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5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2/949

  除此之外,鱼禾还将冯英的幼子冯子征召到了衙门,给冯英充任了文书。
  冯子征仅有十三岁,面容稚嫩,身形消瘦,性子略显羞涩。
  从外貌上看,更像是冯英的孙子,而不是冯英的儿子。
  冯子征是冯英的最小的如夫人所出,算是冯英的庶子。
  但冯英如今就剩下这么一个儿子了,也不用再去在乎什么嫡庶之分。
  冯子征恭敬的从鱼禾手里拿过了马援和张休的信,交给了自己的父亲。
  冯英拿过信,仔细瞧了一番,冷哼了一声,“公孙述倒是好算计。借着你奉他为益州共尊的名头,兵进巴郡。
  你若是出手,那他益州共尊的名头就不攻自破。
  你若是不出手,那他就可以趁机拿下半个巴郡。”
第362章
国策
律法一直保护的都是弱者
  鱼禾点着头笑道:“你说的不错。我若出兵,公孙述可以借此洗脱益州共尊的名头,我若是不出兵,他可以趁机拿下巴郡。”
  冯英盯着鱼禾问道:“那主公是出兵,还是不出兵?”
  鱼禾微笑着摇摇头。
  冯英有些不甘的冷声道:“倒是让公孙述那个狗贼占了便宜。”
  冯英的夫人、如夫人、姬妾,以及几个子女,还有族中的一大部分老幼,皆葬身于公孙述之手。
  冯英跟公孙述有血海深仇。
  他在有关公孙述的事情上,自然会带一些个人情绪。
  鱼禾也能理解,并且笑着安慰道:“冯先生不必如此。我的便宜,又岂是那么好占的。在我的兵马抵达江州县江边的时候,剩下的半个巴郡对我而言,是唾手可得。
  我只所以留着,就是留给公孙述的。”
  虽然鱼禾不怎么了解史熊的能力,但是鱼禾了解张休和马援的能耐,以及他麾下兵马的能耐。
  史熊手里的兵马不过两万,军中也没听说过有什么良将。
  马援和张休手里的兵马有三万多。
  马援和张休皆是良将,一起征讨江州县,拿下剩下的半个巴郡,自然是手到擒来。
  但鱼禾让他们达到了江州县外江边的时候,就停下了脚步。
  其目的,就是将剩下的半个巴郡甩给公孙述。
  冯英听完鱼禾一席话,若有所思的道:“主公将半个巴郡让给公孙述,其目的是为了让蜀郡和剩下的半个巴郡连成一片,挡在整个北方,形成一道抵御朝廷大军的屏障?”
  鱼禾笑着点点头。
  这就是他将半个巴郡留给公孙述的目的。
  看起来是公孙述占了便宜,实际上他占的便宜更多。
  他可以借着公孙述去抵御朝廷,也可以跟朝廷两面夹击,快速的吃掉公孙述。
  区别就在于,公孙述什么时候失去作用,鱼禾什么时候才会除掉他。
  鱼禾比公孙述、冯英等人了解王莽。
  王莽在位后期,显得十分疯狂。
  如今王莽已经六十三岁高龄了,也到了他在位后期了。
  革新无望,天下狼烟四起,王莽也该开始疯狂了。
  王莽可以征集全国的精兵,去讨伐刘秀、王匡(绿林军首领,非王莽子嗣)、王风、刘伯升等人。
  自然也可以提前征集全国精兵,讨伐他和公孙述。
  有公孙述在前面顶着,王莽即便是举全国精兵,鱼禾也能从容应对。
  没有公孙述在前面顶着的话,鱼禾直面王莽数十万精兵,未必能胜。
  所以公孙述是一个落入到鱼禾算计中的工具人。
  冯英感慨道:“主公还真是算无遗策啊。”
  鱼禾失笑着摇摇头,他算什么算无遗策。
  他只不过是比其他人知道的多一些。
  “冯先生说笑了。公孙述既然跟朝廷对上了,双方又动用了不小的兵力,那么一时半会儿,应该不会有结果。
  我们刚好可以借此机会,将犍为郡、越巂郡、益州郡,以及半个巴郡,发展壮大。”
  鱼禾笑着说。
  如今各郡之中,除了益州郡,剩下的两郡半,都百废待兴。
  特别是半个巴郡,除了兵卒,啥也没有。
  想要发展起来,可不容易。
  冯英思量着道:“益州郡和越巂郡类似,主公在益州郡推行的法子,可以在越巂郡使用。至于犍为郡、巴郡,恐怕要另外想法子发展才行。”
  益州郡、越巂郡多蛮夷,汉人很少。
  所以鱼禾在益州郡用的治理办法,搬到越巂郡也适用。
  但是犍为郡,还有半个巴郡,主要的百姓是汉人。
  益州郡的法子,就不适合用在犍为郡。
  包括一些律法、条文,也得重新定制。
  鱼禾沉吟着道:“秋耕快到了,先制定出有关田产的律令、条文,给百姓发田产和种子,让百姓们先复耕再说。”
  粮食不论什么时候都是个大问题。
  等到绿林、铜马、赤眉三支起义军纵横的时候,粮食就会显得更关键。
  所以鱼禾必须主抓粮食。
  冯英看着鱼禾,迟疑着道:“那主公打算如何给百姓分配田产,又如何统管?”
  鱼禾心里早有盘算,他坦言道:“如今犍为郡地广人稀,半个巴郡更是一个百姓也没有。所以田产倒也充裕。
  可以给犍为郡的百姓依照人头,每人分发二十亩田产。
  愿意迁移到巴郡去的,可以给发四十亩田产,再添一头牲口。”
  有道是故土难离。
  犍为郡的百姓如今已经扛过了大难,再想让他们离开,很难。
  鱼禾要快速将没有人烟的半个巴郡发展起来,就必须用优厚的政策吸引人过去。
  鱼禾发给百姓的田产并不多,依照如今犍为郡人口密集程度,以及半个巴郡没有人口的情况,每个人发一百亩地,都绰绰有余。
  但是发的田产多了,百姓们根本就种不过来。
  鱼禾倒是可以派人去抓一些蛮人当分给百姓当私属。
  但王莽好不容易在废除奴隶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鱼禾只要稍微再添一把火,就能取消奴隶。
  鱼禾干嘛还要开历史的倒车?
  冯英迟疑着道:“是不是发的少了?”
  鱼禾摇头笑道:“不少了,犍为郡的青壮被冯茂和廉丹折腾死了不少,没剩下多少。纵然有牲口帮忙,一个人一年伺候二十亩,都不一定能伺候到位。四十亩地,估计得找人帮忙才行。
  发的多了,只会被荒废。”
  冯英苦笑着道:“留着也是荒废啊?”
  鱼禾笑着道:“所以我准备将各军淘汰下来的青壮,充为劳力,让他们去种田。”
  简单的讲,就是农垦兵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2/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