高校都是九月开学,只有他们,在接到录取电话以后,就让他们立即前往学校报道。新生们只能放弃难得的暑假,在家长催促下或陪同下匆匆赶往鹭城。
  不过这也有一个好处,就是火车上没有其他高校学生,一点也不挤。
  凡是碰到新生模样的,全都是工大学生。大家年龄相当,以后又是校友,很快就熟悉起来,说说笑笑打成一片,家长们也交谈着自家孩子的专业,相互交换工大的情况。
  许多学生是首次离家,还要出海,到几千公里外的国外上学,满是兴奋,一路上吵闹个不停。
  人群一波波下来,十几名故意拖在最后学生家庭一脸阴沉地走出车厢,没有追赶前面的大队,而是停在站台,看看周围其他旅客,围成小圈讨论起来。
  “基本确认了,工大的分数线非常低,招的这批学生,大都是三四百分!”一位家长阴沉着脸说道。
  “不是说工大是985排名第一的学校吗,为什么招的都是这种学生,该不会是骗人的吧!”另外一位家长愤愤不平地说道。
  他们家的孩子在高中成绩都不错,但因为生病、迟到、睡过头等种种原因,错过考试或发挥失常,导致成绩极不理想,没能达到重点大学的分数线。
  但他们又不甘心去读普通大学,最后怀着侥幸心理选了中华工业大学。想着不在国内就不在国内,工大终归是排名第一的985大学,教学质量应该不差。
  可是在火车上一番交谈,发现周围其他新生的成绩都只有三四百分,这些家长的脸色都变了。
  一股懊悔的情绪,在心中蔓延。
  经过攀谈,这些有着同样想法的优等生家庭们,就自然而然聚到了一块,共同商量出路。
  读,还是不读?
  摆在他们面前的,就只有这两个选择。
  这年头没有复读的概念,高考成绩就决定了考生的未来,也就是俗称的“一考定终身”!
  放弃录取,那就需要为接下来踏上社会紧张忙碌起来,找关系、托人情,为孩子找一份工作。
  “这样的学校,我怕就算读了出来,也找不到好工作。”某位家长发愁道。
  “要不放弃,现在才八月初,说不定还来得及重新填报一个专职院校。”有家长试探地说道。
  “不!我不去读高职!”
  和家长的瞻前顾后不同,孩子却非常坚决:“我就去读工大!这是中央台都大力赞扬的学校,肯定比其他学校好。我要读大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3/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