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2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5/581


武性噼里啪啦的说了一堆,说完之后也觉得心中畅快了许多,要说在明王和阮王中让他选一位,武性绝对会选择阮王。
但这只是情感上的亲近,与事实相去甚远,阮王虽然是他主公和大舅哥,但这明王也是他的连襟,平素与他交好,都不是外人啊!
当初在平顺府时,他就很聪明的没去顶雷,现在又怎么可能去?
他可是知道明王夫妇手段的,就是去对抗,他武性也不是对手!
而且明王虽然看着行事狠辣,但对于与他无害的人还是很宽容的,他武性退一万步说,把手里的这些兵权交出去,做一个何喜文这样的人总可以吧!
听着武性的话,何喜文也点了点头,为什么那些忠臣可以流传千古,就是因为那样的人实在太少太少了!
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是武性这样的,所谓忠诚,不过是背叛的价码不够罢了,真会为了阮王赔上全家性命的,少之又少!
“可是这阮王殿下,那是真能忍啊!”想到这,何喜文叹了口气,武性也赞同的点了点肉。
何喜文提到的忍,是发生在去年复兴军与暹罗人大战时期,当时复兴军的参谋部做了一个局,营造了一种复兴军在真腊和河仙被暹罗人打的很惨的假象。
那败报是一封接着一封,九真的归仁和顺化等地人人缟素,到处都在传说复兴军即将战败,十不存一!
连何喜文都信了,派了三四波信使去往升龙,还在平顺府戒严,做好了防御暹罗人的准备。
可这样好的机会,这么大的诱饵,嘉定城的文武百官都劝阮福映立即发大兵截断复兴军的归路,只要灭了那一万多复兴军的精锐,明王就完了。
可这阮小强硬是没有上当,一心一意在他的嘉定当他的大王,仿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般。
他这做派,可把叶开给坑的有点狠,这嘉定城本就是明乡人最先建设起来的,也是九龙江平原上极为重要的城池。
拿不到嘉定,就没法彻底开发九龙江平原,而起叶开将要北上了,不解决阮福映,总觉得菊花有点凉悠悠的啊!
阮福映不上当,叶开就没有一个好的借口,这嘉定城就像是一块大羊排摆在叶开的嘴边,可就是没法吃下去。
因为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阮福映对他是有大恩的,不计前嫌把妹妹嫁给了他,派兵帮他在甘马昔外向武吉斯人复仇,原属于阮福映的泰西大兵,也毫不犹豫的让给了叶开,平顺府叶开想要,阮福映也给了,叶开北上定鼎交趾,阮福映也没扯后腿,还赞助钱粮。
不论让谁来看,阮福映这大舅哥绝对做的到位,你明王殿下要是这都不满足,还要来夺嘉定,那还有一点良心吗?
所以叶开拿阮福映,那是真没有什么好办法了,浑如老鼠拉龟无处下手!
你别说,阮福映这招,还真有点我大清的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的意思,明明嘉定城不堪一击,叶开就是下不了手。
第383章
打虎女勇士
嘉定,福绥府,隆庆城,城外的一条小溪边,这里有一个凉亭,平素是作为旅人歇脚用的。
但今天,这凉亭四周都被穿着黑衣,怀揣利刃,面露凶光的汉子给围住了。
几个打柴的山民,刚想到这里来歇一会,还没靠近就被黑衣人一顿拳打脚踢赶跑了。
凉亭中,两个穿着做工精良长衫的人正在对饮,背南面北穿长衫的那人饮完酒杯中的酒淡淡一笑。
“听说赞军的祖先原是静海军节度使吴权的牙将?”
被称为赞军的,正是原本阮惠的心腹吴文楚,他面无表情的摇了摇头。
“吴侍学就不要再提这赞军一词了,阮光中早已西去,这世上只有吴文楚,再也没有什么赞军了。”
吴侍学赫然正是吴仁静,就是那个曾到升龙给叶开送了明乡人匾额的吴仁静。
此君正是历史上修建嘉定城嘉盛明乡人会馆的发起者之一,是越南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做过阮福映的翰林院侍学,所以吴文楚称他为吴侍学。
吴仁静也笑着摇了摇头,“在下也已被阮王赶出了嘉定,早就不是什么侍学了,现在只有明乡人吴仁静了。”
吴文楚还是一脸的严肃,吴仁静把明乡人三字读的这么重,吴文楚当然知道他们想干什么!
这些明乡人,做梦都想帮同为明之遗民的明王夺取嘉定,他们也好一飞冲天,成为这嘉定左近的人上人,北圻和中圻的明乡人身份有多吃香,吴文楚可是清楚的很。
而且,吴文楚眼神黯淡了下来,光中皇帝在马江边的谋划,还是出了一点的小意外!
虽然归仁被明王大军攻陷后,阮福映确如光中皇帝预料的那样接纳了他们,还让他们守在了这个嘉定与平顺府接壤的福绥府。
但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阮福映对明王的支持实在不小,导致了就算阮福映接纳了他们,也并不能给明王充足的理由进攻嘉定。
所以他们现在就尴尬了,从祸水南引变成了无可奈何的真投靠,三千多人被顶在了福绥府这边的穷山坡上,用来将嘉定和平顺隔开。
可以想象得到,等到明王不顾一切要对嘉定下手的时候,他们必然首当其冲,这光赞太子的命,估计很难保住了。
令人尴尬的沉默中,吴文楚还是咳嗽了一声先开口了。
“吴大人今天不会是单来找我叙一叙同宗之宜的吧?就算是叙,吴先主距此已经快千年了,吴某的祖先也是从中原冀州南下的,吴大人的祖先是岭南广东人,称同宗也很是勉强了吧?”
“那可真巧了,在下的祖先是客家人南迁到粤省的,乃是出自南皮吴氏,南皮吴氏又出自渤海堂吴氏,正好与大人的先祖同出一祖,怎么能说不是同宗呢?”
虽然吴文楚的话已经说的很不客气了,但吴仁静仍然一脸无所谓的往上靠。
“看来,侍学不是来找同宗的,而是来找替死鬼的,我等失国失君之人,能苟全性命已是不易,侍学何必还来苦苦相逼?”吴文楚长叹了一声。
“既然大人知道自己失国失君,怎么还敢有苟全性命的念头?
这古往今来如同大人和光赞王子这样的,又有几人能得善终?
吴某此来,正是为了保全你等性命,怎叫苦苦相逼?”
一席话说的吴文楚默然无语,光中皇帝临死前的谋划未能成功,他们确实很难苟全性命了!
当年西山朝攻下富春、归仁和嘉定的时候,广南阮家宗室大多罹难,现在轮到他们了,也不会有活路的可能!
虽然现在还能在福绥府的山上安居,但日后不管是明王拿下了嘉定,还是阮王咸鱼翻身,都肯定容不下他们,想到这里,他冲着吴仁静拱了拱手。
“不知道侍学要怎么保住我等的性命?”
吴仁静摸了摸下巴上的胡子,“当年你们西山军对广南阮家的宗室太过残暴,想要人人都有活路,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吴大人是文臣,光赞王子年幼,应该还是可以保住,至于其余人等,那就很难了!”
吴文楚见吴仁静说的胸有成竹,也不由得升起了几分希望,反正他现在是不知道自己该如何保住光赞太子性命的,说不定这吴仁静真有什么办法。
一想起光中陛下临死前对他说的那句,‘君勿使我绝嗣也!’吴文楚就觉得鼻子一酸。
自己的性命在其次,如何保住光赞太子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他站起身一揖到地。
“请侍学示下!”
吴仁静也站了起来,他目光灼灼的盯着吴文楚。
“我听说法兰西传教士伯多禄时日无多,十日后,阮王会到嘉定城外的泰西寺庙看望,并为其祈福。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阮王之子只有十二岁,还因为笃信泰西教为阮王不喜,如果这时候阮王有性命之忧的话,阮氏这个广南国主,就肯定保不住了!”
吴文楚脸色阴沉了起来,这是要他们不惜命去刺杀阮福映啊!
这完全是送死!
不提这计划要死多少他们的人,更因为这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
阮福映虽然只有嘉定等地,但也是个拥有三万多士兵的一国之主,区区几个刺客就想刺杀?
再说了,他们穷途末路,不得已来投靠阮福映,人家根本不信任他们,只是把他们当成暂时的肉盾而已!
他们这三几千人只要敢无令离开隆庆城,阮王的大兵很可能就会来剿了他们,哪会给他们潜入嘉定的机会?
“吴大人莫急,让在下把话讲完!”
一看吴文楚扭头就要走,吴仁静赶紧挥手喊道。
“我知道吴大人等人离不开隆庆城,但如果光赞王子上书给阮王,就说要为父亲之罪,当面向阮王磕头谢罪呢?”
“哪又有何用?阮王身边禁卫高手起码有数十人,难道让光赞太子去行刺杀之举?
再说了,靠近阮王者必被搜身,带不进去兵刃,单靠拳头刺杀吗?”吴文楚彻底怒了。
“我听闻陈光耀将军之妻裴氏春,乃是吴大人的师妹,其武学造诣还在吴大人之上,不知是否确有其事?”
吴文楚楞了一下,随后点了点头,师妹是师傅的女儿,尽得其真传,当年为救陈光耀可是手持短刀单杀过老虎的存在,武学造诣不是在他之上,而是远远超过。
“若是让裴氏春将削铁如泥的利器贴身藏好,他是一女流,阮王的护卫必然不会如同搜男人那么严格,在她陪同光赞王子晋见时突然发难,能成否?”
狠毒啊!吴文楚看吴仁静的眼神都不一样了,明王没来之前这吴仁静可是在阮王手下混饭吃的,现在为了投靠明王,竟然处心积虑的要把曾经的主子置于死地,这样的人缠上自己了,看来不达目的是不会罢休的。
“如此...,倒是或有一二可能,但失了光赞太子,我等又为何要做这种事?左右都是保不住光中皇帝的血脉,何必要冒险?”
“吴大人不会连李代桃僵之事都不懂吧?怎么会是真的光赞太子去,你们这上万西山朝遗民中,就找不出一个与光赞王子类似的人吗?
吴大人还是速速决断吧,早一日决定,在下好去明王面前保住光赞王子和大人全家!
要是晚了,这隆庆城周边的万余人,就等着被斩尽杀绝吧,不管是明王还是阮王,谁都没有放过你们的理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5/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