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3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9/581


蒙正发,湖北崇阳人,他先是跟叔父起义反清,叔父战死后,蒙正发又先后跟随何腾蛟和瞿式耜抗清。
瞿式耜在桂林就义后,蒙正发也随之跳河殉国,但被人救起,后来辗转到湖南衡阳斗山隐居,终生没有出仕清朝。
其记录自己抗清经过的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明末史料。
年轻人口中的瞿文忠公应该就是瞿式耜,而章文毅公,应该是明末何腾蛟的左右手,进士,华亭伯章旷。
这章旷虽然是进士,但颇为知兵,若是早生十几年,如同岭南三忠的张家玉一样,未尝不能成为虞允文那样的儒将。
只是可惜,他在听闻兄长殉国,又觉得复国无望之下,抑郁而终了。
叶开快走几步,将哭拜在他面前的年轻人扶起来,他还没开口说话,刚扶起来的年轻人又跪拜了下去。
“大王,小人家中并无多少牵挂,唯有此不屈之身,愿从大王复兴大明,为忠义张目!”
叶开悄悄的扫了一眼,年轻人话一出,周围的民夫甲长们脸上都布满了惊惶,看来时机还不成熟。
“义士有此心,不愧为忠臣之后,可孤王要是允了你所请,满清朝廷必然要寻你家人的麻烦,不如暂且回乡,等到他日孤王引大兵至,再来为孤王效力!”
说完不等年轻人反对,叶开又看着周围正在等着领钱的民夫甲长们说道:“此话既是对这位义士说的,也是对诸位说的。
孤王知诸位有家小在北,所以绝不会做那等胁迫挟裹之事,诸位大可放心归乡。
可我也请诸位回去之后细细想一想,尔等祖先誓死抗争,到底是为了什么?”
。。。。。
一串串的铜钱叮当作响,除了钱以外,每个民夫还带了一大包玉米饼,叶开光为这两万民夫的路费和路上吃食,就自掏腰包了四五千两银子。
但叶开觉得这笔钱该掏,湖南是明末交战的主战场,现今的湖南人中,如同蒙姓年轻人这样的忠良之后一定不少,他不过是花了一点小钱,却可以唤醒一大批人的记忆。
毛详成左边的口袋中装着小两百文大钱,这是明王发给他的路费。
怀里则装着两个五钱的银角子,这是他一个远方五叔的,五叔在逃命的时候,不知道被哪射来的铅弹击中心口,当场就没了气,这一两银子就是明王发给五叔的抚恤。
他们是被狗官兵强拉来打明王的,毛详成做梦也没想到,明王竟然还会对他们这么好,让他们回家,给他们路费,还给路上的吃食。
这天下要是明王做皇帝就好了,一定人人都会安居乐业的,毛详成心里突然冒出了这么一个念头。
“三哥,我觉得五叔一定是被狗官兵的鸟枪打死的!”胡思乱想的毛详成喝了一口水后,看着身后的堂三哥毛详生说道。
毛详生正背着五叔的尸身,他们六个人轮流把五叔的尸身背回铜钱湾的老家去,这样就可以多得一钱银子。
虽然要六个人分,但这对于他们这些民夫来说,也不是小钱。
“那肯定的咧,明王是什么人?是天底下最好的皇帝,是老天下派下来杀狗官的,他的铅弹才不会打我们这些苦哈哈,五叔一定是被狗官兵故意打死的!”
毛祥生喘着粗气,费力的抬起右手擦了擦脸上汗珠,眼中射出了别样的光芒!
“是啊!明王是个好皇帝啊,要是咱们湖南也是他管的,那就好了!”
狭窄的山道上,穿着粗布衣服的民夫们,如同忙忙碌碌的蚂蚁般,一个接着一个的往前走,不知道谁突然小声感叹了一句,人群顿时静默了下来。
第456章
满汉一家乃我大清根本
“畜生啊!无耻啊!他刘君辅,一个汉人老卒,能跻身一二品大员之列,朕有哪点对不起他?先皇有哪点对不起他?
堂堂一省军门,转头就投降了粤贼,还带着粤贼的大兵取了曲靖府,天下之丧心病狂者,无出其右!”
北京,紫禁城毓秀宫,三十六岁我嘉庆穿着素衣,满脸潮红的在大发雷霆。
他双手如鸡爪状紧紧攥着身侧的棉垫子,急促的呼吸使得胸膛正在剧烈的起伏。
这由不得我嘉庆不发怒啊,和琳带着一万五千满蒙精锐并三省绿营,一共五万大军南下,结果不过四五日就战败了。
三省绿营三万多人,跑回来的只有湖北绿营还算完整,尚有一万多人,其余四川绿营一万三千人只剩了不到三千人,湖南绿营也损失过半。
就连南下的满蒙精锐也损失惨重,蒙古马队没了两千多,火器营、健锐营都损失过半。
五万大军攻共计战死失踪者超过了一万五千,其中核心的满蒙精锐就没了快三千,说是伤筋动骨一点都不为过。
我嘉庆心里苦啊!刚刚继位,屁股都没坐热呢,就挨了这么当头一棒。
而且从败报上看得出来,这粤贼之大军极为善战,又是前明余孽出身,更善于蛊惑人心,要想将之消灭,绝非易事!
“王师傅,您说,朕何曾哪点对不起刘君辅,这些汉人绿营,年费国帑千万,征调之时还要额外派赏!
这刘君辅未满不惑之年,就已经是一省军门,是朕的封疆大吏,他就是如此回报于朕的?
还有这永州镇总兵邹某,新田协参将邹某等大小绿营数十将官,皆从贼不说,还引粤贼大兵攻占州郡,天良何存?”
嘉庆皇帝的对面,是一个坐在小凳子上的汉臣,这位须发皆白,身材倒还挺高大的汉臣,名叫王杰,乃是乾隆中后期嘉庆初的大臣,清朝历史上的陕西第一名臣。
王杰现在是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而且他还是嘉庆最重要的老师之一。
嘉庆皇帝几岁起,王杰就是上书房总师傅,所以嘉庆对于自己的这个老师是既敬且畏,倚为干城。
“陛下勿恼,这些一钱汉向来就是如此不忠,这保大清还是得靠咱们旗人,我看这湖南湖北的绿营将官,不如都安排八旗中的俊杰去当,以旗将驭汉兵,放可保无碍!”
不过王杰还没开口,坐在另一边的辅政大臣,大学士,宗室,爱新觉罗.禄康已经怒不可遏的开口了。
说起这位满大爷禄康,那可是嘉庆朝的一朵大奇葩,他虽然不贪,但大字不识几个,完全称得上是不学无术,还特别无知,更特别喜欢给嘉庆提一些暴露智商的提议,就比如刚才这个。
其无知到什么程度呢?可以到连自己的祖宗都搞错的地步。
据说有一次礼亲王昭梿在宫中遇见他,因为是长辈,昭梿便上前请安,顺便恭维他祖上有功德。
谁知禄康突然变得有些恼怒和尴尬,他竟黑着脸说,‘我祖上是身遭刑戮之人,还敢谈什么功德?’
说完愤愤不平的走了,他觉得礼亲王是在羞辱他。
昭梿也惊愕不已,后来多方打听才搞明白,原来禄康祖上本是奴儿哈赤的幼弟穆尔哈齐,曾为满清的开创大业立下过汗马功劳,后因病而死,奴儿哈赤还亲去哭祭,所以从满清的角度来说,肯定是有功德的。
但是,注意了!禄康大爷记错了!他把自己的祖宗给记错了!
他以为自己的祖宗,是奴儿哈赤的长子褚英,褚英是被奴儿哈赤处死的,所以可以说是身遭刑戮之人。
厉害吧,这天下能把自己祖宗是谁记错的,不多吧!
而且这位爷还有个著名的糊涂蛋儿子,那就是后来南京条约的签订者,那个异想天开要把璞鼎查长子收为养子,还向璞鼎查索要其夫人照片,签订南京条约时丑态百出,被咸丰皇帝下令赐死的耆英。
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这两糊涂蛋不愧是爷俩。
没来得及开口的王杰,脸上露出了几分愕然,这全天下绿营的中高级将官几乎三分之一都是旗人了,还不算以旗将驭汉兵吗?要知道旗人才百来万,汉人可有三万万一千万。
“陛下不可!若是如此,就正中粤贼的诡计了,虽然刘君辅等逆将罪该万死,但并非天下绿营将官乃至汉人官员都是如此!
比如前广东提督沈瑄,东莞知县彭人杰,广东肇高学政王际华等,皆是不从贼的忠义之士。他们还是忠于大清,忠于陛下的。”
说话的王杰被自己噎了一下,他刚想说这是粤贼的诡计,他是故意制造出旗人个个忠勇,汉人多不可靠假象的。
可话到了嘴边,他转头看了一下,屋子里面除了他和文华殿大学士董诰以外,几乎都是满臣,特别是和珅和大人也在。
你这会说他弟弟以及众多旗人将官英勇殉国,是粤贼故意宣传的,和大人估计敢直接上来跟他上演真人全武行。
哪怕他王杰是嘉庆的老师,把满人都得罪了,那也绝对没好果子吃。
不过还好,毕竟还是刚刚嘉庆年间,没到后世咸同时期那种旗人大员几乎个个傻哔的年代,垂垂老矣的阿桂紧接着王杰的话,就拱了拱手开口了。
“王中堂说的有理,我大清素来是靠满汉一家治国的,满人固然是保家卫国的英雄,汉人也并非个个都无耻,咱们不可中了粤贼的圈套,他就是想破坏我大清满汉一家的大好局面。”
这会,御座上的我嘉庆也反应过来了,虽然他能力不行,但毕竟是被当做储君培养了十几年的。
他很清楚满汉一家,对于满清这个殖民朝廷的作用,虽然没有人会傻到相信满汉真能一家,但这口号可不能丢了!
“阿翁说得在理,朕被那刘君辅所气,差点就上了粤贼的当了_,只是现在粤贼已打下了郴州和大半个永州,额勒登保等人退守耒阳、常宁一带,手中残兵不过万余,万一粤贼之军继续北上,可怎么得了?”
阿桂叹了口气,嘉庆皇帝这一句可怎么得了,听得他脑袋一疼!
要是先皇还在,肯定早就下令继续征调大军南下,和珅现在也应该已经领命去筹措军费粮草了。
可现在?
“陛下,耒阳、常宁等地,地狭城破无险可守,恐拦不住粤贼大军,还是让额勒登保他们退到衡阳吧。
我大清雄兵百万,损失了万余人,不过九牛伤了一毛而已,臣请陛下下令征调漠南漠北蒙古马队,陕甘豫晋等省绿营,也还有能战之士。
再令关外吉林将军秀林和黑龙江将军永琨,汇集关外八旗擒虎之士,臣再去丰台大营亲自挑选精锐,必能得精兵十万。
湘省之精华,俱在长沙、衡州、常德、岳州等府,湘南不过是穷乡僻壤,只要这四府还在,臣就能背靠湖北、两江,与粤贼周旋!”
“也只能如此啊,如今也只有老将军出马方能击败粤贼,朕这就下旨各处遵照执行,只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福尚书,户部还能支应大军所需吗?”
嘉庆帝看见阿桂主动请命,心里安定了不少,自从福康安、海兰察等人过世,和琳现在又阵亡在北江,满人中的名将,也就是今年已经七十九的阿桂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9/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