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3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2/581


可谁成想,他这二舅爷宋湘比他还狠,直接把伊秉绶全家骗到了嘉应州,来了个釜底抽薪。
“大王,宋某不负所望,已经将伊知府带来了,这位乃是乾隆三十四年进士,伊知府的叔父,闽省文宗伊朝栋伊松翁。”
叶开称他二舅爷,宋湘可不敢以二舅爷自居,他赶紧把伊朝栋、伊秉绶叔侄两介绍给了叶开。
一壶清茶,七八样成珠楼的招牌茶点,四人就在这间小屋中相对而坐,不像是一个大王召见刚投靠的三个臣下,更像是朋友间的叙旧饮茶一样。
自从进来广州城,伊朝栋、伊秉绶叔侄两就在观察着广州城,与他们想象中的兵荒马乱,市面萧条不一样。
整个广州的市面,跟满清在时区别不大,也就是来来去去顶着辫子头的人变少了而已,甚至看起来还要比满清在时多了一份勃勃生机。
叶开用公筷夹起一块虾饺,亲自给伊朝栋布菜,就像是个晚辈对长辈那样,惊得本来就有点无所适从的伊朝栋,犹豫了一下就要下跪叩谢。
当然要叩谢,要在我大清,乾隆乃至嘉庆让太监给你布一筷子菜,那都是需要磕头谢恩的!
叶开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他动作娴熟的一把扶住了头发花白的伊朝栋。
“松翁乃是孤王之尊长,无需拘束,我们汉家君臣,不兴满清那动不动就下跪的繁文缛节,今日就当是家宴,我不是大王,您也不是我的臣子!”
这些话,甚至就是扶住伊朝栋这个动作,叶开已经熟悉到跟本能差不多了!
从在兴都收揽邓陈常起,这七八年间,叶开不知道做过多少次了,奇怪的是,每次都能收到不错的效果,至少现在伊朝栋表面看起来就很感动。
“敢问松翁今年高寿?”叶开把伊朝栋扶正然后问了起来。
按说这位年纪应该不小了,因为他侄子伊秉绶估计都已经四十多岁了,但看面相的话,伊朝栋竟然跟伊秉绶看起来差不多,并未有什么老迈之相。
“回大王,老朽是雍正七年生人,今年已然六十有七了。”伊朝栋坐稳之后才小心的回了一句。
他也在观察着叶开,这位广安的来的叶大王可真是年轻啊,!
高体壮、剑眉星目,精神饱满,行走有风,据传还是泰西法兰西与英吉利两国翰林学士,更能亲自上阵杀敌。
而一对比之下,乾隆虽然有些小聪明,但从小在深宫中养大,实际上并不知道多少民间实情,嘉庆就更不用说了,在伊朝栋眼中完全就是半个糊涂蛋。
当过御书房师傅的董诰,曾悄悄对伊朝栋说过,嘉亲王之资质,倘若生在民间,就算是生在书香之家,中秀才都得看运气,这与面前的叶大王比起来,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我观松翁精神矍铄,孤王这里正缺一个弘文殿辅理大臣兼刑部尚书,不知道松翁能不能勉为其难,为孤王分忧?”
伊朝栋楞了一下,来之前就对叶大王这的官职做了了解,弘文殿辅理大臣是除开左右相外的政府第三把交椅。
而且叶开这是没有满学士,满尚书的,他也想过叶开会给高官厚禄拉拢他,但没想到一出手就是第三把交易。
当下伊朝栋也顾不得什么德行有亏,老来为贼了,有官当,傻子才不当,他双膝跪下。
“臣伊朝栋,愿为大王效力!”
“松翁请起!”叶开把伊朝栋扶了起来,随后看着长得稍显老成的伊秉绶说道。
“墨卿先生,孤王已命平远伯陈文淇会同广西巡抚马正法,曲靖知府刘君辅攻取昆明,可广西新定,人心不安,我想请墨卿先生出任广西巡抚,不知先生可否愿意?”
愿意,当然愿意,一省封疆,傻子才不愿意,伊秉绶也赶紧如同他叔叔一样跪下谢恩。
叶开也满意的点了点头,总算找到接替马师爷出任广西巡抚的人选了,他最近正头疼怎么办呢,因为攻取云南的军事行动,竟然顺利的叶开都始料未及。
刘君辅一到贵州普宁,仅仅凭着三百复兴军和两千南笼仲人义军的支持,只用了七天就攻下曲靖府的府城。
要知道,曲靖可是昆明的东北大门,离昆明只有一百五十公里。
于是满清云南巡抚江兰和云南提督乌大经,只能赶紧率领拼凑起来的云南绿营两万余人,并征发了滇西、滇南土司兵七八千人,前来收复曲靖。
他们想的倒是不错,因为刘君辅在曲靖总共也就两三千人,得赶紧趁刘君辅立足未稳将其剿灭。
但实际上,陈文淇带着复兴军第三师四千多精锐日夜兼程,一日跑了三十几公里,抢在他们之前到达了车洪江边的寻甸州,截住了他们。
这一仗,复兴军用二十几人阵亡的代价,摧枯拉朽的歼灭了整个云南绿营。
云南绿营光被俘的就超过一万五千人,巡抚江兰绝望中自杀,提督乌大经带着还能收拢的残兵败将,跑到了滇西北的丽江府,顿时昆明门户大开,云南一省,对叶开来说已经是不设防的了。
可问题也来了,叶开手里没有合适的人坐镇云南,思来想去,也就只有算他半个学生的马师爷可以胜任,因为云南这个地方,对于现在的叶开来说,太重要了。
后世人提起云南,一点也不觉得他们是祖国的西南要地,四通八达什么的更是不沾边,印象中的云南,除了少数民族多就是空气好、天气好。
但从东南亚起家的叶开却发现,云南简直太特么的重要了,整个省就像是一座泰山一样,压在东南亚诸国的头上。
它东南边就是越南的红河地区,也就是现在叶开的重中之重广安省。
这时候的云南开化、广南两府就挨着广安的西山、高平两府,这样一来,叶开就多了一条控制广安的绳索。
而南边的临安、普洱两府,屁股下面就坐着南掌三国,叶开可以从容的从临安府伸出一只手去,慢慢的同化吸收万象、琅勃拉等三国。
西南的腾越厅、永昌府则是骑在了缅甸人的脖子上,叶开经营好了,就可以顺带收复木邦、巴莫,克钦等地,有余力了还可以一冲而下,直接冲到印度洋。
就算不打缅甸,他也可以给英国人捣捣乱,历史上英国人征服缅甸一共发动了三次英缅战争,本来就打的并不算太顺利。
到时候叶开从云南给缅王孟云送枪送炮,甚至出动志愿军,英国人不打个十次八次的,就想控制缅甸,做梦?
而且就算你控制了,叶开还能把缅甸王室接到云南来,随时可以给英国人添点乱。
而且现在东南亚各国的第二或者第三大民族是什么?不是别的,是特么苗族人
到时候来个苗汉合一,把蚩尤也当做中华的文明始祖供起来,东南亚还跑得了?
更何况现在的暹罗主体民族泰族人,实际上就是云南的傣族人南迁的后裔,泰北等地甚至语言都还和傣族人能相通,叶大王手里握着傣族人,拉玛一世还敢扎刺?
现在英国人不是想在南洋当搅屎棍吗?有了云南,叶开也有了反制他们的手段,现在傣族同胞在印度东北建立的阿洪王国还在呢。
极端情况下,叶开完全可以从滇西出发,去支援阿洪王国给英国人捣捣乱,你在南洋当搅屎棍,老子就在印度当搅屎棍,老子看谁的顶得住!
当然,这样复杂的局面,一般人是搞不定的,必须要马师爷出马。
所以叶开需要立刻将马师爷调任为云贵总督,同时将陈文淇的第三师分出一部分安置在云南。
但广西巡抚的位置就空出来了,伊秉绶的出现,算是解决了叶开的大难题。
第461章
川楚教乱
宋湘看着叶开,忽闪忽闪的眨了眨眼睛,那意思是,这两姓伊的都是巡抚起步了,我这二舅爷就没个辅理大臣或者巡抚的官运吗?实在不行给个知府也好啊!
叶开强忍着笑意看着自己这个货真价实的二舅爷,突然有点想笑,看来这个梅州历史上的第一大才子,大书法家,还有点逗比的气质。
“二舅爷,要不你先去把嘉应州给我管起来吧,衣锦还乡可是难得的好差事!”叶开指了指嘉应州的方向说道。
现在代行嘉应州知州的是他舅舅李文新,但叶开觉得自家这位舅舅不太靠谱。
因为就从他两个表哥的表现就能判断得出来,大表哥已经成了广州城著名的逍遥公子,与罗芳伯的儿子罗子增并称羊城两大羊牯!
二表哥李正辉羡慕哥哥都快羡慕的流哈喇子了,可二表嫂是个厉害人物,李正辉有心没有贼胆,不敢在广州城左拥右抱,结果天天跑过来求叶开把他调到复兴公司去,他想去广安兴都,去那里过一过大表哥这样的潇洒日子。
这两表哥都是一个德行,叶开对自己舅舅的为官能力实在不敢恭维。
可是嘉应州有叶家长房这样的特殊群体存在,派一个别的什么人去当知州,压根就搞不定,只有二舅爷宋湘是最合适的。
宋湘心理微微有些不舒服,别人不是巡抚就是尚书辅政大臣,到了他这里,变成了比知府还小一点的嘉应州知州,正想着是不是有更好去处的时候,伊朝栋开口了。
“大王果然雄才大略,嘉应州靠近汀州,与闽西、闽北的客家人同气连枝,风气尚武,又是大王自家人,召他们为军,平定闽省,可事倍功半!”
“不错!”伊秉绶也捋了捋颌下的胡须说道:“前有鲁迅先生与榕城英勇就义,八闽震动,闽省又多洪门兄弟和莠民,皆是大王助力。
臣听闻郑耀煌郑七在大王手下为将,他们家是国姓朱成功族人兼部下,闽省到现在,特别是漳、泉等地,还多有人念着朱成功、朱锦父子的恩德,可让郑耀煌假称国姓爷后人。
而后陆师从嘉应州入汀州入延平、邵武,郑耀煌率军自海上直入榕城,闽浙总督愧伦昏聩无能,福州将军英桂更是如此,只要大王天兵一到,闽省指日可下!”
伊秉绶说完叶开点了点头,宋湘也跟着点了点头,对啊!自己怎么没想到还可以去打下福建呢?福建巡抚,好像也不错!
。。。。
湖北,襄阳,隆隆炮声响彻天际,十余万身穿各色衣服,拿着各种刀枪土炮甚至农具的人,围住襄阳西成门猛攻。
西成门,穿着清军号服的绿营兵,以及穿青衣的民壮,则奋力的把石块,圆木,以及熬好的金汁往下到。
一个矮壮头裹黄巾的汉子满脸焦急的怒吼一声,拿起一杆新式燧发枪,带着同样拿着燧发枪的二十几个火枪手就冲了过去,他们对着西成门一顿攒射,五六个民勇哀嚎着从城头上栽了下来。
一看城头的人一空,汉子迅速放下手中的燧发枪,抽出一把刀柄系着红布的大刀。
“黄号的兄弟姐妹们,跟老子上啊!”吼完,汉子带头往城墙处冲过去。
“无生老母庇佑我们!”
“无生老母!真空家乡!”
“无生老母!明王降世!”
汉子身后的人群一下就爆燃了起来,无数人丢下手里碍手碍脚的鸟枪等,拿着大刀梭镖就冲了过去,城墙上的官兵和民勇被他们的气势所摄,竟然被呼啸的义军们杀上了城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2/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