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488

  “不会可以学么!”
  白云天不同意他的观点:“现在许多城市,都开始搞旧城改造,这是多大的建筑需求?多了不说,像首都、临海、穗城这样的超大型城市,起码要上百家建筑公司,花十年以上功夫才能慢慢完成。
  稍差一级的省会城市,旧城改造起码也需要十几到几十个建筑公司,齐心合力才能完成。
  省会城市下面,还有地级市、各级县市。
  我们算算,三个超大级城市、三十四个省会城市、三百多个地级市、近三千个县。多了我们不说,每个城市成立一个建筑公司好了,每个公司少则安置几十人、多则几千人,平均算一千人,这就是三百多万建筑大军!
  你们才区区几十万人,刨掉精兵简政、调入重点单位的技术骨干、优秀技工,剩下的不知有二三十万没有。
  这点人,填进去连个泡都不冒!
  别说军工转型,淘汰下来的人员,就是部队转业,都能安置个好几年的。”
  建筑业历来是利润大户和用人大户,其一年产值的计算单位不是多少个亿,而是万亿!
  随着经济转型,体制改革,群众住房需求从单位分配,逐步转向市场购买,对于住房的需求量只会越来越大。可以预期,房地产行业即将迎来高速增长期。
  在这个过程中,不知道会催生多少个亿万富翁,怕是连一个小小的县城都能有一两个亿万富翁因此而发家,甚至出现全国首富也不奇怪。
  与其便宜了那些暴发户,还不如军工也进去掺一脚,从中分一杯羹。
  以军方的能量,不说大头,起码能够在里面稳定地占有一个位置。
  哪怕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也足够养活所有的军工从业人员,还有丰足的利润投入科研、装备现代化更新换代!
  啪!
  钱主任嘴上叼着的烟,掉落下来,也不自知。
  袁处长手指捏着香烟,呆呆地看着他,半天没有抽一口,直到香烟袅袅而上,熏得他手指一阵疼痛,方才反应过来,慌忙将烟扔掉。
  “这个,这个,好像可行啊!”袁处长看着钱主任,结结巴巴不确定道。
  “……我也觉得。”
  钱主任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额头的皱纹越堆越深:“可是资金怎么解决?成立这么多建筑公司,光是设备什么的,就要一大笔钱,而我们又拿不出这么多钱!”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而是大钱。
  之所以军转民,不就是国家养不起了,让军工向市场要饭吃么?
  有这么多钱,好多离城市不远的军工,直接就可以开工了,还搞什么军转民!
  “有多少钱,办多大事呗,又不是让你们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
  白云天翻了个白眼:“一开始没钱是吧,没关系。可以先从简单的做起嘛:建筑机具买不起,那就租啊;钢脚手架用不起,先用竹子的凑合;建房不行,可以先学着拆房……,在这个过程中,正好锻炼队伍,提高业务水平。谁也不是天生什么都会,还不是一步一步、一天一天,慢慢锻炼出来的!先苦两年,攒下钱了,再逐步提高机具拥有量,同时从大专院校、研究所聘请技术专家,招收一批技术人员,锤炼出一大批建筑队伍,就可以接一些技术要求高的活来干了,慢慢从分包,向着独立开发迈进。”
  要说没钱,最早一批从事建筑行业的地产商,更是啥都没有,无非就是有一定的号召力,可以纠集一批同乡,天天上工地当小工。
  慢慢的,业务熟了、关系有了,钱也积攒了一部分,就从纯粹的小工,向包工头、分包商、承包商一步步升级。部分幸运的,最终成长为建筑机具齐全、拥有上千工人、资产雄厚的大地产商。
  军工有组织、有技术,最关键是有能量,想要介入建筑行业,很难吗?
  仿佛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袁处长、钱主任眼睛越来越亮。
  之前,他们的思维走进了死胡同,天天想的就是军工转向民营,应该做什么产品。
  可在白云天点醒后,他们忽然发现,谁说军工就一定要做民品了?
  还可以搞建筑么!
  受此启发,大量的点子从他们脑子里跳出来:除了建筑,还能搞建材啊;此外的,交通啊运输啊、餐饮啊服装啊,等等等等,可做的多了!
  军转民,本质是淘汰弱质产能,优化结构,集中资源扶持军工研发。
  至于裁汰下来的企业做什么,他们并不在乎。
  连跟港商、外商合资都允许了,厂子都不准备留了,去搞建筑有啥不可以的!
  情况再坏,还能坏到让企业停产,工人回家?
  “好!太好了!”
  袁处长兴奋得两眼发光,一个劲地拍手赞叹,为白云天的奇思妙想惊叹不已。
  “既然建筑行业这么赚钱,你为啥不去做?”钱主任还有些疑惑,狐疑地看着白云天问道。
  “就是建筑业太没有技术含量了,我才从事制造业啊!”白云天装逼地说道,“外卖以前没人做过,我去了,一个多月就盈利一两万。最初是有点成就感,可是仔细想想,我又为社会带来什么贡献呢?
  无非是让大家吃饭方便了一点。
  后来我去做变速车,看着大街上,越来越多变速车替代了旧式的自行车,我觉得很满足。
  继而随着电动自行车的下线,它的便捷、省力,更胜于变速车。可以预料,它的出现,能够进一步促进交通、物流的发展,快递行业也将由此从无到有,逐步成长壮大。
  这种对于整个社会的推动作用,岂是造房子可以比拟!
  我对自己的选择,充满自豪。如果可以,我愿意一辈子从事这个行业,至死不悔!”
第一百二十四章
交换
  叮铃铃!
  白云天桌上电话突然响起。
  他放下正在绘制的图纸,迅速抓起电话,沉声道:“您好,我是白云天!”
  “测试结果出来了……”电话中,响起袁处长疲惫的声音。
  白云天看看窗外,夕阳西斜,已快到下班时间了:“你没有休息好?”
  “呼!怎么能休息好,那些研究员,拿到样品以后,就直奔联系好的研究所,连夜展开了测试。我也只能在旁陪着,一晚上没睡,现在眼皮子都快睁不开了……”袁处长的声音越来越小,差点就快听不到了。
  “还是要注意休息,别事情没办好,人先累垮了。”白云天无语,劝解道。
  “我知道!”对面像是强打精神,声音大了点,“我们希望你们能转让电机、电池技术,不知道有什么条件?”
  白云天早就等着他这句话了。
  在他最初给袁处长打电话的时候,他就预计到了这一点。
  电机、电池不但在民用行业有着重要作用,在军事领域同样非常重要。
  比如电机,在许多机械传动装置中,都需要它来提供传动和定位。据他从制造史中了解的情况,国产的鱼雷舵面控制,以前都是采用液压传动,现在正有意向国外学习,该用电机传动。
  然而国内目前所用的小型电机,仍是有刷电机,反应缓慢,效果并不突出。
  如果采用中华制造研发的新型无刷电机,鱼雷的灵敏度将上一个台阶,在舵面控制方面,达到甚至超过国外的同类鱼雷,也未为可期。
  再说电池,军事应用范围更广。
  通讯、ups不间断电源、军用车辆,尤其是在潜艇上,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动力来源。
  中华制造研发的铅酸电池,比能量比现行的铅酸蓄电池提升了一半到一倍,在这个时代说是黑科技也不为过,军方若是看不到它的价值,又怎会连夜乘火车过来验证它的真实性?
  一旦确认,军方绝对不会放过。
  这样重要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军方肯定不会交给一家民营企业来做。
  这就需要交换。
  白云天沉吟了一下,开口道:“电动自行车是一项新兴产业,以我们目前的产能,最多只能覆盖到华东这一片。为了尽快将其推广开来,我们打算在华中、华北、华南、西南,再各建一家组装分厂,以覆盖全国……”
  “组装厂?”虽然很疲惫,袁处长还是准确地抓住了重点,立即反问道。
  “对!组装分厂!一般的车架、坐垫、车轴、齿轮什么的,可以交给其他厂代工——因为军工厂的责任心更强、技术力量更好,我们更倾向于找军工厂代工。至于电池、电机、控制器,则在苏城总厂制造,然后货运过去,由分厂负责组装。”白云天详细说明道。
  “这是好事,我们当然会大力支持!”袁处长精神一振,说话都有力了几分。
  开分厂好啊!
  四家分厂,就是四家军工厂。然后车架、坐垫、塑料外壳、车轴、齿轮什么的代工,又可以让好几家军工厂有活干,这哪里是提条件,简直是在帮他!
  这样的条件,他巴不得越多越好!
  “还有呢?”
  “我们的厂区过于狭窄,电池、电机本来应该各由一家专门的生产厂家,但现在只能挤在一块,这让我们的产能很难大幅度提升。如果能与航仪厂达成彻底联合,我想应该能够解决这个瓶颈……”白云天留了一点话尾,给袁处长反应的空间。
  “这不是问题!”袁处长没有半分迟疑,立即爽快道,“你昨天提的那个建议,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正准备从全国的军工企业,抽调一批精兵强将,组建我们的劳动服务司,统一调度军工转产事宜。我觉得马向阳书记,在航仪厂能够大胆创新,走出新路,是一个合格的干部,我会联合钱主任,共同建议将马向阳同志,调到劳服司,在更合适的岗位,发挥他的聪明才智!至于航仪厂合并一事,我个人完全赞同,但具体还需要上面批准。不过我想,就凭着你昨天提的建议,能够彻底解决军工改制难题,上级领导就一定会同意这个方案!”
  “那就谢谢袁处长了!”白云天喜出望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