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488

  人类能够靠着自己的力量,从简单的肉眼识别、触摸判断,到发明出各种探测工具,逐步提高加工精度,那么有着学习机,能够不断提升自我技能的他,也能做到。
  无非是重走一遍科技路而已,有啥可怕的。
  有着完善的制造业发展史指明方向,有着学习机让他快速拥有最尖端的制造技能,这条路走起来,远比原本制造史上那些前辈们,要平坦多了。
  电源接通,操作员按下启动键,设备再次运转起来。
  白云天紧紧地盯着运动部件,眼睛一眨不眨。
  围在他身后的技术员们,也在利用各个缝隙紧盯着,他们屏住了呼吸,像是生怕这个呼吸,会导致设备运行出现故障一般。
  几个新入职的大学生,更是握紧了拳头,额头都渗出颗颗汗水。
  “确定了,就是这个齿轮的问题!可以关机了!”
  白云天看了一阵,紧绷的脸松弛下来,露出一丝微笑,抬手示意操作员关闭设备。
  噢!
  十几个老中青技术员,不顾年龄差异、来自何方,全都相互拥抱着,高兴得又叫又跳,就像是取得了多大的胜利一般。
  白云天在旁微笑着,静静不语。
  他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心情。
  机器是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成,零件越多、精密程度越高,就越容不得半点错误。
  任何一丁点的瑕疵,在经过千百个部件传递之后,都会被无限放大,以至于失去其设计初衷。
  也正因为这些瑕疵太细微,太不易察觉,才让技术员们熬白了头发,也找不到原因。
  这些技术员,有相当的学识功底,却没有他这样敏锐的观察力。有这样观察力的老技工,却对设备的运行方式,需要注意的重点一无所知。
  光靠他们,可能用一两年,也不见得能找到问题所在。
  也只有同时具备了相应的学识、顶级技工技能的他,才能讯速地判明问题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就像是那个非常有名的,电机上划线的故事一样。
  经过两个多月的共同工作,相互配合,这些技术员们,对他虽说不是彻底的拜服,但也完全认可了他的能力。
  尤其是在判断问题、解决问题上,他们对白云天甚至可以说是非常依赖。
  找到问题所在,具体排除无需他动手。
  这些零部件,每个都有一个以上的备用件,被发现问题的齿轮迅速被拆卸下来,更换上备用件。经过半个多小时耐心细致的调试,确认齿轮组每一个部件都安装到位,设备再次启动。
  这一次,设备按照设计要求,流畅地工作着。
  问题,再也没有出现!
  耶!
  技术人员再次欢呼起来,他们用佩服的眼光,看着眼前这个帅气得让人自惭形秽的年轻人,心中五味杂陈。
  就是这个他们以为靠着裙带关系,爬上技术总监位置的年轻人,一次又一次让他们改变看法,从最初以为有点小聪明的民科,到懂得最新电脑知识的小伙子,再到具备极强动手能力的高级技工,再到现在,需要依仗他才能排除一个又一个问题,让设备真正发挥出设计要求的高手。
  这个年轻人一再打破他们的固有认知,最终不得不承认,他的能力,不说远在众人之上,也至少有和他们平起平坐的资格!
  白云天高兴于他们的态度变化,但更高兴于一台台设备终于被加工出来,并成功完成安装调试。
  代工的厂家,早已联系到位。
  在这个大批企业停工,奄奄一息的现状下,能够接到业务,就是最大的幸福。
  对于他们来说,中华制造就如同雪中送炭,让他们感激万分。他们又与马向阳没有关系,不会有谁会傻乎乎地为他出头,高明成只是一个电话,就让对方欣喜若狂,不待这边派人,就由书记带队亲自过来面谈,生怕慢了一步就让代工业务长翅膀飞了。
  为了拿到业务,他们不惜降低代工费用。
  只是白云天并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他看重的是质量。所以他让高明成认真考核对方企业的条件,确认对方在保质保量完成代工,实际成本以后,给出了一个公道的价格。
  中华制造的善意,让这些拿到代工业务的军工们,感激万分。
  中华制造的名声,在口耳相传下,渐渐为更多人所知。
  随着所有制造设备相继到位,完整最后的调试,电动车制造中,最后一块拼图也就此完成。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第一百一十五章
成功的笑声
  原来二分厂总面积二十四点六亩,这是厂区面积,没有家属宿舍。
  厂内共有两座八百平主车间、两座四百平小车间,还有三座辅助车间。
  经过白云天重新规划,将其中一个主车间,用作为电动车总装车间。另外的一个主车间,以及一个辅助车间,被用于电机生产。
  其他的两座小车间、两座辅助车间,则用于电池生产。
  由于厂区不足,中华制造不得不将控制器部分,都转让给了另外一家军工企业代工。
  这也是无奈之举。
  每个车间之内,又按照工序,将设备进行了重新选位、安装基础、固定。
  经过调整的车间,各个工作区之间界限分明,且又相互关联。从材料进车间,到分流,形成线装流动,上一工序完成之后,经过检验员确认、签字,就近转入下一工序,做进一步加工,直到成为成品。
  不同的成品,从各道流水作业线汇总到组装车间,被相对而坐的上百名组装工,组装为一台台完整的电机、电池,最后送入总装车间,进行最后总装。
  简而言之,这就是一条流水生产线。
  流水生产线并不是啥新鲜玩意儿,从古自今,人们就有意无意地遵循着这个规则,进行着生产作业。并且从生产领域,扩散到其他行业,在更加深远地领域,发挥着作用。
  就好比餐饮,从择菜、洗菜、切墩、颠勺、端盘,就是一条完整的流水作业线。
  其本身,并不足为奇。
  但要做得好,却非常考究管理人员的水平。
  他需要管理者非常熟悉生产流程,能够准确认识工人的加工能力、工作进度,从而精确地规划工序,规划工位数量,达到不窝工、不闲置,整条生产线像流水一般,源源不断,吞噬原材料,吐出工业品的目的。
  白云天规划的这条生产线,就完美地符合了这个规律。
  ……
  厂区有一栋两层灰色小楼,这里是检验科所在。
  底下的一层为各个电气检验室,楼上作为工作人员办公所用。
  今天的通用检验室内,涌进了一大帮人。
  杜炜逸、白云天、包文山、高明成、陈伟等公司、总厂主要干部,几乎一大半都在里面。其他没在里面的,也是因为检验室太小,容不下太多人,只能在外面等待消息。
  检验科科长李松梅,戴着一副沉甸甸的眼镜,坐在检验台前。
  今天的检验测试,由她亲自上阵。
  在她面前,摆着五台银光闪闪,如同飞碟一般的器件。
  这就是刚刚从生产线下来,组装完毕的第一批新型无刷电机中,随便挑选的几个样品。
  房间里挤满了人。
  李松梅仿佛能够感觉到,身后围观者鼻孔喷出的热气,她的手心也变得微微出汗,心里紧张万分。
  这种紧张感,就连以前检查第一批下线的录音机时,也没有出现过。
  “李科长,开始吧!”身后,传来一个青年人,蹩脚的普通话。
  她明白,这就是中华制造的香港总经理杜炜逸。
  “好的。”
  李松梅深深吸了一口气,平息了一下内心波澜,擦拭干净手心的汗水,做了除静电处理之后,心情渐渐平静下来,按部就班开始一项项检测工作。
  “电机的最小输出功率为一百二十瓦,最大输出功率为一百八十瓦……”
  “yes!”
  杜炜逸猛然做了个握拳收臂的动作,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
  经过白云天的再三科普,他对几个数据记忆尤新:比如最小功率、最大功率、电池输出功率、电压等等。
  电机的最小功率,决定了电动车的承载上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