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4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7/488

  不过也就只能容纳这么多人了。
  毕竟力波就这么大,钢铁城不能无限向外扩张,基本到一百平方公里就达到了极限。
  叮咚!
  就在两人感慨中华制造的豪富之际,门口响起了门铃声。
  “估计是老王来了!”老尹起身,前去开门。
  他们三人都是民营企业,属于一行人中的异类,跟其他汽车厂商代表都格格不入。于是在其他人有意无意的排挤下聚在一起抱团取暖,吃饭、逛街、聊天、活动,三人都是共进退,组成了自己的小团体。
  钢铁城的酒店和国内不同,每个房间都像普通家庭一样,装有门铃、猫眼、通话器。
  住客可以通过猫眼观察来人,用通话器询问对方来意,避免放无关人士入内带来的麻烦。
  而且酒店管理非常严格,进出都需要刷门卡,避免无关人员进出带来安全隐患,更不可能放小姐之类进来,也没人半夜打电话,影响客人休息。
  老尹知道不会碰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所以看也没看,直接就打开了房门,却发现外面站着两名不认识的人。
  他愣了一下:“两位是……”
  “您是奇瑞汽车的尹总吧?很高兴认识您,我是钢铁城对外商务联络部的,我叫杜桢。我身边这位是中华制造汽车集团总经理广杰生广总……”
  广洁生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头发微微有些秃顶,标准的南方人脸型,笑呵呵地向他伸出手,用广东普通话说道:“尹总,很高兴能认识您!”
  原来是中华制造的人!
  尹总连忙热情地握住对方手:“您好您好,我是奇瑞汽车尹同跃!”
  他也不管这不是自己的房间,就将两人请进房,然后将他们介绍给老李。听说是中华制造来人,老李也是一脸笑容,连忙给他们沏茶倒水,请他们坐下。
  “还有位王总,没跟你们在一起?”对外商务联络部的杜桢笑嘻嘻地问道。
  尹同跃明白是对方想跟他们三人一起谈,立即自告奋勇前去叫人,很快就跟王总一道返回,杜桢、广洁生又起身,一阵自我介绍、握手客套。
  双方落座以后,随意闲谈了几句,聊了几句对钢铁城的印象,随后渐渐转向正题。
  “听说三位以前不是从事汽车制造的?”杜桢仿似闲聊地随口问道。
  老王性格比较直爽:“老李以前是做电冰箱的,后来改作组装摩托,老尹以前也是做摩托的,他们俩算是跟汽车沾了点边。我就差远了,以前是做电池的!”
  杜桢笑眯眯的一团和气:“这么说我们也都算是同行了。我们起家的时候,也是做电池的。”
  “没法比,和中华制造比起来,我就等于个体户。而且我最初搞电池,也是受你们启发,为电动自行车提供电池,最初的技术都是从你们那得到的。现在我们也在学你们搞研发,就是人少多了,只有十几个研究员,还要经常得到你们的技术支持。”王总客套道。
  “哦?那我们可以说是一家人了!”杜桢惊喜道。
  众人都笑,有着一番铺垫,渐渐拉近了彼此间的关系,大家说话也不再拘谨。
  “那王总是怎么想到做汽车这行的?”广杰生好奇地问道。
  “还不是你们!你们说要搞汽车,我一想,也对啊,虽然发动机、变速箱我不在行,但电池是我的强项啊!用电池来替代汽油、电机替代发动机,不就是汽车了吗?这条路可行,于是我就准备也做做看了!”王总爽快地说道。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广杰生笑道:“搞汽车还是和电池、摩托不一样,应该很难吧?”
  王总、尹总都是心中一动,彼此对了一下眼神。
  “难!非常难!最难的,是拿到生产资质!”尹总叹了口气,说出了面临的最大难题。
  王总、李总都收敛了笑容,默然地点点头。
  “的确是这样,国内实行的是许可证制度,没有生产资质,就算是生产出来了也卖不出去。我记得李总之前就曾自己研发了一款吉利豪情,似乎就是因为没有销售许可证,所以没有卖出去。”广杰生同情地说道。
  李总黯然地点点头:“虽说也有这个原因,但我们当时对汽车的制造难度估计得还是太乐观了。豪情采用了红旗的底盘和奔驰的外观,但结合得不好,坐起来并不舒服,价格也太贵了,所以没卖出去。”
  “汽车确实比摩托要难得多。汽车的上万个零部件,比摩托车多得多,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每一个生产难度都很大,光是一个挡风玻璃就不是普通玻璃厂能做的,我们为了寻找合适的零部件供应商费劲了力气,也没法解决。
  这些倒还好说,我们有省里的支持,虽然经历了一番波折,还是从英国引进了一条发动机生产线。中间又碰到英国人不讲信用、拖延进度、甚至撤离等问题,最后还是我们的技术员全力吃透了生产线组装要求,成功将生产线组装完成,并下线点火,解决了汽车心脏问题。
  另一方面,汽车不光是造,还有一个允不允许卖的问题。
  我们厂是收购的原通宝汽车有限公司,它们只有轻型货车的生产资质。所以我们虽然花大价钱买来了发动机生产线、仿造捷达做出了自己的底盘、从西班牙引进了车型外观设计专利、从台湾购买了车身模具,最终做出了风云轿车,但是我们无权对外销售!
  为了这张许可证,我天天跑省里、跑部里,求爹爹告奶奶,到处求人,但人家根本不正眼看我们一下。经省里介绍,我们找到了上汽,希望能挂到他们下面,结果他们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要我们无偿转让百分之二十的股份,等于还没开卖,就给他们三点五个亿,这不是欺人太甚吗!”
  老尹一谈到跑牌照的艰难,就是一把辛酸泪,说起国营厂的刁难,他更是气愤不已,可又满脸的无奈。
  在国内,没有资质,啥事都干不了!
  国营厂天然就拥有这些资格,像长安,以前还不是做轻型货车的。可是人家是军工单位,当他们想搞轿车了,只要跟铃木谈好合资条件,然后打个报告,就获得了奥拓的生产资格,根本不用费什么力气。
  但民营企业做什么都缚手缚脚,这不准做、那不准做。按政策,民营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力补充——也就是补充而已,去做做轻工、搞搞商业流通可以,但重工基本不允许涉足!
  你硬要涉足,做出来了也不准卖!
  以中华制造在国内偌大影响力,也是前前后后用了好几年,才得到了国内批文,拿到了那一纸批文,其难度可见一斑。
  由此可以想象,奇瑞、吉利等品牌,要想拿到轿车生产资质,更是难上加难。
  要知道,奇瑞可还是安徽省的立项项目!
  王总还没有实际涉足汽车制造,在一旁听他们说起牌照的难得,连连咂舌:“就一个生产资质而已,有没有这么难啊!”
  听他说得轻巧,李总、尹总气不打一处来,都给他一个大大的白眼:“比你想的,要难得多!等你真正开始造的时候,你就知道有多难了!到时候跑关系跑死你!”
  “那怎么办?我可不习惯求人!”老王拧着眉,大感苦恼。
  杜桢看了一眼广杰生,对方点点头,笑着道:“要是王总搞不下来牌照,可以挂到我们名下么!我们中华制造汽车有限公司,去年刚刚拿到部里颁发的,包括两厢、三厢轿车、豪华轿车、轻型货车、中型重型货车、特种车辆在内的全系列汽车生产资格。王总做出来了,只要经我们检测符合国家标准,可以挂到我们名下,作为一个子品牌对外销售,并且可以我们共享渠道……”
  “可以挂到你们名下?这个子品牌是怎么回事?”王总和尹总,异口同声惊喜道。
  “共享渠道?”
  李总则和他们不同,更加关心如何共享渠道。
  因为牌照他已经解决了大半。
  他比老尹头脑要灵活得多,既然从正规渠道拿不到牌照,他就另辟蹊径:他查生产目录,发现四川有个监狱有轻型货车和两厢轿车的生产资质,于是就跑去以合资名义,跟对方办了一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厂。
  后来,又以工厂在监狱内,进出不方便为由,买下了监狱的股份,将厂搬回了浙江。
  通过借壳上市的手段,他拿到了轻型货车和两厢轿车的生产资格。虽说还存在一定限制,但已经不像奇瑞汽车生产出来了也不能往外卖那么急迫。
  他更关心,这个所谓的渠道共享是怎么个共享法。
  “不急不急,我们一个一个问题来……”广杰生笑眯眯摆摆手,让他们不要着急,先对李总歉意地点点头,然后对尹总和王总道,“这个挂靠和国内的挂靠是一回事,但鉴于汽车的特殊性,涉及到乘员生命安全,所以我们要求比一般的挂靠略严格一点,必须经过我们检测,符合国家乘用车检测标准,我们才允许挂挂我们的牌子对外销售。”
  “只能挂你们的牌子么?”尹总和王总皱起了眉头。
  能通过中华制造绕过牌照限制,对他们固然是意外之喜,可要挂中华制造牌子,却让他们颇感失落。
  谁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闺女,连名字都得换成别人的出嫁?
  “不,两位误解了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你们可以把牌子挂在我们名下,比如尹总挂靠以后,我们就去工商局注册一个奇瑞的子品牌。然后您卖的车依然是叫奇瑞,挂奇瑞的牌子,生产厂家依然是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只是对外来说,奇瑞汽车名义上属于我们中华制造汽车有限公司。”广杰生耐心地解释道。
  “这个好,这个好!”尹总一听就喜上眉梢,连声叫好。
  这些日子,为了获得一个生产资质,他愁白了头发。眼看风云轿车已经生产出来大半年,结果因为资质问题,只能存在停车场,始终无法对外销售。
  全厂上下,包括省政府,都为了解决这个资质跑断了腿,把上级部门的门槛都快踏破了。
  在走投无路之下,尹总已经打算接受上汽的要求,同意送出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了,却突然听到这个好消息,对他来说无异于绝处逢生一般,激动不已。
  不只是他,就连已经有了两厢轿车资质的李总,都是眼睛一亮,大感意动。
  他手段用尽,也只拿到了两厢轿车的资质。
  但吉利不可能永远只造两厢车,在家用轿车市场,三厢车才是绝对主流。要想获得完整的轿车市场,三厢车的生产资格是个绕不过去的坎。
  听到这个子品牌战略,他大为意动。
  不过他不像尹总那么急迫,沉吟了一下,问道:“这个挂靠,中华制造有什么要求?”
  还沉浸在喜悦中的尹总也顿时脑中清明,反应到对方还没提条件。
  万一对方也要求无偿获得奇瑞股份,那他还不如把股份给上汽。起码人家是老牌汽车厂,一说上海牌轿车全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牌子比从未涉足过汽车行业的中华制造要响亮多了。
  广杰生笑笑:“我们的要求很简单,彼此之间对等交换股份,实现交叉持股!”
  “对等交换股份?”
  “交叉持股?”
  听到他的条件,李总、尹总、王总一起惊叫起来。
  “对!对等交换股份,是指三位如果愿意挂靠中华制造,成为我们的子品牌,便需与对等我们交换部分股份,这个股份最低百分之五、最高百分之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7/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