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5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5/949

  王匡乖巧的应了一句。
  王莽看向王邑,“王匡问的对,你有何证据?”
  王邑正色道:“廉丹的人头可算?”
  王莽愣了一下,王匡也是如此,其他人则愕然的看着王邑。
  王邑继续道:“臣听闻,那公孙述帮着贼人击溃了廉丹,嘲笑廉丹无能,嘲笑陛下……总之也嘲笑了陛下。
  他还特地问贼人讨要了廉丹的头颅,制成了酒器,放在手上把玩,以此羞辱廉丹,羞辱陛下。
  他还宣称,朝廷发二十万大军也没平定西南逆贼,而他只需要一两万兵马,就能荡平西南。”
  王邑为了保住史熊,也是拼了。
  不仅将从小道得来的消息一并告诉了王莽,甚至还添了油,加了醋。
  王莽的脸一下子就沉了下来,面色阴沉的能滴出血。
  其他人脸色也十分难看。
  王兴更是拍着自己面前的矮几怒吼,“公孙述他放肆!”
  王寻皱着眉头,冷哼道:“朝廷二十万兵马都平定不了的逆贼,在他手里一两万兵马就能平定。他还真是有能耐。”
  这话看似在夸奖公孙述,实则是在暗讽公孙述。
  除此之外,也在提醒在座的所有人。
  朝廷二十万兵马都办不成的事情,公孙述一两万兵马就能办成,那他肯定跟逆贼有所勾结。
  刘秀倒是没轻信王兴的话,他盯着王兴问道:“此言当真?你又是从何处得到的消息?”
  王邑正色道:“千真万确,国师公不信的话可以派人去庸部查问。”
  王莽冷冷的道:“那就派人去导江郡查探一番,若是属实,就罢了公孙述的官,将其押赴常安,朕要将其碎尸万断。”
  王莽明显怒了,其他人也不好再多说,当即齐齐应允了一声。
  刘秀在应允过后,沉吟着对王莽道:“查探公孙述,尚需时日。史熊也不得不惩。庸部两位大吏被罢,也需要时日另选贤能。
  再征西南的事情,恐怕得押后。
  依臣之见,不如借此时机,先平定了南阳、冀州、河水两岸,以及琅琊的一众逆贼。
  陛下以为如何?”
  王匡见王邑的话王莽听进去了,便清楚史熊算是保住了,无心再跟王邑继续暗斗,听到刘秀的话后,他心头大喜,赶忙起身请命,“臣愿率军征讨各地不臣,为我大新建功。”
  王邑、王寻,甚至王兴、孙建、王盛等人也纷纷开口,争抢这个剿灭天下贼寇的机会。
  这中间,有人是真的想为大新建功,有人存粹是为了帮自己争抢财路。
  王莽见懂兵法谋略的人,一个个争着抢着要去剿灭贼寇,脸色好看了不少。
  手底下的重臣尚且敢言战,地下的人必然也愿意为朝廷舍生忘死。
  他的江山社稷,自然稳如泰山。
  王莽略微沉吟了一下,“就由太师、大司马一起,率领长水、越骑、胡骑、中垒四营精兵,再率领各地吏民五万,征讨各地贼寇,还百姓一个安稳。”
  王匡、甄邯大喜,起身施礼,“臣等遵旨!”
第357章
公孙述竖旗!
  王寻和王邑没捞到战事,心有不甘。
  但暂时保住了史熊,王邑心里勉强好受一点,王寻就有些郁闷。
  折腾了大半天,居然让王匡和甄邯占了便宜。
  气的王寻直瞪眼。
  但没人搭理他。
  刘秀给王莽提出了建议,王莽做了决定,其他人也不好多说什么。
  又闲聊了一会儿琐碎的政事,退出了未央宫。
  王莽派遣了自己的心腹宦官,领着宫中的几个绣衣头领,出了未央宫,赶去益州查探王邑所言是否属实。
  一行人出了常安城,刚到咸阳城,就听到了公孙述跟西南逆贼勾结,问西南逆贼讨要廉丹头颅,加以羞辱的谣言。
  谣言传的没有王邑说的那么不堪,但大致跟王邑说的没什么差别。
  王莽的心腹宦官立马派了一个绣衣执法回去给王莽汇报,他带着其他人继续赶往益州。
  一行人进了秦岭,刚到秦岭深处的栈道前,碰见了一群从广汉郡逃出的难民。
  稍微打听了一下,就得知西南逆贼占据了犍为郡,并且兵进巴郡,三日之内,连占四县,却对蜀郡秋毫无犯的消息。
  得了,这些也不用去益州了。
  廉丹兵败以后,有史熊坐镇巴郡,巴郡的实力并不弱,反倒是蜀郡比较空虚。
  西南逆贼不打蜀郡,反而攻打巴郡,那公孙述跟西南逆贼有勾结的消息,也算是坐实了。
  一行人匆匆返回常安城,将他们打探到的消息告诉了王莽。
  王莽得知了消息以后,雷霆震怒,召集了十公再次议事。
  经过商议,王莽、刘秀等人将廉丹和冯茂兵败的消息怪罪到了公孙述头上。
  同时怀疑公孙述不仅跟逆贼有勾结,还怂恿逆贼进犯犍为郡和巴郡,有割据益州之嫌。
  甚至,王邑叫嚣着说,西南逆贼很有可能就是公孙述养的,不然一群蛮夷,如何敢跟朝廷作对,又如何能击溃朝廷大军。
  王邑的说法,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支持。
  于是乎,王莽一怒之下下令,罢黜公孙述蜀郡大尹之职,并且缉拿公孙述,以及其一众家眷,到常安城受刑,同时下达了夷公孙氏三族的命令。
  明以前,诛九族是最狠的刑法。
  唐宋以前,诛三族是最狠的刑法。
  王莽下令诛公孙氏三族,算是最重的惩罚了。
  王邑主动请缨,去抓捕公孙氏的三族,王寻主动请缨,去蜀郡捉拿公孙述等一干人等。
  王莽也没多想,便将此事交给了王邑和王寻。
  王邑出了宫,领着兵马就去抄留在常安城里的公孙氏族人的家。
  王寻则点了一队人马,带上绣衣执法,浩浩荡荡的杀向了益州。
  公孙述得到消息的时候,王寻已经带着人抵达了广汉郡。
  蜀郡,郡衙。
  正堂上,公孙述面色阴沉的能滴出血,公孙义和公孙恢一脸慌乱的站在公孙述两侧。
  公孙恢一个劲的叫道:“兄长,怎么办?怎么办?朝廷真的信了贼人的鬼话,捉拿我们的人已经到广汉郡了,再有三日就会抵达导江。”
  公孙义面色难看的道:“述儿,听说朝廷此次派来抓我们的是大司马王寻,那个不是一个善类。听说凡是落到他手里的人,几乎都被他折磨死了。”
  公孙述现在很不得吃西南逆贼的肉,喝西南逆贼的血。
  若不是那些西南逆贼,他也不会落到这个份上。
  但现在不是跟西南逆贼计较的时候,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应对王寻的抓捕。
  “如今看来,只能走最后一步了。”
  公孙述沉声说。
  公孙恢听到这话,愣了一下。
  公孙义迟疑着道:“述儿,一旦走上那条路,可就没有回头路了……”
  公孙述瞪起眼,“那些贼子给我们回头路了吗?没有!他们就是想逼着我走这一条路。”
  公孙义急忙道:“那岂不是中了贼人的算计?”
  公孙述咬咬牙道:“不中贼子的算计,我们就得死。你也说了,那王寻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们落到王寻手里,王寻一定会用尽手段将我们折辱致死,再吞空我们的钱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5/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