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3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4/949

  鱼禾哈哈一笑,“这有何难。滇池县内的牛羊,随你取用。谁阻拦,你只管告诉我,我去教训他。粮仓里缴获的那些粮食,你能搬多少搬多少,将你们出去征战所需的粮草也带上。”
  乐进畅快的大笑着,抱拳道:“卑职去了。”
  鱼禾起身相送,一直将乐进送到了太守府外。
  眼看着乐进骑着马消失在了太守府前的大道上,鱼禾脸上的笑意瞬间没了,他侧头看向了吕嵩,淡淡的吩咐道:“派人去告诉相魁,等他清理了各县的毛贼,就率兵赶往云南县外的雾山。杨丘走的时候,让他将西山军送去给相魁,让西山军配合虎营的兄弟们镇守雾山。
  再派人去催一催查探张休的人和平夷城的人。”
  “喏!”
  “顺便去给相魁传一句话。乐进、乌山、葡逸三个人不死,不许他率军进入云南县以西的地方。乐进、乌山、葡逸三个人不败,就逼他们去找任贵和哀牢王的麻烦。必要的时候,我会找庄王,让他下令,让庄氏的兵马配合相魁。”
  说到此处,鱼禾冷冷的道:“我的要求很简单,别让他们活!”
  吕嵩郑重的道:“主公放心,云南县以西的贼人折腾不死他们三人,卑职就亲自跑一趟,宰了他们三个。”
  鱼禾知道吕嵩有这个能耐,但他并不打算让吕嵩动手。
  鱼禾抬手道:“不用,惯用刺杀的手段,终会被人刺杀。刺杀自己人,说出去也不光彩。云南县以西的贼人、任贵、哀牢王三个人折腾不死他们三个。那就只能证明他们太废了。
  到时候我可以顺势将哀牢国和任贵辖下的一郡之地收入囊中。
  至于他们,可以继续去对付邓让。
  这大新朝,最不缺的就是对手。
  只要他们还活着,他们就永远有对手。”
  吕嵩迟疑了一下,道:“您就不怕他们被养肥了?”
  鱼禾冷笑了一声,“粮草在我手里,他们缴获的东西,七成要交给我。他们手里的精锐,我会借着封赏的名头调往别处,他们拿什么肥?”
  鱼禾既然下定了决心要弄死他们,那就绝对不会给他们活命的机会。
  云南县的贼人、任贵、哀牢王、邓让如果都奈何不了他们。
  那廉丹呢?
  刘伯升呢?
  刘秀呢?
  樊崇呢?
  东山荒秃呢?
  隈嚣呢?
  公孙述呢?
  大新乱世,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对手。
  吕嵩含蓄的笑道:“也对!”
  鱼禾又道:“等到乐进带人离开以后,你就带着西山军营的三千蛮人青壮和五百太守府的侍卫,押解着城外的那些俘虏,去各县。
  每县留五千人。
  告诉各县县令,他们怎么用这五千人,我不管。但是在半年之内,我必须看到一条能容纳下两马车的道路,出现在益州郡各县之间。
  此事由你监督。”
  吕嵩脸上的笑容一敛,“益州郡多山林,半年之内修筑一条能容纳两马车的道路,很困难。”
  在山林遍布的地方开路,而且还是开大路,难如登天。
  一些悬崖峭壁上,只能搭建栈道。
  栈道可没办法供车马通行。
  蜀中大部分道路就是栈道,车马难以通行,粮草难以运输。
  所以王莽才让冯茂在蜀中自行筹措粮草,给了冯茂敛财的机会。
  鱼禾让吕嵩监督着各县在半年之内打通一条通往各县的大道,几乎不可能完成。
  吕嵩和各县县令,就算将俘虏们埋在路上,也铺不了那么长的道路。
  “平地铺路,遇水搭桥,逢崖绕道,绕不过去就沿着山壁凿一条石道。只要肯动脑子,总会有办法。
  人不够,可以去山林里喊人。再不济农闲的时候让各城百姓们齐上阵。
  还不够,可以喊上庄氏的人一起。反正路修好了,他们也会用,他们不会拒绝。
  只要有心,这路就能铺平。”
  鱼禾忍不住白了吕嵩一眼。
  人心齐泰山移,不是随便说说的。
  益州郡修路确实很困难,但并不是不可能完成的。
  后世的滇缅公路就是个例子。
  那个时候可没有大型的机械辅助。
  “在山壁上开道,非一时之功……”
  吕嵩小声的提醒。
  鱼禾瞪了吕嵩一眼,“你去找块石头,用火烧一下,再用凉水冲凉,用手捏一下试试。”
  吕嵩一愣。
  鱼禾没有再搭理吕嵩。
  虽说用火烧水浇的方式开凿出的山道会存在落石的情况。
  但是在这相对原始的西南,有路总比没路强。
第269章
羽翼在丰!
  吕嵩还真的按照鱼禾教的去试了,并且将敲碎的石粒拿到鱼禾面前给他看。
  “主公,真的可以!”
  吕嵩一边摆弄着石粒,一边激动的说着。
  鱼禾随手将谷昌县县令呈报上竹简放在一边,不着痕迹的瞥了吕嵩一眼。
  他只是将小时候玩腻了的小把戏教给了吕嵩,没想到玩的这么起劲、这么激动。
  “既然已经证实了以火碎石可行,那就速速带着兽园的人去修路吧。”
  鱼禾淡然的吩咐了一声。
  吕嵩郑重的点了一下头,握着石粒离开了太守府。
  往后几日。
  吕嵩带着太守府的五百侍卫,西山军营的三千蛮卒,押解着兽园的数万俘虏,赶往了鱼禾治下的几县。
  鱼禾依旧留在太守府内,处理治下七县的政务。
  七县百废待兴,鱼禾派遣下去的县令、县尉,各自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发展着各县。
  遇到的问题,他们会写文书奏请鱼禾定夺。
  像是紧挨庄氏俞元县的昆泽县,县里的百姓经常会因为地界的问题给庄氏的人起冲突。
  庄氏一部分族人对庄顷将城乡让给了鱼禾十分不满。
  他们不敢找庄顷去说项,所以故意找昆泽县百姓的麻烦。
  短短半个月,庄氏的族人,将俞元县的界碑,向昆泽县挪动了整整五里。
  占去了昆泽县近五分之一平地的面积。
  昆泽县县令,不敢擅自跟庄氏的族人起冲突,怕庄氏族人不顾及盟约,一拥而上。
  所以将此事上报给了鱼禾,让鱼禾定夺。
  鱼禾拿到昆泽县县令的文书,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4/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